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洁羽 长沙环境保护职业技术学院
随着一年一度高考结束,一批又一批莘莘学子迈入梦想中的学府,第一批00后大学生也即将走进高校开始新旅程。然而,对于高校辅导员老师来说,又将是一段崭新的考验,伴随着新的形势、新的问题、新的模式,需要探索的更多。
然而,基于刚刚送走的90后大学生特性特点来说,高校的辅导员老师们已经是百战不殆、百炼成钢,可面临新时期、新问题、新人类来说,我们辅导员老师则需要更加深厚的“修为”,或者说从一个阶段的“大神”如何进阶到另一阶段的“大神”。
近年来,我国市场经济、文化等大浪潮,不断充斥在他们的耳畔,席卷着他们的意识、刷新着他们的观念,更多时候,他们做起事来会变得越简便越好,往往选择用最简单粗暴的方式去达到目的,认为目的比过程更加重要,不顾旁人感受,快餐式的接收问题、对待问题、处理问题,甚至认为能够快速解决的事情,任何手段都是合乎现今社会生存法则的需要。
他们往往会因为事件的利害关系,快速做出反应,选择性的做自己喜欢的,而忽略不喜欢的,更多时候略显冷漠。
随着我国趋于经济增长速度直线攀升行列越久,国民经济水平也跟着稳中求好,然而00初的这一批大学生们还处在独生子女家庭较多的情况当中,“一家两个”或“一家多个”的情况并不占过大比例,故而导致家庭压力减少,并且会涌现出更多家庭条件优越的大学生,他们普遍没有生活压力,没吃过苦,衣着光鲜,对自己的外表表现的尤为重视,生活圈子仅凭个人喜好建立,对于经济方面表现为大手大脚,然而对于原生家庭更加是有求必应。所以,导致他们缺乏主动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事情缺乏思考,较少会有危机意识。
手机、IPAD、电脑已经成为现阶段年轻人手中的三样至关重要的“法宝”,似乎无法割舍,已经深深的成为了他们生活中的必需品,那么随之而来的丰富多彩的信息将充斥着每个人的眼球,让人眼花缭乱,更有甚者,像上了瘾戒不掉的“毒品”一样,仿佛坐在家中就可置身全世界的吸引力着实不小。
然而,就时间上来说,00年的年轻人们均在5岁左右就开始接触互联网世界,至今也有12年的互联网历程,那么未来还会增长,对于他们来说已经是个互联网世界的“中年人”了,更多时候他们的三观的建立多来自于网络,这就会造成严重的人格偏差,使他们失去现实生活里的预判性。
在新时期、新挑战的大背景下,辅导员三个字早已不是我们原有认知的高中班主任的升级版,我们需要做的是把自己变成“辅导员加强3.0版”或者“辅导员加强8.0版”。首先,我们要学会陪伴,学会放下身段的陪伴,懂得尊重的陪伴和真心实意的陪伴,学生们的双商越来越高,很容易看穿你的一举一动,如果你只做到表面功夫或是敷衍了事,很容易就遭到无情的吐槽,或者是对你另眼相看,与学生相处切记将心比心。其次,我们要学会玩,不仅要玩起来,还要玩的好起来,与他们玩在一起,或者通过玩我们可以打开他们关闭已久的内心世界,探究他们的喜好和话题,同时自己也可丰富自己的技能,让自己变得有趣且有吸引力,那么在工作中会事半功倍。
生活中,我们常常会发现,学生们茶余饭后的话题,有时候离不开自家的“辅导员”老师,有时我们会得到褒贬不一的评价,那么往往我们会发现,有原则且散发着正能量的辅导员们会更加受到学生的爱戴。这样的老师往往性格开朗,处事公正,浑身散发着能量,可以凝聚力量,具有独特的人格魅力,学生中的口碑较好,往往工作中会因为本身的积极影响力而产生好的衍生品,使复杂的问题变得简单,困难的问题变得容易。
作为辅导员老师,常常遇到问题,有时知道如何去解决,有时不知道,很多问题事情、问题学生等等打着问号的事物时刻围绕在身边。对于学生我们时常需要变成“度娘”,回答学生的十万个为什么,而对于工作本身我们又需要变成“钢铁侠”,保持敏锐的洞察力和解决问题的执行力,在处处是“坑”小心掉进去的环境中,我们必须学会时刻打开“吸尘器”的开关,吸收新的知识,接纳新的思维,增长新的见闻,变换新的立场,总结新的经验,实践新的理论,只有时刻打开开关才不会拉开与他们的距离,才不会在问题面前变成“哑巴”。
生活中有一句话叫,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面对学生问题辅导员老师们也会时常感觉崩溃、挫败和心理上的不平衡等,那么如何战胜这些问题?就必然需要我们“修心养性”,修出包容心,修出耐心,修出爱心。对学生的错误要有包容心,不能凡事以偏概全、以点看面,抓住错误不放手,对他们不健全的人格进行错误的判断和横加指责,学会推己及人,不出恶言,以宽容的态度处理问题;对学生的培养要有耐心,切忌主观上的放弃,有时候对于学生问题反复出现我们会出现疲惫状态,这时会产生厌烦心理,造成不予理会等态度,久而久之问题没有解决,反而因为缺乏耐心造成问题的充分发酵,不可挽回;对学生的成长要有爱心,要切忌学生没有好坏之分,不可因为一些问题造成主观上的偏差,要一视同仁,你的爱心信号越强,他们接收后的效果越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