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 扬 (贵州文艺人才培训交流中心 550000)
在京剧表演中,老旦所扮演的角色通常是最有分量的,对于老旦本身而言,他就是在用生命谱写艺术的华章。但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老旦在京剧表演艺术中则是一项全面的、系统化的、相对来说比较深层次的工程。接下我将以老旦所具有的的特点为出发点进行论述1。
形象与角色的塑造是老旦在京剧表演中最基本的功底和内容,旦行独立存在,老旦从某种程度而言其实是属于它的一个分支。在戏剧的表演中,老旦通常是表现出的是中老年妇女的形象,对于老旦来说,通常表演者的台步、身段等方面与我们熟知的正旦有很大的区别,这种区别主要源自于老旦为了表现出老年人的一些行为和特点,表现出那个年龄所特有的一些东西。在老旦的唱法中通常采用本嗓的唱法,它的唱腔和老生的唱腔有一些相类似,而且其唱腔通常也会适当的采用一些青衣腔2。
然而,京剧只是演员类别的一个分支,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是它们只是划分依据有所不同,需要考虑到表演的特点和角色来确定,但这并不意味着演员的表演可以进行类型化的划分。事实正与此相反,形象的成功塑造是演员的“最高级别的任务”,而行当往往被认为是一种角色塑造的艺术手段。
要想更好的对角色的形象进行塑造,作为一名演员就应该对自己扮演的角色有一个情感的真实体验,也就是说在形象得到塑造过程中要有自己的真情实感,在表演的过程中也要加入自己的真情实感,才能更好的体会到角色的脑中所思、心中所想,才能有更好的情感投入,才能对自己所表演的角色有一个更好的形象塑造。然后,在由一些相对来说比较有效果的行为艺术手段,最终将需要扮演的角色用以完美的方式呈现给观众,这就需要演员对角色的用心揣摩,如张庚大师所说,“中国戏曲演员不止是要体会人物的内心,而且在体会人物的内心之后,一定要创造出一个特定的外形来表现人物的内心”3。
京剧老旦在表演中还需要重视的就是其所表现的风格流派。流派是我们国家京剧表演的一个显著的特点,根据戏剧类型、风格特点可以划分为不同的流派,且相辅相成,即在流派相互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这里的流派指的是我们国内以及国外的艺术发展的过程中,由一些思想方面,美的鉴赏方面,创作方面都相类似的艺术家形成的艺术类别。
在京剧的老旦的表演艺术中第三个比较重要的就是艺术个性的创造。艺术的创造包括一切有关艺术的表演,对于艺术流派来讲,艺术创造的过程就是其流派所逐渐形成的过程,“李多奎”被人们称作“多爷”。多爷年幼的时候坐科,率先学习了京剧中的老生,技艺令人赞叹,后来又改唱老旦,艺业大进,后来来又自主创新,独自创立了“李派”。李派主要以人物为主,这是其最为出众的一个特点,主要强调声乐审美的重要性。在演唱的过程中应该将自己的感情与自己的声音杂糅起来,统一起来,通过声、情合一,将人物的性格特点栩栩如生的再现刻画出来,给人物以充实的情感和精神面貌4。
而对于“小李派”而言,“小李派”的产生是“小李派”的创始者李金泉,以“老李派”为立足点的又一次创新,进而有了今天的“小李派”。李金泉先生的嗓音听起来比较清脆,并且比较响亮,他对气息、声音的力度等的把握以及控制比较到位,他是一个比较擅长于钻研的人,勇于创新,并且有恒心有毅力,能够坚持自己特有的艺术风格。在他从进入剧坛再到他取得成就的这30多年的时间里,也恰好是“老李派”发展的辉煌时期,李金泉对艺术的这种创新的精神以及能坚持下去的决心,是十分的难能可贵的5。
也正是他所拥有的这种精神,才能让他可以从老一辈的老艺术家身上吸取到别人吸取不到的长处,能够对青衣、老生等所具有的艺术特点进行细致借鉴,与此同时,还可以对话剧甚至是歌剧中吸收他所需要的精华,可以很自然的将“他”变成“我”,成为他所具有的特长、特点。他还可以将他所塑造的形象更加的生活化,更加的时代化,更加的契合大众在审美方面的需求。李金泉不但戏路比较宽,而且他的唱和做都是一流的6。他在创造艺术的道路上始终追求“新”、“深”、“精”、“真”、“善”、“美”。使他所呈现出来的表演更加的真实,更加的贴近生活,具有艺术的表现力和舞台的美感。
以上我们可以看出,艺术个性的创造是京剧中的老旦的艺术表演的精髓。目前我们国家的老旦的的表演艺术家翟墨、袁慧琴等,也都在个性的创造方面有了不小的艺术成就,我觉得对于一个好的老旦演员来说,就应该学会创新,突破自我,在个性的创造方面多加努力,努力让自己成为一个特色鲜明的京剧老旦演员,努力是我们国家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更好的保护、发扬和继承。
注释:
1.林婕. 京剧老旦的表演艺术[J]. 北方文学:中, 2 016,67(10):00169-000170.
2.郭文华. 浅谈京剧老旦行的基础教学[J]. 科教导刊:电子版,2017,89(31):189-190.
3.徐孟珂. 一次京剧的探索之旅——实验京剧《浮士德》创排有感[J]. 艺术评论, 2016,86(1):35-37.
4.林婕. 京剧老旦的表演艺术[J]. 北方文学:中, 2 016,34(10):69-70.
5.张燕. 传承,要与时间赛跑访京剧老旦李宏[J]. 上海戏剧,2016,67(12):37-38.
6.钟英. 中国传统文化中京剧旦行探究[J]. 艺术科技, 2 016, 29(5):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