鲍健欣
·文献研究·
浅析上海地方志中的药物记述——以明清至民国时期《上海县志》为例
鲍健欣
上海中医药大学科技人文研究院,上海 201203
地方志中的药物记述,是重要的药学历史资料。上海地方志的编纂历史悠久,版本丰富。本文以《上海县志》为例,总结整理了明清至民国时期上海县的常见药物与偶见药物,以及药物出产、使用等相关概况。上海地方志中的药物记述,呈现出连续纂修、体例不断改进、内容逐步充实的特点,记载了药名、别名、生长特性、花茎特点、入药部位、主治病症、品种鉴别等多方面的知识。地方志的药物记述较为真实可靠,是发掘方志医药价值的研究基础,也可为药物开发提供一定线索。
地方志;上海县;中草药;《上海县志》
地方志是一个地区的百科全书,其中蕴含丰富的医药资料,包括药物的原始产地、品种、质量、栽培、采集等,成为研究中药学不可或缺的资料,并形成了颇具特色的中药学历史文献。本文着重查考明清至民国时期的《上海县志》,以窥上海地方志对药物记述的概貌及特点。
上海作为行政区名字,始于元世祖至元二十九年(1292年)在华亭东北五乡设立上海县(时属华亭府)。上海以港兴商,以商兴市,至唐宋时期成为繁荣的港口,明清两代经济十分发达,日趋繁茂的上海县其地位已相当于中心城的位置。在上海市现存各县旧志中,《上海县志》具有重要地位,其历史悠久、品种众多、修志次数连续,且记载了大量药物。
上海到了明代,才出现县志。明代上海县共修四志。其中,第一部洪武《上海县志》原书失传已久;弘治《上海县志》是现存最早的《上海县志》的定本;嘉靖《上海县志》为单帙孤传;万历《上海县志》取材丰富,是明代最后一次纂修。
弘治《上海县志》[1]共8卷,于明代弘治十七年(1504年)刻成。县令郭经修、属邑进士唐锦纂,是现存最早的《上海县志》,刊行之后流传甚少。此志简要有法。在“药类”记载有39种药物的名称,分别是:天门冬、麦门冬、车前子、香附子、天南星、金沸草、忍冬藤、吴茱萸、夏枯草、艾、山栀、泽兰、生地黄、草乌、茴香、茆香、蒲黄、槐实、苍耳、紫苏、甘菊、枸杞、菖蒲、蛇床、瓜蒌、牵牛、瞿麦、薄荷、薏苡、荆芥、半夏、良姜、芎藭、牡丹皮、火炊草、大蓟、小蓟、皂荚、罂粟壳。
嘉靖《上海县志》[1]共8卷,明代嘉靖三年(1524年)由县令郑洛书修、高企纂辑。此志明代刻本亦极少。此志对药物的记述简略,在“物产”篇首云“天生物随土所宜,举其略书之”。故“药之属”中仅载“吴茱萸,出青龙者佳。是地亦多香附”之语。
万历《上海县志》共10卷,明代万历十六年(1588年)由邑人张之象,生员黄炎、姚遇、张所敬、顾成宪、黄体仁、朱家法等编纂。是上海县志中最负盛名的一部,成为清代修志的祖本。卷3“物产”下“药之属”记载中药44种,在弘治《上海县志》所载基础上删去了麦门冬、山栀、草乌、茆香、牡丹皮、小蓟、皂荚7种药物,增加了紫花地丁、黄花郎草、山慈菇、蓖麻子、益母草、菟丝子、马兰花、香薷、淡竹叶、金丝荷叶、牛膝、天花粉12种药物。除列举名称外,开始有药物别名或俗称的记录。如忍冬藤,即金银花藤;大蓟,即爵官;山慈菇,即金燈花根;天花粉,即瓜蒌根;生地黄,俗称山芥菜。
清代对修志更为重视,《上海县志》在康熙、乾隆、嘉庆、咸丰、同治年间均有所修纂。其中,康熙《上海县志》反映了万历之后九十多年的发展轨迹;嘉庆《上海县志》对过去旧志详加校补;同治《上海县志》在某些史料归类次序方面反映出一定的科学识见。而乾隆、咸丰二志实未改作,变化无多,故不予介绍。
康熙《上海县志》[2]共12卷,清代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由上海名儒曹廷璨、叶映榴等重修,较旧志更为完备,资料丰富。记载药物33种,在明代万历《上海县志》的基础上有所增删,删去了忍冬藤、吴茱萸、山栀、茴香、蒲黄、苍耳、蛇床、薏苡、荆芥、罂粟壳、黄花郎草、益母草、菟丝子、金丝荷叶、天花粉15种药物,增加了麦冬、大黄、商陆、何首乌4种药物。此志在药名后附有小字按语,描述详细,并旁征《诗经》《尔雅》《广雅》《礼记》《左传》《名医别录》《酉阳杂俎》《本草纲目》等多部古籍进行说明。⑴记录了药物的本名、异名:瓜蒌,本名栝蒌;金沸草,本名旋覆花;枸杞,异名苦杞;天南星,异名虎掌;半夏,异名守田;夏枯草,异名夕句,又名乃东;何首乌,异名交藤,又名夜合。⑵讲述药名由来:瞿麦,其子颇类麦,故名;高良姜,因始出于高良郡,故名;豨莶草,因楚人称猪为豨,草气辛毒为莶,其如猪味儿,故名。⑶描述植物花叶形状特征:枸杞,“其茎杆三五尺作丛,六七月生小红紫花,随结红实,微长如枣核”;菖蒲,“春生青叶,长一二尺许,其叶中心有脊状如剑”;泽兰,“根紫黑色如粟根,二月生根,高二三尺,茎杆青紫色,叶生四棱”;何首乌,“叶有光泽,形如桃柳”等。⑷种类鉴别:甘菊之下的按语,说明菊有3种,花大而香者为甘菊,花小而黄者为黄菊,花小而气恶者为野菊;商陆则有赤白两种,白者入药。⑸采收时节,如牵牛有黑白两种,九月收制;紫苏九月半枯时取子入药;艾五月五日采;槐实,七月七日采嫩实,十月采老实等。而对于药物功效主治的记录少而简略,夏枯草有养厥阴血脉之功,半夏为祛痰圣药,大黄有推陈致新之功。另“蔬茹之属”之蘘荷,茎叶如薄荷,能治虫毒。
嘉庆《上海县志》共10卷,清代嘉庆十九年(1814年)由王大同主修、邑人李林松主纂。对药物仅取本地之有名者记录,共19种,并简略介绍了部分药物的主治病证。如箭锋草,煎酒服用可治骨节疼痛;穿穿活,煎汤外洗可治跌损骨骱;地丁草,捣烂外涂可治无名肿毒;西湖柳,煎汤外洗可用于痘疹未发者;蒲公英可祛毒等。邑中艺花草者,往往有洋参、桔梗、石斛、细辛、郁金、当归、茅姜,也划归为药之属。
同治《上海县志》共32卷,为巡道应宝时延请俞樾、方宗诚主纂,清代同治十年(1871年)纂成。记载药物40种,在康熙《上海县志》基础上首载茵陈、旱莲草、木贼草、酸浆草、贯众、青蒿6种药物。广泛收录了药物的多个异名,较前志有大幅增补。如麦门冬,又名虋冬、忍冬、禹韭;香附,又名莎结、夫须、水香稜;瓜蒌,又名天瓜、地蒌、泽菇;旋覆花,又名金沸草、金钱花、艾菊、夏菊、滴滴金;艾,又名医草、冰台、黄草、艾蒿;牛膝,又名牛茎、百倍、山苋菜、对节菜;豨莶草,又名虎膏、粘糊菜;银花藤,又名忍冬藤、通灵藤、鸳鸯藤、金银藤;贯众,又名虎卷、萹苻、凤尾草;瞿麦,又名巨句麦、杜母草、燕麦、蘥麦;桔梗,又名白药、荠苨,利如、符扈;酸浆草,又名王母珠、虎弁草、灯笼草。半夏,除异名守田外,另有异名水玉、地文、和姑;何首乌,除名交藤、夜合外,又名地精、赤葛、马肝石、陈知白等。并着重描述植物的根、茎、叶、花、实等形状特征,对入药部位也有说明,如采根入药者,有麦冬、半夏、山慈菇、牛膝、何首乌、桔梗等;取子用者,有紫苏、车前子;采花去蕊者旋覆花等。另“菽之属”之黑豆、“瓜之属”之丝瓜、“竹木之属”之鸡距、“花卉之属”之芍药,亦均可入药用。
民国以后,上海县人吴馨时任民政长,提出续修县志的建议。因此志为同治《上海县志》之续,故名《上海县续志》。另又有《上海县志》以继《上海县续志》之后,除疆域、川流、田赋、纪年四篇仍用《续志》原稿,其余皆增补而成。
民国《上海县续志》[3]共30卷,由姚文枬主纂,于民国七年(1918年)刻成。此志基本沿袭明清旧志的记述形式,共记载药物58种,其中新收录枸橘、臭梧桐、五加皮、青木香、三七、夫娘子草、射干、佩兰、牛舌、紫葳、半枝莲、女贞子、桑白皮、地肤子、郁李仁、木鳖子、百合、葎草、乌蔹、牛蒡、白毛藤、移眚草、野莴苣、水仙、浆瓣草、仙鹤草、辣蓼、荷、桑叶、竹叶、无花果叶、芦根、苦草33种药物。与明清旧志有所不同,部分药物的详细记述被分载于其他类属,如牵牛、射干、紫葳、半枝莲、当归、郁李仁、金丝荷叶、栀子、菟丝子、木鳖子、水仙、浆瓣草均详见于花卉之属,仙鹤草、辣蓼、荷均详见于明清旧志中的花卉之属,枸橘详见于果之属,臭梧桐、桑白皮、桑叶均详见于竹木之属,芦根详见于杂植之属。还记录了药物的新功效,如蒲公英,“光绪三十年邑人某发明,其根可戒鸦片烟瘾,治法捣其根汁加以赤砂糖,沸水冲服,颇验”。三七,除消瘀定痛外,还可治泻。水仙之鳞茎,与浆瓣草之叶共捣烂涂之,可治小儿蟮公头病。蟮公头应为“鳝拱头”之误,即蝼蛄疖俗名。
各属可供药用者甚多,如“果之属”之木瓜,“竹木之属”之松花粉、金丝桃、白薇,“杂植之属”之茅以地下茎入药。“菌藻之属”之酵母菌,可制助食物消化之药。“虫之属”之螳螂、斑蝥、壁蟢、蟅虫亦可用为药品。
此志除“药之属”外,在“物产”类目下增加了“药品之属”,均为配制好的膏、丹、丸、散等成药。收录了13种药品,如治喉证之六神丸;治麻木不仁证之人参再造丸;治咳嗽痰喘之戈制半夏、半夏曲、肺露;治狂犬病之疯犬咬伤药;治疟良方之疟疾丸;滋补营卫之营卫全补丸;治痰饮诸证之集成神化散;治霍乱吐泻之十滴药水、救命粉等,并且标明制售药肆,是明清旧志所未有。
民国《上海县志》共20卷,潘忠甲修,姚文枬、秦锡田等纂,于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铅印成书。此志大致沿袭了同治《上海县志》及民国《上海县续志》对药物的记载,在此基础上,又收录了八角金盘、雪里青、鱼腥草、泽漆、萝藦、金创独一草、金锁银开、野丈人、白茅根、浮萍、薤白、马勃、天精草、土高丽参、闹杨花、石苇、气杀郎中草、鹅不食草、落得打、佛耳草、挂灯笼共21种药物,丰富了本地的药物品种。在“药品之属”里增立退脚肿丸,治疗因机器碾米,精凿太过而致脚气病日渐加重,此药为肇浜路严大德堂制,专治脚气病。
县志中的药物,有几乎诸志均记载的常见药物,亦有仅出现过一次的偶见药物。
常见药物包括:香附、夏枯草、泽兰、紫苏、枸杞、牵牛、薄荷、车前子、天南星、旋复花(金沸草)、吴茱萸、艾、槐实、瓜蒌、瞿麦、半夏、芎藭、豨莶草、紫花地丁、蒲公英(黄花郎草)、益母草、香薷、淡竹叶、牛膝、麦冬、忍冬藤、茴香、苍耳、蛇床、薏苡仁、高良姜、大蓟、蓖麻子、马兰、藿香等。其中吴茱萸、香附、麦冬、紫花地丁、蒲公英、益母草、藿香、香薷、紫苏均是本地上佳药材。
偶见药物有:金丝荷叶、辣蓼、萝藦、青木香、白毛藤、雪里青、鹅不食草、落得打、八角金盘、茆香、移眚草、金创独一草、金锁银开、气杀郎中草等。
金丝荷叶、辣蓼、萝藦在县志中被划归于“花卉之属”。金丝荷叶又名虎耳,生长特点为“叶圆略似荷叶,灰绿色,叶柄伸长,匍匐地上,并有白色丝状之茎,蔓延地上生须根入土,并上茁新叶,叶脉白色,叶之正反面及叶柄均有细毛,夏抽花轴,开小白花,瓣尖,冬不调”[4]1569,此药是治耳病妙药。《疡医大全•卷十三•正面耳颏部》云:“耳内肿痛出脓出水,金丝荷叶(即虎耳草)揉汁,灌入耳内自愈。”[5]辣蓼,其形色味特征为“茎柔小而叶尖,节红味辣”[4]1569,可治痧证,亦可作酒曲。《随息居重订霍乱论•卷上治法篇第二•拓洗》介绍将辣蓼草杵烂,与木瓜、老酒加水煎,乘热揩熨患处及手足遍身,可治霍乱之证。萝藦,药用其根,功用略同枸杞。《本草汇言》认为萝藦是补虚劳、益精气之药。此药温平培补,补血生血之功胜过当归、地黄;壮精培元,堪比枸杞;化毒解疔亦与金银花、半枝莲、紫花地丁等效。
青木香俗称“痧药草”,县志谓“患干霍乱者,以刀刮其根为末,煎服,颇有灵效”[3]2435。《本草求真•上编卷三•散剂》曰:“青木香,即马兜铃根,又名土木香者是也,专入肺,味辛而苦。微寒无毒。诸书皆言可升可降,可吐可利。凡人感受恶毒而致胸膈不快,则可用此上吐。以其气辛而上达也。感受风湿而见阴气上逆,则可用此下降。以其苦能泄热也。”[6]白毛藤,县志载“取全株置汤浴之,可去风湿”[3]2436。《本草纲目拾遗•卷七藤部•白毛藤》称其又名天灯笼、和尚头草。采其藤晒干浸酒,可除骨节风湿痛。雪里青,县志载其“治痔疮,煎水洗之,婴儿生雪口,捣汁搽之,均有奇效”[7]2973。《本草分经•不循经络杂品》亦称用其捣汁可治咽喉急闭。鹅不食草,县志载其“生石缝及阴湿处,通鼻利九窍”[7]2974,实为石胡荽,鹅不食草即其俗名。落得打,县志谓其“香如省头草,叶大倍之。《本草纲目》无此名,今医家多用之,老年人筋骨疼痛,洗之极验”[7]2974。《本草分经•不循经络杂品》认为其性味甘平,能行血止血,根可用作治疗跌打金疮。
八角金盘,在县志中仅记录了药名,《本草纲目拾遗•卷六木部•草八角》称八角金盘有草木二种,木本者,其叶尖,角仰起如盘之状,叶背色黄,故曰金盘。《本草分经•不循经络杂品》载其性味苦辛温毒,气味猛烈,可疗麻痹跌扑瘀血。
茆香、移眚草、金创独一草、金锁银开、气杀郎中草则在本草方书类古籍中未有详细记载,茆香仅在《海药本草•卷第二草部•兜纳香》中出现过此药名,谓兜纳香与茆香、柳枝合为汤,浴小儿则易于成长。移眚草,县志中载“采取煎服,可消目眚”[3]2436。“眚”为眼睛生翳之义,可推测其应为眼科用药。金创独一草因茎长尺许,仅生一叶而得名,治损伤极验,应为外科用药。金锁银开,县志描述其“节节生叶,捣汁治喉证”[7]2973,应为喉科用药。气杀郎中草,县志称“外毒未溃时涂之,可不用医,故名”[7]2974,应具有解毒功效。“气杀”应为“气煞”,颇有吴语特色,说明此药亦应为本地的特色药草。
《上海县志》在药物记述上体现出连续纂修、体例不断改进、内容逐步充实的特点,详细记载了药名、别名、生长特性、花茎特点、入药部位、主治病证及品种鉴别等多个方面的知识。相比之下,明代县志对药物的记述较为简略,以罗列药名为主而鲜有其他信息。清代县志对药物的介绍,体现在按语部分,尤其对药物异名有详尽的收录,中草药的植物学形态特征以及功效主治也是介绍的主要方面。民国县志中的药物,已不局限于“药之属”范围,部分可供药用者被分散记录在了其他不同的属类之中;而且,随着近代制药工业的发展,一批疗效信誉俱佳的中成药纷纷涌现,也是该时期药物记述的显著特色。
地方志的撰写者大多是当地文化水平及学术修养较高的知识分子和地方主官,熟悉本地情况,记述都较为真实可靠。整理其中的药物出产,可为进一步发掘方志的医药价值提供研究基础,也可为药物开发提供一定线索。
[1] 上海市地方志办公室,上海市闵行区地方志办公室.上海府县旧志丛书:上海县卷(一)[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
[2] 史彩,叶映榴.上海县志卷之五[M].刻本.1683(康熙二十二年).
[3] 上海市地方志办公室,上海市闵行区地方志办公室.上海府县旧志丛书:上海县卷(四)[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
[4] 上海市地方志办公室,上海市闵行区地方志办公室.上海府县旧志丛书:上海县卷(三)[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
[5] 顾世澄.疡医大全[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7:518.
[6] 黄宫绣.本草求真[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59:202.
[7] 上海市地方志办公室,上海市闵行区地方志办公室.上海府县旧志丛书:上海县卷(五)[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
A Brief Analysis on Description of Chinese Materia Medica in Shanghai Local Chronicles - Takingfrom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to the Republic of China as an Example
BAO Jian-xin
(Institute of Science Technology and Humanities of Shanghai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Shanghai 201203, China)
The description of Chinese materia medica in local chronicles is an important historical document of pharmacy. The compilation of local chronicles in Shanghai has a long history and various editions. Takingas an example, this article summarized and combed the common and special Chinese materia medica in Shanghai County from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to the Republic of China, as well as the production and use of Chinese materia medica. The description of Chinese materia medica in Shanghai local chronicles is characterized by continuous compilation, continuous improvement of style and gradual enrichment of contents. There are many kinds of knowledge about names, alias, growth characteristics, flower stem characteristics, medicinal parts, indication diseases and varieties identification of Chinese materia medica. The description of local chronicles is truthful and reliable, which is the research basis for exploring the medical value of local chronicles, and can also provide some clues for drug development and research.
local chronicles; Shanghai County; Chinese materia medica;
10.3969/j.issn.2095-5707.2019.06.012
R2-09
A
2095-5707(2019)06-0048-05
(2019-06-28)
(2019-07-08;编辑:郑宏)
鲍健欣.浅析上海地方志中的药物记述——以明清至民国时期《上海县志》为例[J].中国中医药图书情报杂志, 2019,43(6):48-52.
2018年上海中医药大学科技人文研究院院级科研项目
鲍健欣,E-mail: bjx1977@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