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从严治党下基层党组织日常教育管理问题研究
——以浙江省台州市为例

2019-01-26 06:06林兴初
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 2019年6期
关键词:党员干部党组织监督

林兴初

(中共台州市委党校 党史党建与统战教研室,浙江 台州 318000)

党章第三十一条规定:党的基层组织要“对党员进行教育、管理、监督和服务”。《中国共产党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条例》指出:“充分发挥党支部直接教育、管理、监督党员作用”“将严的要求落实到党员教育管理工作全过程和各方面。”[1]近年来,浙江省台州市基层党组织日常教育管理党员的实践探索,深刻地诠释了全面从严治党必须与基层党组织日常教育管理深度渗透融合,积极打造一支政治合格、执行纪律合格、品德合格、发挥作用合格的党员队伍,[2]充分激发基层党组织的生机活力,为确保党始终成为“伟大事业”“伟大斗争”和“伟大梦想”的坚强领导核心。笔者向浙江省台州市直机关党支部书记发放了相关问卷680 份,收回669 份,有效669 份,并以此为基础开展探究。

一、台州市强化基层党组织日常教育管理的创新实践

党的十八大以来,浙江台州在全市党员中开展的“学党章党规、学系列讲话,做合格党员”学习教育,以尊崇党章、遵守党规为基本要求,坚持深入细致学、攻坚克难干,着力解决突出问题,推动党内教育从“关键少数”向广大党员拓展、从集中性教育向经常性教育延伸,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全面抓牢基层党组织的思想政治建设

思想建党是保持党的先进性的根本。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马克思主义信仰、共产主义理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是共产党人的命脉和灵魂。台州市实施以“红云、红人、红细胞”为主要内容的“三红”工程,打造了“红色引领、组织畅通、系统联动、活力焕发”的机关党员日常教育管理新模式,将全面从严治党落实到每个支部,传导到每名党员。

1.注重红色平台建设。在承继传统党建组织化学习平台的基础上,台州大力建设新媒体红色平台。一是创新搭建红色资源丰富、涵盖面广、功能强大的“台州网络学习城”,要求广大党员,尤其是党员领导干部必须保质保量完成政治理论学习。二是积极打造“红云”工程建设,架起党建信息化“一片云”。以“台州红云”微信公共号为核心,整合党务微信群、QQ 群、移动“E”管家等平台,构建起党组织上下贯通、横向联通的脉络,实现无缝式信息化覆盖;在“红云”上设置“微动态”“微党务”和“微竞学”等栏目,采用“线上竞学+线下奖励”“线下反馈+线上解答”等,开展形式丰富的主题活动;以加强机关文化建设为突破口,定期邀请专家授课,综合运用“线上通知+线下组织”,不断提升“红云”的关注度,扩大覆盖面和影响力。

2.注重红色主题内容建设。一是大力弘扬和传承“大陈岛垦荒精神”。通过开展“弘扬‘大陈岛垦荒精神’续写‘八八战略’新篇章”主题党日活动、召开理论研讨会等形式,深挖本土红色教育资源,传承好红色精神,做好新一代“垦荒者”。二是紧扣中央精神,夯实红色思想根基。积极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落实“三严三实”教育活动和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把思想政治工作抓在日常、严在经常,锤炼党员干部的党性,拧紧思想上的“总开关”。

3.注重红色环境建设。在社会生态环境方面,注重全体公民的思想道德建设。2013 年制定出台了《台州市公民道德建设实施意见》,紧紧围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在全市广泛开展“大爱台州”主题道德实践活动,“崇德重义、向上向善”的社会风气日益浓厚。在政治生态环境方面,注重党员干部的廉政纪律建设。编写党纪党规口袋书,列举廉政风险防控清单;对全市县处级党员领导干部进行党章、党纪、党规专题培训、开展预防职务犯罪宣讲活动,强化领导干部的纪律意识。在舆论生态环境方面,注重为党员干部营造良好的正面激励示范。综合运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以“红人”工程建设传递正能量;通过统筹组团服务推动,打造一支常态化的党务“红人”生力军;开展“市级机关党员服务一条街”暨志愿对接服务“三走进”活动,打造一支党员志愿服务“红人”队伍。

(二)全面抓细基层党组织的作风建设

1.建立常查机制。一是开展党员干部“慵懒散”专项整治。2011 年,颁布了《台州市党政干部作风和效能问责暂行办法》,对“21 种重点问责情形”“10 种基本问责方式”“4 种主要问题程序”和“4 种长效机制”作了明确规定。二是结合“拉高标杆,争先进位”工作,梳理机关效能短板及整改清单,明确整改措施、时限,挂牌销号,建立发现问题“挂号”、剖析问题“对号”、解决问题“销号”的良性工作机制。三是开展日常作风效能检查,以“查能力、查状态、查纪律、查服务”为主要内容的“四查四整治”活动,集中整治“慵、懒、散、慢”,机关作风改进明显。

2.建立常考机制。一是全面实施“述职+考核”,强化党建责任落实。完善市级单位党建工作考核办法,建立党组(党委)书记、机关党委(党支部)书记抓党建主体责任工作清单制度,把职责细化到人、量化到岗,规范述职内容、方法步骤,年底开展双向述职,将述职情况与党建考核、评先评优挂钩。二是重点开展关键岗位“公述民评”专项制度探索。为切实解决“中梗阻”问题,台州市在路桥区、黄岩区试行中层关键岗位“公述民评”制度,通过明察暗访的方式走访服务对象,对党员干部的工作绩效进行民主评议,并作为年终考核、选拔任用的重要依据。

3.建立常管机制。2017 年,台州市仙居县积极创新党员教育管理的长效机制,在县级机关党组织中全面推行了党员“十二分制”管理制度。借鉴驾照管理的理念,对党员日常行为设置记分项目,记分达到6 分的,由党组织通知提醒;记分达到9 分的,由党组织进行警示谈话;记分达到12 分的,作为不合格党员处置。仙居县把“三会一课”、党员固定活动日、学习培训等作为重点记分项目,要求全体党员必须按时参加,无故缺席的每次记6分,请假的每次记2 分,每月进行汇总计分。“十二分制”有效实现了党内组织生活的严肃性。

(三)全面抓实基层党组织的制度建设

1.严格管理制度。2013 年,台州市针对基层党组织生活不规范的问题,及时制定《关于加强和改进基层党组织生活的指导意见》,构建了“6+X”党的基层组织生活模式,全面从严落实“三会一课”制度,并于2014 年在浙江省率先探索了党组织“服务清单”,进一步规范基层党组织活动。

2.严格执行制度。2012 年,构建了廉政风险预防干预“网络机制”,搭建了“台州市党员干部廉政风险干预系统”平台,实现了全市范围内党政权力信息的统一平台共享;推行“一岗双责”和“一案双查”,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和“制度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公平、及时地惩处无视法纪、违法犯罪的行为。

3.严格监督制度。按照把“纪律和规矩挺在法律前面”的要求,加强对党员日常行为的规范和教育,不断深化党员干部监督大联动工作机制。通过“五联”工作机制,及早发现、提醒和制止党员干部身上存在的未构成党政纪处分的苗头性问题,使党员干部及时发现问题,在发现问题中触动思想,在触动思想中自我整改、自我约束,不断增强纪律和规矩意识,确保每名党员干部都置于制度、上级、同级和群众的监督之下。

二、台州市强化基层党组织日常教育管理面临的挑战

台州市立足于抓“红”、抓“常”、抓“严”的基层党组织日常教育管理工作实践,既强化了基层党组织在党员教育管理中的主体作用,又充分激活机关党员的能动作用。但在实践中也面临机关党员“退位”和基层党组织“缺位”的问题。

(一)部分党员自律“退位”的问题

众所周知,先进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质属性,毛泽东曾尖锐地指出:“有许多党员,在组织上入了党,思想上并没有完全入党,甚至完全没有入党。”[3]当下,这种情况也存在于一些机关党员中,笔者在此将其称之为党员自律“退位”现象。

1.认同感挑战。一般而言,党员身份认同可以分为自我认同和社会认同。在访谈中,有很多同志感叹“在过去,谁是党员,关键时刻一眼就能看出来,现在却很难分得出来。”这就说明当前在社会空间和网络世界,需要“挺身而出”的时候,党员似乎“不在现场”,党员身份的社会认同感受到极大的挑战。部分党员在日常生活中降低了党员的基本标准,自我认同感变得模糊。例如,在回答“您对共产党员信教问题的看法”时,“不能信”占79.82%,“可以信”达13.30%,“无所谓”有6.88%,超过20%的市直机关党支部书记认为党员信教不是个问题。这足以说明,这些支部书记的理想信念是模糊动摇的,亟需引起高度重视。

2.归属感挑战。党员的归属感是指党员对党组织的认同和责任心,体现党员对党组织的信任度和忠诚度。[4]调研显示,党员对党组织的依赖性、归属感明显偏低;党组织对党员的影响力、凝聚力也在降低。例如,在“当您遇到困难和问题时最想求助的是”,第一位是“家人”(34.68%);第二位是“亲朋好友”(27.36%);第三位是“领导和同事”(20.05%);居于末位的是“党组织”(17.91%)。可见,对党组织缺乏信心,思想有疑惑不向党组织汇报,工作有难题不找党组织帮助,生活有困难不靠党组织解决,淡化了部分党员主动接受党组织教育管理的意识。

3.自豪感挑战。“我是一个共产党员”、一个党员一面旗帜,每一位共产党员都应该充满自豪感。然而,当下某些党员不仅不愿意公开亮出自己的政治身份,还暗生了“自卑”情绪,存在“在党不言党,在党不忧党,在党不爱党,在党不为党”的不良现象,[5]党员意识淡化,缺乏对党员政治身份的荣誉感,党员自豪感减弱会对党的基本政治伦理产生违背和游移。调查表明,有的党员在不同程度上存在集体和个人荣誉感淡化问题,对分内工作能推则推,不能推就敷衍塞责,丧失了应有的动力。

(二)少数基层党组织管理“缺位”的问题

1.教育缺位:党员教育的内容和形式不能很好地适应党员要求。在教育内容上,部分基层党组织还没有从务虚的传统观念中走出来,教育内容笼而统之、千篇一律、空洞无物,不能触及党员的思想和灵魂,效果不理想。在教育方式上,部分基层党组织仍普遍依赖于传统的政治说教,没有很好运用新媒体新形式,既没有“走出去、请进来”,也没有“研讨式”“案例式”教学,单调呆板。在教育对象上,部分基层组织把党员干部教育培训看成是可有可无的“软指标”,党员教育培训不分对象“一锅煮”、不分层次“一刀切”,不分时期“一个样”,没有很好把握党员多样性、个性化的需求,应付痕迹明显。

2.管理缺位:党员管理制度建设滞后于形势发展需要。从总体上看,党建工作制度不断出台,制度管党治党的格局已基本形成,但部分基层党组织管理还存在着有章不循与无章可循现象。一是有些制度贯彻执行力度不够,未能起到应有的作用,同时,部分基层党组织不按要求落实组织生活制度,存在着组织随意、管理松散的现象。二是有些制度缺乏明确规定和执行标准,自身价值并没有得到实现,缺乏长效考核机制和奖惩机制,对党员缺乏约束力,激励效应发挥不出来。调研发现,部分党组织管党治党担当不够,落实“两个责任”缺位;执行“三重一大”制度不规范;对新情况、新问题缺乏深入分析,甚至陷入遵章守制的吃亏、违规犯纪的得利的实践误区,存在着管理失灵现象。

3.监督缺位:党内监督存在“破窗效应”。《中国共产党党和国家机关基层组织工作条例》 明确规定机关基层党组织“对包括本单位负责人在内的每个党员进行监督”,但由于认识上的偏差和实际操作中的困难,当前机关党内监督还存在“宽、松、软”现象,往往容易流于形式。有的基层党组织在履行监督职能上,信息闭塞,容易产生“孤岛效应”,事前、事中监督的氛围没有完全形成,即便是事后监督,也往往是被动处理,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有的党员领导干部自恃“特殊党员”,缺乏自我监督和民主意识,党组织和党员也不敢监督和直接向上级党组织反映问题,更不敢直接批评;有少数基层党组织的党务干部不愿拉下面子“得罪人”,怕“监督上级遭报复、监督同级伤感情、监督下级丢选票”,监督工作乏力。

三、新时代完善基层党组织日常教育管理工作机制的重点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从严管理干部贯彻落实到干部队伍建设全过程,坚持从严教育,从严管理,从严监督。”[6]因此,党员日常教育管理工作要充分发挥党支部教育、管理、服务、监督党员的基础性作用,建立完善基层党组织把日常教育管理抓在纪律处分前面的工作机制,把党员教育管理融入日常、抓在经常。

(一)内化于心:健全严谨科学的长效学习教育机制

“思想建设是党的基础性建设。革命理想高于天。”[7]基层党组织要精心组织学习教育,注重锤炼党性,强化“补钙”“铸魂”,将思想教育融入日常,拧紧思想“总开关”。

1.科学设置学习教育内容,突出政治性和服务性。一要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作为党员教育管理的首要政治任务,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的常态化制度化,坚定党员的理想信念,提高党性修养。二是要紧扣上级党委、政府和本单位工作重点,科学设置学习教育的主题,积极引导党员干部将理论转化为思想,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保证学习教育的实效性。三是要把“务虚”与“务实”、思想教育与解决实际问题有机结合起来,根据形势情况的变化和党员的差别性需求,及时更新教育内容,分层分类分领域开展党员教育,切实增强服务性。

2.有效拓展学习教育形式,突出多样性和互动性。一要坚持领导领学、支部带学、个人自学、团队帮学、网络辅学相结合,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做到学而懂、学而信、学而用,探索多样教育形式,拓宽学习教育渠道。二要注重学思践悟,紧密联系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加强研讨式学习。大力推行研讨式、启发教育、情景模拟、案例教学、双向交流等学习教育形式,通过情景创设和气氛营造,增强教员与学员之间的交流与互动,让党员干部在潜移默化中体验、感悟和接受学习教育。三要创新运用党员学习教育工作的平台,有效整合教育资源。依托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网络,为党员干部的个性化需求提供丰富的教育内容;采用网络多媒体形式,把枯燥呆板的学习变为动感的视觉、听觉艺术,激发党员干部的学习热情和兴趣;健全网络交流平台,强化党支部“微教育”的主角意识,灵活用好网站、微博、微信,通过微视频、微动漫等形式,及时推送学习内容,积极打造“指尖上的微课堂”,促进党内有效交流,从而凝聚“微力量”。

3.不断完善学习教育制度,突出示范性和约束性。一要完善党员定期学习培训制度。党组织要建立党员学习档案,实现学习培训制度化,确保党员干部能定期有效地接受学习教育,将党员干部的学习培训成果与职务晋升、岗位安排有机结合起来,激活党员参与学习培训的主动性。二要积极推行学习考核机制。党组织应明确要求每名党员定期完成相应的学时,把学习纳入党员的考评目标中,不定期对党员采取“书面测试进行考学、民主测评进行评学、查阅笔记进行督学”等,形成长效考核机制。三要建立党员经常性学习教育制度。完善党员理论学习情况档案管理、考勤、通报、调研、经验交流和自学等制度,保证全体党员学习教育经常地、持久地开展,实现党员学习教育全覆盖。

(二)外化于行:健全严管厚爱的长效管理机制

“党的组织生活是党内政治生活的重要内容和载体,是党组织对党员进行管理的重要形式。”[8]基层党组织要建立和完善党员长效管理机制,既要增强党员管理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又要强化党员意识,进一步提升认同感、归属感和荣誉感。

1.坚持落实好“三会一课”制度:明方向。“三会一课”制度是被长期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党的基层组织生活制度。在党员日常教育管理中,一是必须严格坚持“三会一课”制度,要精心策划其主题、不断丰富内容、积极拓展学习教育载体,坚持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突出政治学习、理想信念教育和党性锻炼,保证每位党员都能参加、都要参加。二是完善“三会一课”监督激励机制,把落实“三会一课”制度作为各级党组织党建工作考核的重要内容,充分发挥考核、通报“指挥棒”和“晴雨表”的作用,切实让每位党员学起来、改起来、做起来,每个支部动起来、严起来、强起来。

2.全面推行党支部主题党日活动制度:强服务。在时间保证上,每月固定一天集中党员开展主题党日活动,严格签到,确保党员都要参加,体现党内组织生活的严肃性。在内容确定上,既要突出主题党日活动的政治属性,也要把服务参与地方党委政府中心工作作为活动主线,做到政治功能和服务功能有机结合。在方式选择上,要综合运用好红色教育基地、党员服务中心、“两微一端”等平台,对不同主题选择相应的方式,尽量做到内容实、形式活、效果好。在质量监督上,要不定期对基层党组织开展主题党日活动情况进行全覆盖督查,对活动组织不认真、不经常的党组织要及时批评纠正,提升党员学习教育质量。

3.健全经常性的党内谈心谈话制度:聚共识。切实落实好党组织领导班子成员之间、班子成员和党员之间、党员和党员之间的经常性的谈心谈话,坚持问题导向,遵循实事求是、坦诚相见、耐心疏导、提前预防、经常及时等原则,要从关心关爱党员健康成长出发,综合运用好个别教育、集体谈话和交心通气等方式开展谈心谈话,及时掌握党员在政治、思想、工作、纪律、家庭等方面的动态情况,经常进行交流沟通,消除隔阂分歧,形成思想共识,增进党内团结,增强党员的组织归属感。

4.深化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凝党心。基层党组织要大力推行“温馨管理”,在全面从严治党中凝心聚力。要不断深化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着力把党员个人价值的实现和党的事业发展有机地统一起来,增强党员的责任感和荣誉感,[9]激发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提升基层党组织内聚力。一是定期开展党员评优活动,坚持精神激励和物质奖励并举,强化党员“角色”意识,增强党员身份的荣誉感、自豪感、责任感。二是在政治上、思想上、行动上真正关心关怀关爱党员,让每位党员都能切实感受到党组织的温暖。三是充分发挥党内关爱资金(基金)排忧解难的作用,帮助困难党员解决生活上的难题,帮扶党员进行创业;通过上门“送课”“送医”等活动,定期探望年老体弱多病、行动不便的老党员,给予其更多的关心照顾。

(三)固化于制:健全严密完善的长效监督机制

“党内监督没有禁区、没有例外。信任不能代替监督。”[10]基层党组织必须建立健全长效监督制度,实现党组织对党员的经常化制度化监督,不断强化党员的红线意识和底线思维。

1.大力营造党内监督的良好氛围,强化党员监督意识。加大党风党纪教育,切实强化党员的党性观念和纪律意识,激活党员参与党内监督的权利意识、党员接受党内监督的义务意识和监督地位人人平等的意识,从根本上解决监督是“挑毛病”“丢面子”的问题,树立起监督是帮助同志及时发现问题、尽早纠正偏差的理念,自觉地倡导、加强和接受监督,让接受纪律和规矩的约束成为党员干部的日常习惯,进而形成主动参与、自觉接受组织监督的良好氛围,为加强和改进党内监督工作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

2.不断完善全方位的监督机制,提高监督实效。党内监督既要靠自觉,更要靠制度。一要落实明察暗访和巡视制度,不定期对各党组织执行日常管理制度的情况进行明察暗访,坚持以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为重点,围绕不遵守上下班纪律、工作时间脱岗娱乐、窗口单位服务效能等方面开展检查,及时整改,问责到人。二要完善事前监督,强化防范预警机制。加强事前监督是把日常教育管理抓在纪律处分前面的关键所在,要落实好党员定期汇报制度,加强对党员“八小时以外”生活圈和社会圈的监督,把监督关口前移,及早处理倾向性、苗头性问题。三要落实举报制度。完善群众举报渠道,及时梳理举报线索,定期分析处理举报问题,增强党内监督的透明度。

3.严格执行责任追究机制,实现党内监督无禁区。有章不循、有纪不依、执纪不严等问题发生的根源是责任追究不到位,问责是监督执纪的重要保证。一要健全党内监督制度执行机制,提高执行力。要始终严格地执行监督制度,坚持制度面前每位党员平等、制度执行没有例外,敢于动真格,做到不为压力所惧、外力所扰、阻力所困。[11]二要建立严格的监督问责机制,提高震慑力。要明确划出思想上的红线和行为上的底线,加大监督检查惩处追责的力度,特别是违反政治纪律和规矩的行为。通过问责压实责任,让党内监督形成完整闭环,让党的纪律、规矩、制度真正成为带电的高压线。

猜你喜欢
党员干部党组织监督
党员干部新书架
清华党组织公开
党员干部要“心强身壮”
突出“四个注重” 预算监督显实效
人大党员干部要当好“四个表率”
以提升组织力为抓手建设全面过硬的国企党组织
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思考和实践
党员干部怎样用好微信群
监督见成效 旧貌换新颜
夯实监督之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