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西甲成功的经济学因素

2019-01-28 08:04:42刘尚坤山东省郯城第一中学
消费导刊 2019年3期
关键词:西甲联赛实力

刘尚坤 山东省郯城第一中学

一、当前西甲的发展状况

西班牙足球甲级联赛(La Liga)在中国一般简称为“西甲”,是西班牙最高等级的职业足球联赛,也是欧洲及世界最高水平的职业足球联赛之一。西班牙的足球在1872年前后由英国人引进。19世纪末,足球又随英国人进入了巴斯克地区。此后,各家俱乐部在西班牙纷纷成立。1970年经多方磋商,终于决定由甲级、乙级、丙级三个级别球队参加,这一制度在今天仍一直沿用[1]。现西甲共有20支球队。在2016/17赛季,西甲的观战人数已达到1062万人次,几乎场场比赛座无虚席,创造了近几年来的联赛高峰。西甲门票价格也随着联赛的发展渐渐升高,在中国的公开赛已创下新高,仅巴萨与皇马比赛一张门票就已达到5400元。在这种情况下,联赛和俱乐部的收入也是节节攀升。西甲联赛2016-2017赛季收入达到28.84亿欧元,创下历史新高的同时也超过德甲,成为全球收入第二的足球联赛,仅次于英超。而皇家马德里俱乐部更是位居俱乐部收入排行榜第二位,仅次于英超的阿森纳俱乐部[2]。

二、从经济学角度分析西甲成功的原因

(一)俱乐部的股份制改革

最初的西甲俱乐部为会员制,其实质为非营利性机构,无需以利润最大化为目的。在联赛建立初期,这种制度很大程度上减轻了俱乐部的财政负担。但随着社会的发展,这种高收入高支出低盈利的策略,只有那些能够获得高收入,有较强经济实力的豪门才能勉强支撑,规模较小的球队无力承担此种经营所带来的风险。另外,会员制结构往往使俱乐部的主席掌握着生杀大权,很容易出现俱乐部内部腐败等问题。

而现在,仅有皇马,巴萨,毕尔巴鄂和奥萨苏纳四家俱乐部还在坚持会员制。近些年来,在西甲联赛赛会的带领下,俱乐部纷纷进行了股份制改革。各家俱乐部将自身的财政状况和发展前景进行了有效分析,并通过高层改组对运营进行了进一步的公司制度化,使得各家俱乐部在有效降低了竞争成本的同时也大大的提高了社会经济效益。现在的西甲由豪门独大逐步转变为三队领头,各队紧追。这种比原来更充满竞技性的格局也更加吸引球迷,从而对联赛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也为联赛的成功打下坚实的基础[3]。

(二)联赛打造公平的竞争环境

在前些年皇马与巴萨两家独大的时候,球迷们更多关注的是两者之间的国家德比,而对于其他的队伍关注度较少。并且,由于皇马与巴萨背后财团强大的经济实力和财政输出,确保了两家俱乐部的人员引入,这种现象愈发明显。这就导致了许多球迷“西甲只看德比”的心理,联赛也一度陷入空场危机。西甲联赛赛会人员及时发现了导致此种现象出现的根本原因,并及时实行了一系列方案来确保联赛的公平性。例如,引领财政实力较小的俱乐部将其会员制改为股份制,消除了这些俱乐部因经济实力不足而无法引进新员甚至无法维持俱乐部正常运转从而破产的局面。这些举措确保了联赛的公平性,球队间的强弱两极分化壁垒也逐渐被打破,瓦伦西亚、马德里竞技等各支队伍逐步崛起,西甲联赛渐渐呈现“百花齐放”的格局,球迷不仅只关注国家德比,也开始关注其他各场比赛,联赛也因此得到更好平衡地发展。

(三)政府对西甲联赛的宏观调控

西班牙的足球是西班牙最值得骄傲的球类运动,西班牙政府自然特别重视联赛的发展,在一些西班牙足协与俱乐部无法涉及的领域,还得依靠政府进行宏观的调控来维持。例如,有些豪门俱乐部故意抬高价格引进球员,使得世界球员转会市场球员身价提升,导致资金输出较小的俱乐部无法购入球员,最终破产。这时,西班牙政府一方面限制了资金上限(一个赛季各家俱乐部为一线队所花费资金的最大总和,包括了球员及整个教练团队与工作人员,即所有工资成本还款等,另一方面也加大了对球员的税收。这些措施不仅确保了所有俱乐部都可以引进新员,同时让规模较小的俱乐部不受豪门俱乐部的支配,使其用较少的资金引进较强的外援,极大地增强了比赛的竞争性与观赏性,从而吸引了更多人的眼光,使西甲联赛不断走向平衡。

(四)开放的市场吸引了大量外资进入

西甲联赛自身在不断发展,这种蒸蒸日上的发展趋势不但吸引了世界各地球迷的注意,更吸引了投资方的战略性眼光。央视评论员朱晓雨说过:“西甲首先把自己的大门打开了,可以引进外资,外资进来后就会增强这些强队的战斗力。”此前,英超联赛的外资进入,大大加快了英超的发展,所以现实证明外资的进入是有助于联赛发展的。现在在英超外资进入不温不火的时代,而西甲因其迅速的发展,吸引了大量外资的进入,西甲的外资时代即将到来。

西班牙的马卡洛俱乐部现已被英国商人保罗-戴维德森收购,虽然此次收购使马洛卡在其92年的历史上第一次被外国资本控股,但从客观上讲,此次收购对俱乐部与联赛都起到了积极作用,这种外部资本的成功注入不仅促进了球队资源的优化配置,也促使了球队更有利的发展和西甲联赛世界化的到来。

三、西甲成功对于我国足球的借鉴意义

(一)俱乐部完善股份制改革

现在的中超已实行股份制,在发展的步调上正紧追世界各顶级联赛。但是,相比于西甲联赛各俱乐部间脉络分明的股份制,中超联赛的各个俱乐部之间却存在混乱不清的关系。

早在2000年,实德董事长徐明掌控的众多子公司先后入主四川冠城、上海中邦、大连长波、辽宁中誉等队,导致2000——2004年的甲A赛场上“假球”不绝。直到2006年,这四支实德系队伍才被中国足协强令以各种形式完成转让、改组。而今天,俱乐部背后的大财团之间仍存在说不清道不明的关系,比如,中信投资上港集团,阿里巴巴投资绿地集团,股份制结构不透明,存在利益关联。这充分说明中超联赛俱乐部的所有制并不是完美的。所以,俱乐部在此方面上应借鉴西甲的股份制改革,将俱乐部更规范化,规模化,争取早日解决俱乐部间的纠纷。

(二)创造便于联赛发展的公平竞争环境

中超俱乐部的实力提升与联赛日益受关注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来自知名外援的引入。广州恒大淘宝队外援保利尼奥身价4000万欧元,塔利斯卡2200万欧元,约合人民币4亿9000万。如此高的身价,是任何一支中小球队都支持不起的。球队的实力完全由经济实力决定,这也逐渐形成了不平衡的竞争体系。

中超联赛应当学习西甲联赛的制度,在维持各中小俱乐部正常运转的同时使其引进更优秀的外援与教练,来促进各家俱乐部之间实力的平衡,将“金钱代表实力”的观念转化为“成绩代表实力”, 有成绩才会有进步,有进步才能有发展。

(三)政府应加强对中国足球的调控

中超各家俱乐部的投资更多是为了企业广告效应,他们更加重视眼前的利益,对一线队伍投资大笔经费,而对于二线以及青训的投资并没有那么慷慨。虽然中国足协认识到这一点,并出台了U23政策试图发展中国年轻一代,但结果却并不尽如人意。联赛进入尾声时,有球员参加亚运会或国家集训队还可以减免U23球员出场。反观西甲巴萨出产过梅西,伊涅斯塔和法布雷加斯这样的大牌球星的拉玛西亚青训营,在西班牙政府的调控监督下,投资上一点不比一线队伍少,青训营也渐渐闻名[4][5]。

所以,中国政府应学习西班牙政府的做法,宏观调控各家俱乐部的经济利益分配比,将更多的资本用于投资青少年一代,将各线队伍和各年龄段队伍的经济分配更加平衡。将足球从少年抓起,才是中国足球的发展之路。

(四)部分开放投资,允许外商投资

现中超各俱乐部都为国内企业投资,他们的主要目的是通过球队做出广告宣传,而俱乐部的成绩不是首要目的。最初的西甲各支俱乐部背后的财团也抱有同样的想法,但自从外资进入后,随着资金丰厚度的提高,球员实力俱乐部实力不断增强,西甲联赛的关注度也不断提高,通过比赛获得的收入渐渐超过了广告宣传所水平提高,广告宣传作用则为其次。

这充分说明了外资投入的重要性,它使得带来的利润不减反增。现西甲俱乐部的投资目的是为了其自身的俱乐部的投资观念发生了改变,由广告宣传目的转变为提升自身实力为目的。所以,中超应在国内投资的基础上吸引外商投资。外商的投资,既可以提高中超联赛的影响力,也可以提高群众的关注度,引入国外的先进管理经验[6]。

总结:虽然联赛火爆,中国足球离世界的中心越来越远,中国男子足球国家队的战绩越来越差,投入与产出不匹配。我们应当静下心来,仔细分析当前症结所在,同时努力学习足球发达国家的经验,西班牙联赛和国家队齐头并进,是我们努力的方向和榜样,从经济学角度深挖成功的因素,学习他们在俱乐部所有制和宏观调控等方面的经验,为中国联赛发展提供经验和借鉴意义。

猜你喜欢
西甲联赛实力
见证创新实力的跃升
软实力致胜
实力抢镜
中外文摘(2020年18期)2020-09-30 14:47:04
一道高中联赛题的推广与变形
中等数学(2020年12期)2020-04-13 05:53:00
一道联赛题的推广
2018年全国高中数学联赛加试题另解
中等数学(2018年12期)2018-02-16 07:48:42
提升文化软实力是当务之急
西部大开发(2017年8期)2017-06-26 03:16:16
打联赛 去鸟巢 看中网
网球俱乐部(2009年9期)2009-07-16 09:3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