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港市民政局在社会救助领域工作中,深入研究、不断探索,朝着“弱有所扶”的工作方向,按照“兜底线、织密网、建机制”的要求,立足张家港经济社会发展现状,立足社会救助制度的设计,立足社会救助对象生存和发展现实需要,坚持保障基本生活和支持能力发展相结合、政府主导和社会参与相结合、普惠救助和个性服务相结合、资金帮扶和服务帮扶相结合,对社会救助领域相关制度进行综合改革。该措施使社会救助政策体系进一步完善,救助工作效率显著提高,救助管理水平明显提升,维护了社会救助对象基本权益,增强了困难群众幸福感和获得感,建立了具有张家港特色的大救助综合体系。
(一)推进政策体系建设,构建完备的社会救助制度。构建了“9+1”现代社会救助框架体系,完善以城乡最低生活保障为基础,特困人员、低保边缘重病困难对象、孤儿、重度残疾人、特殊残疾人救助相结合,临时救助为补充的覆盖全体贫困家庭的基本生活保障制度。建立低收入人群信息库,将生活、医疗、教育、住房等政策覆盖到相对贫困的低收入人群。(二)推进社会救助服务中心建设,统筹全市社会救助资源。社会救助服务中心全面落实全市“一门受理”机制和救助资源统筹的深度融合,开展多元化救助。整合体制内资源,形成“查询—导入—登记—派单—反馈”的社会救助工作链条。整合社会资源,集成各社会救助联席会议成员单位的救助政策和全市各类困难人群的基础信息。(三)推进社会救助管理平台建设,提升社会救助效率。开发全市统一的大救助信息平台,通过整合社会救助联席会议成员单位的救助力量和资源,建立救助对象“二库、二清单”即:社会救助对象基础信息库与救助援助项目库;救助政策关爱清单与困难家庭救助服务清单。建立大额医疗费用支出预警机制,实现由传统的事后救助提升到事前干预,这样既方便开展全方位的救助,又可进行医疗费用支出监管,控制过度医疗。社会救助管理平台根据全市大数据中心建设情况进行及时融入,最终实现以困难家庭为中心的数据的互联互通、信息共享和实时比对,实现救助管理“五精准”,即:精准识别对象、精准使用资金、精准选定项目、精准整合力量、精准实现救助。(四)推进工作机制建设,提升社会救助工作管理水平。建立社会力量参与社会救助的工作机制和社工介入社会救助的长效工作机制。通过政府搭台、社会化运作的模式,针对困难对象实施精神帮扶、文化需求、技术能力等社会救助关爱援助项目。建立各类困难群众的跟踪管理机制、“一户一档一策”机制以及各类资源的综合利用整合机制。最后,完善联合督查机制,建立健全社会救助联席会议工作机制,加强协同配合,形成工作合力,共同落实社会救助监督检查责任。
张家港市民政局开展的“弱有所扶”——大救助综合改革工作,高度契合十九大报告对社会救助工作的总体要求,形成了“大、广、全、强、新、好”具有张家港特色的“弱有所扶”大救助体系。一是,范围大,将救助户籍人员拓展到了非户籍人员。二是,内容广,建立了一套完善的政策体系。三是,机制全,构建了五大保障工作机制。四是,手段强,建立社会救助服务中心,基于科学的大救助管理平台高效开展社会救助工作。五是,理念新,积极拓展社会救助内涵,提升人文关爱水平。六是,效果好,以“缓解因病致贫”为切入点,构建完成了一套综合的社会救助总体框架,形成了一套可复制、可推广的社会救助工作先进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