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杰
德国大思想家康德说过:“在这个世界上,有两件东西,我对它们的思考越是深沉和持久,他们在心灵中唤起的惊奇和敬畏就会越来越历久弥新,一是我们头上浩瀚的星空,一是我们内心崇高的道德法则。”敬畏之心源自人的信仰,只有当人的心里有敬畏或恐惧的事物,才会知道什么可为,什么不可为。在许多国家的古代庙宇、宗祠中的壁画上,大多都描绘着人间、地狱、天堂等,直观地告诫后人:要做好事、善事,死后就会上天堂;做坏事、恶事,死后就会下地狱,这是先人敬畏意识的最直观朴素的写照。古代聪明而睿智的哲人,正是以这种直观朴素的教育方式约束着人们的言行举止,维持着社会道德规范。
“敬”是严肃、认真的意思,也可以理解为尊敬、尊重;“畏”指“慎,谨慎,不懈怠”,也可理解为害怕、恐惧。而敬畏是“敬畏相连,敬中有畏,畏中有敬”,是人在面对权威、崇高或庄严事物时所产生的情绪,带有恐惧、尊敬及惊奇的感受,它是对一切神圣事物的态度。无论是对个人,还是对国家民族,敬畏心的存在非常重要。中华民族很早就是一个重视敬畏的民族,在中国历史上,敬畏观念源远流长。早在先秦时期,孔子就说过,君子要有“三畏”,第一要敬畏天命,“天命”是上天的意志、自然的规律,它高深莫测,万事万物的运行都需要遵循,不可不敬畏;第二要敬畏大人,对父母、长辈、道德高尚的人、社会权力大的人,不可不敬畏;第三是敬畏圣人之言,因为“圣人之言”,充满了哲理和智慧,不可不敬畏。一个人有了这些敬畏,信仰就会有所归依,生活就会有所规范,思想就会有一个中心。在此基础上活着,生活才会有目标,有方向,人生才会有价值有意义,一切的事业感,成就感,才会油然而生。相反,一个人如果没有敬畏心,就会恣意妄行、胡作非为,什么话都敢说,什么事都敢做,那将是非常危险的。
敬畏之心是中国思想史上连绵不断的传统,历代学者都十分重视。宋理学集大成者朱熹对敬畏思想有着深入的阐述。他说:“君子之心,常存敬畏”“敬只是一个畏字”“敬不是万事休置之谓,只是随事专一,谨畏不放逸耳”“敬非是块然兀坐,耳无所闻,目无所见,心无所思,而后谓之敬。只是有所畏谨,不敢放纵,如此则身心收敛,如有所畏。”这些话的主要意思是说,君子应该时刻保持敬畏之心,敬畏之心不是不做任何事,而是遇到事情时心思专一、有所畏惧、谨慎不放纵。和朱熹同时代的大学者吕祖谦认为:“天下之事,成于惧而败于忽。”天下之事往往成功于如履薄冰、如临深渊的谨慎敬畏之中,败亡于疏忽大意、骄傲自满、放纵怠惰之中。明代方孝孺讲:“凡善怕者,必身有所正,言有所规,行有所止,偶有逾矩,亦不出大格。”一个人常怀敬畏之心,一定会行为端正、言语得体、遵守规矩,恪守法律,即使是偶尔犯错,也不会犯大错;出格,也不会出大格。明代著名改革家张居正说:“志成于惧,而荒于怠。惧则思,思则通微;惧则慎,慎则不败。”这个“惧”,就是对人生、命运及规律的敬畏之义。对万事万物有所“惧”,是实现人生志向的基本前提,“惧”就会深思熟虑,就能通晓洞察细微的事物;“惧”就会谨小慎微、谨言慎行,就不至于落到身败名裂、身陷囹圄的地步。清代大学士纪晓岚有一句警世名言,“做人要记住一个字——怕”;明方孝孺说:“凡善怕者,身有所正,言有所规,行有所止,偶有逾矩,亦不出大格。”此处所指的“怕”字,就是敬畏的真谛。明代另一大学问家吕坤也指出:“畏则不敢肆而德以成,无畏则从其所欲而及于祸。”做人有所畏惧则不敢放肆妄为,因此能修养德性;无所畏惧则任性纵欲,从而招致灾祸及身。
古人云:“畏则不敢肆而德以成,无畏则从其所欲而及于祸。”人一旦没有敬畏之心,往往就会变得肆无忌惮、为所欲为,敬畏是人生的大智慧,它不仅是一种人生态度,也是一种行为准则。
《三国演义》第72 回写道:“杨修为人恃才放旷,数犯曹操之忌。”[1]三国时期的杨修,为人颇有才华,却常因为卖弄聪明屡次得罪曹操,据说曹操收到一盒酥糖,挥笔在酥糖上竖着写下了“一盒酥”三个字,然后让人把它送给谋士们,杨修见了,便叫人把整盒酥吃了。曹操问他为何这样做,他答:“盒上写明一人一口酥,丞相之命怎敢违反?”曹操当即表现出对杨修的赞赏,心里却对杨修依靠过人才华而不把他放在眼里的行为感到厌恶至极,终以惑乱军心之罪将杨修处死。杨修死时年仅45 岁,如此聪明之人,不但满腹才华未能得以真正施展,反而因为不知敬畏而搭上性命。生活中,像杨修这般品性的人并不在少数,倚仗着自己的才能而对自己的行为不加以约束,藐视权威、目空一切、自由散漫,对规则毫无敬畏可言,最终只能自食恶果。相反,若是懂得敬畏,知法懂礼,谨言慎行,必不会酿成如此恶果。
敬畏观念传承不息,对于古代官员廉洁自律产生了重要作用。发生在东汉时期的“杨震却金”的故事,就是典型例子。杨震是汉代大儒,他在赴任东莱太守的途中,路经昌邑县,县令王密为报答杨震的知遇之恩,特备黄金十斤,于更深夜静时送来,并表示:“现在已是晚上,不会有人知道。”杨震坚决回绝说:“天知地知我知你知,怎么能说没有人知道?”[2]受到谴责后,王密十分惭愧,只好作罢。杨震“暮夜却金”的故事被后代人所传颂,成为历代官员学习的楷模,它昭示的正是敬畏的力量。清代乾隆时期,河南巡抚叶存仁离任时,下属们执意送行话别,在晚间设宴相送,并赠送了一批礼品。叶存仁当即写诗一首:“明月清风夜半时,扁舟相送故迟迟。感君情重还君赠,不畏人知畏己知。”叶存仁将礼物全部送还。“不畏人知畏己知”,这是清廉为官的最高境界,充分体现了古代一些官员对道德权力的敬畏,对自律慎独的追求,至今仍有警示和借鉴意义。
敬畏思想不仅为从政的官员们所重视,就连位居权力最高端的帝王同样受其约束。唐太宗李世民被誉为唐朝最杰出的帝王,在其统治的23 年间,有一个非常显著的特点,就是“怕”字当头。他曾对大臣说:人们都认为当天子应该什么都不怕,我却是凡事都常怀畏惧。李世民畏惧什么呢?他说:“朕每思出一言,行一事,必上畏皇天,下惧群臣。但知常谦常惧,犹恐不称天心及百姓意也。”意思是我每说一句话,做一件事,都心怀敬畏,上敬畏皇天,下敬畏百姓,尽管这样,还恐怕不能让上天和老百姓满意。[3]正因为李世民能够深怀畏惧之心,时时提醒自己,居安思危,励精图治,才创造出了“贞观之治”的大唐盛世。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也非常重视敬畏。在一次会议上,他问大臣什么人最快活,大臣们各自给出答案,有的说当君王最快活,有的说做大臣最快活,有的说当百姓最快活,种种不一,朱元璋都未置可否。当一个大臣回答说,“畏法度者最快活”,朱元璋对此大为赞赏、深表赞同。清代康熙皇帝对敬畏思想也有着深刻的认识,他在和理学大家熊赐履讲论经史时,感慨地说:“人主势位崇高,何求不得?但须有一段敬畏之意,自然不至差错。便有差错,也会省改。”这是说,即使帝王的地位已经达到了至高无上的程度,也应该心怀敬畏之心,才能不至于犯错误,即使偶然有差错,也能够自查更改。人生在世,应该心存敬畏,做任何事,要有“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的感觉。要知道,“人可欺,天不可欺”,“头顶三尺有神明,不畏人知畏己知。”可见,懂得敬畏者人皆敬之,我们这个民族之所以得以长存且日益发展,和自古以来中国人对于敬畏感的沿袭有着必要的联系。
然而,中华优秀传统美德中的敬畏心在现代社会却越来越淡化。实现现代化就要发展市场经济,但市场经济的趋向就是不断追求物质利益,实现物质利益最大化,难免会不断淡化和冲刷人们的“敬畏”之心。在很多现代人观念中,社会就是一个充满竞争的“丛林”。每一个人都自认为是社会生活中的主角,学生不服老师,患者不服医生,下属不服上级,小公司不服大公司等等,各种不良社会现象屡见不鲜、层出不穷,究其原因,或许正是因为淡漠而缺少了万事万物共生的基础——敬畏之心。有的人一旦成功,事业稍有长进,就变得自信满满,忘了谦虚,忘了谨慎,甚至变得傲慢和狂妄,认为自己没有什么事情办不到,“只有想不到,没有办不到”成了他们的座右铭,认为自己无所不能,完全丧失了中华民族历来秉持的敬畏之心。有的官员,一旦权力在手,敬畏之心荡然无存,以为可以上管天,下管地,中间还要管空气,狂妄自大到了极致。在敬畏心丧失的今天,个别企业和个人为了追求利益,无所不为,制假贩假,走私行贿,偷税漏税,随意排放污水污物,大肆污染环境等等。这些违法行为都对社会产生了严重的破坏作用,导致人们共同生活的环境出现各种问题。我们创造了现代文明,享受着工业科技发展带来的红利,却在一定程度上迷失了方向,丢掉了“初心”——人类文明发展的目的是为了每一个人的幸福生活。如果每个人都肆意妄为,对自然、法律、道德、良知缺乏敬畏之心,最终就会导致社会秩序混乱,甚至人类走向毁灭。
对于敬畏心的培养,领导干部应该做出表率。《论语·颜渊》曰,“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领导干部的道德行为影响着社会风气。官德纯则民风正,官德毁则民风降,官德就像一面镜子,一座风向标,可以折射出社会道德风尚、官场政治生态环境的好坏,可以引领党风、政风、社风,家风、民风。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领导干部的敬畏观念。周恩来总理常告诫领导者要始终保持一种“总觉得自己对革命有所欠缺,总觉得工作做得不很好,不能满意”的心理状态。邓小平同志1957 年在《共产党员要接受监督》一文中就指出:“共产党员谨小慎微不好,胆子太大了也不好。一怕党,二怕群众,三怕民主党派,总是好一些。”陈毅元帅写过一首诗:“手莫伸,伸手必被捉。党和人民在监督,万目睽睽难逃脱。汝言惧捉手不伸,他道不伸能自觉,其实想伸不敢伸,人民咫尺手自缩。”彭德怀同志有“三怕”:怕言过其实,怕出名,怕老百姓骂娘。任弼时同志也有“三怕”:怕工作少,怕麻烦别人,怕花钱多。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党校2010 年秋季学期开学典礼的讲话中说:“领导干部工作上要大胆,用权上则要谨慎,常怀敬畏之心、戒惧之意,自觉接受纪律和法律的约束。”2015 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和中央党校县委书记研修班学员座谈会上指出:“要保持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的谨慎,做到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作为履行公职的党员领导干部,要时刻牢记肩上的重任和使命,秉持一颗敬畏之心,对党组织、对法律、对纪律有所敬畏,讲规矩、守纪律,时刻对自己的言行进行反省自查。
对于党员领导干部来说,在做人应常怀的“敬畏之心”外,还要有更高的标准,就是应有为政者的“敬畏之心”。晚清重臣曾国藩一生始终常怀敬畏之心,坚守做人为官的基本准则,保持清醒的头脑,做到原则不动、底线不松,在战战兢兢、如履薄冰的心境中度过的,最终一路平步青云,大业辉煌,成就了自我。他曾在《曾国藩家书》中写道:“不要以为家里有人做大官就敢欺负人;不要以为自己有点学问,就敢恃才傲物,在顺利之时,更不要忘乎所以,很多人身败名裂就是不知道顾忌。”
要敬畏组织。作为共产党员要对党组织深怀敬畏之心,时刻牢记使命,忠于党的事业。要坚定理想信念,在大是大非面前旗帜鲜明,在重大原则问题面前立场坚定。要坚持下级服从上级、少数服从多数、局部服从全局、全党服从中央的原则,尊崇权威、服从大局。要强化组织观念,真正做到对组织负责,以自身的实际行动维护党和政府的形象。要用一颗感恩的心去对待组织,多为组织着想,多替组织分忧,服从组织的安排,维护组织的权威,接受组织的监督。
要敬畏人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来自人民、根植人民、服务人民,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领导干部要常怀敬畏之心,真心实意地从心理上尊重群众、感情上融入群众、行动上帮扶群众。对人民没有敬畏,必然会走向人民的对立面。要牢记党的宗旨,心里始终装着人民,时刻把人民的安危冷暖挂在心上,多为人民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把群众的事当成自己的事。
要敬畏法律。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领导干部要做尊法的模范,带头尊崇法治、敬畏法律。”法律法规是治国理政最重要,最基本的规矩。不管处于多高的社会地位,任何人都没有超越法律法规之上的权利。每位领导干部都要把法律法规视为行为的准绳,心存敬畏,做到行所当行,止所当止。要牢记法律红线不可逾越、法律底线不可触碰,带头信仰法律、敬畏法律,逐步形成法治思维,自觉运用法治方式来处理问题,提升依法办事的能力。总之,领导干部只有对组织、对人民、对法律怀有敬畏之心,才能使外在的约束转换为行动的自觉,才能真正从内心遵守党纪国法,才能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才能真正做到为官一任,造福一方。
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坚持把全面从严治党摆在突出位置,做出了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对领导干部提出了一系列严格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 周年大会上指出:“各级领导干部要牢固树立正确权力观,保持高尚精神追求,敬畏人民、敬畏组织、敬畏法纪,做到公正用权、依法用权、为民用权、廉洁用权,永葆共产党人拒腐蚀、永不沾的政治本色。”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深化改革、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时代,党员领导干部更要保持敬畏之心,把人民、组织、法纪放在心头,才能在新的时代历程中乘风破浪,以实际行动向党和人民交出一份满意答卷。
[注 释]
[1]罗贯中. 三国演义[M]. 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 2014:596.
[2]范晔. 后汉书[M]. 北京:中华书局, 1965:1759.
[3]吴兢. 贞观政要[M]. 北京:中华书局,2009: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