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太极拳办赛模式的SWOT分析

2019-01-28 13:00孙浩巍
运动 2019年2期
关键词:爱好者太极拳赛事

孙浩巍

(首都体育学院研究生部,北京 100191)

在共筑中国梦和体育强国战略的大背景下,随着太极拳健康工程的稳步推进,全国人民乃至全世界人们习练太极拳蔚然成风。太极拳爱好者们的参赛热情极度高涨,自2015年起至今武术运动管理中心已经连续3年将全国太极拳公开赛拆分成4~5个分站赛,由于传统太极拳比赛(线下赛事)的时空局限性较大,仍难以满足广大太极拳爱好者参加高水平太极拳赛事的参赛需求。在21世纪信息技术突飞猛进发展的今天,“互联网+体育”成为化解体育发展主要矛盾的有效途径,是推进体育发展方式变革的创新平台。本文主要分析“太极拳网络视频大赛(互联网+太极拳比赛)”办赛模式的利弊。

1 太极拳的现状

1.1 太极拳简介

太极拳自明末清初创编以来,代代相传并不断发展完善,衍生出了以“缠丝拧裹”的拧转技术为核心的陈式太极拳、以“抽丝直射”的抛掷技术为核心的杨式太极拳、以“旋转轴滚”的偏转技术为核心的吴式太极拳、以“后引下挂”后借势发放的技术为核心的武式太极拳等众多流派。每个太极拳流派又都有独具特色的单练、对练、持械的、徒手的丰富多变的套路。此外,由于习练太极拳的人群不同,需求各异,其他太极拳套路也应运而生,如:广播太极拳、东岳太极拳、轮椅太极拳等,可以说是老少咸宜,普及性极高,据不完全统计太极拳爱好者已经超过 1000 万人。

1.2 太极拳赛事的现状

体育赛事是体育运动项目传播推广和发展的重要手段和途径,且对社会文化、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推动作用,因此自2014年9月国务院颁布取消商业性和群众性体育赛事审批政策后,民间活力被充分激发,点燃了民间自主办赛的热情。太极拳赛事结束了以前由官方主导办赛的历史,出现了社会组织主导的职业赛事和民间企业主导的商业赛事。经过近几年的发展形成了官方、协会、企业三者主导的“综合赛事、职业赛事、商业赛事”既互利共生又和谐共存的发展模式,初步形成了国家、省(市)、区县层面“三级联动”的赛事网络。与此同时,还以世界太极拳健康大会、邯郸、焦作国际太极拳交流大会、世界太极拳锦标赛等国际太极拳赛事为抓手,打造太极拳赛事的世界品牌,有力推进了太极拳运动国际化。

通过对太极拳爱好者的访谈发现众多太极拳习练者都很想参加太极拳比赛,限制他们参赛的主要原因是赛程过长的时间限制;办赛地点较远的空间限制。老年太极拳爱好者表示:“年龄大了不想再经受舟车劳顿,此外参赛费用加上食宿费、往返路费也是一笔不小的开销,所以不是距离较近的比赛就鲜有参与了。”年轻的太极拳爱好者表示:“很想去参加比赛检验自己的水平、开阔眼界、结交朋友,但是比赛的赛程通常在三天左右,再加上路上往返的时间,会影响工作,时间来不及,所以只能望梅止渴。”综上所述,赛程时间长、办赛地点的空间远和参赛的经费花销高,是限制广大太极拳爱好者参与比赛的主要原因。

2 太极拳网络视频大赛的探索

就能否通过网络视频判断演练者的水平访谈了部分常年工作在一线的武术裁判员,专家们一致认为对于太极拳套路演练水平的评判主要看技术风格特点,主要包括动作是否规范、方法是否正确、劲力是否顺达、节奏是否恰当、编排是否合理,配乐项目还要注意动作与音乐是否和谐一致,音乐的风格是否和该项目的技术风格一致。网络视频兼具声像可以很大程度上反映出演练者水平。中国武术协会认可的段位制技术考试方式中也有“碟试”(所谓“碟试”就是选取相应段级的单练套路进行习练,拍摄成DVD光碟报送段位审批单位核定成绩),其本质上都是通过观看视频对演练者的水平进行评判。

通过对主管太极拳项目的领导访谈发现,太极拳赛事市场火热,参与人数众多,但是仍存在管理混乱、监管缺失等问题;另外,各协会机构、企业组织的小比赛林立,但是高规格的比赛较少,随着太极拳的风靡很多比赛出现规模大、规格低,人数多、水平差的特点,所以鲜有观众去观看比赛。这也从侧面反映出不少太极拳习练者刚开始接触太极拳,在入门阶段,是未来太极拳赛事市场的生力军。目前官方组织的比赛都是线下赛事,从组织和安全层面考虑,同时为了保证比赛的规格和控制参赛人数有一定的门槛设置。

3 太极拳网络视频大赛的SWOT分析

3.1 S分析(优势分析)

3.1.1 办赛亲民化,使比赛更接地气,更好地服务于全民健身 太极拳产业消费市场从专业市场转向大众市场是大势所趋,在“互联网 +”背景下使互联网与太极拳竞技、太极拳健身、太极拳商品、太极拳用户交流平台等相互融合。以更亲民、便民的形式服务于太极拳竞赛市场,借助线上线下 020 模式、ITM 互动交易模式、微信社交模式等人们喜闻乐见的社交模式,实现利用零碎时间即可参加高规格太极拳网络赛事的目的,切实为健康中国的建设添砖加瓦。

3.1.2 参赛便捷化 传统太极拳赛事(线下太极拳比赛)受时间、空间的限制较大,囿于赛程长、距举办地远、参赛费用高等因素,很多老年太极拳习练者水平相当不错,但是不愿一路舟车劳顿千里迢迢去参赛,造成太极拳比赛规模大、水平差的;而年轻一代是上班族苦于没有成块的时间完成赛程,打消了参赛的积极性。而太极拳网络视频大赛很好地解决了这些难题,极大地降低了参赛的时间成本、精力成本,成功地规避了线下办赛的安全问题、组织问题、食宿问题等。

3.1.3 管理科学化 互联网视频大赛依托于互联网报名、组织、评选,互联网的大数据与太极拳的传播发展相结合,使体育资源中的人力资源、物力资源、财力资源、信息资源得到合理利用和配置,将这些要素组成一个整体动态体系,更好地定位和服务于广大的太极拳爱好者。

3.1.4 有利于发掘太极拳的多样化、引导太极拳运动发展方向清晰化 太极拳网络视频大赛可以实现对高水平优秀太极拳套路的发掘、引导。发掘体现在报名资格的低门槛,使不同流派的优秀太极拳选手都可以享受比赛,展示自己,实现百家争鸣、各美其美。引导体现在依托互联网传递信息的高效性和方便快捷的资源共享性,更好地满足参赛选手、观众对高水平优秀太极拳套路的观赏、学习需求。

3.1.5 实现太极拳发展的动态化 太极拳网络视频大赛不仅仅能够作为比赛的平台,同时也可以利用互联网的实时交互性,打造成太极拳爱好者的“朋友圈”和“根据地”,使广大太极拳爱好者享受比赛之余可以有交流、沟通的平台。有了交流、沟通、碰撞和融合,太极拳的发展才会步入快车道。

3.2 W分析(劣势分析)

太极拳网络视频大赛在国内外尚无前例,缺乏可借鉴的成功经验,而且拍摄视频的工具、角度、拍摄技巧、后期处理,等技术问题难以统一标准,拍摄的场地、背景也难以统一规格,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裁判的评分。此外由于缺乏观众和其他参赛选手的监督、裁判的公正性缺乏保障。

太极拳网络视频大赛的知名度低,普及率差、权威性难以保证,太极拳网络视频大赛的目标是打造突破时空限制的高规格赛事平台,但是目前缺乏顶层建筑的建设,“一管就死、一放就乱”的形势下,没有赛事知名度、缺乏品牌号召力,极易出现一拥而上的混乱局面。

太极拳习练的老年群体不擅长应用互联网,给太极拳网络视频大赛的交互平台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必须做到操作简单、使用方便,实现人机交互的简单便捷。但是既熟悉太极拳办赛又精通互联网知识的综合型人才匮乏。

3.3 O分析(机会分析)

3.3.1 政策红利保障 2014 年国务院、国家体育总局出台了《部署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推动大众健身》《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关于推进体育赛事审批制度改革的若干意见》《关于印发“全国性单项体育协会竞技体育重要赛事名录”的通知》《关于印发“在华举办国际体育赛事审批事项改革方案”的通知》等一系列政策文件,从政府简政放权、市场环境优化、资源利用3方面全力助推体育产业发展。对于体育赛事进一步提出将转变政府职能,取消商业性体育赛事的审批权,通过市场机制积极引入社会资本承办赛事,以竞赛业为突破口,大力推进各类体育赛事的发展。这一系列文件所带来的政策红利已经为体育竞赛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保障,太极拳网络大赛作为体育竞赛业创新和探索,必将从中获益[。在健康中国、全民健身的背景下,传统武术借助互联网可以更好地实现推广、传播。

3.3.2 太极拳的底蕴深厚,群众基础好消费升级背景下太极拳爱好者增多、参赛人口增多,第三次消费结构升级从生存型消费向追求生活质量的享受型消费转变。本次消费结构升级,激发了广大人民群众习练太极拳的热情,为太极拳竞赛业打开了更广阔的市场空间,各种太极拳赛事不断优化和升级[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的宝贵当下,国家倡导弘扬、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视传统文化研究,优秀传统文化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中的武术源远流长,而作为太极拳以其独特的魅力在武术发展的历史长河中一枝独秀,具有厚重的文化底蕴和广泛的群众基础。

3.4 T分析(威胁分析)

3.4.1 复合型人才缺乏 太极拳网络大赛的举办需要系统掌握产业经济学、体育产业、互联网技术、赛事运营、赛事管理、赛事策划等相关理论知识,具备武术文化素养,能洞察武术项目发展趋势的复合型人才的支撑。同时

具备上述综合知识、能力的人才较匮乏,人才数量、质量、知识结构已成为制约太极拳网络视频大赛的短板。

3.4.2 国外武技和其他拳种的冲击 近年来,跆拳道、空手道、泰拳、合气道、剑道和拳击等国际流行武技对我国的优秀传统体育项目特别是武术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影响和冲击。在目前体育赛事中可供选择的空间较大,人们根据兴趣个人差异对赛事有着不同的需求,每一项赛事都有相对固定的消费人群,同一类赛事在满足精神享受和心理需求上具有相似的价值功能[9],致使太极拳的观众、爱好者将注意力转移到其他拳种项目。

4 太极拳网络视频大赛发展战略

4.1 积极引进复合型人才,大力促进跨领域交流合作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提到“功以才成,业由才广”,要依托互联网打造高水平的线上太极拳比赛最重要的是要建立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创新人才队伍,要做到不拘一格降人才,不仅吸纳传统体育方面的人才,也要多吸纳互联网领域的人才,做到聚天下英才而用。多开展传统体育人

才和互联网人才的交流、沟通活动,只有在见仁见智的沟通交流、碰撞融合下跨领域合作才能迸发出更强的生命力。

4.2 积极寻求官方合作,共同搭建稳定的、权威的平台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预示着传统行业与互联网深度融合,创造新的发展形态是大势所趋。但是“互联网+体育”发展虽然迅速,但是内容同质化程度却十分严重,信息内容缺乏创新,千篇一律,直接抄袭的也大有人在,使得信息质量严重下降,并给广大用户带来了视觉的“盲区”。在政策红利的驱使之下这种一拥而上的行为,也极易出现一哄而散情况,所以搭建权威的、稳定的平台是做好太极拳网络大赛的基础。

猜你喜欢
爱好者太极拳赛事
本月赛事
太极拳的『绝世秘籍』
河南省体育馆近年承办的主要赛事
太极拳的“教”与“学”应“以点带面”
河南省体育馆近年承办的主要赛事
直播答题爱好者
肉食爱好者福音 黑蒜露笋煎焗鸡脯
42式太极拳
相声爱好者
书法与太极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