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4月21日,共享平台累计归集共享各类信息约339.38 亿条。“信用中国”网站向共享平台全量更新双公示信息15,179 万条。其中,行政许可信息11,319 万条;行政处罚信息3860 万条。
截至2019年4月底,各部门共签署51 个联合奖惩合作备忘录。其中,联合惩戒备忘录43 个,联合激励备忘录5 个,既包括联合激励又包括联合惩戒的备忘录3 个。根据各领域联合奖惩备忘录规定,相关部门认定并向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推送守信红名单和失信黑名单信息。4月份,相关部门向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推送失信黑名单信息新增342,208 条,涉及失信主体299,998 个,其中法人及其他组织69,470 家,自然人230,528 人。其中,4月新增限制乘坐火车严重失信人411 人,限制乘坐民用航空器严重失信人1011 人。
近期,国家发改委组织国家公共信用信息中心、第三方机构,分领域对各类市场主体开展公共信用综合评价。目前,已在“信用中国”网站公告涉天然气、涉煤炭、旅行社、道路客运等领域评价结果为“优级”和连续两期为“差级”的企业。
国家发改委会同有关部门,持续推进重点领域失信问题专项治理。
在医疗保障基金监管方面,坚决打击欺诈骗保行为,探索建立严重违规定点医药机构、医保医师和参保人员“黑名单”制度。
在企业拖欠款清理方面,清理拖欠民营企业、中小企业账款第一阶段工作取得初步成效,全国政府部门、大型国有企业共清偿民营企业账款超过1600 亿元。
在拖欠工资专项治理方面,公布2019年第一批10 个拖欠工资典型案件。在涉金融专项治理方面,发布第13 批400 个涉金融严重失信人黑名单。
在整治拖欠农民工工资方面,人社部2019 春节前专项执法行动共查处欠薪违法案件3.21 万件,向社会公布重大欠薪违法行为1211 件,为45.6 万名农民工追发工资待遇68.3 亿元。
在整治“保健”市场方面,全国共立案21,152 件,案值130.02 亿元,结案9505 件,罚没款6.64 亿元;受理消费者投诉举报4.4 万次,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1.23 亿元;
在打击电信网络犯罪方面,2016年至2018年,全国检察机关对网络电信侵财犯罪案件批捕30,504 件82,833 人,提起公诉27,457 件91,464 人,电信网络犯罪蔓延势头得到有效遏制。
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2018年,全国法院新收知识产权民事、行政和刑事案件数量超过33 万件,同比大幅上升,且呈现审判质效稳步向好、保护力度持续加强等特点。
4月16日~19日,由国家发改委财政金融和信用建设司主办的2019年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培训班在广东省惠州市举办。会议指出,我国在全面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方面将重点抓好九方面工作。一是以推广信用承诺制为抓手,促进营商环境不断优化;二是以强化个人守信激励为重点,加快推进信用信息归集与应用;三是以公共信用综合评价为基础,加强事中事后信用监管;四是以健全“红黑名单”制度为突破口,加快完善联合奖惩机制;五是以保障失信主体权益为目的,建立健全信用修复管理制度;六是以创新守信激励产品和服务为实策,支持信用惠民便企;七是以共建共进为原则,引导社会力量参与信用建设;八是以褒扬诚信为导向,持续推进诚信宣传教育;九是以加速立法进程为目标,加快推进信用法规制度建设。
4月24日~25日,全国信用APP 观摩活动暨社会化信用服务现场会在宜昌举行,77 个信用APP 同台竞演、交流切磋。APP 观摩活动旨在充分交流地方各级政府、各类市场主体在不同应用场景的信用建设成效和创新经验,推动政府部门和市场主体以移动终端和新媒体为载体,促进信用信息的开发应用支撑重点领域发展,营造全社会知信、守信、用信的良好氛围,加快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