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依林
(郴州职业技术学院,湖南 郴州423000)
校企合作模式对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作用,在近些年以来,随着我国经济建设发展速度越来越快而变得越来越重要。因此,针对校企合作模式下,高职院校自身在专业建设过程中所需要进行的改变,需要进行深入论述。以企业自身人才需求目标为基础,对校内专业建设现状进行改善,切实加强与企业之间的人才培养对接力度。下文将针对专业建设改革过程中的相关内容进行论述。
在专业建设过程中,校方应与企业进行密切磋商,确定企业实际用人需求和岗位需求,然后在设计课业内容设置过程中,将企业岗位需求相关内容融入其中,进行针对性的岗位人才培养。对于各工作岗位上的相关职业能力要求和技术能力要求,需要进行实化,并将企业落实到专业课程建设教材内容当中。同时,企业在用人过程中所要求的从业人员工作态度以及职业素养等,也需要纳入课程体系建设中[1]。
相较于传统的高职院校专业建设来讲,与企业之间进行合作,进行专业建设的专业性会更强,因此,在专业建设过程中应夯实学生的理论基础知识,在理论教学过程中不求全面但求够用,但一定要掌握扎实。在掌握扎实的理论基础之后,需要进行实践课程内容的开展,对于企业的发展来讲,一切理论知识都需要转化为实践工作能力才能够发挥出价值,所以校企合作过程中,专业建设应全面加强实践能力的培养,使学生能够熟练运用所面向的企业工作岗位上的相关技能。
对于现代化企业发展过程来讲,在企业人才需求目标中,针对人才的定位是指那些拥有综合素质的学生,因此,校企合作过程中也应当对此方面加强注意,不能够使学生只进行单一项目的学习,或者是担心项目的时间,而应当使其在职业技能、职业素养、工作意识、工作态度和道德素养等方面进行全面提升。通过培养拥有综合全面素养的学生,既能够在实际工作过程中拥有专业的素养技能水平,同时又能够拥有合格的道德意识,实现全面发展。
在过去的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过程中,大多数还是以理论教学为基础的人才培养模式。而在校企合作模式下,需要以工学结合为主要切入点,在校企联合以及互帮互助的前提下使学生能够对专业能力进行提升。同时,从业的相关教师自身的素养以及教学内容也需要进行全面的提升,在理论与实践进行结合的前提下对科研内容以及培养方案进行改善。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专业研究和技术开发,使校企合作能够实现立体化专业技术人才培养[2]。
在校企合作模式下,针对不同企业的用人需求来进行行业内相关规范标准的引进,同时,相关规范制度在学校日常生活与学习过程中应以企业的实际运行规范为标准。校方与企业共同合作,进行岗位导向型的专业课程内容设计工作,使相应的学生学习课程标准和企业之间的岗位工作内容进行全面对接。教材内容则应让企业内部工作人员参与到其中,并针对具体细则方面进行细化。
在校企合作过程中,企业与校方应当拿出双方的核心资源,对校企合作过程中专业建设所需的核心课程内容进行补充并共享,使学生能够针对这些知识进行学习和使用。在校企合作区域之内,根据所面向的企业特点来进行相应的服务,服务对象主要集中于校方的教师与学生,同时还包括社会学习者,将理论与实践进行充分的组织,使校企合作下的教学模式以及教学方法改革工作能够得以真正落实。
师资队伍力量在校企合作过程中仍然承担着主要指导作用,所以需要按照专业带头人作为主导力量,骨干教师作为思想主体并以双师培养为重点,结合实际企业特色来进行相应教师队伍的建设。在校企合作过程中,应针对校企合作的具体学习内容来进行了解和掌握,从而更好地在后续的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专业化理论知识的传授以及实践能力的培养。
校企合作模式是现如今高职院校在进行设计要求活动开展时所采取的主要模式,既有利于学校提升学生的实际教学质量,同时又能够为社会相关企业输送对口人才。因此,针对小区合作模式的施行,在高职院校建设过程中,应以校企合作模式为基础进行专业建设,提升专业与企业之间的对接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