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有明 北京农业职业学院
引言:目前,社会对高职毕业生技能的重视程度不断提升,实训室作为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主要场所作用日益突显。但是,在实际应用中常常出现“重使用、轻管理”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实训室作用的发挥。对此,应积极采取有效措施,使实训室的使用效率得到显著提升。
部分高职院校受传统教学模式影响,过于注重理论课教学,忽视实践技能的培养,加上实训室管理机制不完善,开放时间较少,学生缺乏广阔的实训场所,实训时间受限,而实训室中的设备长期闲置,使用效率较低。在新设备采购方面,由于技术培训滞后,担心学生对设备造成损坏,通常会减少给学生使用的频率,甚至束之高阁,使实训室设备的利用效率降低。
部分高校由于缺乏明确的教学方案,没有根据实际教学情况对实训课进行合理安排,对实训设备、器材的了解程度不足,在此情况下开展物品采购带有较大的盲目性、随意性,很容易导致采购物品与实际需求的样式、数量不相适应,导致资源浪费情况产生。同时,在高校评估中,硬件设备作为其中重要指标,高校往往会盲目采购大型、高端设备,使设备数量和学生人数、课程需求不相适应,甚至出现大型设备过多,小型设备不足等尴尬现象,实训物品浪费严重。
部分高职院校对实训室的重视程度不足,在管理人员的配置上要求较低,许多管理者没有经过专业培训,缺乏实训室管理经验和技能,对管理工作效率产生直接的不良影响。在岗位招聘时,高校为了节约投资,将许多非专业的人员招聘进来从事实训室管理工作,或者是一些年龄较大的教师,使实训室管理岗位成为高校的“养老院”,势必会对实训室使用效率产生较大的不利影响[1]。
要想提高实训教学效率,则需要充分发挥实训室作用,高职院校和教师应积极转变思想观念,重视学生实践技能培养,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使上述问题得到妥善解决。
在实训设备和仪器应用方面,可健全使用制度,派遣专人负责管理,并合理设置各个专业学生实训时间,可在学生课余时间开放实训室,各个院系之间构建合作友好关系,促进实训室资源共享,不但可有效减少资源浪费,还可缓解实训室紧缺问题,提高实训设备的利用效率。在实训室使用方面,应立足当前实际情况,面向全体学生和社会开放,通过对外开放获取使用资金,用于实训室维护和设备更新之中。此外,高校还可与周边高校构建合作关系,构建共享实训室,加强高校之间的交流合作,甚至还可形成交叉学科,这对于开拓学生视野、激发其创造灵感具有较大的促进作用;高校还可与科研机构构建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直接接触科研项目的机会,激发其科研热情,而高校实验室也可称为科研人员的实训场所,使实训室的利用效率得以提升,双方达到互利双赢的效果[2]。
在实训室建设方面,应与本校自身实际情况相结合,积极引进先进的实训设备,注重特色业务培养,但也要把握好度,以免设备闲置,减少和避免资源浪费,对于使用频率较少的设备,可通过其他教学形式或资源整合的方式来完成,还可利用现有实训设备和仪器创新利用,拓展其开发和使用空间,使其价值得到进一步突显。例如,在培养特色专业方面,便可将实训室中的闲置资源作用充分发挥,提高资源利用率,还要根据当前市场人才需求情况打造与之相符的实训室,使实训室能够与时俱进,符合社会新型人才培养要求。此外,还引入日本的“5S”模式,通过整理、清扫、整顿、清洁、素养五个项目,提高实训室管理效率,使实训设备、仪器等得到充分利用。在物品采购方面做好账物相符,对新采购的设备进行及时登记和记录,并做好设备维护等工作,在物品使用时也要遵循“5S”原则,对物品进行科学分类,及时清除不用的物品,必要的情况下还可建立库房。
在实训室管理人员培养方面,应做好市场调研,对成本投入、管理方式、人才招聘等多个方面进行综合考虑,使其管理者的价值得以充分体现,通过定期开展教育培训活动等方式,使管理者掌握更多实训室的相关知识,在培训中掌握更多管理技能,还可通过制定相关制度等方式,激发管理者热情和积极性,具体措施如下:
1.构建实训室考评机制。在实训室使用考评中,应对教师、学生以及专业人士等作为评价标准,使实训室的后续建设更加贴合实际需求,以免出现盲目建设。在管理方案制定中,应由相关人员进行讨论分析,务必使方案设计符合实际;2.制定实训室管理责任制。如若实训室价值未得到充分发挥,则根据制度相关规定追究管理者的责任,以此方式提高管理者的工作责任感,在实际工作中始终保持谨慎态度;3.制定监督考核机制。通过该机制对实训室管理者的日常工作进行监督,避免管理工作流于形式,与实际需求相脱离,考核结果与管理者的工资待遇、晋升、深造等相挂钩,以此来激发其工作热情和积极性[3]。
结论:综上所述,高质量、高效率的实训室管理对学生实践技能提升具有较大作用,对此,应积极提高实训室利用率、减少资源浪费、提高管理者素质和水平,使实训室得到科学有效的管理,为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提供良好的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