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子若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的实施,国内科技馆行业体系逐渐完善,各级科技馆建设蓬勃兴起。在科技日新月异的大潮中,科技馆展示形式和表现方法日趋多样化。多种新媒体、新工艺、新材料都得到普遍使用,展品科技含量和艺术感染力有较大提升。但大部分科技馆展览依旧缺乏吸引力,为了寻找问题的症结,笔者带着疑问,前往美国加州科学中心进行了实地考察和研究。
美国加州科学中心前身是1912年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建立的展览馆,1951年更名为加州科学与工业博物馆,1987年正式定名为加州科学中心。它的主体建筑坐落于洛杉矶博览会公园(Exposition Park)内,与洛杉矶知名的私立大学南加州大学比邻。该科学中心是美国西海岸最大的以航空航天展品为特色的科普场馆。
加州科学中心被称为世界上最值得参观的博物馆之一,是因为这里陈列有世界级的明星——“奋进号”航天飞机。这架高 36.6m、宽23.4m、长约120m、重71吨、造价20亿美元的庞然大物,退役后经过长途飞行和为期两天的洛杉矶陆上旅途,正式进驻加州科学中心,并于2012年10月30日向公众开放。[1]
加州科学中心外空地摆放着的SR-71(别名“黑鸟”)侦察机,是加州科学中心的知名科技藏品之一。它以超高飞行速度(3530km/h,约3倍音速)和飞行高度(25900m)作为冷战时期美国克敌制胜的重要武器而被载入史册。战机采用三角翼布局,机翼根部前缘到机头由锐利边条连接,机翼两边黝黑、硕大的喷气发动机格外显眼,扁长流线的造型十分科幻。SR-71的生产数量仅有32架,能够得以安全退役且保留下来的屈指可数,这架保存在科学中心的SR-71是其中幸运的一员。
来到科学中心主建筑前方,穿过由双色玻璃搭成穹顶的序厅“科学殿堂”,可以看到主厅上空悬挂着并驾齐驱的F-5系列飞机模型,仿佛随时都有可能来个“双机滚筒飞行”。
科学中心二层区域展示内容更加丰富,长廊右侧展示着一个长约2.9米、直径约1.8米,形状类似圆锥体的航天器,航天器表面材质的磨损程度已经向观众展示出了它的丰功伟绩。仔细端详其内部空间,并没有精致的飞船控制仪器和显示屏幕,而且乘坐空间十分狭小,座椅只够一个身形不大的宇航员使用。与它相邻的圆盾型物体上布满了因大气摩擦、物体表面材质烧焦脱落形成的放射状纹理。这两个用厚重亚克力板全密封的藏品,构成了载入史册的“水星号”飞船(美国第一代载人飞船),它运载着首个进入外太空的黑猩猩哈姆(Ham)成功完成了宇航座舱安全性实验的重要任务,拉开了美国载人航天事业的帷幕,成为美国外太空探索道路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二层展厅其它空间还展示有各类卫星、太空望远镜、火星登陆器、飞船指令仓等实物展品或模型,部分悬厅还陈列着各种老式航空器,包括单翼滑翔机、双翼飞机、螺旋桨飞机等。最后穿过悬廊,一面巨幅的航天飞机发射照片把观众引入镇馆之宝——“奋进号”的巨大机库。机库内分区域展示着航天飞机的助推发动机、奋进号宇航员的生活仓、宇航飞机的结构图纸和外层陶瓷隔热片、宇航员太空食品等一系列藏品。
这些独特的藏品,尤其是记载着美国航空航天史重大历史节点的科技藏品,成为了加州科学中心的一大特色,吸引着全世界的参观者接踵而至。
“奋进号”航天飞机是美国建造的第五架、也是最后一架航天飞机。它作为加州科学中心的一张名片,科学中心专门为它策划了“奋进号和加州的故事(Endeavour The California Story)”专题展览。
进入展区大门,迎面而来的是几个硕大的橡胶轮子、它和普通轮胎表面磨损程度的对比,以及背后墙体上航天飞机即将降落时的震撼照片,让人不禁发出阵阵感叹。旁边墙壁上排布着几张航天飞机的设计图纸,在肃穆庄严的灯光照映下,“挑战者号”(Challenger)的故事首先呈现在观众眼前:1986年1月28日,“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升空73秒后,因为一个零件失效导致助推火箭爆炸,航天器解体坠毁。机上7名宇航员迪克·斯考比、麦克尔·史密斯、罗纳德·麦克乃尔、艾里森·耶科、莎伦·克里斯塔·麦考利夫(女)、格里高利·加威斯、朱迪斯·莱斯尼克(女)全部丧生。看到他们生前微笑的照片,令人不由得产生了一丝伤感和敬佩之情。
在“挑战者号”事故之前,已有许多勇敢的开拓者为全人类的航天事业牺牲了小我。其中“阿波罗”1号飞船指令长卡斯·格里桑在遇难前几周接受记者访问时说道:“如果我们死了,我们想让人们接受这一事实,我们所进行的是一个冒险的事业。我们希望,如果我们发生了意外,这一计划将不会因此而延误”。这种抱着必死信念的大义令人动容。在实现飞向太空梦想的过程中,有成功和喜悦,也有挫折和牺牲。人类既不会因挫折和牺牲而放弃,也不会因成功和喜悦而满足,人类会产生新的梦想并为之努力。这就是人类,他的梦想永远不会停歇,他的探索和奋斗永远不会止步。航天事业的发展历程证明了这一点,人类社会的发展史也证明了这一点。[注]资料来源:中国科技馆2003年举办的展览“梦系太空——人类航天事业历程与成就”。
为了填补“挑战者号”坠毁后遗留的任务空缺,“奋进号”利用此前四架航天飞机的备用零部件被拼装建造了出来,组装地是加州洛杉矶棕榈谷。在“挑战者号”航天飞机罹难宇航员照片的旁边,分别展示了“奋进号”上的设备和仪器,包括太空马桶、食物补给柜、宇航员的随身物品和观众最好奇的各种太空装备。展厅中部还设有“奋进号”发射控制中心的复制模型,透过古老的仪表和显示器可以看到“奋进号”历次任务发射时的录像。附近还有VR、4D等设备可以让观众体验“奋进号”发射时的真实感受。
在展厅另一侧的墙面上,依次列出了“奋进号”总共25次进入太空的时间、宇航员名单、任务编号和主要任务以及着陆地点。之后用超大幅“奋进号”退役并乘飞机返乡的照片吸引观众的视线,“奋进号”被运送到科学中心的全过程被一幅幅图片展示出来,观众随着航天飞机“返乡”照片的指引,被引导至巨幕放映厅,在震撼音效中亲身经历一次迎接“奋进号”的兴奋和喜悦,从情感上进一步与科技藏品产生共鸣。
一个展览如果能够从精神层面和观众产生共鸣,那无疑是成功的。在参观完“奋进号和加州的故事”专题展览后,展览所讲述的故事还不断地在观众脑中回响。为什么会有这种奇妙的体验?加州科学中心从以下几个方面,逐步引导观众理解故事的背景、想象故事的画面、最终领悟藏品背后的科学内涵,进而促使观众产生认知共鸣。
1. 在故事背景阐述部分采用“情境教学法”[2]
情境教学法应用到展览展示方面可以解释为:重点从认知方面着手,利用展览故事线或展示区域,使观众沉浸在创造的故事或环境之中,并通过多种展示手段使观众自然接受相关信息材料,最终与展示主体产生共同认知和情感联络的模式。
专题展览的故事线设置遵循了真实性、完整性、重点突出这几个原则,避免了知识传达的生硬、说教感,使观众自然地跟随故事发展,接受藏品传达的知识内容。
虽然“奋进号”是加州科学中心的镇馆之宝,但是展览“故事”的开端并没有直接从“奋进号”切入展开,而是选择了人类航天史上的大事件——“挑战者号”航天飞机的悲剧性事故作为整个展览的“情境导入”,用世人皆知的真实故事,调动观众的情绪,利用观众心中的“柔软”抓住观众的眼球,吸引观众跟随故事主线进一步了解展览内容。同时利用这个悲壮的故事把为航天事业不惧牺牲的伟大科学探索精神阐述出来,为观众观展奠定了情感基调,此处体现了故事线的真实性原则。
一个完整的故事一般包括“开端—发展—高潮—结局”,而展览故事线的叙述表达也同样具有与文学作品相似的序列性。主题展区从“奋进号”问世的“开端”——悲壮的“挑战者号”事故,到“发展”——“奋进号”在加州棕榈谷组装完成,再到“高潮”—— “奋进号”完成25次太空飞行任务,最后是“结局”——“奋进号”退役后千里迢迢运往加州的线性讲述,完整地把藏品本身的生命历程与相关展品融合表述,并按照观众的参观习惯形成展区的故事线和参观动线,使展览更具亲和力,减少说教感。此处体现了故事情节的完整性原则。
展览展示的目的是与观众产生共同认知和情感连接,让观众能跟随一定的逻辑从已逝的历史和无声的展品中,体会到背后蕴含的记忆、经历与智慧,体味展览的作用和意义,并把它的影响传递下去。“奋进号和加州的故事”主题展览以“奋进号”的前世故事突出了科学探索的大无畏精神,奠定了展览基调;以“奋进号”运往加州的过程中,居民情感、生活的变化和城市精神面貌的变化等,建立了与观众的情感连接;把藏品具象的“点”延伸至个人、城市精神等抽象层面,完成了展览主旨的升华。此处体现了故事结构中突出认知重点的原则。
2. 运用多种布展形式,增强观众沉浸感
从展览的角度来看,沉浸感可以理解为:展览中涉及和包含的,或者为观众创建的一种特定时空体验。在特定条件下,观众可对其进行评判,从而促使某几类知识的获得,如有关展览的陈述性知识、与体验相关的情绪或情感回应等。[3]
“奋进号和加州的故事”专题展览从整体的色彩基调、灯光设置、图片和文献资料的搭配、设计元素的应用、多感官体验等多个方面着手来提升观众的沉浸感受。
首先从展区色彩基调和搭配入手。展区前半部分因为讲述了“挑战者号”的悲惨事故,整体色调以暗灰色为主。因为人有趋光性的特点,在暗灰色基调下主题文字信息以较明亮的5000K(色温)白光重点突出,展览内容重点文字信息、照片内容则采用色温3000K暖黄光射灯强调突显,给人一种庄严肃穆的感觉,同时展示的主要内容也一览无余。
展区中部因展示的是“奋进号”航天飞机中的生活设备和宇航员材料,主色调转变为亮银灰色,对应图片旁边高低错落地摆放着重要藏品,同时重点藏品及史料用5000K射灯补光,方便观众的阅读和近距离观赏。
展区末尾因介绍奋进号退役运送至加州科学中心的过程,展墙整体色彩使用桔红色,与展示照片中的“奋进号”桔红燃料仓前后呼应,此区域则采用3000K的泛光灯进行照明,与前两个展区形成了色相对比,使观众自然的朝着光明、多彩的方向前行。
其次从物理空间大小和维度的应用入手,物体的空间容积越大就越容易使观众产生情感共鸣。比如我们对比观看图片和现实中的乐山大佛,观赏体验是截然不同的。在展示过程中平面物体(二维)的展示效果也远逊色于三维物体,尤其是经过特定布置的展品,更容易让观众产生沉浸感。比如在展区前部,科学中心把航天飞机的巨型轮胎和家用汽车轮胎放在一起形成对比,吸引观众注意。同时结合航天飞机降落的巨幅背景照片,赋予了展品四维状态,显得格外生动。
最后从展品的真实性和多感官刺激入手,物体的真实性在营造沉浸感时也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展区中部的发射中心复原模型完全按照实物样式进行制作,配合发射台的复古屏幕和键盘、按钮,观众可以通过视觉、触觉来增强沉浸感。并且展区内还有VR设备,使观众可以更全面地感受“奋进号”发射过程带来的观感刺激。
加州科学中心的文化创意产品种类多样,别具特色。除了展览本身以外,不少文创产品也是以馆内藏品为原型进行开发的,大致可以分为三种类型:
此类文创产品价格较低、结构较为简单,大部分是根据馆内藏品的外观进行发散设计,同时结合卡通化IP形象,打造出符合观众审美的实用物品。此类文创产品往往能够持续强化知识的传播效果,让观众牢记藏品背后的故事。比如太空黑猩猩哈姆(Ham),科学中心提供了多种动作、表情和大小的哈姆造型玩具,而且附赠的纸牌上有哈姆的故事介绍,观众购买了文创产品就等于把对应的展品带回了家。
此类文创产品价格较高、包装精美,一般需要观众通过手工制作、拼装、上色等工序才能完成最终产品。比如SR-71“黑鸟”侦察机模型、火星车模型、宇航飞机发射场景模型、“奋进号”拼装模型等。这些文创产品因能严谨地反映真实藏品的规格(等比例缩小)、特点和某一个阶段的状态,所以观众的喜爱程度较高。通过手工制作、拼装、上色等操作过程,观众详细观察了科技藏品的细节、深入了解了科技藏品的结构特点,也能更深层次地理解科技藏品背后的故事和内涵。完成后的文创产品对观众来说可谓是独一无二的工艺品,这也让科技藏品/展品在这一维度上得以保存和延续。
此类文创产品价格较高、做工精细,能够高度还原藏品原貌,如宇航员制服、训练服、帽子、太空手套、头盔等。这些文创产品把观众作为传播主体,当观众穿着此类文创产品演绎太空故事、想象自己是太空英雄的同时,它自然地唤醒了观众对知识的记忆,并且使藏品背后的科学内涵得到了进一步传播和发扬。
小小的文创产品使科学中心的科普教育由展厅延伸到了观众家中,把短暂的参观转变为了能够反复强化认知的学习。观众购买文创产品的同时,等于把独具特色的科技藏品带回了家。观众在把玩文创产品的同时,对应的科普知识又再一次进行了传播。文创商店也成为了科学中心的另一个重要的科普阵地。
可见,科学中心内多样的科技藏品为文创产品提供了丰富的创意资源,进一步体现了科技藏品在营造场馆特色中的特殊作用。
不论是通过藏品讲故事、策划展览,还是以科技藏品为原型开发文化创意产品,均须以深入的研究为前提。没有深入的研究,展览主题、展览内涵、故事线、文创产品的创意,均是无源之水。
博物馆的设立,其本意是要提升观众的认知、满足其文化体验需求,以“奋进号和加州的故事”专题展览为例,展区规划时优先考虑了观众的行为习惯,即不喜欢走“回头路”、具有向光性的特点、不喜欢生硬说教的展示形式、喜欢沉浸感强的环境和体验、喜欢新鲜事物等。因此,在故事线的编排上避免了平铺直述,而从一个悲壮的事故出发,抓住观众眼球,用观众较为习惯的线性描述方法,将“奋进号”的前世今生娓娓道来。
展览策划前期的科学研究一方面为展览的故事线选择、展区功能的划分、整体色调、灯光的运用等提供了方向指引,另一方面为展览效果的预判提供了理论依据。展览从观众的诉求出发,才能更平易近人,更容易与观众形成默契的沟通渠道,提高展览信息交流的效率;展览从观众的心理感受出发,在色彩、灯光、声音、文字、符号、元素等细节方面都服务于展览的整体规划,观众在参观时才更容易产生沉浸感,并与展览主体(展品)产生认知共鸣,进而加深科学内涵的传播效果。
藏品本身承载着丰富的信息,容易与观众的记忆融合从而产生初步认知,但未经归纳、提炼的藏品/展品难以构建顺畅的信息沟通渠道,科学内涵传播效果不佳。“奋进号”机库中的系列藏品,每个藏品本身在研发、使用上都有各自的故事,但如果不对其进行研究归类而随意散置在科学中心的任意区域,想必观众在参观时也只是走马观花而已。
通过深入的科学研究把同类别、同时期、同功能的多个藏品进行集中提炼,相互转承,形成相关联的展示主题和故事线,综合利用藏品本身具有说服力和感染力的特点,结合多种展示技巧和形式,集中演绎,形成具有鲜明特点的展览故事,才能保证科学内涵的传播效果。
文创产品作为场馆的另一种科普传播途径,无形中延伸了科普的范围,延长了科普的时间。为了达到上述效果,如何提高观众购买文创产品的意愿,如何推动、研发文创产品已逐渐引起了业内的重视。
首先,深入研究科技藏品/展品内涵是推动文创产品开发的基础,藏品是储藏历史记忆、经历和智慧的载体。文创产品的开发是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它所蕴含的意义和价值,包括其独特性、故事性或强烈的观赏性等,都是它被接受和购买的重要因素。例如加州科学中心售卖的卡通抱枕产品都具有明显的场馆特色;形态多样的太空黑猩猩哈姆玩具,附送的小卡片上讲述着 “水星号”飞船和哈姆的故事;“奋进号”宇航飞机玩偶上装载着飞船的重要事件信息等,这些细节、故事让文创产品有了更多的内涵和教育意义。[4]
其次,深入研究科技藏品/展品,有助于从本质解读、深刻把握藏品背后的科学内涵,搭建延伸的知识网络,提炼每个知识点背后的故事。通过研究团队的进一步提炼和加工,衍生出与原藏品具有关联性和自身独特性的新产品。
我国科技馆普遍采用“经典科学中心”模式,即以力学、电磁学、光学、声学和部分数学、能源、材料、机械为主要展示内容,同时根据场馆条件加入部分航天、信息、环保等新内容,所形成的综合展示模式“众馆一面”的现象十分明显。
科技馆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先进理念的指引与场馆的核心竞争力的提升,如果科技馆积极引入与当地自然、历史、科技、产业资源等有关的科技藏品,并通过深入持续的研究,不断丰富同类型藏品,场馆的理念与核心竞争力会逐渐清晰。只有把自身的特殊性和独特性发挥到极致,才能够更好地推动场馆可持续发展,从而摆脱“众馆一面”的窘境。
目前我国科技馆普遍重视体验型、演示型展品,并把最新展示技术的应用作为首要关注点,但忽视了科技藏品的深层次价值。
科技藏品具有历史意义、科学价值,同时是科技发展、创新的见证,是人们了解科学进步历程的原始实物资料。它还具有无法再生的特性和丰富的内涵,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和宝贵的精神财富,对科普事业乃至人类社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5]相较于体验型、演示型展品,科技藏品如果经过有效的发掘,通过对它们蕴含的知识网络、故事脉络进行主题选择,对结构内容进行合理编排,能够形成易于人们接受的传播通道,大大提升科普内容的感染力,使观众理解藏品中的文化意义与科学内涵。
科技藏品的这些特点,恰恰可弥补有些科技馆的展览“有科学知识,无科学精神、科学思想”的现象。
我国科技馆在展区建设、改造和展品研发方面普遍关注单件展品在互动展示方面的效果,而忽视通过藏品讲故事并构建故事线的重要性。
首先,单件展品的互动展示效果直接影响知识传播的畅通程度,但是从观众的体验角度出发,好玩易上手的展品与能引发心灵共鸣的展品相比,在传播的效果上还是有质的差异。
每一个展品本身都包含着“小故事”,但从更大的范围着眼,单件展品的故事过于单薄和零碎。相反,科技藏品因为其历史属性和丰富内涵,经充分挖掘后而形成故事线,故事结构更加宏大立体,蕴含的知识体系更加丰富,可选择演绎的角度也更多样,所以更容易形成具有场馆自身特色的展览。同时,科技藏品的历史属性,对于展区和展览的改造、拓展、完善,有更好的理论体系支撑,延续的年代越是久远,主题内容愈加丰富,故事框架也愈加清晰饱满。
目前文创产品的创新和开发一直困扰着科技馆领域,现阶段除了部分具有文化底蕴、特色的场馆有较好的文创产品外,大部分科技馆的文创产品还处在起步阶段。
国内科技馆想要在文创产品方面进一步突破,就要重视科技藏品内在价值的发掘。一是利用科技藏品打造好场馆自身特色,使观众愿意走进文创商店,为产品买单;二是做好藏品深层次的研究工作,从藏品的外形和内涵着手,结合当下时尚元素、流行趋势,不断丰富创新理念和方法;三是从观念上认清文创产品对于场馆建设、发展的重要性,把文创商店和文创产品本身当作科技馆科普教育延伸的另一个阵地;四是将文创产品当作“展品”进行设计和研发。
通过对科技藏品的深度剖析,不断丰富文创产品的种类,提高观众喜爱程度,完善文创产品所映射科技藏品的基本信息、发明人或团队介绍、发明背景、创新改造历程、科学探索故事等多维度知识内容,最终形成“文创产品说明书”随观众回家,进一步开展科普教育,打通知识传播渠道。
现阶段国内科技馆对学术研究队伍建设的重视不够,由于自身定位,岗位、专业设置等多方因素,导致科技馆在发展过程中对于学术成果积累不够,对藏品科学原理和内涵研究严重不足。
学术研究成果对科技馆可持续发展来说至关重要,因为一个展览或展品的开发需要理论成果支撑,同时场馆在后续创新升级上所提出来的概念、观点都需要基于相应的学术研究。脱离了实际的学术研究,创新的过程很容易失去方向,科技馆自身特色建设也就如同无源之水。
科技馆想要逐步形成自身特色,提升核心竞争力,就要重视科技藏品的收藏和相关学术研究工作。只有场馆重视学术研究,逐步培养形成一支不断发展壮大的研究队伍,脚踏实地的剖析科技藏品的科学原理和发展历程,掌握藏品的知识理论,装满自己的“一桶水”,才能有效地转化学术与成果,为观众提炼出精彩的“一杯水”。[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