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江市锡剧团 214500)
锡剧原本只是江南地区特有的地方性戏剧,但是在逐渐的发展中,社会地位不断攀升,收获了许多观众。随着我国物质生活的极大丰富,人民群众对精神需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锡剧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满足人民的需要。
锡剧最早出现于江南地区,是在无锡的农村发展起来的,是一种民俗音乐,所以才被称为“锡剧”。早期锡剧的演唱都是在街头巷尾,是由广大农民悉心创作的,经过一段时间的传唱,锡剧登上了舞台,在各个地区演出,收获了许多人的热爱,才成就了今天我们所看到的锡剧。在锡剧发展的早期,形成了许多流派,但是其中的三大流派最为著名,这三大流派主要是按地域划分,可以分为无锡之戏、长锡之戏和苏锡之戏,这些流派的演唱者并没有因为流派不同而产生敌对关系,反而促进许多演唱者进行深入的交流,这对锡剧的长远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锡剧的发展经过了三个时期,分别是对子戏、小同场戏和大同场戏,这是因为观众的数量不断增多,所以形式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对子戏是由两个或三个人演唱,演唱者不需要化妆,演出场地一般都是农民劳作的地方,观众是劳作的农民,演唱的内容多数是对当时封建社会的不满,语言诙谐幽默,成为当时无锡农民一种喜闻乐见的文化形式。小同场戏的出现是由于锡剧的演唱场地发生了变化,锡剧演员主要在农村搭建的舞台上演出,召集了更多的农民观看,演唱者的人数也上升到了五人以上。大同场戏是锡剧发展的顶峰阶段,锡剧进入了城市更加广阔的舞台,观众人数更多,一场戏大概需要十多个人同时演出,而且在这一阶段,锡剧的演唱内容也出现了极大的转折,演唱者不再扮演农民,演出的题材都是城市里的人。锡剧中包含了许多江南的文化特色,是根植于江南土壤的本土文化,也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无价瑰宝,应将锡剧发扬光大。在2008年,锡剧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使这个有着深厚历史文化背景、极致江南韵味的独特艺术成为重点文化资源,得到保护与传承1。
江南文化之所以能够广为流传,是因为江南在历史的长河中处于政治、经济的中枢位置,尤其是中国历史上的王朝变革,在靖康之变后,经济重心转移到南方,江南不仅没有受到战争的影响,反而促进了江南地区的开发,物质生活富足,成为我国的“鱼米之乡”。江南是一个重视文化教育的地方,诗词歌赋、美术哲学在江南地区都得到了发展,涌现出了许多文人,比如,王羲之、范仲淹、王安石等,这都为江南文化的发展奠定了的基础。在当时的历史上,战火纷飞,在各地形成割据之势,江南重文化、轻军事的理念造就了江南地区的宁静,江南人民没有受到战火的侵袭,没有经历妻离子散的痛苦,这对江南文化、江南人民来说无疑是幸运的,使更多的文化得到了保留和传承。由于江南的富饶和美丽,许多文人骚客都在江南留下了优美的诗句,比如,苏轼的:“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讲述了西湖的美景,杜牧的“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介绍了扬州的景致,这些诗词都是对江南的赞美,不仅提高了诗词的知名度,也为江南的文化画出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锡剧作为发源于无锡农村的剧种,之所以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从田间地头移转到大城市的舞台,是因为无锡特有的地理位置。无锡是吴文化的发源地,处于长江三角洲流域的核心地理区域,在当时的历史上,无锡的水运交通十分发达,工商业发展迅速,而且离上海、杭州等这些大城市都比较近。无锡的地理位置决定了无锡与其他地区的交流较多,在交流中锡剧文化得以走向更大的舞台,并且将其中的糟粕去除,精华得以发扬光大。锡剧最早进入了上海这一在历史上乃至今日的大城市,锡剧也一改以往的演唱形式,演唱者不仅需要画上浓妆,而且衣裳行头样样齐全,在当时的上海,锡剧只是其中的一种文化形式,上海形成了多种文化相互发展的局面。在这一背景下,锡剧接触到了其他不同的文化,并将这些文化中的内容借鉴到锡剧中。其中被锡剧借鉴最多的就是宣卷和弹词,宣卷是一种传统的说唱艺术,其中讲述了许多故事和传说,锡剧以宣卷和弹词中的故事为蓝本,将其以一种新的艺术形式表现出来,这种借鉴形式不仅促进了锡剧的发展,而且促进了宣卷和弹词的发展。
戏剧是语言类艺术,其出现、发展基于语言。对于戏剧来说,语言是戏剧的生命线,不同的地方语言自然就会孕育出不同种类的戏剧2。因为锡剧产生于江南,而江南人在日常的交流中使用的是吴方言,也就是现在的苏州话,所以锡剧的演唱采用的也是吴方言。吴方言是从周朝发展起来的,距今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吴方言的特点是清丽婉转,给听者一种舒缓的感觉,这也是锡剧能够发展起来的一个重要原因,致使锡剧的演唱声音优美动听、语言缓慢绵长,能够传达出许多的情感。锡剧的演唱者在演唱的过程中使用的吴方言,能够将戏词的美感衬托到极致,不由得让听者想起江南的美丽。南方和北方的方言存在极大的差别,导致南方和北方的戏曲具有一定差异,比如,东北的二人转能够与锡剧形成鲜明的对比,二人转演员需要掌握许多唱词,而且演唱速度会越来越快,使用的也是东北方言,语气助词较多。锡剧的演唱速度较慢,也是由江南人的特点决定的,江南与北方不同,物质生活极其丰富,所以生活节奏较慢,语速也慢,只采用简单的乐器进行伴奏即可。
锡剧最早是由江南的农民创作出来的,而且锡剧的表演也是在农田中,山歌小调是锡剧借鉴的重点内容,与锡剧的形式和内容如出一辙,山歌小调的唱词十分丰富,因为农民不论在劳作的什么阶段都喜欢唱歌来排遣心情,增加继续劳作的动力。锡剧主要是对山歌小调的唱词进行借鉴,并将唱词的内容进行扩充,演变成具有江南农村特点的锡剧。由于锡剧的表现形式多样,既可以一人表演,也可以多人表演,在演唱的过程中,演唱者不需要许多乐器的伴奏,在中间阶段基本是清唱表演,这种清唱形式可以划分为说唱的一种,是对江南许多种类说唱艺术的借鉴。为了丰富锡剧的内涵,有些锡剧演唱者特别在演唱的过程中融入了城乡居民都喜爱的采茶扑蝶,这是因为江南盛产茶叶是当时的重要茶区,主要有西湖龙井、洞庭碧螺春等名茶,所以采茶扑蝶的舞蹈盛行,但是这一舞蹈并没有在锡剧中流传很久,在锡剧逐渐的发展中采用了其他的动作形式。可以说,锡剧是江南文化中的集大成者,基本将江南文化中的所有精华内涵涵盖,应用了江南文化的多种表现形式和江南乐器,所以锡剧的江南文化特点是十分鲜明的。
锡剧包括众多的演唱流派,且不同的演唱流派都各具特色,不但能够从不同角度体现各自不同的唱腔与风格,而且也可以从不同角度集中体现江南戏曲特有的婉转清丽3。锡剧的唱腔主要有姚派唱腔、沈派唱腔、梅派唱腔,之所以这样分类,是因为每个唱腔都拥有一名代表人,不同的锡剧流派采用的唱腔不同,表现出的特色也存在一定的差别,其中梅派唱腔是所有唱腔中最著名的,深受中国人民的喜爱。锡剧的唱腔都是以吴方言为基础,主要的区别在于尾音颤抖、真假音转换等。锡剧之所以发展到今天,是因为锡剧能够顺应时代的潮流,没有故步自封,在发展中不断推陈出新,使其更加能够符合人民群众是实际需求。如今,锡剧新的流派已经逐渐形成,是以周东亮为代表的锡剧流派,称为“周派”,周派的发展十分不易,因为派别形式多样,很难能够实现创新,但是周派做到了,周派也成为了现今我国锡剧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综上所述,通过优越的地理位置、深厚的方言文化、吸收其他的音乐、特色的音乐唱腔等方面,能够体现出锡剧具备的江南文化特色,突出锡剧的文化优势,有利于促进锡剧更好的传承下去。
注释:
1.王芳,曾倩岚.探究江南民歌在锡剧中的运用——以无锡小调《绣荷包》为例[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8(07):84-86.
2.吕淼,王芳.论地域文化对江南民歌与锡剧的影响[J].音乐创作,2018(03):192-194.
3.郭炎孙,王晟妤虹.地域文化在锡剧音乐发展中的重要性[J].当代音乐,2017(07):44-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