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新芳
图1 明式太师椅
紫砂壶大致诞生于明朝正德年间,相传是由小书童供春在观察树瘿之后捏制而成的,因诞生地点为江苏宜兴丁蜀镇,现在普遍称之为“宜兴紫砂”。正所谓“人间珠宝何足取,宜兴紫砂最要得”,紫砂壶因兼具实用性与艺术性,加之制作工艺的复杂性,至今仍为人所喜爱收藏。紫砂壶原材料为紫砂泥,这是一种从底层岩石中开采出来的泥土,用它制成的紫砂壶透气性高,可以保持茶叶原有的色、香、味,因此紫砂壶是公认的最好的茶具。在原始供春壶的基础上,紫砂壶又分为光器、花器和筋囊器。所谓光器就是表面无任何装饰,保持了原材料的成色;花器经常会仿造动物、植物等造型;筋囊器则更为复杂,会细腻的刻画植物或花卉的枝干、纹路等。随着紫砂壶制作工艺的提高和人们审美趣味的加强,紫砂壶又将诗文、书法、绘画等融汇于其中,因此紫砂壶就被赋予了独特的个性。在现代化的今天,又有很多创新造型壶出现,这些都说明紫砂壶艺术的包容性与创造性。
且看这把名为“明式太师椅”的紫砂壶,就是表现紫砂壶艺术包容性的典型代表。太师椅是古典家具中唯一用官职来命名的椅子,最早出现于宋代,一般代表着权利与地位。这把“明式太师椅”的外形便仿造太师椅的外形来制造。紫砂壶整体呈深栗色,表面无多余装饰,细腻而富有光泽。壶身呈椭圆形,似太师椅底座。壶嘴挺拔坚毅,干净利落。值得注意的是,此壶的提梁与壶把手共同构成了太师椅的椅背及扶手,提梁微微后仰,线条流畅,两侧扶手飘逸自然,椅背笔挺,刻有“如意”二字。壶盖微微突出壶身,壶钮为圆润雕刻的圆球。整体看来,壶身、壶把手与提梁处构成的是太师椅的形,而壶嘴与壶盖处则能表现出其紫砂壶的特点,中国传统中的两种古典器具就这样自然的结合起来了。壶的各个组成部分都是正圆正方的设计,显示出一种中规中矩和整齐划一的感觉,各部分搭配和谐,体现出威严醇厚,有一种严肃而又古典的美。
“如意”既是中国传统的一种器具,也是一种传统的吉祥话语。“如意”作为工艺品,象征着吉祥与幸福,因此它曾是王公贵族或文人墨客喜欢的物件,象征着权利、财富或祈福。仔细看这把“明式太师椅”,造型显然也得到了“如意”的启发,从壶把手到壶嘴处,恰似一把“如意”,这就使得此壶在威严大气之外又多了一份吉祥与幸福的含义。这一方面在造型上产生了一种综合包容的美感,另一方面又符合中华民族的心理期待。威严的“太师椅”就变得朴素与自然,一种高高在上且至高无上的权利此刻就被消解了,这是符合时代特色的一种设计。
这把“明式太师椅”所体现的是一种“珠联璧合”的艺术。紫砂壶、太师椅与如意都是中国传统的艺术品,当三者相结合之后,其实并未冲突。紫砂壶将三者的结合处理的恰到好处,外形上整体为太师椅,又似如意,功能则为泡茶的器具,在内涵上,则形成了威严但不高高在上,朴素而不普通这样一种意蕴。不得不说紫砂壶的包容性远远超出了人们的想象,在以往,我们总是将不同的精神、灵魂赋予紫砂壶,而未从其外形入手考虑,“明式太师椅”则另辟蹊径,将紫砂壶的外形艺术又一次推向高峰。事实证明,紫砂壶正以它独特的艺术魅力和强大的包容性感染着中国乃至世界的人们,真正能够源远流长的艺术在经过时间的淘洗后只会越来越光彩照人,作为后来人的我们更应该努力,不仅是为了传承一项艺术,更是为了发扬一种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