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新课程教育改革背景下,以往教学模式已然不能适应当前教育教学要求,而微课程模式的应用,进一步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并为枯燥的课堂教学注入了更多的活力。而在高中历史教学当中,通过微课程的应用,更好地激发了学生历史学习兴趣,调动了学生学习积极性,为提高历史成绩,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创造了有力的条件。基于此,本文章对如何将微课程应用到高中历史教学当进行了简要的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微课程;高中历史教学;应用
一、 引言
伴随着教学体制的改革进一步促进了高中历史教学信息化水平,而微课程的创新,进一步满足了学生个性化教学需求,不断地提高了高中历史教学质量。
二、 整合课堂,导入课程
高中历史教学当中,需明确教学目标,并加强课程导入环节创新研究,在此过程中,可通过微课程模式导入新课程,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并为后续课堂教学奠定坚实的基础。在此过程中,教师可通过视频、音频等形式激发学生好奇心,让学生产生探究欲望,并更好地投入到新课程的学习当中。例如:对“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将孔庙、孔府以及孔林等通过图片的形式呈现在学生眼前,并通过音频进行讲解,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儒家思想,对历史的学习产生兴趣,从而主动参与到课堂学习当中。
三、 突出重点,注意细节
历史思维对于历史学习而言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作为学生综合素养培养的关键,在历史教学当中需加强思维能力的培养,从而更加重视课本重点知识,关注历史细节,更好地提高学生历史知识点理解。例如:对“戊戌变法”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教材当中对于戊戌变法失败原因包括众多方面,但重点强调“领导资产阶级维新派势力过于弱小”这一本质因素。其中,变法失败外因与教材讲解两派实力斗争存在联系,大多数学生能够直观地认识到戊戌变法失败原因在于封建顽固势力的残害,但若依托于批判性思维分析能够发现原因并非如此简单,通过辩证唯物主义角度探讨,能够发现教材当中并未提及变法失败内因,而历史现象最为根本的即为内因。所以,在教学当中教师需知道学生尊重相关观点前提下,通过多视角、多维度分析材料,客观分析历史。通过思维模式的培养能够更好地提高学生历史重点内容的理解,更加重视历史细节,提高综合实力。
四、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微课程教学模式的应用突破了传统课时教学的制约,能够在不同时空帮助学生自由地学习,并提高学生主观能动性,增强自主学习能力。例如:对“甲午中日战争”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将战败原因、《马关条约》内容给予讲解,并通过教学内容提出问题,让学生自主完成微视频观看,从而回答老师所提问题,如《马关条约》与其他条约存在变化,对中国权益具有什么影响等,通过带着问题观看微视频,并对教师所提问题进行解决能够更好地提高学生自主思考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五、 提升复习效率
由于高中历史教学当中,学生之间理解能力、学习状况各有不同,对知识点的掌握效率亦存在差异,基础能力较高的同学能够快速地理解历史知识点,并在复习时能够提高复习效率,而基础知识相对薄弱的学生,对于历史知识的理解与掌握相对较弱,不利于所有学生历史知识的全面提升。而微课程的应用,能够有效地解决以上问题,通过多媒体设备完成历史知识教学,将内容丰富,突出教学重点,帮助学生更好地结论历史事件发生的背景与影响。同时,利用微课程能够对历史知识给予高效的复习,提高历史教学效果。因微课程短小精悍,能够将课堂内容进行精简,从而更好地让学生掌握知识。例如:对开创了大唐盛世的唐太宗进行复习的过程中,教师可利用相关背景纪录片的形式向学生进行展现,从而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唐太宗功过。唐太宗作为盛世大唐奠基人,经历了众多事件,不管是玄武门之变亦或李世民开创“贞观之治”,均能够通过影视片段来讲述复习,提高学生复习效率。又如: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章节与后续罗斯福颁布新政拯救这一次经济危机,利用纪录片能够加深学生知识点理解,在复习时将知识点重点圈出,梳理时间线,同时帮助学生针对相关内容进行一个系统性的评价练习,思考罗斯福新政对于当时有什么积极作用,又对后世打下了什么样的基础,将历史事件融會贯通,构建起一个稳固的复习结构。
六、 结束语
微课程具有简短、精练、方便的特点,对于日常的历史课堂教学活动具有较强的辅助作用。高中历史老师应学会与时俱进,正确认识微课程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所起到的积极作用,培养创新意识,将微课程有效地融入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打造高效率的历史课堂。
参考文献:
[1]张天平.高中历史教学“微课程”设计探讨[J].中国校外教育,2017(23):119-120.
[2]古振山.“微课”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7.
[3]孙科.微课程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亚太教育,2016(32):88.
[4]索南措.微课程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有效运用[J].西部素质教育,2016,2(21):165.
作者简介:
黄永,吉林省梅河口市,梅河口市第五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