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一鸣
(中国人民警察大学,河北 廊坊 065000)
近年来,我国先后举办了杭州G20峰会、厦门金砖会晤、“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等大型活动,这些大型活动的成功举办,离不开公安民警和公安院校学员的细致工作和辛勤付出。在大型活动数量显著增加、规格不断提高、社会效应和国际化影响逐渐增强的背景下,公安院校组织所属学员支援安保工作成为常态,这有效缓解了基层公安机关用警压力,推动了任务的顺利完成。但安保任务中标准严苛、缜密细致的工作要求,满负荷用警、超强度执勤的工作状态,使学员容易出现思想波动,参战热情降低,影响安保工作的开展,要保证任务的顺利完成,就必须持续不断地通过开展思想动员工作为学员缓解压力、提振士气。公安战时思想政治工作,是公安战时一切工作的生命线[1]。战时思想动员工作作为一项激励工作,是公安战时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最早来源于军队政治工作,指在战斗中对参战官兵进行思想发动,认为在一定的物质条件下,官兵的主观能动性能够对战斗胜负起决定性作用。在相关理论中,期望理论是过程型激励理论之一,其认为,当人们预期到某一行为能给个人带来既定结果,且这种结果对个体具有吸引力时,个人才会采取这一特定的行为[2]。该理论提出一项公式,即M(激励力)=V(目标效价)×E(期望值)。期望值是指个人对目标实现的可能性看法,目标效价是指经过努力后取得成果的效用估价,即目标效价和期望值越高,所得到的激励力就越大[3]。安保思想动员工作中,动员主体通过专题教育、队前讲话、仪式教育等科学有效的动员形式,可以坚定学员对任务目标的认同,使之认清实现目标的意义和价值。其中学员的目标认同就相当于目标效价,目标实现的价值和意义就相当于期望值,从而提升学员完成任务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此外,激励理论中的诸多激励方法,如情感激励、荣誉激励、榜样激励等也都是思想动员过程中所运用的方法。根据公安战时工作特点,对参战学员思想动员工作进行研究,充分发挥思想动员工作对学员的引导激励作用,这对大型活动安保任务的顺利完成具有重要意义。
大型活动安保中学员思想动员工作是公安院校组织教育学员参与任务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是指在安保任务中,公安院校学生干部和学员骨干通过教育、引导、宣传等方式最大限度统一全体参战学员思想,形成积极认同,激发学员强烈的参战热情和奉献精神,促使其积极主动地投身到任务中去。“民警战斗到哪里,思想政治工作就要服务延伸到哪里。”大型活动安保任务中学员思想动员工作贯穿任务始终,其凸显政治性、彰显战斗性、体现教育性的特征,对学员应对任务中的困难挑战,培养忠诚担当品质,提高职责履行能力,化解消极思想情绪,完成好任务中各项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公安机关执行大型安保任务事关国家公共事务运行、社会治安秩序稳定及国家形象展现等重大问题,具有高度政治性。这也决定了对学员的思想动员工作必然凸显政治性。公安学员参与安保任务既是警务实践教育的重要方式,也是对公安院校能否做好学员战时思想政治教育的检验。忠诚是公安队伍代代相传的红色基因,对正处在拔节孕穗期的青年学员来说,相对于院校学习环境,战时环境更有利于培塑忠诚品质。大型活动具有在特定时间和地域内,参与人数众多、社会影响大的特点,在高强度、高风险、高曝光率的任务环境中,学员的言行举止都有可能成为渉警舆情被放大传播,这样的工作环境对学员的身体和心理素质都是一次重大挑战。在紧张繁重的任务执行过程中,学员极易出现思想和情绪上的波动,直接关系到参战队伍的安全稳定,甚至影响国家形象和公安队伍形象。开展思想动员工作,通过教育动员,使学员认识到自身职责使命是与国家荣誉和公安队伍形象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从而激发起学员强烈的自信心和自豪感,克服困难和自身不足,保持战时状态不松懈,增强完成任务的高度责任感和使命感,以对党忠诚的政治意识做好本职工作,以饱满的精神状态和严明的纪律作风面对媒体和公众,用自觉行动维护好学员队伍稳定和警察良好形象。
安保中,学员作为民警辅助力量参与到一线执勤执法过程当中,需要完成安检、巡逻、查缉等勤务,在安保任务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参战学员多以各公安院校中本、专科学员为主,基本都是“95后”独生子女,心思较细腻,缺乏吃苦耐劳精神。作为未真正从事公安工作的新生力量,大多学员在任务初期工作热情较高,但工作一旦进入常态化,现实与预想相比,就会产生心理落差,参战热情往往难以持久。安保中具体任务性质不同,工作也会有所差异,有的区域忙碌紧张,有的区域任务枯燥单一。有的学员在安保核心区域工作,陌生复杂的工作环境、高压紧张的工作节奏以及一些形势特殊事件,可能使其产生疲劳倦怠和胆怯的心理;有的学员在重要场馆和重要人员住所进行外围安保,每天的工作就是固定一条路线巡逻查控,全程很少接触其他人员,长期性和重复性的工作形成的“饱和心理”,让学员容易出现松懈厌战和失衡不满的情绪[4]。这些思想和情绪变化导致学员的工作积极性大打折扣,造成队伍安全隐患,影响工作的正常进行。这时思想动员主体通过战前集中动员和持续性动员,能够有效激发学员的胆气血性和战斗意志,不断增强学员面对复杂环境和完成艰巨任务的信心和决心,确保安保任务部署协调推进、执行有力、顺利完成。
安保中的思想动员工作能够体现育人性,不只是为了确保安保任务顺利完成,最终目的是立足学员成长成才的长远发展,借助每一次的动员激励教育,让学员在思想上认识到公安战时思想动员工作的作用和重要意义,引起学员认同,培养忠诚担当和顽强拼搏的良好品质,为学员未来任职打好基础。安保中通过分析研判学员思想和心理动态,在发现不良倾向后,分类处理,因人而异地对每名学员进行动员谈话,有针对性地对存在不良苗头的重点学员帮助教育,对内向学员关心疏导,对优秀学员鞭策激励,并顺势深入挖掘学员自我教育能力,帮助他们认识到自身的能力和问题,学会自我调节激励,提高抗压能力和工作适应能力。公安院校是为公安事业培养输送人才的主阵地,各院校在多次安保中,通过归纳教育方法,提炼战斗精神,都总结出了既体现公安战时思想政治工作特征,又兼具自身特色的动员教育模式。中国刑事警察学院在组织学员安保过程中,通过宣传工作,提出了“三心、四不、五铁、六特”精神,在历次安保中营造了积极向上的战斗氛围,极大鼓舞了士气,振奋了精神[5]。云南警官学院根据G20杭州峰会安保经历编纂了《云岭学警的杭州记忆》,该书详细展现了该校在G20杭州安保工作中及时的思想动员工作。该校从实际出发,深入一线,利用队伍集合、训练间隙、任务前等多种时机和场合,灵活进行学员思想发动,达到了有针对性、实效性、感染力的动员教育效果。近年来,公安院校组织学员圆满完成了众多大型活动安保工作,受到了公安机关和社会各界的好评。安保中开展思想动员工作的经验总结和典型范例,为系统形成公安院校特色动员文化提供了生动材料,对创新公安院校思想政治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公安院校学员支援安保工作的显著成绩表明,强有力的战时思想政治工作是公安机关有效应对急难险重任务的有力抓手,其中思想动员工作更是起到了“强心剂”的关键作用[6]。当前,公安院校学员思想动员工作的现状:一是思想动员工作体现“实用性”。新时代公安队伍坚持政治建警,高度重视战时政治工作,颁布制定了一系列公安战时政治工作指导意见和工作手册,有效强化了民警战时政治意识和担当精神。2012年《公安部关于加强公安机关战时思想政治工作经验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将公安战时思想发动作为突出抓好的重点任务,并提出了明确的工作方式和要求[7]。各公安院校依据《意见》指导,结合自身特点,经过多次实践检验,形成了各自的思想动员工作规范。二是思想动员工作体现“全面性”。能在重大任务来临时,快速反应,在短时间内不留死角地对全体参战学员进行战前动员,通过正面教育、专题活动等方式全面渗透动员,激发学员斗志。三是思想动员工作注重“层次性”。思想动员不仅能够覆盖执行重要任务的“大队伍”,也能深入到执行分支保障任务的“小分队”,能动员到骨干学员,也能激励到普通学员,有层次地稳定队伍思想。但在具体实践中,思想动员工作还存在一些不足:
一是工作重心偏移导致动员效果降低。安保中学员思想动员工作应紧紧围绕中心任务开展,但是部分学生干部在实际工作中,把工作重心放在保证队伍安全稳定上,一味强化严苛的警务化管理,以管理代替动员,这导致部分参战学员队伍缺乏活力,思想动员工作开展效果差,学员情绪低落,工作进取心不强。二是开展思想动员针对性不强。由于当前还没有形成统一的针对公安院校学员的战时政治工作规范性指导意见,公安院校在安保中还主要通过借鉴地方公安机关或其他活动中的工作方法进行思想动员,导致针对学员群体和针对安保具体任务的动员性不强,这种“万金油”式的思想动员往往被学员们认为“假大空”,意义不大。三是轻视学员群体的能动性。部分干部认为学员在安保工作中只是起到了辅助性作用,在集中管理和带队干部的带领下,学员只需服从命令听指挥,认为有没有思想动员学员都会完成任务,简单将宣读命令、指示作为动员,使思想动员工作流于形式,轻视了学员主观能动性作用。
在学员思想动员工作中,思想动员主体的范围包括临时党团组织、学员管理干部、政工干部、学员骨干以及带队民警,但实际安保中主要由带队学生干部来进行思想动员工作。当前,部分思想动员主体能力和素质仍有不足。一是理论素养较低。学员思想动员工作涉及教育学、管理学、心理学、政治工作学等众多学科理论,这些理论基础在具体工作实践中有很强的指导意义,但实际上思想动员主体往往不能将理论很好地联系实际,经常出现动员口号空洞乏味,动员内容脱离实际、千篇一律、针对性不强的情况[8]。二是实践工作能力不强。经验丰富、能力突出的思想动员主体能及时发现问题,根据任务形势变化迅速调整动员策略、方法,灵活带动学员进行“平战转换”,以强大的感召力和吸引力获得学员的拥护和支持。但在实际安保中,部分思想动员主体往往因为缺乏实践机会,思想动员经验欠缺,技巧运用不熟练,开展工作中观察分析、组织协调、语言表达能力不强,无法发挥动员最大效能。
一是不能伴随任务转换而变换工作方法。《意见》中规定公安机关在战时开展政治工作主要将过程分为战前、战中、战后三个阶段,在整个任务执行过程中随着阶段的转换可能会出现多种不同的情况,一种动员模式必然不能适应任务切换需求。实际工作中,一些思想动员主体不能够灵活变通,工作方式程式化,不善于结合实际变化进行调整,抓不好不同阶段动员工作的时机和重点,使动员实际效果大打折扣。二是动员方法传统老套。许多思想动员主体在动员时,还受传统动员方式影响,过于依赖动员讲话这种方式,老话重讲,内容缺乏创新,致使学员对思想动员工作产生厌烦和抗拒。由于担忧信息安全问题,部分学生干部在管理中还采取“一刀切”的方式,除了工作需要,杜绝学员使用手机、电脑等信息网络设备,这同样也不利于思想动员工作的开展。
公安院校要在现有思想动员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把握学员思想动员工作的特点和规律。一是认清管理工作和思想动员工作的关系。学生干部要清晰认识到,管理工作和思想动员工作相互联系,是为实现中心目标共同发力的,必须强化思想动员意识,只有将思想动员工作同安保中学员执勤工作、队伍管理、后勤物资保障等多项工作相结合,同研究、同部署、同推进,以管理工作为依托,才能将思想动员工作做到实处。二是加强思想动员工作规范化。各公安院校要加快推动形成统一的安保思想动员工作规范性指导文件,要科学划分任务不同阶段,保证思想动员的连贯性。战前,通过集训期技能比武、誓师大会、课堂灌输等方式强化学员“上一线,打头阵”的思想;战中,坚持动员标准“短、精、实”,简短动员流程,精细动员内容,克服形式主义,充分利用集合讲评、乘车间隙、就餐休息等时机见缝插针地引导学员讲感悟、谈收获;战后,要注重学员思想情绪变化做好善后动员,做好战评总结,对未立功受奖人员进行安抚,鼓励其做好后续工作。不断完善思想动员工作体系,进行专门预案设计和演练,确保出现问题能够快速进行思想动员。在特殊情况下能做到打破常规、特事特办,充分发挥战时学员党团组织的作用,组建战时学员思想动员工作小组,及时将上级工作要求和精神传达至学员中,随时掌握和上报学员思想动态,为开展思想动员工作提供导向[9]。三是坚持战时思想动员实战化标准。只有实战中学员始终保持工作精神高昂、战斗意志不减,思想动员工作才算有效。现实安保任务情况复杂多变,要求预案设计和演练要向实战标准看齐,预案中将情况设难、环境设险、事件设真,演练中能够因地制宜、因人而异、因情施策,根据问题反复推敲动员内容,改进动员方法,达到快速打动人心的效果。
思想动员主体的能力是影响动员效果的关键因素。一是要坚持以人为本的育人理念。思想动员工作归根到底是做人的工作,既要体现思想上的高度,还要有情感上的温度。学员在学校环境中的思想相对简单,转换到安保中思想变化就会呈现多样性,因此必须深入学员中,多与学员交流,站在学员立场上看待问题,了解学员现实需求,在平时多关心照顾,才能真正把动员工作做到学员心里去。二是提升思想动员主体的人格力量。思想动员工作的对象,是有真情实感、会进行选择接受的学员,同样的动员内容,不同的人去讲,效果大不一样。思想动员主体必须增强个人的非权力影响力,做到言行一致、以身作则、公道正派,树立良好形象,这才是最生动有力的动员内容,将人格力量融入到思想动员工作中去,说得让人信服,做得让人佩服,才能真正让学员心悦诚服,带动学员队伍团结一致,形成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三是提升思想动员主体理论和实践能力。具体实践中,会综合考量思想动员主体的理论素质和实践能力,理论素质的欠缺和实践能力的短板,严重限制思想动员工作水平,这就要求思想动员主体自觉加强相关理论知识的学习。公安院校要与地方基层单位加强双向沟通合作,通过开办学习培训班、建设院校与基层对接的学习平台、进行思想动员工作比武等方式,对思想动员工作理论进行学习创新。同时还要提高思想动员主体实践能力,在“工作中学习”,思想动员主体要动员在任务一线,工作在学员身边,在安保具体工作中找问题、挖素材、寻方法,充分抓住每一次小教育、小谈心、小讲话、小评比的机会,深刻体会在任务的哪一阶段、哪一时机进行思想动员效果最好,不断在实践中总结提高动员工作能力。
在整个安保活动中,要持续激励学员,就需要在传统方法的基础上不断创新。一是要拓宽思想动员主体范围。“延伸工作触角,让大家一起来做动员”是战时思想动员工作的特点。在大型安保活动中,有时学员会被打乱建制,分散到各受援单位,面对这种“点多线长面广”的学员分布情况,需要充分利用优秀学员骨干进行思想动员,带动学员间的相互鼓励、相互帮助。要善于向外部借力,对学员的安保工作事迹中能够公开的信息适度公开,通过公共媒体以及抖音、《今日头条》、微博等网络自媒体平台进行广泛宣传,增强社会关注,还可以通过开展战时互通家书、喜报到家等方式来获得学员家庭支持,从而增强学员责任感和使命感。二是组织好学员活动和考评激励工作。通过组织开展各种既契合安保主题又体现警校特色的活动,营造积极向上、充满活力的驻地氛围,可以通过推选先进学员进行战时演讲、邀请公安机关优秀代表进驻地作报告等方式,讲出安保工作中的真实事例,来提升思想动员的亲和力、吸引力和感染力。通过创新制定考评激励机制来对学员进行阶段性和重大事项的考评奖励,落实每日通报表扬、战时立功、火线入党等即时性表彰激励工作,组织不同院校定期评比,激励学员克服懈怠思想,增强荣誉意识。三是创新“科技+”动员工作方法。科技兴警进程中,要充分利用大数据资源加强公安智慧政工建设。安保工作中要依托科技手段搭建一体化思想动员平台,建立资源共享、渠道通畅、高效便捷的工作网络,有效解决部分学员驻地开展思想动员工作力量薄弱的问题,最大限度地提升动员工作效率。如浙江警察学院在学员进行安保时,就有效运用钉钉软件,搭建远程学员管理平台,打破传统动员方式的客观限制,实现了实时动员到一线的良好效果[10]。
近年来,全国公安院校越来越重视政治工作和学员的思想政治教育,面对大型活动安保任务的日益增加,公安院校学员安保思想动员工作重要性愈发凸显。本文结合公安院校工作中的实际经验,提出针对公安院校学员主体的动员工作思路,对今后学员安保思想动员工作具有一定意义。而如何结合新时代发展规律,对接“00后”新一代学员群体,充分运用最新的教育理论和方法开展学员思想动员工作还需进一步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