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小兵, Vasily Kalinin
(中山大学 中文系,广东 广州 510275)
外语教材本土化是外语教学中的重要问题。中国版汉语教材的本土化,目的是让汉语国际教育更好地针对当地语言文化和社会实际,提高汉语教学效率[注]李如龙.论汉语国际教育的国别化[J].语言教学与研究,2012,(5);吴应辉.关于国际汉语教学本土化与“普遍性”教材的理论探讨[J].语言文字应用,2013,(3);周小兵.汉语教材需要本土化吗[J].国际汉语教学研究,2014,(1);周小兵.区域教材的研究与开发[J].国际汉语教学研究,2015,(2).。个别地区的汉语教学经验,是一般规律和当地实际相结合的升华,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注]赵金铭.何为国际汉语教育“国际化”“本土化”[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2014,(3).。早期汉语教材未考虑本土化,在国外使用有一定困难。后来开始尝试“一版多本”,在英语媒介语的汉语教材基础上,开发其他媒介语教材。同时也有国外教材编者,仿造中国教材编写本国教材。如仿造《实用汉语课本》[注]刘珣,邓思明,刘社会.实用汉语课本[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编写的俄罗斯教材《实用汉语教科书》[注]Kondrashevsky A.F.M.V.Rumyantseva & M.G.Frolova.Practical course of Chinese language[M].Moscow:Eastern book,2010.和《实用汉语新编》[注]Karapetyanz A.M.Tan Aoshuang.Chinese Textbook:New Practical Course [M].Moscow:Eastern Literature,2003.。
有关教材本土性,周小兵、陈楠[注]周小兵,陈楠.“一版多本”与海外教材的本土化研究[J].世界汉语教学,2013,(2).研究中国“一版多本”教材和海外教材在语音、语法、词汇、文化等方面的异同,发现在本土化方面,前者虽然做了不少努力,但跟后者相比还有差距。周小兵等[注]周小兵,陈楠,梁珊珊.汉语教材本土化方式及分级研究[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2014,(5).系统考察汉语教材本土化方式及分级情况,指出把教材翻译成其他媒介语只是表层本土化。本土性应贯彻到各个层次,反映学习者母语社会文化,考虑当地教育制度、学习特点难点和顺序等。
值得注意的是,对上述俄罗斯“仿造版”汉语教材,前人还没有系统研究。《实用汉语课本》(刘珣等)1981年由中国商务印书馆出版,1986年再版。20世纪80年代,这部教材在全球使用范围很广,对前苏联汉语教学产生很大影响。由于教学媒介语是英语,未考虑俄语区使用情况,苏联、俄罗斯一些汉学家开始考虑如何根据它开发具有本土性的教材。1989年Kondrashevsky出版《实用汉语教科书》,后多次再版,2015年出第十二版(本文参照考察2010年第十一版)。2003年Karapetyanz出版《实用汉语新编》。目前这两部教材在俄罗斯使用相当广泛。
两部教材均以1986年版《实用汉语课本》为基础,对象为俄罗斯汉语零起点学习者。编者不仅将原版翻译成俄文,还修改了部分内容,使之适合当地学习者学习和掌握汉语。
本文拟系统对比3部汉语教材,看两部俄罗斯教材进行了哪些改编和本土性处理,改编的目的是什么。考察内容包括:俄版教材每课基本内容的增加和补充,俄版教材在语音、语法、词汇、文化等方面做了哪些改编,在本土性上做了哪些努力。希望本研究能促进中国以外国家地区用汉语教材的研发工作。为讨论方便,我们将《实用汉语课本》简称为《课本》,将《实用汉语教科书》简称为《教科书》,将《实用汉语新编》简称为《新编》。
原版《课本》每课有8个板块:课文和生词、课文注释、替换与扩展练习、短文、语法、语音、汉字笔顺、文化知识。两部俄版教材大致保留原版结构,但每一课都进行了改编:一是增加新板块;二是在原板块内补充或修改。见表1.
表1 俄文版的课程板块改编
1.新增板块。第一是情景练习,如:
1)你想知道你的中国朋友什么时候过生日,他现在多少岁。a.亲自问他;b.通过共同好友问他。
第二是听写练习,包含供教师选择使用的汉字听写与翻译练习。如:
2)用汉字写下列句子(有拼音);汉字转成拼音和相反;中文句子翻译成俄文和相反。
编者称,加入新练习的目的是让学习者根据不同的交际任务激活语音、词汇和语法能力。新增板块有利于俄罗斯学生多做练习;也符合俄罗斯教师课后布置听写的习惯。
2.补充内容。第一,在“语法练习”板块补充了俄汉翻译练习。如:
3) 请翻译下列句子:Всем студентам нашей группы по 19 лет.На следующий год будет по 20.
俄罗斯外语课堂上,教师普遍实用翻译练习。跟《课本》和《教科书》的早期(第十一版前)版本不同,此版本减轻了老师给布置作业和设计试卷的工作。
第二,对“文化知识”板块进行补充,在介绍中国文化知识后,设计相关练习。如:
4)中国农历5月5号的节日跟什么名人相关?
这些练习题不仅随着相关的文化话题出现,而且会随机出现在其他话题后面。这样可以让学习者及时复习以前学过的内容。
1.新增板块。第一是“汉字”。用俄语解释偏旁部首外,并布置相关作业和练习:
5)将某汉字写五次,说明汉字偏旁的名称、汉字问答。
第二是“家庭作业”,包括翻译、交际练习和写作,类似《教科书》的听写练习。如:
6)回答问题、翻译下列句子、分组对话、交际练习、听录音听写。
增加练习方面,《新编》跟《教科书》相同,可以让学习者多在课堂上进行练习。
第三是“教师语法”,对课程语法点进行比较详细、深入的解释,为教师在课堂进行语法教学讲解做好准备。如:
7)“来”和“去”用法的补充说明。“来”和“去”表示的方向不一定符合说话人的立足点,如:今天晚上我来找你,我们好好儿地谈一谈。我七点才回去,你什么时候来?
给教师详细介绍语法点说明,可以帮助教师有效地解释各个语法点。考虑到一些语法点的解释难度,编者用这个板块帮助老师理解、解释语法点的用法,加入汉俄语言对比。与此同时,也可以让感兴趣的学习者参考学习。
2.补充内容。《课本》生词板块有“生词”“补充词”两部分。《新编》将此板块分为4部分:主要生词,补充词,生词释义,日常用语。“生词释义”对某些词增加了补充说明,如:
8)生词“回答”中汉字“答”表示主要意思,汉字“回”表示“返回”的意思。
“日常用语”部分总结课文中一些常用话语,如“希望您常来”,“祝你健康!”这些补充的内容,可以丰富教材上课生词教学的内容,减少教师备课的工作量。
3.修改。第一,从第16课起,课文开始用繁体字,而练习部分和汉字教学仍然用简体字。编者称,考虑到港澳台等地区使用繁体字的习惯,学习者不一定要会写,但一定要看懂。编者使用这个方法未必能解决繁体字教学问题,反而会增加学习难度。第二,从第21课开始隐藏课文拼音,促使学生记忆汉字。这两种修改,是为了促进学生对汉字的全面认知。但肯定也给初级水平的学生增加学习难度。
俄版教材基本保留原版内容,只有小范围的改编。
《教科书》在教学内容、排序、练习跟原版一致,注释方面有一点增删。首先,对中文人名的俄文拼写增加了相关说明,如:司马迁 Сыма Цянь,孙中山 Сунь Чжуншань。中文姓名可能由多个字组成,俄语应该将姓和名字各合并为一个单词。
其次,语音注释中删减了发音部位图片,只用文字解释发音。作者认为,这些图表来自对母语者的语音知识教学,如《现代汉语》;俄罗斯学生难懂,教师难教,没有实际效果。
1.语音内容
首先,编者一开始就把语音教学加入课文中,用粗体字和汉字下加点表示重音:
9)这条裙子不是我的,这是姐姐的。
其次,课文添加“音调”部分,详细解释重音位置的原因。如“欢迎欢迎”的发音很快,重音在第一个音节;“不客气”的重音在第二个音节,因为“不”表示否定。
2.语音排序
原版第一课的声韵母是b,p,g,k,h,l,n,a,o,u,i,ao,an。《新编》将它们分开,第一课教b,p,g,k,a,o,i,u,第二课教l,n,ao,an。
原版先教韵母ian,iao,再教韵母ia。《新编》先教ia再教ian,iao。韵母ia对俄罗斯学习者难度不高,跟俄语的йа的发音完全相对应。但是汉语辅音n的发音部位跟俄语相应辅音н不相同,而元音o不像俄语的о一样需要圆唇化。因此韵母an和ao对俄罗斯学习者会有难度,这样的排序会更加合理。
3.语音注释
首先,跟《教科书》一样删减发音部位图,只用文字解释。其次,解释发音时,说明哪些音在俄语中有相似音,对比俄语相关音,帮助学生通过俄语发音来掌握汉语发音。如:
10)韵母üe中的e,发音跟俄语的э相似。
11)韵母i在俄语中可以用ы拼写,但跟此元音没任何关系。
4.语音练习
增加了“语音作业”练习,包括听写、语音知识和翻译练习,让学生课后复习。如:
12)听录音并(用拼音)写下录音中的话。
13)听录音后跟老师写听写。
14)请用正确的语调读下列句子并翻译成俄语。
15)什么是擦音?
11)-14)的练习合理,可提高学习者听读写能力。但是,15)要学习者说出擦音定义,对初级学习者有难度,不适合出现在初级教材中。
总之,《教科书》改编很少。而《新编》在内容、排序、注释、练习等方面都对《课本》做了一定程度的修改,改编大多比较合理,注意了本土性,促进了当地汉语教学。
《课本》是英语作为教学媒介语。为适应俄罗斯汉语教学,《新编》《教科书》都增加了一些反映当地社会生活的本土词汇。这些词汇多是专名,主要出现在练习板块;但数量不多,课文中比例极少,说明词汇本土性程度不够高。
新增本土词汇有7类:1.人名:尼古拉、达尼亚、列娜、米莎。2.地名:俄罗斯、俄国、基辅罗斯、莫斯科、圣彼得堡、佛拉迪沃斯托克。3.语言文字:俄汉词典。4.机关团体名:莫斯科大学。5.节日节气:圣诞树、彩灯。6.文学:小红帽。
替代,指用本土词汇替代原版教材中的词语。有以下两类:1.“法语”改成“俄语”。2.“帕兰卡”“古波”改成“玛莎”“安德烈”。
新增本土词汇有以下6类:1.俄罗斯人名:米莎、萨沙、玛莎、彼得罗夫。2.俄罗斯地名:莫斯科、俄国。3.语言文字:俄语。4.机关团体名:亚非学院、莫斯科大学。5.饮料:俄罗斯伏特加、茶加糖。6.名人:普希金。该教材还有结合本土词汇的练习,如:让学习者用中文向中国人介绍普希金和伏特加。
俄版教材基本保留原版内容,但在语法项目选择、排序、释义和练习方面有所改动。
1.《教科书》没有增加,而《新编》则增加了一些新项目。
A.“数词+量词+名词”作为新信息的标记。如:我有一个哥哥。
2.汉语时态。讲述汉语和俄语表示时态的差异。
C.话题-述题关系结构。表示不可分的领属关系。如:他工作怎么样?你身体好吗?
D.“一点儿”的用法。“快一点儿”、“早一点儿”和“好一点儿”等搭配在俄语中对应比较级副词побыстрее,пораньше,получше,表示建议。
E.“以前”、“以后”和“后来”表示时间的用法。“后来”在生词中的释义是затем,впоследствии,потом。但跟俄文相应的词不同,“后来”只能对照两个过去的事,不能表示未来的事,类似俄语的с тех пор。
F.汉语无标志被动句(意义被动句)的理解和使用。如:
16)护士打了针。Медсестра поставила укол.;帕兰卡打了针(不是自己)。Бланке поставили укол.第二个句子俄文要用有标记的被动句式,而中文保留原来的句式,俄罗斯人可能会误以为是“帕兰卡给别人打了针”。
《教科书》基本没有变化。《新编》吸收了比较新的习得研究成果,先教表示“状态变化”和“评价变化”等意思的语气助“了2”,再教动态助词“了1”。
《教科书》多是翻译原版,增加的很少。相对来说,《新编》增加的释义内容比较多,并通过“教师语法”等对原版释义加以补充。
A.在解释动作进行时,《新编》对比俄语和汉语的动词时态,说明汉语时态不一定有标记,同样的句型在俄语中可能对应不同时态的动词。如:
17)你在做什么呢?我在写信呢。Что ты делаешь? Я пишу(现在时) книгу.
18)下午他给我打电话的时候我正在看报呢。После обеда,когда он мне звонил,я как раз читал(过去时) газету.
19)明天晚上你去找他,他一定在看电视呢。Завтра вечером,когда ты заглянешь к нему,он наверняка будет смотреть(未来时)телевизор.
在“教师语法”部分编者还说明“正(在)”不能表达还没发生的动作,而“在”可以表达未来进行的动作。
B.在解释能愿动词时,《教科书》说明动词“应该”还可以用在过去时,表示遗憾。例如:昨天不应该放你走。
《新编》在解释能愿动词时,也跟《教科书》一样,提到“应该”表示遗憾的情况。此外,《新编》还对比了汉语能愿动词“能”、“应该”和俄语相关能愿动词“мочь”、“должен”,而且说明了一些不对应的情况。
C.解释助词“着”时,《新编》说明“着”作为谓语在俄语中通常对应未完成体动词或者被动式。如果“着”表示动作方式,其对应俄语副动词。在该教材的“教师语法”部分,编者提到“着”的静态和动态的用法。
20)孩子们都在椅子上坐着(静态)。他敲门的时候,我正打着电话(动态)。
D.在“比较句”的释义中,《教科书》细化了“比”和“有”之间的差异,说明了“不比”可以跟副词“多少”,“多长时间”搭配,而“没有”不能。而且句子如:我不比他早来多长时间,在俄语中需要译成肯定句。这个补充的目的更多是为了提高学习者翻译能力。
E.在“结果补语”的释义中,《新编》认为汉语结果补语可以对应俄语的完成体动词,但又指出,如果汉语动词没有结果补语,不一定能对应俄语的未完成体动词。
F.最后比较一下两套俄文版教材对某些语法项目的不同释义。
a.虚词。《教科书》称语气助词“了”为модальная частица(语气助词),而动态助词“着”、“了”和“过”被称为суффикс(后缀)。《新编》则将以上语法点都称为служебное слово(虚词)。
b.补语。《教科书》将程度补语、时量补语、数量补语和动量补语统称为дополнение(补语),将结果补语、趋向补语和可能补语称为дополнительный элемент(补充成分)。《新编》将结果补语和趋向补语称为компонент(成分),其他补语称为дополнительный член(补充成分)。
由于上述助词和补语在俄语中没有对应形式,其定义对俄罗斯学者来说是个难点。从语言对比的角度来看,汉语动态助词、结果和趋向补语的语法意义在俄语中会通过动词的体或词缀来呈现,作者的改编可以帮助学习者理解这些语法点的语法意义。但也有可能会引起学习者母语负迁移。例如,如果俄语句子中用的是动词完成体,学习者会在汉语句子中误加趋向补语:Он вернулся в школу.*他回去学校了。[注]Kalinin V.G.Chinese Directional Complement and Expression of its Grammatical Meanings in Russian Language and Translation Texts (Contrastive research)[J].Vestnik of Novosibirsk State University.Series:Linguistics and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2016,(1).
在语法练习中,《教科书》和《新编》都加入了汉俄双向翻译和情景练习,提高了学习者交际训练。
相对而言《新编》处理较多,尤其是通过语言对比让俄罗斯学生容易掌握汉语语法。
跟语言要素比,现有教材的文化设计问题较多,研究相对薄弱。汉语教育要做到本土化,就应该适应当地的国情、民情和地情[注]李泉.文化内容呈现方式与呈现心态[J].世界汉语教学,2011,(3);李如龙.论汉语国际教育的国别化[J].语言教学与研究,2012,(5);欧阳芳辉,周小兵.跨文化视角下的中美汉语教材文化呈现比较[J].华文教学与研究,2016,(1).。语言国情学倡导者俄罗斯学者Vereschagin和Kostomarov[注]Vereschagin E.M.V.G.Kostomarov.Language and culture:Linguistic and cultural studies in teaching Russian as Foreign Language [M].Moscow:Russian language,1990.认为,每种语言都有自己的文化内容。学习者只有掌握目的语文化,跨文化交际才能成功。以下探讨两部俄版教材在改编中如何实现本体性。
具体方法:比照《国际汉语教材文化点分类框架》[注]国际汉语教材研发与培训基地《国际汉语教材指南》研究组.国际汉语教材编写指南-国际汉语教材文华殿分类框架,网站:http://www.ctmlib.com,2012.,对比原版和两套俄版教材中文化项目的选择、分布、介绍方式,找出异同,解释原因。
原版和两套俄文版本的文化点分布情况如表2:
表2 文化总数改编情况
原版《课本》和俄文版《教科书》都是50课,《新编》因增加了两个入门课共有52课。两个俄文版教材的文化项目总数均超过原版。每课平均文化项目,《教科书》比原版多1个,《新编》比原版多2个。
原版和俄文版在每册的文化点分布如表3:
表3 每册的文化项目数
《课本》第二册的文化项目数超过第一册20.6%;《教科书》第二册的文化项目超过了第一册28.4%;文化项目逐册增多,符合由易到难的原则。但是,《新编》第一册的文化项目数超过了第二册6.4%,对初级水平的学习者可能会产生一定困难。
两套俄文版在文化小类的改编情况如表4:
表4 第二层文化点分布情况
《课本》的文化点主要涉及“地理”(17.6%),“文学”(14%),“语言文字”(11.8%)等项目。《教科书》跟原版基本相同。而《新编》出现最多的是“交际情景规范”(21.2%),原因是编者添加“实用日常用语”和“家庭作业练习”,重视日常交际的教学和练习活动。
俄文版的文化呈现的位置比例跟原版的差异很显著,见表6。
表5 文化项目位置分布情况
最大区别在于,课后练习中的文化项目,原版《课本》仅占25%;而改编版《教科书》和《新编》分别占42.2%和40.4%。这说明,两套俄罗斯教材更重视练习设计,希望让学习者通过练习和实践活动掌握相关的文化知识。
1.增加
《教科书》新增内容有:①中国国情:中国人民币元与货币历史。②语言文字:世界各国汉语名称的来源。③生日:中国人怎么样过生日?增加的目的,是促进对中国日常生活和交际的了解。
《新编》新增内容有:①语言对比:俄语отдыхать和汉语“休息”有何不同?②等级观念:如果翻译汉语古代作品,并强调中国文化的特点,应该怎样翻译“先生”?③语言文字:文言文和白话文,台湾注音,西里尔字母汉语拼音,外文名用汉字的表达。④文学:李白和中国的韵文、中国文学四君子、陈毅和他的小诗《梅花》《大闹天宫》、白话诗。以上古代文化内容的增加对初级学习者的难度较高。 ⑤时间观念:中国的时间传统表示、中国人对“昨天”和“今天”的概念。如:汉语:昨天晚上我睡得不好。俄语:Сегодня я плохо спал.(今天我睡得不好)中国人讨论睡眠质量以上床时间为标准,俄罗斯人以起床时间为标准。不同思维可能会导致偏误出现。⑥空间观念:中国人的“回国”概念。中国人说“回国”是指回自己的国家。俄罗斯人没有这样的观念。
①.②出现在课后练习,而其他出现在“文化知识”里。该教材面向攻读东方学专业本科生,他们要修读中国历史和文学课。新增加项目是为了让学生加深了解中国国情和历史。可以说,这些修改符合本土化另一个目标:适合当地教学制度,适合特定专业的教学大纲。
2.修改文化项目的标题或内容
先看《教科书》。①《课本》(27课)标题“茅台酒”,介绍茅台酒产地及特点,顺便提到中国其他名酒。《教科书》改成“中国酒类”,介绍中国的白酒、黄酒和葡萄酒。编者的考虑是:对初学汉语的俄罗斯人来说,了解3大类酒价值更大;只介绍茅台,是面向中高级学习者的。②《课本》(47课)标题“荣宝斋”,只介绍荣宝斋的艺术作品。《教科书》改成“琉璃厂和荣宝斋”,增加了琉璃厂街的介绍。考虑到一些学习者会对中国的景点感兴趣,编者在地点的描述中增加了更多细节。
再看《新编》。《课本》(26课)的标题是“鲁迅和郭沫若”,《新编》改成“鲁迅和老舍”,将郭沫若换成老舍。可能原因是东方学专业的学生要学习《茶馆》《骆驼祥子》等作品。
总之,两部俄国教材在文化项目上对原版教材做了一定改编。相对而言,《新编》的增补改编更多,如对比俄罗斯人和中国人的时空观念,增加大量交际类文化点。这些处理,对俄罗斯学生的学习和对当地教师的教学有好处。有少数改编,如古代诗词、古代四君子等,考虑了学生专业需求,但是否适合学生水平,值得商榷。
以往汉语教学界认为,《教科书》《新编》基本上是“仿造”《课本》。系统考察发现,俄版教材其实对原版教材进行了较大的修改和补充。从每课基本内容看,《教科书》增加了情景练习、听写练习两个板块,《新编》增加了家庭作业练习、汉字、教师语法3个板块。此外,对原有板块也做了不少补充和修改。
通过3套教材系统对比发现,两套俄版教材在语音、语法、词汇、文化等方面对原版教材进行了很多改编。如:1.对一些语音、语法难点和文化差异进行包含俄汉对比在内的有针对性的讲解及练习。2.增加了一些俄罗斯本土词汇。3.增加了大量交际性练习,尤其是较多地运用实践方式展示文化内容,通过练习让学生把握跨文化交际。4.根据俄罗斯大学东方学专业的要求,增加了一些中国历史和中国文学的知识内容。
整体看,俄版教材的改编,适合俄罗斯的汉语教学,能帮助俄罗斯教师进行高效率地备课和教学实施,能促进俄罗斯学生的汉语学习和系统练习。相对而言,后出版的《新编》改编力度比较大,本土性效应更为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