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疆地区民族文化传承与发展问题探究
——以云南省耿马县为例

2019-01-26 06:06罗添仁
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 2019年6期
关键词:佤族少数民族民族

罗添仁

(中共云南省委党校 校刊部,云南 昆明 650111)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强则民族强。[1]中华民族文明史有五千多年,从满天星斗到多元一体的中华文化辉煌灿烂。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从国家战略资源的高度继承优秀传统文化,从推动中华民族现代化进程的角度创新发展优秀传统文化,使之成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根本性力量。[2]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过程中,政府的积极引导和扶持,以及鼓励多元社会主体积极参与等举措是民族文化传承和发展的基本方略。

一、研究现状

多民族是我国的一大特色,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关系到各民族间的文化认同、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建设,以及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培养。目前,少数民族传统文化问题已引起学术界的广泛关注,许多学者从不同角度研究了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例如,李卫英、刘灿从教育学角度对民族文化传承路径进行了研究,认为“可通过在师生责任关系中唤起传承意识、在师生立场转变中拓展传承空间、在师生视界融合中实现文化创生等路径实现民族文化的有效传承。”[3]

洪榆峰、张云平等从法学角度分析了少数民族文化传承中的版权立法保护,认为“对少数民族文化版权的保护,树立民众的少数民族文化版权意识是核心,为原生态传承建立持续性的商业反哺途径是本质。”[4]

还有一些学者从社会学、政治学、管理学等角度对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进行了研究,娄章胜、袁校卫、陈薇认为,“少数民族体育文化的有效保护离不开社会公众的参与、政府的支持、保护机构的积极引导以及完善的法律法规。”[5]李明、么加利认为,“随着民族地区城镇化,区域自然环境发生了剧烈变迁,解构了少数民族文化基因生长的原生物理空间。民族地区自然与人文环境异变,使少数民族文化基因陷入传承困境。”[6]刘莹从“科研机构、法律法规、社会大众、政府保护四个层面分析了少数民族体育文化传承存在的风险。并从审计工作角度提出了少数民族体育文化的发展策略。”[7]

这些研究从不同理论视角分析了少数民族文化的相关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途径,都有其合理性。本文聚焦边疆民族地区,以云南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以下简称耿马县)为例,分析影响少数民族文化传承与发展的主要因素,就此提出解决路径,以期为边疆地区民族文化的传承、创新和发展提供支持和借鉴。

二、耿马县传承与发展民族文化的实践

耿马县地处中国西南边陲,隶属云南省临沧市,是云南省29 个少数民族自治县和25 个边境县之一。全县境内民族众多,共有38 个少数民族,世居民族有傣族、佤族、拉祜族、布朗族、景颇族、德昂族、傈僳族、彝族、回族、汉族等10 个民族。[8]截至2017 年,全县少数民族人口为163326 人,其中,傣族60676 人、佤族49304 人、拉祜族25611人、彝族11865 人、布朗族5143 人、傈僳族3175人、白族2242 人、德昂族1322 人、景颇族1018人、回族1084 人、其他民族1886 人。傣族和佤族人口占67.3%,[9]是一个以傣族和佤族为主体的少数民族自治县。世居耿马县的各少数民族,创造了异彩纷呈、特色浓郁的民族文化,积淀了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蕴。他们都具有自身的地域、语言、经济生活和文化心理素质等特征,同时,还保持着各自的生活习俗、宗教信仰等方面的传统。尤其是傣族文化、佤族文化交相辉映,独具特色,在政府的组织和引导下,成功举办了多届水文化旅游节暨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傣历泼水节和佤族青苗节,展示了民族歌舞、艺术、服饰、饮食、礼仪及民间工艺等优秀民族传统文化。

(一)民族文化研究和保护力量初具规模

政府主导、多元参与的民族文化研究和保护机构的建立与完善,有力地促进了耿马县的民族文化建设。在1963 年,耿马县成立了县委宣传队,后称作文艺工作队,立足耿马县民族文化资源,编排和创作了一系列优秀传统民族文化剧目,对宣传民族文化起到了很好的作用。20 世纪80 年代中期以后,文艺工作队的工作逐渐转向收集和整理民族民间艺术。新世纪以来,耿马县在县文工团的基础上成立民族歌舞团,在宣传和推介民族文化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2005 年成立了耿马民族研究所暨民族博物馆,成为临沧市第一家民族博物馆,隶属县民宗局,其主要职责是通过对博物馆的文物进行保护和管理,使耿马县悠久的历史文化和世居民族的生产生活得以通过文化形态进行展示。另一方面是持续开展民族文化的挖掘、整理及研究工作。近年来,耿马县加快乡镇文化站、文化室和图书馆建设,为民族文化发展提供了支持。

(二)民族语言文字传承体系初具雏形

民族语言文字是一个民族的基本特征和民族认同的重要标记,对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耿马县政府在推进民族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十分重视民族语言文字的传承,采取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措施。耿马县民宗局对当地景颇族学会和傣族学会进行帮助和指导,在民族聚居区举办了数期景颇文、傣文等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传承培训班。一些当地的少数民族企业家、党政干部、学者等,自愿为民族语言文字培训提供捐助。

为切实做好民族工作,耿马县委、政府十分重视双语工作人员队伍建设。比如,通过定期培训,着力提升县人民法院双语法官队伍的素质;积极举办中小学骨干教师双语培训班,等等。参训对象主要为近年来参加工作的人员,培训内容以傣族、佤族等少数民族的语言为主。通过努力,目前已形成了政府与私营部门、非营利组织共同协作,齐心协力促进少数民族的语言文字传承的格局。

(三)民族文化传播渠道日渐丰富

优秀民族传统文化的宣传需要有好的传播渠道作为保障,以政府为主体的公共部门在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1.积极举办节庆活动,发展民族文化旅游产业。2007 年新修订的《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条例》将一年一度的泼水节和青苗节定为耿马县的法定民族传统节日,规定节日期间放假3 天。耿马县依托这些民族传统节日,开展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活动,比如,泼水节傣族的花车、民族文化歌舞方阵巡演,青苗节佤族的拉木鼓、耿马历史民族文化陈列、民族风味小吃展等等。这些民族文化民俗节庆吸引了各地游客前来参与,扩大了民族文化的影响。

2.组织研究机构及专家学者编撰和出版民族文化著作。耿马县政府积极组织文化工作者对民族文化进行深入挖掘,并与高校、民族文化研究所等研究机构开展合作,邀请专家学者对民族文化进行考察和调研,以此为基础,在县民宗局、档案局、县志办等部门的支持下出版了《中国云南傣文古籍编目》《耿马土司历史》等有关少数民族历史文化的出版物。

(四)民族传统文化的现代对接初具成效

实践证明,民族传统文化要得到有效传承和发展,就必须釆取有效措施,努力实现民族传统文化与现代的对接。耿马县政府为实现民族文化的现代对接做了很多努力。

1.恢复民族传统仪式,探索与现代仪式相嫁接。傣族的泼水节和佤族的青苗节都是民族传统节日,在被确定为耿马县的法定节日后,每年由政府主导举办,在沿袭传统仪式的同时,积极嫁接现代元素。比如,佤族青苗节的“司岗里”“洞西雍”“梅门”等祭祀仪式得到沿袭和传承,民族文化内涵得以保留,而主题晚会,除了演出较纯粹的传统民族歌舞外,还涌现出了许多将现代音乐舞蹈与民族传统曲目相融合的节目,这些融合了现代元素的传统民族歌舞,深受年轻人的喜爱,激发了年轻人对民族传统文化的兴趣。

2.积极建设带有民族特色的社会主义新农村。耿马县境内拥有许多民族特色风情浓郁的村镇,依托这一资源,在政府的引导下,傣族和佤族等聚居的景信、芒抗、四方井、芒俄等地,建设了一批社会主义新农村,民居建筑极富民族特色,既大大改善了群众的居住和生活条件,又保留了民族传统建筑,促进了民族传统文化与现代的对接。

三、耿马县传承与发展民族文化中存在的问题

(一)民族文化研究与保护不够深入、规范和系统

民族文化研究与保护的可持续性对其传承和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但是,多种因素制约着耿马县民族文化研究与保护的可持续性。耿马县地理位置较为边远,山区条件下基础建设难度较大,专业人才缺乏,导致少数民族文化整理搜集不够深入系统。调查发现,虽然有一些民族文化工作机构的工作人员一直致力于耿马县少数民族文化的搜集和整理,但是,这项工作是一个大型的系统工程,实施起来本身具有一定的挑战性。除了自然环境的不便和社会环境因素的限制之外,民族文化工作者的专业能力和自身素质,也是一个很大的制约因素。耿马县许多从事民族文化研究保护的工作人员并不具备专业知识,可以说,有部分工作人员对少数民族文化了解不多或者根本就是“外行”,但他们还是在“政策要求”或“上级安排”之下,历尽艰辛,初步完成了少数民族文化的整理和搜集工作。然而,受条件和专业能力的制约,就整体而言,少数民族文化的整理和搜集工作不够规范和系统。一些通过规范整理后的少数民族文化史料文物,由于后期的传承保护力度不够而被单调地存放入博物馆,只是偶尔进行展出,致使民族文化的传承与研究流于形式。另一方面,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耿马县的社会经济生活发生了深刻变化,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面临诸多困难。比如,耿马县民族歌舞团实施市场化改革后,如何平衡公益性与经济效益的关系,有待破解。

(二)民族语言文字教育传承体系不够完善

民族语言文字是有效传承少数民族文化的重要媒介,但是,目前耿马县民族语言文字的传承和教育正面临着一些困难。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现代化的深入发展,以及人们对保护民族传统文化的意识不足,许多少数民族群众在实际生活中并没有使用自己的文字,通用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区域正在不断缩小,民族语言文字的传承发展遇到新的难题。调查发现,耿马县少数民族中的许多年轻人,在与外界的交流中都讲汉语,基本不使用本民族语言,甚至在本民族内部交流的时候,有一部分人已经不会讲纯粹的本民族语言了。

民族语言文字的教育普及还不够完善。通过对耿马县勐永镇、勐撒镇等地的几所小学的调查,少数民族“双语教育”集中反映出的问题,是目前的教育体制难以为“双语教育”提供一个良好的教学环境,具体表现为“双语教育”师资紧缺、教材不足、课时紧张等,难以与初、高中和高考有效对接的问题。

(三)民族文化传播的方式有待改进

1.民族文化的影响力有待提升。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早期的传播渠道主要依赖于“口口相传”的方式,囿于本民族地区的生活方式而存在,对外传播交流甚少。随着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进步,地方党委、政府开始运用图书、报纸、电视、广播等媒介向外部传播少数民族文化,但从整体上看,民族文化传播的弱势地位较为明显,没有形成与现代信息技术传播方式相融合的格局,再加上地区发展不平衡、人才资金缺乏等因素的制约,导致少数民族文化传播的影响力十分有限。

2.节庆活动的内涵有待拓展。近年来,耿马县举办的民族传统节庆活动的影响力,虽然在不断扩大,但参与主体仍然受地理条件的局限,而且,这种带有浓厚节庆特征的民族文化展示和传播,参与者游览、体验和考察的时间都较为短暂,难以深入全面;从投入与产出的关系看,整体效益也不太高。同时,节庆活动受娱乐化、形式化、同质化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冲淡和侵蚀了民族文化传承和传播的主题。

3.民族文化传播技术的现代化建设较为薄弱,新媒体应用有限。调查发现,在传播力量最强的现代媒体和互联网上,具有较高价值的、能够展现耿马县民族文化内涵的文章和与之配套的视频图片并不多,在一些政府主办的网站上,也仅仅限于对民族文化的概况介绍,缺乏形象生动的图片、视频和文献。民族文化产业也没有与互联网进行深度融合,民族文化传播的“互联网+”意识还不够强。

(四)民族文化现代转化和创新乏力

民族传统文化的发展和传承需要以现代转化和创新的方式来实现,但是,目前民族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化和创新显得乏力。

1.传统民族文化与现代对接困难,民间民族技艺传承人后继乏人。调查中得知,耿马县民间一些祖辈传承的少数民族文化已经失传或正面临失传的问题。虽然一些少数民族文化有传承教育的素材,但传承人却极少。比如,精通民族技艺的老艺人,往往为了生计等现实问题,被迫放弃原有技艺工作,其中一个关键问题,就是即使这些老艺人愿意传授技艺,现在的年轻人却不愿意学,在老艺人过世之后,这些民族技艺就彻底失传。[10]这种现象在手工艺术、口传文化等方面表现得比较突出。

2.民族风俗礼仪逐步被淡化。受现代文化强烈而广泛的冲击,民族文化传承与发展面临诸多的挑战。从整体上看,耿马县的民族传统文化同其他民族地区一样,正在悄然地被现代文化冲击。尤其是民族地区的许多少数民族年青人,为了适应和融入现代化的社会环境,与原有生活渐行渐远,导致民族风俗礼仪逐渐失去古老的传统特性而慢慢被淡化,甚至消失。

四、耿马县促进民族文化传承与发展的策略

不忘历史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善于创新。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开发过程,绝不仅仅是民族传统文化的简单挖掘、复制和传承的过程,而是伴随着各参与主体的筛选、重现,甚至是再造,是随着社会发展而持续发展的建构过程。[11]耿马县民族文化的建构需要在政府公共管理的引导和支持下进行。

(一)健全民族文化保护和研究制度

制度为少数民族文化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方向和规则。民族文化研究和保护机制必须从少数民族文化本身出发进行构建。制度是少数民族在长期的生产和生活中所形成的行动准则与办事规程。诸多少数民族的制度文化本身具有一定的可持续发展思想,可以为民族文化的传承发展提供有效保障。

1.依靠制度来促进民族文化的传承和保护。许多少数民族都有保护水源和森林的乡规或族约。比如,佤族认为,森林里有主宰万物的“色神”能够庇护他们,满足他们的愿望。因此,佤族崇拜森林,有保护森林的传统,一般都会在村寨周围划出一些“水源林”和“色林”,用以保护水源和保证居住地的生态环境。一般来说,为有效保护“水源林”和“色林”,各村寨都有相应的村规民约,不允许在“水源林”“色林”中砍伐树木、狩猎、放牧等等。如果村民违反这些规定将会受到惩罚,轻者罚款或安排公益劳动,重者将逐出村寨。

2.因地制宜,细化民族文化保护政策措施,完善相关法规。政府要高度重视少数民族文化建设,把民族文化保护、研究、传承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作为政府有关部门政绩考核的内容,加强对民族文化保护和研究机构及宣传组织的资金支持。另一方面,要根据相关法律的规定和耿马县实际,强化民族文化立法建设,为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提供法律保障。

3.高度重视民族文化人才队伍建设。根据少数民族文化传承和发展工作的需要,耿马县要釆取有效措施,努力培养致力于保护、研究、传承民族文化的专业人才;要强化培训,千方百计提升民族文化工作者的专业素质;要加强对少数民族文化的收集、整理、研究和保护的力度,为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二)创新和完善民族语言文字教育体系

建立和完善民族语言文字教育体系,是保证民族文化传承和发展的必要条件。少数民族地区实施“双语”教学,既是贯彻党的民族政策的重要措施,也是促进少数民族文化传承和发展的有效手段,对促进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基础教育的发展和民族文化的传承与繁荣有着重要影响。

1.因地制宜推进“双语教育”。要将少数民族文化宣传教育纳入少数民族地区的中小学教学计划,形成制度安排。要把民族语言文字教育放在重要位置,不断推进“双语教育”的规范化发展。政府应积极引导,加大资金支持力度,为完善民族地区基础教育公共服务搭建平台,构建一套从幼儿园到中学的较为完整的民族语言文字基础教育体系,尤其要重视“双语教学”师资队伍建设、教材编制、明确教学重点目标和具体要求。

2.着力提高相关人员的民族语言文字水平。为切实做好民族地区的各项工作,耿马县应在直接接触和服务少数民族群众的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开设民族语言文字基础课程,不断提高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民族语言能力和民族工作素质。要在民族地区积极营造少数民族语言的使用氛围,为此,可以多创办一些贴近民众日常生活、生动有趣的民族语言广播电视节目,在文艺演出和重大节庆活动中设置“双语”主持人,等等。

(三)发展民族文化产业,打造民族文化品牌

民族文化的传播和构建都需要突出标志性。民族文化产业兴旺,民族品牌响亮,对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也就是说,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需要以民族文化产业作为支撑,并适应创新化、网络化、产业融合化的发展趋势。

1.要运用好互联网和新媒体。互联网打破了民族产业的地域限制,拉近了生产者与消费者的距离,民族文化产品通过网络化的形式传播,能够在促进各种网络形态新兴产业发展的同时,民族文化得到有效传播。因此,可以通过发展有关民族文化的网络移动视听等新媒体,促进民族文化的传播。

2.注重产业融合,打响民族文化品牌。民族文化产业与旅游、科技等产业关系密切,耿马县民族文化资源丰富,有许多资源可以挖掘和发展。例如,傣族和佤族的原生态民族音乐开发潜力很大,打造优秀、有影响力的精品原生态民族音乐文化品牌,不但能够推动民族音乐与相关产业的发展,为民族文化产业发展提供新模式、催生新业态、促进全产业融合,还能大大促进民族文化传承、发展与创新。

(四)以文化重构的形式实现民族文化的现代传承与创新

文化重构是实现民族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有效路径。现代浪潮中的民族传统文化已经不是静态、封闭的形式,它只可能以文化重构后的形式存在。[12]因此,必须积极探索民族文化的重构形式,为民族文化的传承、发展和创新提供支持。民族文化重构是在与外来文化互动中做出的有选择性的创新和组合。即“将其中有用的内容有机的置入固有文化之中,导致了该种文化的结构重组和运作功能的革新,这种文化适应性更替就是我们说的文化重构。”[13]

1.积极打造“生态博物馆”型民族特色村寨。“生态博物馆”型民族特色村寨,除了具有典型的民族民居特色外,与一般民族村寨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能够整体保留某一民族原来的民俗事物和自然风貌。例如,打造佤族“生态博物馆”型民族特色村寨的时候,不仅要对佤族的语言、文字、服饰、生产生活习俗等人文遗产做保护,还要对佤族村寨的自然环境做整体规划。生活在村寨中的少数民族群众,就是民族文化的主人,不必按照一般意义上的民族典型特征去展演自己的文化,而是可以按照自己固有的方式生活。这种正常的生活方式,就是他们本民族文化的展演。在这样的环境下,民族文化持续发展模式将得以形成,民族文化自然而然会得到有效的传承和发展。

2.保护和培养民族文化传承人。在符合民众愿望的前提下,有选择地对民族文化进行重构。第一,通过加强对民族文化传承人的保护、培养和培训,并为民族文化传承人建立数据库,以此为基础,积极进行代表性传承人申报工作,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增强民族文化的影响力和号召力。第二,少数民族群众在与外界交流和互动的过程中,对现代化的生活方式总体上是向往的。因此,受现代社会环境影响而进行重构后的传统民族文化,是可以被大多数少数民族群众接受的。只要这种重构不出格,符合少数民族文化的本质特征,就能既迎合少数民族民众的现代需求,又保持民族传统文化的风俗礼仪,最终实现民族传统文化的有效传承、发展和创新。

猜你喜欢
佤族少数民族民族
云南佤族音乐文化意蕴的传承分析
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
我们的民族
一个民族的水上行走
少数民族的服装
我认识的少数民族
探究佤族文化如何保护和传承
多元民族
云南佤族音乐文化意蕴的传承分析
求真务实 民族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