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大力气推进法治扶贫

2019-01-27 00:00:06金成波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副教授
中国司法 2019年8期
关键词:依法纠纷攻坚

金成波[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副教授]

扶贫工作是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涉及广大农村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精准扶贫、坚决打赢扶贫攻坚战是全力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关键环节,更是体现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根本要求。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在“四个全面”中具有重要的地位与作用,它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题中应有之义,为建成全面小康提供法治保障。在依法治国的大背景下,推进精准扶贫, 加强和创新贫困治理,必须加大力气推进法治在扶贫工作中的作用,坚持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各项扶贫工作有序进行。

健全扶贫法制保障。有力的制度保障是实现精准扶贫战略实施的重要支撑,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用制度体系保障贫困群众真脱贫、稳脱贫。当前,我国已经基本建立了脱贫攻坚的责任体系、政策体系、投入体系、帮扶体系、监督体系、考核体系等,为脱贫攻坚提供了有力的制度保障。进一步,要充分发挥立法引领作用,着眼于扶贫制度的法制化,加快涉农立法,通过立法确立政府主导、社会参与、自力更生、精准扶贫的基本原则,将扶贫的基本要求、主体、对象、措施等上升为法律,尤其是扶贫开发中贫困对象的识别、扶贫规划的制定与实施、资金管理、项目论证、开发决策等重点难点问题,都需要通过法治途径进行规范和解决,从而保证扶贫的目标、步骤和程序更精准更到位,使扶贫工作全面步入法制轨道。

严控扶贫决策参谋。决策是行政权力运行的起点,扶贫决策是政府在脱贫攻坚战中发挥其职能的主要手段和形式,它不仅表现为对已有法律和政策的贯彻落实,也表现为针对扶贫工作中的现实问题采取措施加以解决。为健全科学民主依法决策机制,规范重大行政决策行为,将扶贫行政决策纳入法治化轨道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必由之路。扶贫决策法治化能够克服扶贫决策在制定、执行、监控、评估过程中存在的缺陷,通过行政决策法治化可以拓宽群众参与渠道、强化决策责任制、增加决策透明度,最大程度满足扶贫相关公共政策合法、合理、科学、民主的要求,从而促进公众对政府扶贫工作的认同与配合。2019年9月起将施行的《重大行政决策程序暂行条例》明确规定了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重大行政决策的作出和调整程序。今后,扶贫领域内重大行政决策要严格遵照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决定的法定程序进行。

推进扶贫执法监督。当前,精准扶贫处于攻坚阶段,对于扶贫工作的成效,需要有效的监督,要利用专项监督检查、专项巡察等方式,严查重处对扶贫款物伸手的组织和个人,以精准监督助力精准扶贫。首先,要加大涉农涉贫执法工作力度,依法及时处理各类涉农涉贫投诉举报,尤其是关注产业帮扶、易地搬迁、生态补偿、教育扶持等重点领域中的违法行为。其次,要加强个案监督,拓宽扶贫执法投诉工作渠道,对在落实扶贫法律法规和政策中恣意妄为、吃拿卡要、雁过拔毛等损害政府形象和群众合法权益的行为,严格按照相关法律规定追究相关人员责任。再次,要依法推动扶贫公开,严格落实权责清单动态管理的要求,向社会全面公开扶贫的相关法律依据、实施主体、职责权限、管理流程、监督方式等事项,未依法公开扶贫信息的,按有关规定追责。

完善扶贫纠纷解决。化解农村矛盾和纠纷,是扶贫攻坚的一个重要课题,事关新时代广大农村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当前我国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迅速,利益主体多元化、利益诉求复杂化、利益冲突显性化,法治扶贫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完善纠纷解决,通过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打造乡村社会有效治理模式,有效助推脱贫攻坚。完善扶贫纠纷解决,需要建立健全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各级政府、各部门要依据各自职责权限,依法及时调处化解涉农纠纷;要充分发挥人民调解员作用,拓展人民调解工作领域,加强人民调解员队伍的规范化、法制化建设,学习借鉴“枫桥经验”,发挥人民调解员在化解矛盾纠纷方面的优势;要依法化解行政争议,通过行政复议、行政诉讼等法定渠道解决问题,同时引导信访人员依法维权、理性维权。

开展扶贫法治宣传。法治宣传旨在提高群众在生产生活中的法治意识,引导群众学会用法律保护自身的合法权益。知法懂法才能守法用法,法治扶贫的意义既不是将扶贫相关的法律政策文本“送”给农民了事,也不是简单地将法律相关知识“教”给农民,而是着重教育引导干部群众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树立法治信仰。法治宣传要认真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因地制宜采取多种形式,除了宣传与广大农村和农民密切相关的各类法律知识,还要到村到户广泛深入宣传脱贫攻坚的政策和精神,营造法治扶贫的良好环境,使贫困人口熟悉法律规定的权利和义务,熟悉国家的扶贫政策,促进扶贫与扶智有机结合。

我国精准扶贫已经进入攻坚克难阶段,将扶贫工作纳入法治轨道是精准扶贫得以实现的根本保障。在扶贫攻坚进程中,要充分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努力打通公共法律服务的“最后一公里”,为法治乡村建设奠定坚实的基础,确保如期实现脱贫,全面奔向小康。

猜你喜欢
依法纠纷攻坚
邻居装修侵权引纠纷
依法保护生态环境要坚持“抓小打早”
署名先后引纠纷
准确理解脱贫攻坚的“辩证关系”
当代陕西(2019年22期)2019-12-18 05:32:02
既要继续攻坚 也要防止返贫
当代陕西(2019年10期)2019-11-17 03:17:16
脱贫攻坚应及时清理“淤堵点”
当代陕西(2019年14期)2019-08-26 09:42:14
为常委会依法履职当好参谋助手
人大建设(2019年2期)2019-07-13 05:41:02
牢记使命担当 依法履职尽责
人大建设(2019年2期)2019-07-13 05:40:58
用“情”化解离婚纠纷
人民调解(2019年1期)2019-03-15 09:27:26
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