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德斌 吴旻妍
(1.苏州市苏城环境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江苏 苏州 215008;2.苏州市环境科学研究所,江苏 苏州 215008)
地表水水质自动监测系统,是指在自动控制技术、互联网技术、网络基础设施等要素的配合作用下,构建得到的一种适用于地表水水质监测的系统。实践中若能加强地表水水质自动监测系统建设,则有利于实现地表水水质监测过程中无人化的水样采集、处理分析与判断一体化,满足地表水水质连续监测要求,并保持其在实践中良好的远程控制效果。同时,实践中的地表水水质自动监测系统建设是否有效,与水质监测工作开展是否高效、监测数据是否准确等密切相关。因此,需要给予地表水水质自动监测系统科学建设更多的考虑,促使该系统支持下的地表水水质监测工作落实效果更加显著,最大限度地降低水污染问题发生率。
通过对地表水水质自动监测系统功能特性的考虑,为了实现对该系统的高效利用,给予地表水水质有效监测更多的支持,则需要重视该系统的建设,明确其建设中的相关要点。实践中的地表水水质自动监测系统建设要点包括几方面。
2.1.1 标准化建设原则
标准化建设原则,具体表现为:自动监测站点的选择、采样设备的布置、预处理的技术规范、数据处理技术规范等都要有相应的标准,且地表水自动监测仪器、自动分析仪器、通讯仪器、空气压缩机等核心部件需要进行全面标准化。当标准化建设原则指导下的地表水水质自动监测系统建设好后,可满足不同监测站运行中数据兼容性方面的要求,且在国际通用的网络接口支持下,实现地表水水质自动监测网络运行中不同设备之间的互联互通,保持地表水水质良好的监测效果。
2.1.2 智能化建设原则
智能化建设原则,有利于在该系统建设中实现对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术的高效利用,增加地表水水质监测中技术含量的同时可实现数据资源共享,全面提高地表水水质监测信息处理效率,为相关的决策制定与实施、执法工作的有效开展等提供参考信息。因此,地表水水质自动监测系统建设中应充分地考虑智能化建设原则要求,从而提升相关监测工作进行中的智能化水平。同时,在智能化原则的指导下,在监控云中心的支持下,实现对地表水水质监测信息的高效利用,增强其监测数据在实践中的自动处理效果。
2.1.3 实用性建设原则要求
在该原则的要求下,地表水水质自动监测系统建设中可对系统是否具有良好的实用性进行更多的考虑,需要在进行设计前细致分析,以实际需求为出发点,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尽可能减少建设成本,这样才能够具有较高的性价比。同时,应在水位变化比较大或者是季节性变化比较大的河流断面上设置监测装置,且在采样泵、传感器等构件的配合作用下,降低地表水水质监测过程中异常数据出现的概率,并通过对监测现场情况的全面了解,保持自动监测系统良好的运行效果,体现出在地表水水质自动监测中的应用价值。
2.2.1 加大系统建设中的资金投入力度
通过对地表水水质监测状况的分析及要求的考虑,在建设相关的自动监测系统过程中,为了使该系统的建设水平得以不断提升,则需要相关部门能够加大地表水水质自动监测系统建设中的资金投入力度,促使该系统建设中的作业计划得以深入推进,满足地表水水质监测方面的多样化需求。
2.2.2 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出切实可行的系统建设方案
在建设地表水水质自动监测系统的过程中,需要结合地表水水质监测方面的实际情况,从建设成本、基础设施设置、人员数量配置等方面入手,制定切实可行的地表水水质自动监测系统建设方案,为相关的建设工作顺利开展提供有效指导。实践中通过对这些措施的科学使用,可达到提升地表水水质自动监测系统建设水平的目的。
2.2.3 强化人员责任意识,实施好作业计划
为了使地表水水质自动监测系统建设中相关人员的职能作用得以充分发挥,为该系统建设水平的提升提供有效保障,则需要积极开展专业性强的培训活动,实施责任机制,强化地表水水质自动监测系统建设中人员的责任意识。在此基础上,可使该系统建设中作业计划的实施效果更加显著,从而为地表水水质自动监测系统建设水平的提升提供相应的保障。
受到认知水平、管理方面理论知识运用能力等因素的影响,致使某些地表水水质自动监测系统运行管理中出现了管理机制不完善的问题,影响该系统的运行管理效果。针对这种情况,可采取这些措施进行科学应对:将创新理念、丰富的管理理论知识等融入地表水水质自动监测系统运行管理机制形成中,使得这类管理机制得以不断完善,从而为系统运行管理工作开展提供制度保障,全面提升地表水水质自动监测系统的运行管理水平。
在地表水水质自动监测系统运行管理中,由于某些管理人员的信息化意识薄弱,未能在系统运行管理中重视信息技术、有的运行管理方式等要素的配合使用,使得水质自动监测系统运行管理水平有所下降,且相应的管理工作开展缺乏针对性。因此,管理人员需要强化自身信息化意识,丰富所需的运行管理方式,使得相应的管理工作开展更具针对性,为地表水水质自动监测系统运行过程中的科学管理水平提升打下基础。
基于地表水水质自动监测系统的运行管理,受到技术条件、能力水平等因素的影响,导致该系统运行管理中出现了数据审查不科学的问题,加上某些管理人员的专业素养有待提升,无形之中对地表水水质自动监测系统的运行管理效果造成了不利影响。针对这类问题,可采取的措施包括:优化地表水水质自动监测系统运行管理流程,采用随机抽查或者自动仪器的方法获取水质监测数据,并实施有效的监测数据审查工作机制,实现对地表水水质自动监测系统运行管理中数据的科学审查。同时,应在专业培训活动、奖惩机制等要素的配合作用下,逐渐提升地表水水质自动监测系统管理人员的专业素养,促使他们在系统运行管理中可发挥出应有的作用,改善系统运行管理状况,满足相关管理工作开展中的质量可靠性要求,从而减少地表水水质自动监测系统运行管理方面的问题。
综上所述,通过对这类系统建设与运行管理相关问题的探讨,能够使地表水水质监测工作开展更具科学性,并提高水质监测自动监测系统运行管理效率与质量,促使该系统在地表水水质监测中可发挥出应有的作用。长此以往,有利于增加我国在地表水水质监测方面的技术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