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雨擎 沈阳市第十一中学
2018年8月22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原文摘要如下:“面向中小学生的校外培训机构(以下简称校外培训机构)开展非学历教育培训是学校教育的补充,对于满足中小学生选择性学习需求、培育发展兴趣特长、拓展综合素质具有积极作用。但近年来,一些校外培训机构违背教育规律和青少年成长发展规律,开展以“应试”为导向的培训,造成中小学生课外负担过重,增加了家庭经济负担,破坏了良好的教育生态,社会反映强烈。为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课外负担,促进校外培训机构规范有序发展,经国务院同意,现提出如下意见。这个文件既肯定了校外培训机构的积极作用,同时也对其野蛮发展造成的社会负面影响表示了深度担忧,以致要通过行政手段进行治理整顿。
就业难等社会问题使家长在教育投资上孤注一掷。由于地区之间、城乡之间经济文化的差异造成了我国教育资源的不均衡。小升初,中、高考等选拔性考试和择校分班热,使课辅成了刚性需求。家长越来越重视基础教育,由于成长的不可逆,试错成本高及独生子女家庭比重大等原因,造成家长注意力过度集中在学生身上,导致超家庭负荷教育投资比例偏高。据统计:2015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749万人;2016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756万人;2017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795万人;2018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820万人。随着大学扩招,每年成比例增长的毕业生融入社会,由于地区之间发展不均衡及近几年世界经济走低,大学生更愿意到经济发达的地区就业,由于用人单位需求下降,使得就业形势更加严峻,就业难度增加,就业形势供求失衡。多数优秀企业招聘条件严苛,只青睐“211”、“985”院校毕业生,同时国家公务员招聘对于学历和毕业院校都有限制,学生家长看到目前就业形势难免过度担忧。大部分家长认为只有考上好大学才有出路,升学是一条通往成功的唯一路径,分数成了学生的命根。
为了迎合“金主”的需求,开启自己的事业之旅,各类培训机构顺势成立。培训机构的设立解决了很多大学生的就业,为社会做出一定的贡献。但现在的培训机构五花八门,普遍存在着一些问题:一是办学资质千差万别;二是师资力量良莠不齐;三是收费标准不统一。
租个教室,请个老师,“小作坊”就这样简单而轻松的办了起来。“小作坊”配套设施简陋,可能只是租了一些民宅,消防、安全等无法保证。但灵活自由的“小作坊”一直存在而且生生不息,也必定有其存在的道理,这种办学形式非常适合收入较低的普通家庭。低收入家庭对孩子成功的渴望可能更强烈一些,但是由于家庭条件的限制,这些家长只能退而求其次选择这类没有那么好软、硬件条件的“小作坊”。也许会随着生源的增多,教室会越租越大,条件逐步改善,但也存在经营不下去随时倒闭的可能。
有教育部门资格认证,拥有自己专职教师队伍的培训机构也不在少数。这类培训机构办学环境优雅、师资力量充足、能够给予任课教师相应的福利待遇。沈阳地区比较成规模的培训机构有博大教育,韦德教育,世博家教,新东方,百时教育等。由于办学形式灵活、主动适应各类家庭的需求,所以经过一段时间的积累,学员数量稳步增加、规模迅速扩大,逐步发展成连锁机构,分校遍布各区域。只有主动适应市场形式才能在优胜劣汰的环境中处于不败之地。
培训机构教师来源不一,有正规师大的本科、硕士毕业生,也有普通高校的非师范专业毕业生。有持有教师资格证的,也有浑水摸鱼的。在家长选择哪家培训机构的时候可能对这类硬件条件并没有那么严格,家长主要看成绩,学生主要看效果,家长最关心的就是我的钱花出去了有没有收到相应的效果。
各种培训机构的收费可谓天地差别。培训费用高的可能一节“一对一”辅导课收费1500-2000元,收费低的大班课收费可能在人均50-100元。目前社会上培训机构众多,竞争异常激烈,收费主要根据自身的办学规模和知名度进行。为了扩大生源,各培训机构都会搞一些打折促销活动。沈阳一家很有名气的机构广告这样写道:“精品小班课50元起 ,名师一对一课程,6折起 ” 、“暑假钜惠来袭!交1万抵1.5万!”等。 家长会根据自己的需求来选择适合自己的缴费方式。
培训机构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学校教育的滞后和短板,迎合了中国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培养夙愿,由于市场需求大,入行门槛低,目前可谓是培训机构“遍地开花”。国家陆续出台了相关政策,对不合规现象进行治理整顿。国家相关教育部门应该好好分析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及解决问题的方法,不断完善监管制度,杜绝野蛮扩张。
要想从根本上解决上述问题,建议措施如下:
一是把“应试教育”真正发展成“素质教育”。希望学生在校内真真正正地学到知识,而不是单纯的为了升学而盲目应试。老师也应该真真正正教书育人,而不是上班拿工资走人,或者唯升学率独尊。不能让“素质教育”喊了这么多年仍然是一句空话。二是切实提高在校教师工资待遇水平,让社会越来越重视师者,真正让教师成为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切实增加教师收入,让他们有房可住,支出宽裕,高薪养廉,不再给老师参加校外有偿补课提供温床。
结语:教师,人之模范。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教育,让孩子学到真正的“礼”,“义”, “仁”,“让”,而不是为我独尊,自私自利日盛。让教育使人民觉得舒服享受,如沐浴在蓝天白云晴空万里下,而不是不堪重负。正如赫尔巴特所说:“使教育过程成为一种艺术的事业。”“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