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战略视域下对朝鲜族音乐人才的高等教育模式研究

2019-01-28 17:28:22刘庆华延边大学艺术学院133000
大众文艺 2019年4期
关键词:外语留学生国际化

刘庆华 (延边大学艺术学院 133000)

中国要发展为真正的世界强国,需要庞大数量的各个领域的国际化人才。高校是高等人才培养的重要阵地,是人才完美成长的真正的摇篮。2015 年 3 月,国家发改委、外交部和商务部联合发布《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 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教育部在2016年发布《推进共建“一带一路”教育行动》。国家非常重视国际化教育,办学理念要具备创新性。在“一带一路”高等教育建设中,人才是重中之重,是最关键的,是“一带一路”实践的中心。高等教育要想提高教育质量,开展有民族特色的音乐教育,将面临巨大的挑战。

不同的国家具有不同的教育理念、教育技术、教育资源、教育方法,要把成功学习他们的成功点,并与自身结合才能带来高等教育的新气象。人才培养是实施“一带一路”战略的基础,“一带一路”建设需要能够“走出去”的人才。 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关键是教师和研究人员如何实现高质量的国际流动,其中很重要的一点是各种相互兼容的高等教育制度的建立。这些问题在我校已经有前例,很多本校音乐专业的毕业生到韩国、日本、俄罗斯等多个国家留学深造,而且多个国家的留学生也陆续到我校接受音乐学习。发现现有课程的不足,通过不断改革,推动国际化课程创新发展进程是重中之重。

一、提高教师的国际化水平

符合国际标准的教师团队是国际人才的基础和关键。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建设依赖于优秀和强大的教师队伍,首先需要通过引入、培养和分流多渠道来优化教学团队。 高水平的教育取决于高级水平教师团队,为确保强大的教师队伍,我们必须首先建立一个中长期的规划和保障机制,海外高水平高层次人才的各种补贴,如住房保障费、安家费、科研启动费和住房补贴等各方面的待遇必须有所改进。待遇应更人性化。我们不仅要从海外引进人才,还要邀请国内外知名大学的专家学者们来校任教或开设讲座,而且要鼓励本校教师出国深造,并提供经费支持。这样具有国际化视野的教师授课,通过他们的言传身教才能对学生的国际化视野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从而提升学生国际化思考问题的能力。

教育,是老师这个职业一生要有所追求的事业。 在培养国际化人才的过程中,对于高等院校授课老师的教育水平要求也是非常严格的, 它不仅仅是有教育资格就可以担任的职业,自身文化教育水平也是要达到要求的。

二、积极推进学生留学事业

1.加强留学教育及质量

勉励出国留学深造。在众多“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中,为学生针对性的选择,结合自身专业的需要及特点来选择,以确保国际化人才培养的适用性和实效性。

还要加强留学生教育,在“一带一路”战略的指导下,加强外籍学生来华留学,优化来华留学结构、提高来华留学教育质量。

要鼓励学生积极走出国门,更好地结合自身优势和国外需求,探索出符合各方教育模式,完善具有朝鲜族民族特色音乐教育模式。

2.开通外籍留学生绿色通道

为保障留学生境内交流学习的顺利进行,要促进国外的留学生与我国学生之间的交流和沟通,要彼此之间了解不同国家的文化习俗、思维方式,兼容并蓄,取长补短,让外国留学生感到无差别对待,没把他们当外人看待的感觉,让他们融入到一个大集体中。尽量去满足他们在我国留学期间合理要求,并开设专门机构,来解决生活上、学习上、甚至爱情上遇到的问题。

三、外语接触途径形式要具有多样化、创新性

1.外语教育建设特征应该与高校教育目标相结合

体现工具性和人文性。当前的很多高等院校外语教育的形式大致分为竞赛类、互动类、展示类等类型,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有外语文化节、英语角、英语演讲( 阅读) 大赛等。活动形式太过于单调,缺乏创新性,导致大多数学生参与热情低。

2.加强音乐专业学生外语水平

构建一流、顶尖的的国际化的课程体系是教育国际化的有效保障,它应该摈弃唯专业对口的单一方向的专业同行的旧式模式,结合兼顾通识教育、创新教育、专业教育和整合的方式,并注重模块之间的相互协调与衔接。从而实现有效加强增进学科整合、扩大拓宽学生视野的目标。想要有国际化视野,只有掌握语言,才能够去直接进行交流沟通,并且更快的融入到不同语言的国家环境中,去更好的开展跨境的交流。

四、积极推进举办国际性学术会议事业

1.尽量创造更多交流机会

创造交流的机会,让师生一起聆听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的讲座并参与研讨,与时俱进地及时了解国际发展动态。让众多专业学生都普遍提高外语交流能力,创造机会让他们上台演讲,来改善艺术类学生外语水平普遍偏低而不敢开口交流的弊端,学外语要活学活用,有意识加以强化,不要让语言成为加强交流的绊脚石。

2.跨界合作,多元创新

高校多方面开展的多个合作伙伴,以周边国家为中心,加强机构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使学生收到的信息更加广泛和多样化,起到“以点带面”的推进效果。

五、人文素养和爱国精神

人文素养、爱国精神是国际化人才必备的独立人格和社会责任感,维护国家主权和民族利益是根本。爱国主义不仅表现为热爱故土家园,而且对自己民族的认同感、归属感、尊严感、荣誉感也是必不可少的。“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众多,它们本国特有的民族宗教、历史文化、政治经济均不同,国情民意也是颇复杂的。在国际环境中,如果不具备深厚的人文素养和爱国精神,很难保障与世界文化碰撞时能保持清醒和警惕心。所以具有稳定的情绪、坚强的意志、进取的精神、批判的精神是必不可少的。

综上述,简要分析了“一带一路”政策下我国标准国际化人才的要求,提出了培养国际化人才所面临的众多问题。为了适应目前社会的发展需求。“一带一路”思想可以说是国际化人才教育发展的一次重大突破。

国际化高等教育要顺应全球趋势,在不失去民族化教育特色的同时,积极借鉴不同国家教育的成功经验及失败原因,在高职院校中构建多样化考试模式和评价模式,来完善既有朝鲜族民族特色、而又不失国际化特征的教育体制,使得朝鲜族音乐教育体制更好地与国际接轨,为我国培养更全面发展的,大量国际化艺术人才。

猜你喜欢
外语留学生国际化
聚焦港口国际化
金桥(2022年10期)2022-10-11 03:29:46
第一章 天上掉下个留学生
第一章 天上掉下个留学生
人民币国际化十年纪
中国外汇(2019年12期)2019-10-10 07:26:56
留学生的“捡”生活
好日子(2019年4期)2019-05-11 08:47:56
第一章 天上掉下个留学生
小学科学(2019年12期)2019-01-06 03:38:45
从园区化到国际化
商周刊(2018年12期)2018-07-11 01:27:18
外语教育:“高大上”+“接地气”
海峡姐妹(2018年3期)2018-05-09 08:20:43
直销企业国际化并不难
大山教你学外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