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烨 河南应用技术职业学院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的各行各业都有了长足的进步。社会对当下的人才提出了越来越多的要求,我国当下的教育事业正在面临着严峻的考验。高职院校中《药事管理与法规》课程是一门应用型的药学学科,该课程中含有大量的理论知识,复杂难以理解,给高职学生的学习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压力。认清当下高职院校中《药事管理与法规》课程的教学现状,提出案例教学法在《药事管理与法规》课程中的应用策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已经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下面主要研究案例教学法在高职院校《药事管理与法规》课程中的应用。
高职院校中《药事管理与法规》是一门应用型课程,该课程中含有大量的理论知识,需要高职学生大量的对理论知识进行识记。《药事管理与法规》课程里面的知识理论性较强,而且知识量较多,高职学生学习该课程时学习的压力较大。对于教学工作者而言,学生的学习压力大,教师的教学压力也是非常大的。教学工作者在进行备课工作的同时,还要想办法增加整个教学工作的趣味性,要想办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教师成为教学工作的引导者,让学生成为教学工作的主体。提高课堂的趣味性有着巨大的难度,要保证教学进度的同时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是非常困难的问题,该课程的教学工作者也在面临着非常大的教学压力。
在《药事管理与法规》的教学工作中,一方面教学工作者在绞尽脑汁的想办法提高课堂中的互动性,一方面学生也在想办法提高对该课程的学习效率。处于高职阶段的学生心智发展已经逐渐的成熟,已经能够对自己的行为作出要求。但是,学习是一个积累的过程,对于知识体系复杂的《药事管理与法规》课程来说,枯燥的学习过程是痛苦的,学生不但要理解大量的理论知识,还要对知识进行识记和运用。学生通过传统的教学方法想要做到这一点是非常困难的,课程的教学方法有待创新,学生的学习效果有待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有待培养。
随着我国教育系统的不断改革与发展,高职院校中多门课程的教学方法已经得到了创新,并且高职院校以及其他各类院校的教学质量都有了非常明显的提高。但是,对于《药事管理与法规》课程来说,当前的教学方式还是比较传统的。教学方法还停留在“灌输式”教学方法,整个授课过程以教师在课堂向学生灌输教学为主。这种教学方法一方面会让学生产生较大的学习压力,有可能让学生失去学习兴趣,出现厌学等状况;另一方面这种教学方法只是向学生传授了知识,并没有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当下的社会需要的人才不仅仅要拥有非常丰富的知识,还要求学生有着比较高的综合能力。这种传统的教学方式严重制约了学生对课程的学习效果。
案例教学法能够满足高职院校中《药事管理与法规》课程的教学需要,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的同时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通过将案例教学法应用到高职院校《药事管理与法规》课程中,可以明显提高该课程的教学质量。下面介绍案例教学法的重要作用。
在当下,高职院校中《药事管理与法规》课程教学工作的开展是非常困难的,由于该课程中有着大量的复杂、难以理解的知识需要学生识记,所以部分学生对于学习该课程存在着抵触心理。由于学生存在抵触心理,学生对该课程失去学习兴趣,没有学习兴趣作为支撑,学生对于《药事管理与法规》课程的学习效率也不会很高。而通过运用案例教学法,将案例教学法应用到课程的教学工作中去,可以在课程教学的导入环节就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学生的眼球,通过用作者精心设计的教学过程,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利用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去主动探索,积极地完成该课程的学习任务。高职院校中的教学工作者如果能够科学地运用案例教学法,那么该课程的教学质量一定会有明显的提高。
当下高职院校中运用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药事管理与法规》课程的教学工作,只能让学生在短时间内通过记忆能力来记住一些相关的理论知识和法律法规,这种教学方法更趋向于应试教育,通过这种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导的学生有着良好的应试能力,但是并不能对相关的知识加以运用。《药事管理与法规》课程的教学工作要求让学生识记、理解相关的法律法规,在完成应试工作的同时还要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但是当下的教学工作把工作重点放在了应试上,这与最初的教学目标相背离。将案例教学法应用到该课程的教学工作中去,可以让学生在分析案例的过程中,去理解相关理论知识、相关法律法规的应用方法,有助于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运用案例教学法主要是鼓励学生融入案例情境,设身处地的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分析案例的过程中完成课程的教学工作。这种教学方法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高职学生对于相关法规的理解和识记。
导入是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如果能做好课堂教学的导入工作,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学生进行主动学习,会在很大程度上提高课程教学的教学质量。在高职院校《药事管理与法规》课程的导入过程中,教学工作者可以将相关的案例进行导入。例如,在讲授处方管理的课程时,教学工作者可以将“代码处方案例”进行导入,给学生清晰的讲解整个案例,即医生用患者看不懂的处方开药,使患者只能持该处方在本医院进行购药,而不能去医院以外的药店进行购药。在给学生讲解清晰案例以后,教师提出一系列的问题,例如,医院是否有权利限制患者购药,医生的这种做法应该受到何种处罚等。这种案例导入的过程,让学生在课程一开始就深深的被案例情境所吸引,用更接近学生生活的案例来抓住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积极自主的对案例进行探索和发掘,从而完成教学工作。在案例导入的过程中,教师要重点的介绍案例,设计问题,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学生通过这种方式进行学习,学习效果一定会在很大程度上得到提高。
高职院校中存在着很多难以理解、容易混淆的知识点,这些知识点是该课程中的重点教学任务。如果学生不能清晰的掌握各个知识点之间的差别和联系,那么在以后的工作中便会面临许多的问题,甚至是对学生未来的发展产生影响。例如,对于假药和劣药的区分,许多学生都无法正确的区分假药和劣药的区别,教师通常也很难给学生讲解清楚,学生通常也无法牢记这两个定义之间的差别。教师可以利用“亮菌甲素注射液案”和“欣弗注射液案”两个经典案例对学生进行教学,让学生设身处地的融入到案例中去,探索发现两个案例的不同的处理方法,虽然两个案例都出现了致人死亡的严重结果,但是两个案例的处理方法却截然不同,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分析两个经典案例,了解两个案例的处理方法,帮助学生理解假药和劣药的区别。当学生在以后遇到假药和劣药的问题时,便能轻易区分假药的劣药的差异。这种教师给学生讲解案例,学生亲自比较两个案例之间的异同的案例比较方法,能够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帮助学生对于一些复杂知识的理解,可以提高高职院校《药事管理与法规》课程的教学质量。
结合以上所述进行分析,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的社会竞争愈发激烈,社会对于人才的要求已经越来越高,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难以满足社会的需求了。在高职院校《药事管理与法规》课程的教学工作中,还存在很多制约学生发展的问题,例如教职工教学压力大,学生学习压力大,教学方式传统等,都在制约着学生的发展。案例教学法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于相关知识的理解和识记,对于高职院校《药事管理与法规》课程的教学工作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教师可以通过案例导入、案例比较的方法更好的将案例教学法应用到高职院校《药事管理与法规》的教学工作中去,希望在广大教师的共同努力下,案例教学法在高职院校《药事管理与法规》课程中的运用更加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