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层螺旋CT在甲状腺良恶性结节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2019-01-24 07:59:04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19年2期
关键词:良性螺旋恶性

郑 军

(日照市岚山区虎山卫生院 山东 日照 276807)

甲状腺结节是临床常见的内分泌疾病,甲状腺结节可分为良性结节和恶性结节,而恶性结节占5%~10%左右,具有一定的致死率[1]。这使得甲状腺结节的早期诊断十分重要。多层螺旋CT是当前临床上对甲状腺结节的良恶性质进行诊断的主要手段[2]。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2月—2018年2月进入本院治疗的60例甲状腺结节患者进行此次实验的研究,其中患者最小年龄为33岁,最大年龄为68岁,平均年龄为(43.34±3.79)岁。使用多层螺旋CT对甲状腺结节患者的结节性质进行诊断,将诊断结果与手术病理诊断结果进行对比分析。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所有患者入院时经病理学检查确诊为甲状腺结节,患者及其家属均配合实验并签署知情同意书;均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排除标准:血液系统疾病者;精神疾病者及对检查存在排斥现象的患者。

1.3 方法

所有参与本次研究的患者均使用16排螺旋CT进行诊断,患者扫描前接受呼吸训练,扫描期间患者要屏住呼吸以取得更好的扫描效果,扫描前对患者进行健康宣教减少患者紧张情绪,扫描参数设置为50毫安、120千伏,512乘以512的矩阵,层厚和层间距设置为2毫米。

1.4 观察指标

将甲状腺结节患者使用多层螺旋CT诊断结果与手术病理诊断结果进行对比,同时分析良恶性甲状腺结节在多层螺旋CT下的不同表现形态。

1.5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1.0专用软件对本组实验涉及到的数据信息进行分析,检验水准a=0.05,计量资料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χ2检验,分别用均值标准差和百分比表示,组间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

2 结果

2.1 对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多层螺旋CT诊断结果与手术病理诊断结果进行对比

经多层螺旋CT检查甲状腺良性结节患者46例 , 甲状腺恶性结节患者14例 , 确诊率为 89.75% ,多层螺旋CT诊断结果与手术病理诊断结果,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

表 多层螺旋CT诊断结果与手术病理诊断结果的对比

3 讨论

甲状腺结节是临床上常见的内分泌疾病,集中在女性群体,导致甲状腺结节的原因有许多种,激素分泌异常、碘摄入过量等都能导致这一疾病[3]。良性的甲状腺结节一般不会对患者造成严重影响,但恶性甲状腺结节会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胁,因此,及早对患者进行诊断并实施治疗十分有必要[4]。多层螺旋CT是当前临床上应用较为广泛的诊断方式。本文研究中良性甲状腺结节在CT诊断下形态较规律,边界分明,而恶性甲状腺结节在CT诊断下形态不规律,边界也不分明,良恶性甲状腺结节的临床特征表现存在差异,多层螺旋CT逐渐成为当前临床甲状腺病理性质鉴别的主要手段手段。

结合研究结果显示:经多层螺旋CT鉴别,60例甲状腺结节患者中良性甲状腺结节患者43例。恶性甲状腺结节患者17例。在影像下良性甲状腺结节形态较规律,边界分明,而恶性甲状腺结节形态不规律,边界也不分明,良恶性甲状腺结节的临床特征表现存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与周荣华,姚尉,李成杰等人的[5]文献研究结果基本相似。说明:在甲状腺结节患者的良恶性结节诊断中实施多层螺旋CT诊断方式准确率较高,达到实验研究的目的。

综上所述,在甲状腺结节患者的良恶性结节诊断中实施多层螺旋CT诊断方式效果显著,良性结节和恶性结节表现差异显著,由此可知,多层螺旋CT诊断在甲状腺良恶性结节诊断中具有较好的推广价值。

猜你喜欢
良性螺旋恶性
走出睡眠认知误区,建立良性睡眠条件反射
中老年保健(2022年6期)2022-08-19 01:41:22
恶性胸膜间皮瘤、肺鳞癌重复癌一例
云南医药(2021年3期)2021-07-21 05:41:06
呼伦贝尔沙地实现良性逆转
内蒙古林业(2021年6期)2021-06-26 10:42:32
卵巢恶性Brenner瘤CT表现3例
旋风“螺旋丸”
螺旋变变变
基层良性发展从何入手
中国卫生(2016年9期)2016-11-12 13:28:08
甲状腺良性病变行甲状腺全切除术治疗的效果分析
甲状腺结节内钙化回声与病变良恶性的相关性
奇妙的螺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