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山职业技术学院 210000)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人类生产和发展的基础,振兴和释放乡村文化要遵循乡村发展规律,保留其独具特色的乡村文化。随着城市化的推进,乡村问题日益突出。根据需要,党的十八大提出要建设美丽中国的概念,其意义非同寻常、极为深远。要做好美丽乡村建设规划,既要注重与周围环境的协调配套,又要塑造村庄自身的特色,还要传承其独有的民俗文化,提供浓郁地域气息的文化服务,让乡村更像乡村,避免千篇一律、毫无特色。
公共设施这一词产生于英国,英语为Street Furniture,直译为“街道家具”,在欧洲,称其为Urban Element,直译为城市元素,公共设施设计是伴随着城市的发展而产生的公共环境产品设计,犹如城市的家具,现在公共设施是城乡都不可缺少的构成元素。
“美丽乡村”建设中环境设施主要以下几类:公共交通设施,主要有路障、公交站台、停车场、人行护栏等;公共卫生设施,主要有垃圾桶、公厕、洗手饮水池等;公共照明设施,主要包括公路照明灯、泛光灯、射灯、庭院灯等;公共信息设施,主要有电子信息屏、导示牌、广告牌、告示牌等;公共休息设施,主要有椅、凳、凉亭、休息长廊等;
“美丽乡村”环境设施设计应具有的特点:首先要有文化性,乡村的兴起与发展都有其独特的文化性,环境设施的设计应与环境相融合,设计师应根据其特殊的文化背景、规划规模、建筑特点等因素,着力打造富有文化性的环境设施,这样才能给游客展示其独特的魅力;其次要体现地域性:受不同区域的不同自然景观和人文环境形态的影响,环境设施的设计又体现了一定的地域性特征;再次应具有多元性:由于受自然和社会因素的影响,环境设施设计又有多元性的特点;最后特定性:环境、地域、文化等因素都具有特殊性,因而公共设施设计又具有特定性。
美丽乡村建设是我国新农村建设的升级阶段,它推动了农村产业发展的需要。而作为人与环境桥梁的设施,通过融合了自然和人文景观,提升了乡村的服务环境,体现乡村自然之美、和谐之美。而环境设施不仅具有公共环境的服务功能,更是环境文化与地域精神的一张名片。我们提出并研究了乡村环境设施发展方向,总结出乡村环境设施设计的立足点,对构建文明生态、生活幸福、精神文化充实的美丽乡村具有一定的指导价值。
乡村是人们从古至今的居住形式,不同地域的地理特征和民族差异性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乡村文化。高淳国际慢城位于江苏省南京市郊区,高淳老街在宋代已初具规模,是我国古街的一颗明珠,明清两代因其便利的水运,日渐繁华。历经五百多年的沧桑,至今还保留着长八百多米的古老街区,是江苏省目前保存最为完好的明清古街之一。老街的设施设计充分遵循了地域特色原则,环境设施从当地自然景观和特色建筑中提取设计元素,设计出独特的环境设施,这不仅能够获得当地居民的认可,也能够为游客带来更好的服务。下面就以老街设施的设计,探讨“美丽乡村”环境设施设计的立足点。
环境设施设计应充分考虑设施与环境的关系,要做到设施设计与整体环境的协调统一,应该根据地域性特点,把握其独有的文化脉络,以和其他地区相区分。树立地域独有的文化内涵,为环境贴上个性化标签,同时还要考虑到当地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的特殊性,将自然与人文特色融入到设计中,塑造有特色的文化环境。环境设施的造型设计和材料的选择应“本土化”。“本土化”是该地域自然和文化特征的体现,这些特征不仅是长久以来形成的重要特征,也是我们设计的内容依据和形式特点。
高淳慢城规划是为在中国农村快速城镇化的发展状况下,探索一种新型的乡村发展模式,以摆脱传统物质空间规划的局限,更强调对健康的生活方式的关注,提倡将现代化技术与传统生活方式相结合,而慢城老街设施的设计也充分融合了当地特有的地域文化和建筑风格,较好地把握了老街的设计定位,设施的造型设计和材料选择都与周围环境融为一体。
环境设施除了具有弘扬传统文化功能外,还应具有基本的使用功能,将人、设施与环境作为一个整体而又全面的系统性设计。慢城老街公共设施设计较好地为人们的需求提供了服务,在设计中把握了人的主导地位,根据实际的活动需求,进行设计和规划,提供了休息设施、卫生设施、交通设施等基本设施。
随着智能化时代的到来,我们的公共设施设计要与时代结合,与时俱进。当今科技的巨大进步给各个领域都带来了激烈的变革,设计领域也是如此。现在环境设施也在向着智能化迈进,新兴的网络化发展,也带动了智能化设施的兴起。环境设施作为“美丽乡村”不可缺少的元素,在设计上应该突破传统的“街道摆设”概念,引入互联网技术,使之具有更多功能,做到以人为本,为游客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服务。老街设施设计也应结合当下信息技术,
为解决这一问题应考虑在街道上设计一些定位导航设施,触摸式屏幕让游客更快知道自己所在位置,以及所在建筑的历史典故介绍,设置多种语言文字,同时根据需要安装手机充电功能,拆除多余标识牌等。
公共设施设计着眼于环境、空间、人三者之间的关系,设施与人们的户外活动密切相关,优良的设施可以丰富市民生活,提高人们生活生活质量,适宜的设施对环境的形象也会起到很大的提升作用。而作为人们的活动设施,必须具有人性化的设计才能体现对人的尊重与关心。在设施的设计上要充分考虑使用者的生理和心理因素,建立人与设施之间的和谐关系,最大限度地考虑实用者的健康,为人们提供安全、舒适、方便由美观的设施。设施设计的人性关怀主要从以下几个要素来分析:
首先,环境设施设计应考虑自然环境。慢城老街属于旅游景区,道路和建筑都尽可能地着古色古香的风貌,体现着老街深厚的文化底蕴,垃圾桶的设计、景观雕塑、指示牌的设计无不与环境和谐统一,巧妙地利用了自然环境,又方便了游客。同时,公共设施的设计还应考虑地域的环境气候因素,南方温热多雨、北方寒冷潮湿,在材料的选择和色彩的设计上应充分有区别。
其次,环境设施应注意结合人文环境因素。不同的民族、地域都会有不同的文化和习俗差异性,在设施设计上要充分解读其文化底蕴和民族风情。例如,江南水乡的粉墙黛瓦,黄土高原的窑洞,北京的四合院等等,这些风格迥异的环境在安放设施时,必须要考虑整体的建筑风格,不能破坏整体环境,在设计时要充分对其形态、色彩、文化的因素进行抽取,运用到环境设施的造型中。总之,景区的环境设施设计要能体现区域的文化内涵,要能让游客感受到当地的人文精神。
最后,环境设施是地域文化的载体,应传承当地文化。不同的生活方式有着不同的地域文化,又表现出不同的生活习惯。例如,快节奏的上海,需要的是设施的便捷性和舒适性;而独具文化特色的北京,设施的设计更应与环境相协调,在满足基本功能的基础上,要能处处体现出其深厚的文化内涵。环境设施要充分区分地域差异性的文化因素,才能设计出符合各地传统特色的人性化的设施。
当下我们特色乡村建设热潮正蓬勃兴起。高淳国际慢城老街环境设施设计深刻体现了地域文化性设计、人性化设计、信息化设计的重要性,通过设计者运用成熟的设计理念,在满足基本功能的前提下,使其延续了历史文脉,使延续历史文化与时代需求并存,为特色乡村环境设施设计也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但本文的不足之处在于现阶段创新的研究较少,有些问题,如环境设施的信息化设计研究深度不够,没有对未来设施在人机对话、数字化下颠覆设计的未来思考不足。展望未来,随着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到来和对世界的重塑,未来的生活方式将发生巨大变革,这都将深刻影响着环境设施的设计,我们都将迈步向前,建设更美好的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