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易超,侯俊明
(陕西中医药大学,陕西 咸阳 712046)
随着饮食结构的改变,近年来胃肠道恶性肿瘤发病率与病死率逐年上升,已跃居恶性肿瘤死因的第二位[1]。对于消化道恶性肿瘤,现阶段主要以手术为主。但由于麻醉药物、术后镇痛泵的使用、手术刺激等综合因素导致患者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达不到预期的疗效,加大手术的风险。大量的临床案例显示,胃肠道肿瘤术后1~5天内甚至更长时间,绝大多数患者肠道功能较弱,主要表现为肠鸣音消失、腹胀等[2]。轻度腹胀患者会自觉不适,严重腹胀则会使膈肌上移,引起呼吸困难以及下腔静脉回流受阻,严重者诱发腹腔室隔综合征[3]。术后患者胃肠功能受限及恢复延迟,特别是高龄患者,增加了肠胀气、吻合口瘘、肠源性感染、肠黏连甚至是腹膜炎等的风险。因此除了密切关注患者病情变化外,应尽早应用有效的治疗方法来促进术后胃肠功能的恢复。近年来本团队通过予以胃肠道恶性肿瘤手术后患者黄芪注射液双侧足三里穴位注射,发现此方法简单、有效,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科2017年3月-2018年4月胃肠道恶性肿瘤手术患者90例,排除心肺功能不全患者,随机分为黄芪注射液组(A组)、新斯的明组(B组)、对照组(C组),各30例,其中男性48例,女性42例。年龄43~78岁,平均57岁,3组患者在年龄、性别、体重、职业、麻醉时间、手术时长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3组术后均予以常规补液、护理、用药、营养支持、早期下床活动等治疗。3组在常规治疗的同时,选取双侧足三里穴位予以针刺疗法,该穴属于足阳明胃经穴位,位于小腿外侧,犊鼻下三寸,胫骨前一横指处,双侧足三里穴位注射一般在术后第24 h后开始。A组:患者为仰卧位,屈曲下肢(90°),显露出足三里穴位,对足三里穴位区域做常规碘伏消毒,选取规格为5 mL的无菌注射器,抽取黄芪注射液5 mL(正大青春宝,规格10 mL/支),垂直于皮肤快速进针,深度为针头2/3为宜,行小幅度提插补泻手法,待患者自觉酸、麻、胀等针感后,则为得气,回抽注射器无回血时,即可缓慢注射黄芪注射液,每侧各2.5 mL,退针后用消毒棉签持续按压3 min,以防止出血及加强疗效[4]。B组:同法取新斯的明1 mg(甲硫酸新斯的明注射液2 mL:1 mg/1支),加0.9%氯化钠注射液稀释至5 mL,穴位注射方法同A组。C组:取0.9%氯化钠注射液5 mL,穴位注射方法同A组。
1.3 监测指标 统计监测3组患者腹胀情况、恶心、首次肛门排气时间以及不良反应,详细记录并进行统计分析。
1.4 疗效评价标准 3组患者经过常规治疗及足三里穴位注射治疗后,观察临床疗效、首次肠蠕动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以及不良反应,临床疗效判定标准:针刺后2 h内胃肠道功能恢复为显效;2~3 h内临床症状及体征有所缓解,则为有效;2 h后针刺后肠蠕动、自主排气功能未恢复,则为无效[5]。
1.5 统计学分析 本次3组研究的数据,采用IBM SPSS Statistics 19.0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有统计学意义。
2.1 3 组临床疗效结果比较 见表1。
表1 3组临床疗效结果比较(n = 30) 例
2.2 3 组临床症状改善时间比较 见表2。
表2 3组临床症状改善时间比较(± s ,n = 30) min
表2 3组临床症状改善时间比较(± s ,n = 30) min
注:与C组比较,# P<0.05
组 别 首次肠蠕动时间 肛门排气时间A 组 36.5±2.4 59.1±3.25#B 组 34.6±3.9 56.2±2.73 C 组 45.6±4.4 68.3±3.14
2.3 3 组不良反应率比较
表2 3组不良反应率比较(n = 30) 例
随着我国疾病谱的变化,消化道恶性肿瘤发病率的上升,消化道手术的大大增加,手术的效果也越来越好,但胃肠功能的恢复却是影响预后的重要原因之一。据报道,小肠是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最早的部位,数小时内即可蠕动;胃的功能恢复则需要24~48 h;结肠功能恢复最慢,需48~72 h[6]。其原因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麻醉影响、手术的创伤腹膜刺激、术中胃肠的牵拉、原有完整的胃肠系统破坏、应激反应下的肠道功能抑制、术中身体的损伤、手术方式的选择等[7]。中医学认为“六腑以通为用”,泻而不藏,六腑又名曰“传化之腑”[8]。因此,肠道功能恢复对患者术后康复有着重要意义,常规的早期下床活动及相关药物使用,效果仍不显著者,则需予以其他治疗手段干预。
穴位注射,又称为“水针”,是经络腧穴理论和西医药理将药物注射液注射于特定穴位的中医治疗特色疗法,针灸与西药相结合而发挥治疗效果[9];依据穴位作用及药物性能,选用某些药物注射液注射于人体有关穴位的方法[10]。足三里是足阳明胃经的合穴,《灵枢·九针十二原》记载:“所入为合”,指阳明经气充沛而功效卓著,可调理脾胃,活血通脉,多用于胃肠病症[11];再者,足阳明胃经为多血多气之经,加之联合药物穴位注射,发挥了针刺及药物的双重作用,两者有机结合以增强其疗效。现代医学发现,穴位与机体各个部分都存在密切联系,针刺足三里可产生刺激信号影响胃肠道、内脏的感觉以产生作用。
新斯的明为抗胆碱酯酶药,可用于术后功能性肠胀气肌尿潴留等,用法为皮下或肌肉注射,具有一定的不良反应,表现为恶心、呕吐、腹泻、流泪、流涎等,严重者可能出现惊厥、昏迷、焦虑等毒蕈硷样反应,需严格掌握其适应症及禁忌症[12]。临床用药时发现部分术后患者使用新斯的明注射足三里穴位会出现上述不适。
中医学认为,黄芪为“补药之长”,是一种有效的生物调节剂,具有增加机体免疫功能,减毒增效的作用[13]。现代药理学研究发现,黄芪提取物具有免疫调节、抗肿瘤作用、改善机体微环境的作用[14]。黄芪注射液为中药黄芪提取物,含有黄芪皂苷、叶酸、硒、铜等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其中黄芪多糖可以改善肿瘤局部微环境[15],进而改善肿瘤患者机体免疫功能。中药黄芪具有益气养元、扶正祛邪、健脾和胃等功效。其次,因其具有多样作用,及其安全性广泛应用于各种疾病[16-17]。由于术后患者多处于气血两虚、营卫失和的状态,针刺足三里联合中药黄芪注射液益气养元、健脾和胃以恢复增强脾主运化功能,通六腑以降浊。临床中用黄芪注射液穴位注射以其副作用少、安全、简便、经济等优点,广泛用于胃肠道术后。
本次研究发现,黄芪注射液组与新斯的明组比较,疗效显著,不良反应率低(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足三里穴位注射黄芪注射液在促进胃肠道恶性肿瘤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疗效明显且不良反应率低,能够促进术后患者胃肠功能恢复,改善术后肠道功能紊乱,提高手术预后,值得在临床实践中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