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9日,中国石油新疆油田公司发布消息,借助该公司自主研发的科技成果—优质环烷基低品位稠油、超稠油开采成套技术,目前新疆油田公司稠油累计产量超1亿吨,建成了我国最大的优质环烷基稠油生产基地。由于新疆油田稠油油藏地质条件复杂,地层压力低,原油黏度高,开采难度极大。从1996年开始,新疆油田依托国家、中国石油集团公司重大科技专项,持续攻关,突破核心技术瓶颈,实现了稠油开采技术的升级换代。据悉,这项技术不仅在新疆油田得到推广应用,也已成功应用到国内部分油田;该技术还走出国门,为“一带一路”能源合作提供了技术支撑。
中国石化日前宣布,2020年低硫重质清洁船用燃料油产能将达到1000万吨,2023年这一产能将超过1500万吨。根据中国石化的计划,2020年1月1日前,公司将在舟山等国内主要港口实现低硫重质清洁船用燃料油全面供应,在新加坡等50多个海外重点港口具备供应能力。此举可以减排二氧化硫约60万吨,相当于6400多万辆国Ⅳ卡车停开一年。
中国海洋石油公司日前公布,公司与俄罗斯天然气公司诺瓦泰克签订股权购买协议,收购其持有的Arctic LNG 2 LLC(北极LNG 2公司)10%的股权。北极LNG 2公司从事由诺瓦泰克牵头开发的位于俄罗斯格丹半岛的第二个大型陆上常规天然气项目,该项目包括Utrenneye气田的开发生产以及三条液化天然气生产线的建设和运营。
近日从中国化学工程集团公司获悉,该公司与俄罗斯纳霍德卡化肥公司签订了年产180万吨甲醇项目实施协议,合同总金额近15亿美元。该项目位于俄联邦滨海边疆区,是俄罗斯单条生产线规模最大的甲醇项目。作为重要的能源深加工项目,上述生产线投产后,可进一步带动俄远东经济特区甲醇下游产业发展,对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将起到较大推动作用。
日前,国内大陆地区最长的海底成品油管道在通明海峡定向穿越成功。通明海峡定向穿越是中科炼化一体化配套成品油管道工程(湛江至北海)的核心工程,起点为湛江市东海岛,终点为对岸陆地上的湖光镇,具有工程地质复杂、环保要求高、预制场地受限等技术难点,穿越总长4071米,创中国大陆海底成品油管道定向钻穿越长度之最。
近日,印度3大炼油商同意组建一家合资企业,铺设一条全球最长的液化石油气(LPG)管道,这条管道将横跨总长约2757千米的多个邦。印度石油公司将持有合资企业50%股份,剩余股份由另两家公司平分。印度石油公司表示,这条管道估计耗资14.6亿美元,每年可输送825万吨LPG,约占印度LPG需求量的25%。
壳牌近日计划在2021—2025年平均每年投资300亿美元,用于发展深水油气资源。其中,最高投资额可达每年320亿美元。壳牌在一份战略报告中表示,公司计划在未来5年内将常规油气产量维持在150万桶油当量/日。非常规油气方面,到2025年,壳牌将深水油气产量维持在90万桶油当量/日以上。
阿拉斯加康菲石油公司日前报告称,将收购阿拉斯加州11块占地2.1万英亩土地,其中包括来自Caelus 公司的2012年努纳石油(Nuna)的发现。今年1月,Caelus曾同意将该处70%的股份出售给埃尼SPA。而康菲石油公司声明将在未来几年对Nuna进行评估,并计划随后做出最后的投资决定,可能使用公司运营的Kuparuk油田基础设施开发该油田。
巴西国有石油公司在一份监管文件中称,公司近日在Sergipe盆地的6个深水油田发现了天然气。巴西石油公司表示,目前正在起草一份预算计划,为“过去几年”发现的潜在油井的生产提供资金。这是自2006年亚盐发现以来最大的一次发现,巴西石油公司每天可以提取2000万立方米天然气,相当于巴西总产量的1/3。
日本I npex公司与印尼政府签署了一项关于开发印尼Abadi LNG项目的基本协议,推进了这个150亿美元的项目。I n p ex总裁表示,公司拥有该项目65%的股份,他们计划在几周内向印尼政府提交该项目的开发计划,并计划在2至3年内做出最终投资决定。该项目的剩余股份由荷兰皇家壳牌所有。
印度信实工业有限公司及其合资伙伴BP公司近日已经批准了在印度东海岸开发一个天然气区块的计划。该天然气区块将是该合资企业在该地区开发的第3个此类区块。两家公司在一份联合声明中表示,开发这三个区块的总投资将为50亿美元,将在2020年至2022年,带来约10亿立方英尺/日的天然气供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