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可持续发展理念下的风景园林建设研究

2019-01-28 08:04:42李怡汶攀枝花市第七高级中学校
消费导刊 2019年3期
关键词:生态园林风景园林园林

李怡汶 攀枝花市第七高级中学校

一、引言

党的十七大把科学发展观写入党章,可持续发展观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内容。全球环境污染情况不容乐观,各行各业的生态改革已迫在眉睫。建设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园林,需要在园林规划和设计方面提出更高的要求,需要加强施工过程中的监督管理力度,需要考虑经济成本的同时合理配置植物,需要对废弃材料的二次利用进行技术革新。

二、生态园林建设

(一)可持续发展理念

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现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需求的能力,既要达到发展经济的目的,又要保护好自然资源和环境。这种理念最早由生态学家提出,即生态持续性发展。如今我国已经在生态建设、环境保护和资源开发利用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国家用于生态建设、环境治理的投入明显增加,但仍无法充分调节好经济与生态的关系。基于这种现状,要建设可持续发展的风景园林建筑,不仅需要合理的建筑设计,还需要严格管理施工过程,降低建设成本。在满足建设要求的情况下,合理利用资源,减少材料浪费,做到人文、环境、园林的充分互动。

(二)生态园林建设现状

我国现代社会的风景园林建设正面临严峻的考验。随着我国经济进一步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推进,风景园林建设发展迅速,建设规模和建设速度空前增大,但高速成长期已经接近尾声。要满足社会对园林建设的进一步要求,就要对传统的园林设计进行改革,满足公平性、可持续性、和谐性、需求性、高效性和共同性等一系列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但目前城市生态园林建设不仅没有达到低碳环保,还浪费了大量环境资源,极大地增加了经济成本。除此,大部分城市都采用照搬模式,不能因地制宜,造成了建设过程中问题层出不穷。

三、生态园林营造措施

(一)生态园林设计

生态园林不仅仅只是一项基础设施,更是为了突出生态功能,利用有限的空间给人们带来自然与美的体验,展现了当代社会的人文主义精神。因此,现代园林设计中,要充分体现出这些原则:维护生态平衡,遵循自然规律;巧用当地资源,降低建设成本;降低维护成本,实现可持续发展;坚持物种多样性,保持人文、自然生态的健康发展。

(二)园林施工管理

风景园林快速发展中,施工管理也出现了一些不可忽略的问题。管理人员在施工过程中极其重要,但目前在施工管理方面的创新型人才十分匮乏。许多技术人员思想保守、不思进取、不爱创新,施工中监察和管理能力不足。施工管理是园林施工中很重要的一个环节,也是最体现一个施工企业水平和能力的环节。但目前许多企业都存在问题,比如管理人员素质有待提升、监督力度不够、原材料供应不足、人员流失、施工设备损坏、财产消耗大以及资源分配不均等一系列问题,这反映了园林施工管理仍需要改进[1]。

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创新性举措尤为关键。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做好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宣传工作,加强施工技术人员专业培训,培养高素质人才,提高业务能力,鼓励技术人员创新;加强监管力度,及时发现在施工过程中不同单位间缺乏沟通协商的矛盾而造成的资源分配和工作分配不均的问题;在满足工程质量的基础上,加强各部门沟通与工序衔接,采取奖罚措施,并同时做好绿化养护工作,提倡使用环保资源,减少不必要的浪费;合理安排施工人员,进行科学的施工规划,进而加快施工进程,缩短工期,以达到降低施工成本的目标[2]。

(三)植物在园林中的应用

植物作为园林设计中不可缺少的一种构成,能够反映出园林设计是否合理美观。配置园林中的植物应考虑到地域差异、物种关系、自然规律等因素,生态园林植物配置应满足以下原则:

1.因地制宜,融合民俗风情、传统文化,充分展现地区风貌,体现出植物的生态性和艺术性。园林植物配置需融入中国传统文化。众所周知,我国竹景文化源远流长,在当代园林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苏东坡说:“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使人瘦,无竹使人俗。”用竹来比喻君子虚心谦和,坚贞不渝,更加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人竹合一”的精神内涵。竹子喜湿但怕积水,最适合生长在亚热带地区——湿润、温和、阳光充足、冬季时间短的地区。因此竹子在扬州、苏州、南京这些南方地区更加常见。竹类植物品种多样、造型优美、生长迅速,是园林建设中常见的绿色植物,当今园林竹景配置的主要方式有成片种植、局部片区种植、局部点缀、盆栽等[3]。除此,植物配置还应优先考虑地域本土植物,打造出具有地域特色的生态园林绿地。例如在湖南乡土建设中,基本采用一些火棘、南天竹、卫予这样的乡土树种,在园林中不仅起到点缀色彩的作用,还增添了几丝生机。考虑到经济成本,还可以选择金银花,蔷薇,云实等植物[4]。

2.按照物种关系搭配,提高植被面积。园林是一个小型的生态系统,不同的植物存在竞争关系,按照物种关系合理配置植物可以避免争夺自然资源而影响园林的正常生态功能。考虑到植物的相生相克,可以选择适宜的耐阴小乔木、灌木和低被植物,通过密度和频率制约种间关系。同时也要利用植物的种间共存关系,充分利用资源,提高园林植物群落系统的稳定性。

3.按自然规律、季节性合理搭配。我国大部分植物的形态特征会随着季节发生剧烈变化,花儿枯萎、树叶变黄脱落。为了保证园林在不同季节都能保持美观和生态效益,要合理搭配不同季节性植物,确保植物的成活率,科学配置以提升园林景观的综合效益[5]。

(四)合理利用资源

废弃材料并没有统一的说法,一般我们在施工中所产生的一些不可以再得到充分利用的物质就被称作废弃材料。废弃材料大体上分为生活废弃材料、建筑废弃材料和环境废弃材料。生活废弃材料缺乏分类,而且回收会产生很大成本,所以当前人们主要通过焚烧和掩埋进行处理,但都会对环境造成很大影响。

中国古典园林在三千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建筑材料也不断发展,形成了独特的体系和特色。随着生态园林的提出,废弃物再生利用也成为了园林材料应用的发展方向。常见的废弃材料有废弃金属、废弃木材、废弃混凝土和废弃砖瓦等。对于废弃的金属材料,设计师可以充分发挥创新意识,根据废弃金属的具体性能重新组合形成具有趣味性的建筑小品,还可以利用废弃玻璃的色彩,与之相互粘连创造出五彩缤纷的景观围廊;而木材多数都经过防腐处理,如果废弃后不进行适当处理,会对环境造成很大的危害。从建筑物拆卸下来的废弃木材,一部分处理后可直接利用,如作为木栏杆、地面铺装等;废弃砖瓦通过破碎、筛分等环节后可以用于园林道路铺设,或者与石材、贝壳等多种材料搭配形成石笼景墙[6-7]。

对于废弃材料,只要我们敢于创新,就能够让它们得以应用。我们可以将废弃材料做成手工工艺品,应用于私人阳台和花园。也可以应用于公园中一些小型公共设施,不仅造型独特,也让这些材料有了一个“好去处”。

四、总结

综上所述,基于可持续发展背景下的风景园林建设,不仅要符合低碳环保、人与自然相互协调等要求,还应符合我国实际国情,充分考虑到地域差异、经济效益。将可持续发展理念贯彻于园林建设中,加强施工管理,合理配置植物,充分利用废弃材料,从而打造出绿色环保、健康美丽、人文和谐的风景园林建筑。虽然我国生态园林建设起步较晚,但随着政府的大力推进,相关政策的进一步完善,人们愈发重视生态环境保护,生态园林建设也将开启新的篇章。

猜你喜欢
生态园林风景园林园林
欢迎订阅2023年《风景园林》
住区(2022年6期)2022-02-15 08:48:02
清代园林初探
艺术品鉴(2020年9期)2020-10-28 08:59:02
古代园林里的“美人”
文苑(2020年12期)2020-04-13 00:54:32
和千年园林的今世之约
金桥(2018年6期)2018-09-22 02:18:50
雪中园林的七个片段
现代装饰(2018年3期)2018-05-22 02:51:34
风景园林工程施工技术中常见问题思考
现代园艺(2018年2期)2018-03-15 08:00:55
微探生态园林景观设计中的植物配置
现代园艺(2018年2期)2018-03-15 08:00:25
生态园林设计中的植物配置探究
现代园艺(2018年2期)2018-03-15 08:00:20
GIS相关软件在风景园林中的应用
现代园艺(2018年3期)2018-02-10 05:18:31
探讨现代风景园林设计中构成艺术的应用
现代园艺(2017年13期)2018-01-19 02:28: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