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钻石投资过程中流通和变现问题的探索

2019-01-28 08:04:42李曙光厦门大学经济学院
消费导刊 2019年3期
关键词:克拉钻石

李曙光 厦门大学经济学院

一、钻石具备投资品的一般属性

钻石的原矿是金刚石,经过切割、打磨、抛光等一系列复杂加工之后,便得到了我们所能看到到钻石。金刚石是一种天然矿物,是经过上亿年在地球深部高压、高温条件下形成的一种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晶体。硬度为10,在天然矿物中的硬度是最高的。同时钻石具有强折射率、高色散值的特点(折射率2.417,色散值0.044),使其在被抛光打磨后,火彩闪烁要比一般宝石更为出众。作为宝石,必须具备美丽、耐久和稀少这三大要素,是公认的宝石之王。

钻石的文化内涵和稀缺性直接造成了钻石价值高昂的主要原因,具体来讲。

(一)内在魅力品质,文化渊远流长

英文Diamond 来自希腊文金刚adams 一词, 意为“无可征服”。 钻石源自远古, 孕育于地球深部, 带着与生俱来的神奇魅力和璀璨光彩, 以其稀少、珍贵、坚硬无比和独一无二的特质, 最能表达爱情、纯洁和忠贞等情感, 是身份、权利、地位和成就的象征, 因而令无数的人们向往它、追求它, 甚至膜拜它。自古以来,钻石一直被人类视为权力、威严、地位和富贵的象征。其坚不可摧、攻无不克、坚贞永恒和坚毅阳刚的品质,是人类永远追求的目标。它具有潜在的、巨大的文化价值。

(二)矿床探寻艰难,开采规模浩大,难度极高

钻石矿床的探寻往往要花上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努力和劳动,耗资巨大。

钻石矿床的开采,可以说是一件规模巨大,却又细心备至的工作。 开采过程中,既需充分开采含有钻石的矿石,又要谨小慎微,以确保矿石中钻石原石颗粒完好无损。开采不当会导致经济的巨大损失。不论是露天开采,还是地下挖掘,都是一项声势和场面浩大的工程,人力物力的投入是难以想象的。粗略统计发现,要得到1克拉(0.2克)已打磨好的钻石,需要挖掘约250吨矿石。

(三)钻石加工程序复杂,工时量大

对开采出的矿石经精心破碎和分选后,并不像其它金属矿床一样,即可投入大批量的冶炼,而是要对每一粒钻石毛坯进行逐粒精心细致的分析,才能确定下切磨方案,以确保其重量、净度和款式。 这往往需要对钻石本身物理光学性质有充分了解、经验相当丰富的人员来进行。

一般步骤是:设计标线;劈钻;锯钻;车钻;磨钻;清洗分级。而这每一步骤中还包括了许许多多的小程序。每一小步都需要精湛的工艺技术和丰富的经验。

(四)探明储量急剧萎缩

目前全球钻石的保有量约为25-30亿克拉(ct),分布在澳大利亚、扎伊尔、博茨瓦纳、南非等国家和地区,中国的钻石保有量约15-20万克拉。根据国际宝石协会(International Gemological Institute)公布数据,钻石已探明储量总量只有约30亿克拉,全球每年开采量1.2亿克拉,截至2013年底,已被开采18亿克拉,剩余12亿克拉,按目前年产量最多仅够开采10年。

目前钻石产业在供应方面存在很大问题,在近20年里一直没有出现新的大型钻石矿,新矿在短时间内出现的可能性也非常小,由于钻石的产量比较固定,而需求一直在增加,特别是中国和印度不断增长的钻石需求,使得世界钻石供应日益紧张。

二、钻石投资的瓶颈

(一)中国钻石市场的发展

20世纪30年代,世界上最会做生意的犹太人最早将钻石加工业带到了上海,我国的钻石行业也由此发端。改革开放之后,中国钻石加工业发展迅猛,但是我国钻石加工业真正进入快速发展时期是在1995年以后。目前,中国钻石加工在世界钻石市场占有一席之地,和印度相比,中国工人基本使用自动化机械加工,水平并不差,但规模还很小,目前钻石加工的从业人员在3万人左右。

统计数据表明,中国市场的钻石需求正以年均两位数的速度增长。中国的钻石消费总额已经从1990年的2.46亿美元猛增到2009年的22亿美元,年消费超过450万件钻石首饰,钻石价格也以每年12%的速度在上涨。根据最新数据显示2014年,全球钻石消费总额已经达到800亿美元,中国占据15%,持续多年保持世界第二大钻石消费国的地位。

(二)中国钻石消费量的增加,抑制了钻石的投资属性

中国近几十年的钻石消费量保持着高速增长,在高利润的驱动下,众多珠宝企业开始以投资钻石的名义,加强了商业宣传和品牌包装,通过这种完全的信息不对称,使钻石和钻石饰品的概念模糊不清。促使众多投资者误以为投资钻石就是购买钻石饰品,以花费了100%的资金为代价买到的却是不到30%的价值,根本没能起到投资的目的。钻戒的组成分为两部分:裸钻和戒托。以1克拉中等品级(H色、VVS净度、圆形切割)的钻石戒指为例,在商场一线品牌(如卡地亚、提夫尼等)的售价在30万元人民币左右,二线品牌(如周大福)的售价在15万人民币左右。品牌的不同只体现在戒托的材质和设计,成本价在几百至几千元人民币不等,而裸钻的价格却只有5万元人民币左右。钻石本身固然贵重,但这样的价格组成结构直接将那些想通过购买钻石进行抵抗通过膨胀的投资者挡在了门外。

中国的钻石供应几乎全部来自于进口,而全球钻石供应基本上都出自四大钻石切割中心(特拉维夫、安特卫普、纽约和孟买)。所以钻石本身是没有品牌概念和产地概念的,唯一能衡量它价值的只有质量标准——“4C标准”。1931年,美国宝石研究院成立(GIA),它首创了钻石的质量评价标准——4C标准,也是国际公认的钻石评价标准。4C的内容包括:重量(CARAT)、净度(CLARITY)、色泽(COLOUR)和切工(CUT)。

(1)颜色(Color)

在所有天然宝石中只有钻石可以开采到各种颜色。 但是在天然开采的钻石里,进行切割后都是白到黄的颜色。 目前国际国内通用的颜色分级是按照GIA制定的标准从英文字母“D”开始至“Z”。 其中D-F为第一阶梯表现为透明无色,G-J为第二阶梯表现为接近无色。 以 H色作为白色界线,将色级分为12级:

(2)净度(Clarity)

净度分级依据是内含物位置,大小和数量的不同来划分的,净度级别从最高开始的FI、VVS、VS、SI、P分类。 将以上五个级别进行细分,可分为FL、IF、VVS1、VVS2、VS1、VS2等十一个小级别。在十倍显微镜下仔细观察钻石洁净程度,瑕疵越多,所在位置越明显,则质量越差,价格也相应要降低。

(3)克拉重量(Carat)

重量是钻石评价的首要因素,钻石的重量常用“克拉”和“分”表示,1克(g)=5克拉(ct),1克拉=100分,钻石重量越重,则价值越大。

钻石很稀有,一般都不大。一般来讲,大于1克拉的钻石可用于投资,具备一定的保值、增值能力。

(4)切工(Cut)

钻石经过完美的切割、琢磨,可体现出其璀璨光辉的形象,钻石切工分级主要是通过测量和观察,从比例(比率)和修饰度两方面对钻石加工工艺的完美程度进行等级划分。分5大级别——EX、VG、G、F、P。从好到次依次为EXCELLENT,VERYGOOD,GOO D,FAIR,POOR。

(三)钻石质量有标准,而价格却没有标准

钻石在国际上的大宗采购方式一般是通过钻石看货大会完成了,看货大会由全球最大的钻石毛坯(未经过切割的原石)生产供应商戴比尔斯钻石公司组织,由符合相关门槛要求的75家钻石看货商集中参与询价和采购。看货商在拿到钻石毛坯后,发往全球几个主要的钻石切割中心进行切割加工,然后再逐级分销至世界各地的批发商手中,再由大大小小的珠宝商将一颗颗裸钻送至当地的饰品加工厂进行制版和镶嵌,最后完整的钻石饰品就批发至各地商场的柜台开始零售。珠宝商会根据各自的运营成本和Rapaport公司报价单进行零售价格的制定。

Rapaport公司是一个跨国公司集团,为的全球钻石市场提供咨询服务。创办于1978年的《Rapaport钻石报道》是钻石价格和市场信息的重要来源,《Rapaport钻石价格表》(国内俗称为《国际钻石价格表》)被全球钻石业人士用作报价基础,报价表每周五更新一次。然而Rapaport公司只是一个咨询服务企业,其并没有实际参与国际钻石的大宗贸易,它的报价依据主要来自于全球钻石市场的信息搜集,价格的形成不是来源于实际的买卖成交结果,因此其参考意义大于实际意义,各地钻石批发零售市场基本处于各自为政的状态,价格混乱,参差不齐。投资者在这种信息及其不对称的情况下,只能被动式的接受珠宝商给出的价格,而商家给出的价格里面有很大比例却是高昂的运营成本,投资者也就被动接受了额外的成本,钻石投资因为没有价格依据和公允价值,成为一句空谈。

三、建立统一的定价市场

若要解决这个本质矛盾,就得先从建立统一的定价市场开始。关于这个问题,我们完全可以类比目前已经成熟的黄金市场。中国在2002年之前,黄金并没有市场化,因为黄金属于国际货币储备,一直以来受到国家的监管,所以黄金的定价并不是来自于市场。随着中国黄金的生产量和需求量的不断增加,极大的带动了黄金的消费市场和投资市场的快速发展,国家在2002年成立了上海黄金交易所,真正意义上形成了一个通过买卖成交,以反应市场的供需关系变化为依据的定价市场。现在,所有从事黄金饰品销售的金店,都会把当天的黄金价格展示出来,这个价格就是上海黄金交易所每天交易形成的价格,并且完全公开透明,投资者也会根据黄金报价很直观的计算出购买黄金饰品或金条的价格组成。这样就促使投资者的理性投资和理性消费,而商家对黄金饰品的销售定价更加合理,提升了市场竞争的公平性和市场交投的活跃度。

建立这个统一的定价市场,需要具备几个要素。首先,为了保证市场的公开、公平、公正原则,最优选择是由政府层面牵头组织和规划,任何的市场行为都要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其次,参与主体应该包括:钻石批发商、钻石首饰零售商、金融机构和个人投资者。其中,钻石批发商和钻石首饰零售商是属于行业主体,他们的角色钻石现货的实际供应者和需求者,也是价格风险的厌恶者。而金融机构和个人投资者的角色是为市场提供流动性和活跃度,也是价格风险的承担者。第三,交易规则的设计必须要符合现货市场的实际规律和需求,这样才能使更多的参与主体进入,参与者越多,市场容量越大,价格形成就越公允。

这样一来,钻石作为消费饰品的功能依然存在,只不过通过统一的市场交易挤掉了不合理的利润,让钻石真实价值得到回归。同时,统一的定价机制,解决了钻石再流通和变现问题。钻石从原来单纯的消费属性,演变为消费和投资双重属性,珠宝商的客户群体也会随之发生结构性改变,消费者和投资者。

在通过建立统一的定价机制后,解决了钻石投资过程中的流通和变现问题,钻石才能够成为像黄金、房产、证券、保险等大众投资品中的一员,成为企业或个人资产配置的重要组成,也为投资市场的多元化注入了一股清流。

猜你喜欢
克拉钻石
一克拉便利店
中国宝玉石(2021年5期)2021-11-18 07:42:26
第一次过稿,仿佛中了500万
鹌鹑蛋里的钻石
学生天地(2020年15期)2020-08-25 09:21:50
比钻石更值钱的
小读者(2019年20期)2020-01-04 02:13:34
变成一颗钻石
《克拉恋人》夏日里的欢乐之恋
被调包的钻石
克拉立功
爱无瑕 钻石镶嵌系列
中国宝玉石(2017年3期)2017-07-25 09:18:12
十二颗钻石
学生天地(2016年31期)2016-04-16 05:1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