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林业大学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210037)
志,《说文解字》中解释为“意也,从心之声”,即心中所向往的事物。不同历史时期的思想家对“志”都做了不同的解释,但其涵义大致相同,都可归纳为现代汉语所说的“理想”、“志向”等,表现为一个人心中坚定的信念。孔子作为我国历史上有“万世师表”之称的伟大思想家和教育家,其思想是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成果,而立志思想在其整个思想体系中又占有重要地位。
孔子极其看重“志”,认为人一定要有志向,于是立志观便成为孔子对其弟子一个重要的教育内容。《论语》中记载孔子曾有两次与其弟子共同讨论各自的志向,而其发表有关立志的言论更是不胜枚举。“志”,是人生之路的起点,亦是终点,贯穿了人的整个生命。“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论语·为政》),这句话是孔子对自己一生知与行的总结。可以说孔子的一生所达到的境界是登峰造极的,以至被后世称作“万世师表”、“大成至圣”,而这一切的起点都源于十五岁时立下的志向。正是“志”的指引、对“志”的坚守和努力不懈地身体力行,成就了比肩圣王、万古流芳的伟大事业,可见立志的重要性。
“志”可分为人生大志和实际操作的规划。人生大志较为抽象,实际规划则较为具体。两者相辅相成,共同达成最终的目标。孔子的思想主要涵盖士、君子、圣人三个层次的人格修养,这也是人生大志立定的方向。在孔子看来,成为圣人的目标对常人来说难以企及,但以之为崇高的理想也能够督促自身不断向上前进;而君子和士则更贴近常人,成为君子和士较为容易。因此他教导世人要立志做“君子”,不要做“小人”,“君子喻于义”(《论语·里仁》);提出“士志于道”(《论语·里仁》),即士的志向应该在与道为伍,唯道是求。所谓“道”,即指“仁道”,置自身之利益于度外,心中装着对他人乃至整个社会、整个国家的关怀。同时,还要志于仁。“苟志于仁矣,无恶也”(《论语·里仁》),“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人,有杀身以成仁”(《论语·卫灵公》)。为了坚守仁义道德的信念,甚至能够牺牲自己去成全。
在一次同弟子颜回、子路谈及理想时,孔子说出了自己的一个志向:“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论语·公冶长》)这便是孔子的仁爱之心,也是孔子一直以来的大同理想。就如在《礼运·大同》里描述得一样,志在恢复“大道之行”的社会,打造一个人人彼此互爱互助的和谐之邦。
而所有一切理想目标的达成都须经过不断学习、积累和实践奠定基础,这也就是需要进行实际规划。所以十五岁时的孔子立定的志向是“志于学”,学习历代先祖、帝王留下的智慧,“述而不作,信而好古”(《论语·述而》),在这个过程中汲取精华,形成自己崇德尚仁的教育和治国理政的思想体系。同时跟随不同的老师学习不同的技艺,习乐问礼,为日后传播礼乐文明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孔子的一生都是好学的,《论语》一开篇就是“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学而》),可见其将这个志向贯穿于生命的始终,最终也凭借此成为世人的楷模。
孔子立志的内容,关乎学,关乎仁,关乎道,关乎一生的价值取向。从孔子的立志观由小见大,可以窥见其整个学说的核心思想。由此可见立志的内容在某种程度上也决定了一个人的人生的大方向。立志的过程看似只是一瞬,却需长时间的思考与斟酌,以及用一生去践行。
立志容易守志难。在立定志向之后,最重要的就是守住这份初心。孔子在“守志”方面,也堪称世人的典范与楷模。他曾用“朝闻道,夕死可矣”(《论语·里仁》)来表达对“志于道”决然的信念。他时时用言语提醒自己明晰志向,通过不断地强化志向也使得理想越来越清晰。他认为立志最可贵的地方在于能够坚守志向,所以他说,“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即使是平民百姓也要有能够至死坚守、终身持之以恒为之奋斗的理想。
孔子的一生也正是在不断捍卫自己的理想信念中度过的。他推行仁义的教化以辅佐国君、教导世人,在受到排挤后离开鲁国,为推广心中的文明不惜颠沛流离周游列国,为实现自己的志向置生死于不顾。在被困于陈蔡,断粮七日的情况下,仍能说出“君子固穷”(《论语·卫灵公》),无论处于多么艰难的情况下都不会动摇自己的志向,甚至在恶劣的环境下写出了传世史书《春秋》。临终前他吟出“ 泰山倒兮,梁柱摧兮,哲人萎兮” 的诗句,以泰山、梁柱、救世的哲人自居,表示自己的生命虽萎,却仍不忘作为泰山、梁柱、哲人的责任1。他的一生从未忘记过自己的志向,将志向时时铭记于心间,终成后代万世“仰之弥高,钻之弥坚 ”的圣者。
进入大学之后,学生面临着诸多考验,有来自生活习惯方面的,也有来自于升学、择业就业方面的。就当今大学生而言,虽然整体精神状态是积极向上的,但在具体的某些方面则表现出迷茫、浮躁的情绪。在大学生群体中,精神空虚、终日碌碌无为的情况也并不罕见。习主席说:“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哲学思想、人文精神、教化思想、道德理念等,可以为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有益启迪。”基于这样的历史和现实情况,总结孔子的立志观对于当代大学生的启示作用就具有重要意义。
明代大儒王阳明在《教条示龙场诸生》一文中指出:“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这与孔子的观点不谋而合。人之有志,如树之有根。孔子说:“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论语·卫灵公》)只有拥有明确的志向,才能眼光放远、心胸开阔,不纠缠于琐事之中。笔者在调查中了解到,当今的大学生群体中,占较大比重的学生没有明确的志向或只有短期的志向(如考研、出国留学等),因此常常会出现迷茫和困惑,不知道自己到底在做什么,到底为了什么而努力。
儒家经典《大学》中提到:“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这句名言值得玩味。照一般的说法应该是“事有始终”,《大学》里先“终”后“始”,也意在说明,当我们迈开脚步起始之前要先清楚自己的方向和终点在哪里,否则即便迈出脚步,步子再大速度再快都是错误的。孔子对于立志的态度是要早立志,而当代大学生正值人生抉择最关键的时期,更需要尽早确立自己长远的志向,找到正确的人生方向,在往后的人生道路上就能够避免许多不必要的弯路,高效率地到达理想的目的地。
志有“小志”和“大志”之分,就如同人有“小人”和“大人”之分一样。阳明先生还有这样一句话,“故立志而圣,则圣矣;立志而贤,则贤矣。”一个人的胸怀有多大,他的成就就有多大。古有范仲淹“不为良相救人,便为良医济人”的大志,终成一朝良相;今有周恩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大志,终成一国领袖。
在儒家的思想观念中,读书人的志向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所以我们看到孔老夫子与古代的很多仁人志士都抱持着这样的信念不懈奋斗着。而反观当今,大学生群体普遍缺少了这样的志气。在这个追求物质和权力的时代里,为国家奋斗、为人民服务成了大话空话,取而代之的是为自己的利益而奔波忙碌。
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中,一个民族的精气神,即每一个社会成员的理想和追求对社会的发展都是至关重要的,一个只重视金钱和利益的社会永远不会成为令人尊重的国家。所以在个人基本需求解决以后,能够多多少少为国家、为人民大众的福祉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才应是当代大学生的志向所在。这绝不是空话,一个只为自己活着的人与一个为众人活着的人,二者的生命状态和境界是完全不一样的。
有了远大的志向,最重要的是要为之付出行动,也就是“知行合一”。立志后要守得住志,这是实现志向最关键的一点。在守志方面,做到淡泊明志。“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论语·里仁》) 孔子认为,如果在物质方面享受过多,就会妨碍精神的提升。对于当代大学生来说,从俭生活,保持一颗清净心,对于不被世俗迷惑、守住自己的志向具有极大的帮助。
“博学笃志”也是守志的重要方法。一个人只有学习了广博的知识,并用知识本领来充实自己的头脑,才能更加坚定自己的志向。这也是精神方面的提高。通过不断学习,能够在境界和格局的提升中进一步明确志向,并更有信心实现立下的志向。
《礼记·学记》有言:“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有益的良师益友能够帮助我们守住志向。并不是所有的朋友都适合交往,孔子说:“可与共学,未可与适道;可与适道,未可与立。”(《论语·卫灵公》)能坐在一起共同学习的人不一定都能学到道,学到道也不一定能够坚守道。选择和自己“道同”的朋友相互为谋,共同坚守心中的“道”,一步一步完成理想。
习主席说:“广大青年应该在奋斗中释放青春激情、追逐青春理想,以青春之我、奋斗之我,为民族复兴铺路架桥,为祖国建设添砖加瓦。”大学生群体是社会未来的精英群体,因此其观念的塑造正确与否不仅关系到自身修养,更直接与中国社会的发展有紧密联系。通过借鉴与传承孔子立志思想,能够让这个群体更加焕发青春的活力,为民族与国家的事业切切实实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注释:
1.杨世谷.《浅议孔子的志向观》,载《青少年研究—山东团校学报》,2005年第2期,第3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