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莲子壶”的造型设计和文化内涵

2019-01-24 05:54储宣东
山东陶瓷 2018年6期
关键词:陶刻莲子紫砂壶

储宣东

图1 莲子壶

宜兴紫砂壶历经数百年的传承发展,在传统与现代相互融合、中西方文化的交流碰撞下,艺术形式与文化内涵日益丰富,呈现出崭新的气象。近年来,紫砂壶在各大艺术类拍场大放异彩,既推动了紫砂壶的发展,也促进了交流,为壶艺设计者拓宽了创作思路。艺术来源于生活又回归于生活,只有“雅俗共赏”的好物才能为人接受。紫砂壶作为传统手工艺品,实用价值是基础,唯有将“雅”的元素与实用性相结合,才能创作出一把真正的好壶。

造型是一把壶的基础,奠定了整壶的形、神、气、态。壶艺设计者通过点、线、面的不同组合运用,塑造出不同的外观形体,或稳定庄重、或方正有力、或小巧玲珑,给人以或柔美、或安定、或大气的视觉感受。所谓“视壶如见人”,造型是作品个性和气质的体现。按照不同的造型特点,紫砂壶大致可分为:光素器、筋纹器和花器,其造型千姿百态,让人目不暇接。紫砂“莲子壶”是典型的光素器(见图1),整体素净光洁、线条利落、块面挺括,作品通过线条的不同运用,以及嘴、把、钮等形体的搭配组合,表达作品自身的生命力。紫砂光素器看似简约,实则很见功力,摒弃色彩和装饰,作品各部位的比例及搭配、线条的表现全都呈现在观者眼前。“莲子壶”为清式老款器型,在历代紫砂艺人的模仿创新下,有了新的演绎和现代化的表达。传统莲子壶以古代莲子罐为原型,整体造型似一颗莲子,古朴敦厚。此壶器身扁圆,鼓腹突出,饱满而有张力;底部圈足,稳重大方,短颈与圈足相呼应,上下统一,形成结构上的和谐感;壶盖为压盖,盖沿一圈与壶身贴合紧密、通转合缝,盖子盈起、其上扁珠钮压盖。壶身、壶盖、壶钮宛如三个扁圆相叠,扁圆大小循序渐进,比例协调,具有形式韵律美。壶流为一弯流,线条柔和而有力,与圈把前呼后应,圈把下有一飞、线条自然舒展,有灵动可爱之趣。艺人通过均衡的造型、协调的比例与柔婉的线条赋予此壶端庄雅致的神韵,颇为难得。

紫砂壶中,以莲为题材创作的作品不在少数。“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无端隔水抛莲子,遥被人知半日羞”,诸如此类赞美莲的诗句数不胜数,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莲子被人们赋予美好的想象,具备了多种文化寓意。莲,与“怜”同音,象征相爱、爱怜;还可以表达对亲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莲子,是“连子”的谐音,有多子多孙、子孙满堂的寓意;也可当作“怜子”的谐音,象征母爱。以莲子入壶,托物抒情,融合了中国传统文化,承载了多层文化含义,体现出紫砂壶的价值内涵。

紫砂壶集金石书画于一体,有陶刻、泥绘、镂雕等多种装饰工艺,精彩纷呈的装饰为紫砂壶锦上添花。此壶采用局部装饰的技巧,采用陶刻装饰,既不影响光素器简约质朴的美感,又增加了作品的文意。陶刻以刀代笔,在紫砂壶生坯上进行书画,需要一定的书画功底,也需要深厚的陶刻刀工。书画的载体是纸,陶刻的载体是紫砂壶,这更增加了难度,唯有胸有成竹,才能做到一气呵成,在生坯上自由驰骋。紫砂陶刻注重线条的刀法、画面的布局、细节的描绘,但更注重以形写神。陶刻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不应喧宾夺主,唯有与紫砂壶造型相辅相成、契合作品的主旨,方能成就一把好壶。此壶壶身刻字“茶禅一味”,简短四字,不论是字体还是刀法,都让人眼前一亮。字体遒劲有力,笔锋清晰老练、有藏锋敛锐之势,流露出历尽千帆的深沉感,又暗藏着气势和力量,体现着方圆并济的中庸之道;刀法契合字体的雄厚有力,刀势气脉连贯,粗犷豪迈,极具韵味。自古以来,紫砂壶与茶密不可分。“茶禅一味”是茶道文化的主要思想,其典故来源于赵州禅师的“空持百千偈,不如喝茶去”,意思是知道再多的偈语,懂得再多的道理,不如静下心来饮一杯茶,不知不觉间参透世事。“茶禅一味”四字,可谓浓缩了中国深厚古老的茶文化。以此四字题铭,将紫砂文化和茶文化相联系,让人于一杯茗香中感受到幽静的禅意。古人云“壶随字贵,字依壶传”,一把茗壶配上得体的陶刻装饰,无形间便提高了紫砂壶的艺术价值。

一把小小的茗壶,涉及文学、书法、绘画、雕塑、建筑等艺术领域,融合了多种艺术形式,继往开来、推陈出新,反映了社会文明进步的方方面面。身为现代手艺人,应考虑造型与时代一起进步,以与时俱进的精神设计出具有现代理念的经典作品。

猜你喜欢
陶刻莲子紫砂壶
陶刻“汉韵对瓶”的创作及评析
“仿古壶”的陶刻艺术和文化内涵
陶刻“奇峰叠翠四方瓶”的创作感悟
简析陶刻作品《枫桥花瓶》的刀法特色
此时无声胜有声——论紫砂壶“谦德提梁”的创作
大巧若拙,大拙至美——浅谈紫砂壶“供春”的传承与创新
论紫砂壶“洞天福地”的创作
紫砂壶的自然意趣——紫砂壶“怡情”创作漫谈
陈年莲子,过早加糖难煮烂!
陈年莲子,过早加糖难煮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