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工子弟学校课外体育活动现状与对策研究

2019-01-28 13:00欧少婷
运动 2019年2期
关键词:子弟学校民工体育锻炼

卢 挺,欧少婷

(佛山市南海区桂城教育局教研室,广东 佛山 528200)

1 研究背景

为进一步确保学生每天参与体育锻炼的时间,使学生把锻炼身体当成习惯以提高青少年体质,教育部在2005年颁布了《关于落实保证中小学生每天体育活动时间的意见》,强调落实学生中小学生每天1小时体育活动,保证学生的体育锻炼时间。

课外体育活动是指在课前、课间和课后在校内进行的,以全体学生为对象,以保健、健身活动为主要内容,以班级为基本组织单位,以满足广大学生多种身心需要为目的,促进学生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和谐发展的体育锻炼活动。[ 课外体育活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并能巩固体育课上的知识和运动技术,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最终形成终身体育的意识。民工子弟的体质健康关系到这一群体是否能健康成长。但据学者们的调查结果显示,与居住城市的同龄人相比,民工子女的体质健康状况有着明显的差异,情况令人担忧,主要体现在身高、体重、胸围、肺活量、灵敏度、柔韧性等方面。 因此,了解民工子弟学校的课外体育活动有利于全面把握民工子弟学校的体育工作情况,也能为提升入城务工人员子女身体素质提供重要理论参照。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等研究方法,以民工子弟学校课外体育活动现状与对策为研究对象。教师问卷共发放48份,回收48份,有效问卷46份,有效率95.8%。学生问卷按分层和分类抽样的形式,抽取每所学校10%的比例,按人数分配到每个年级,男女生比例均等,共发放1080份问卷,回收1068份,1023份问卷有效,有效率95.8%

3 结果与分析

3.1 民工子弟学校体育课外活动的情况

调查显示,从整体上看,不同年级的学生选项“能满足”的比例是最高的,占了35.6%。这说明学生对学校在课外体育活动的工作还是认可的。但是,一般满足和不能占据的比率也十分大,分别占34.8%和18.9%,说明多数学生认为学校组织的课外体育活动不能或者不能充分满足需求,学校应该加强对课外体育活动的组织和开展。而就“三操”而言,调研的6所民工子弟学校开展的情况是:没有学校进行早操;6所学校都有进行课间操,但没有保证每天都开展,课间操开展不规范;眼保健操只有2所学校坚持每天都做。这说明民工子弟学校对待“三操”的态度是不积极的,开展的项目只当作任务,学生随便应付。

“三操”开展情况不理想,而对于开展“三操”的必要性,认为有必要开展早操的学生占50.2%,选择了有必要开展课间操的占65.7%,认为有必要开展眼保健操的占67.4%。这一数据与目前学校开展“三操”的现状相反,由于民工子弟学校的作息时间的特殊性,早操在此类学校开展的可能性小,学生的需求也相对低一些,但对于课间操与眼保健操的需求比较高,特别是眼保健操,正是目前缺少的。

3.2 学生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情况

调查显示,17.2%的学生表示经常参加体育锻炼,63.1%的学生表示偶尔参加,20.2%的学生表示包括体育内在几乎不参加体育锻炼。这说明民工子弟学校学生大部分学生每天体育锻炼的时间不到1h。83.3%的学生没有达到“每天坚持锻炼1小时”的规定。究其原因,首先,学校不重视体育课外活动,组织课外体育活动的数量少,使学生的锻炼习惯难以形成。其次,学校的运动场地和器材有限,学生很难根据自己的意愿进行体育锻炼。最后,民工子弟学生缺乏科学正规的体育教育,运动水平低,导致学生对各项体育项目望而却步。

3.3 体育课外活动主要形式——学生自创游戏

3.3.1 游戏对儿童发展的价值 柏拉图将游戏界定为那些无功利、非真理、不相类且结果也无害处的东西,可由存在于其中的魅力标准以及它所提供的愉快来最好的加以评判。这种不包含善或恶的愉快,就是游戏。幼教之父福禄贝尔认为,游戏的发生是起于儿童内部发生的纯真的精神产物,儿童在游戏中常常表现出欢悦、自由、满足、勤勉和忍耐的精神,因此游戏是万善之源 。

3.3.2 学生自创游戏的形式与内容 英国学者珍妮特.莫伊蕾斯把学校里的游戏分为身体的游戏、智力的游戏、社会性/情感游戏。身体的游戏关键在于建构、协调操作和感觉探索,智力的游戏注重思维的探索、想象和创新,社会性的游戏强调互动和情感的交流 。调研者在实地调查期间发现,很多学生都喜欢跟同学一起玩游戏,这些游戏包括身体性、智力性和社会性的,而这些游戏并不是教师所教,用学生们的话来说就是:“我们自己会的。”学生们自创的游戏形式简单,大多是徒手游戏,道具游戏也只是使用材料简单,如橡皮筋、用废纸包成的球。这主要是因为民工家庭收入较低,消费重点集中在饮食和居住上,学生只能玩一些徒手的游戏或者简单便宜的道具构成的游戏。另一方面,学生自创游戏的形式比较符合学校的现实条件。学校不能为学生提供各样活动场地和器材,学生便“就地取材”,灵活运用学校简陋的活动场地,创造出多种小游戏,发挥了学生的能动性和动手能力。

3.4 制约课外体育活动开展的因素分析

从实地调查得知,民工子弟学校组织的课外体育活动形式单一、内容少,学生的课外体育活动以学生间的游戏为主,少量学生会自带乒乓球拍或者篮球,在课间进行活动,除此之外还有许多学生参与课外体育活动的频率很低。众多原因造成这些学校的课外体育活动形式内容单一,学生参与群体少的局面。

在体育教师对制约课外体育活动开展的原因问题选择情况,选择了学校领导的重视度、学校的场地设施与器材、学校工作作息时间表分占90%,学校体育组织管理体制占80%,体育教师的数量占50%,学生对体育运动的积极性、班主任和其他科任教师的支持度分别占了30%。这表明影响民工子弟学校课外体育活动开展的因素是多样的,其中以学校领导的重视度、学校的场地设施与器材、学校工作作息时间表和学校体育组织管理体制为主,这些因素的主体指向学校层面,学校因素是制约学生参与课外体育活动的主导因素。

4 对策分析

4.1 设立更多专项基金,为民工子弟学校体育工作提供经济支持

民工子弟学校是我国义务教育阶段出现的非政府教育主体,主要由市场支配,但政府作为义务教育供给主体,必须承担惠及庞大群体的民工适龄儿童,对民工子弟学校不利的发展局面进行帮助与扶持,维持教育公平性。首先,应鼓励民工子弟学校重视自身建设,重视各学科均衡发展;其次,政府应对此类学校政策性倾斜,为学校加大体育环境建设提供物质可能;最后,政府应该对民工子弟学校的住宿方面提供支持,为他们创造更多的住宿机会,使学生把用于交通接送的时间更多的用在体育课外活动中。

4.2 整合周边体育资源,实现体育资源共享

民工子弟学校应积极与周边的公办学校进行协商,错开时间,借用公办学校运动场地举行各种体育社团活动,提高资源利用率,缓解民工子弟学校运动设施不足的尴尬处境。公办学校应对民工子弟学校有援助之心,为民工子女接受良好的体育教育出一份力,慷慨向有需要的民工子弟学校借出学校场地和器材,促进民工子弟学校体育工作的开展。

4.3 开发运动场地,因地制宜制作成本低廉的简易体育器材

学校领导层可以借鉴北京、上海等地的一些做法,扩宽体育器材来源渠道,除了学校出资购买外,还能充分发挥师生的主观能动性,因地制宜,开发学校的运动场地,制作和利用成本低廉的体育器材,开发学校旁边的荒地作为学校进行体育野外教学的场地,如用长度和宽度与乒乓球拍相近的木头制作简易的乒乓球拍进行活动等,这既丰富了学生的体育活动内容,又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体育场地、器材不足导致的学校体育工作受阻。

4.4 学校应规范课外体育活动,使其常态化

学校应该积极响应上级部门制定的章程,规范课外体育活动的开展,把课外体育活动时间列入学校的作息时间表中,使其制度化,丰富课外体育活动的内容,开展适合本校特色的大课间体育活动形式,组织学生喜闻乐见的体育活动,如以学生日常爱玩的游戏为内容,由体育教师和值班教师负责监督,保证每班落实。同时,学校要制订课外体育锻炼计划及检查和评价体系,把学生的参与表现作为学生评优和班级评优的其中一个条件,激发学生积极参与到体育锻炼计划当中。

4.5 开展体育兴趣小组,举办体育文化活动

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合适的体育兴趣小组。各体育兴趣小组以轮流的方式根据自身项目特点,在校内举办各种形式的体育文化活动。例如,利用学校每周的广播时间和宣传栏对各自体育兴趣项目进行介绍,并传播体育保健知识,使学生充分接触体育。学校可开展体育文化节,组织适合学生参与的趣味性强的小型体育比赛,积极鼓励各兴趣小组在体育文化节中举办体育比赛,展现小组成果,丰富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机会,并使学生能主动参与其中,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与锻炼习惯。

猜你喜欢
子弟学校民工体育锻炼
怎样激发学生参与体育锻炼
三线建设时期的子弟教育需求与师资供给
寒冷冬夜 地下通道睡滿待業農民工
谁更老实?
民工买保险
北京市打工子弟学校的生存状况浅析
玉环县保障外来民工子女就学
公立的筐能否盛得下打工子弟学校的“土豆”
民工
体育锻炼不能放寒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