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服从的政治到认同的政治:大学生政治认同的逻辑演进

2019-01-24 19:39丁良超袁勇志
中国青年社会科学 2019年2期
关键词:群体政治大学生

■ 丁良超 袁勇志

(苏州大学 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江苏 苏州 215021;苏州大学 商学院,江苏 苏州 215000)

根据《中国大百科全书·政治学》,政治认同是“人们在社会政治生活中产生一种感情和意识上的归属感。人们在一定社会中生活,总要在一定的社会联系中确定自己的身份,如把自己看作某一政党的党员,某一阶级的成员、某一政治过程的参与者或某一政治信念的追求者等等,并自觉地以组织及过程的规范来规范自己的政治行为,这种现象就是政治认同”[1]。大学生政治认同是大学生群体对政治系统的信任与赞同,反映了大学生对当前政治系统运行的支持程度。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指出,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切实遵循客观规律,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世界与中国发展大势,树立为共产主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不断奋斗的坚定信念,用中国梦激扬青春梦。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庞大的系统工程,需要动员一切可以动员的力量,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体系进行全面建设,而这一切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于大学生这一充满活力的群体。大学生对社会主义价值观、对社会主义制度、对党和国家等实体的政治认同,不但是高校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基础,也是其核心内容。亨廷顿曾指出:“任何层面上的认同,只能在与‘其他’——与其他的人、部族、种族或文明的关系中来界定。”[2]在社会变迁的过程中,大学生政治认同演进既有社会大众政治认同演进的普遍性,又有大学生群体在社会变迁中发生政治认同演进而散发出的独特气质。中国社会转型使得大学生的政治观念以先前未有的速度转变,呈现出以往未有的发展态势。相应地,文化、经济、政治领域的融合与传导,改变了政治系统的固有生态,大学生群体的权利吁求愈加强烈,政治权力与政治权利之间的对话愈加频繁。“公平正义”“平民主义”“政治信任”“服务至上”等政治价值观念被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接受,成为当今政治发展的应有之义。政治系统的价值理念、运行模式不断地由服从的政治转向认同的政治,而当代大学生的政治认同也在这种转向中不断前进。

一、当代大学生政治认同演进的图式场景

1977年,中断了十年的高考制度得以恢复,考察从那时到现在各时期大学生群体的政治认同状况对总结当前大学生政治认同的演进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20世纪70年代末-20世纪90年代初

1977年高考制度恢复后,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状况仍然受到“文化大革命”的重要影响。随着党和国家重心的转移,随着思想价值观念的变化,他们原先的高度政治认同形态也随之发生变化。1978年12月18-22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在北京举行,党和国家的重心逐渐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这对我国各项事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具有开创性的意义。80年代中后期,西方观念和西方思潮在国内进一步传播,深刻地影响了当时大学生群体的政治心理。1987年10月25日,党的十三大在北京召开,会议指出,要在拨乱反正的基础上,继续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加快建设社会主义各项事业,同时也清醒地指出,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将长期存在。

当时的大学生大多数成长于“文化大革命”的特殊时期,他们的政治思想相对单纯和统一。伴随着历史转折的重大进程,伴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大学生的政治思想状况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他们开始反思和探索,在政治认同倾向上呈现出从统一到迷茫的变化。随着这个时期思想的解放和改革的实施,大学生对政治系统的无条件信任发生着微妙的变化,他们的政治价值观念逐渐由统一走向迷茫,即文化和政治心理的迷茫,这来自于社会的巨变,改革的进程让他们开始思考,党和国家的事业要走向哪里?作为“天之骄子”的大学生,自己的使命又是什么?意识形态的逐渐放松和各种西方思潮的渗入,更凸显了当时大学生政治认同的迷茫和彷徨。

(二)20世纪90年代初-20世纪90年代末

1992年10月,党的十四大召开,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祖国;1999年,我国政府收回了澳门主权。香港和澳门的回归标志着我国的国家统一事业向前迈进了一大步,鼓舞全国大学生积极参与国家政治发展进程。“1995年7月10日,第五次全国高校党建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李岚清强调,加强思想、组织和作风建设是当前高校一项刻不容缓的任务。”[3]经济的快速发展和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扎实开展,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大学生群体对国家、对社会的认同。随着中国国力的发展和国际地位的提升,我国在世界格局中的地位更加凸显,中国崛起的趋势不可阻挡,这有效地激发了大学生群体的自豪感和认同感。

这个时期,大学生群体的政治认同从政治风波以后的冷静、疏离转向积极和认可,呈现以下特征:一是以国家发展为愿景。经济建设的巨大成功有效地改变了国家原来的落后局面,改善了民众的生活,大学生群体同样是发展与进步的受益者,他们更加认同党和国家的前进方向。二是以经济绩效为重心。在大学生的政治认同内容上,他们更加关注经济的发展和自身生活水平的提高。三是以民族主义为依托。大学生群体的民族主义情绪不断升温,这种情绪不但提升了共同抵御外敌的决心,也强化了大学生群体的国家认同与政治认同。

(三)进入21世纪以来

2002年11月,党的十六大顺利召开,提出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2007年,党的十七大强调科学发展观,对科学发展观的背景、意义、内涵等进行了全面的阐释,我国由此走上注重质量和内涵发展的新里程。2016年12月,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指出要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2017年,党的十九大在北京召开,提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基本方略,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

21世纪,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推进带来了文化和政治观念的全球化。在全球化的历史背景下,大学生更加开放与包容,他们乐于接受新鲜事物,善于学习与借鉴,对“法制”“公平”“民主”等政治价值理念的期待更加迫切;同时,他们对政治系统的认知也趋于全面和理性,政治心理素质更加走向成熟。在这些特定社会背景下形成的思想观念和政治心理深刻地影响着大学生群体政治认同的内容与形态。成长于新时代的大学生,深刻地体会到国家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在国家发展与个人发展的互动中,大学生的政治素质和政治认同总体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

二、当代大学生政治认同演进的内涵特质

(一)政治认同模式由“被动”向“主动”转变

在计划经济时代,民众更易于接受和驯服,他们对政治系统的认同比较盲目,也更乐于相信集体和国家的力量,对政治系统有着相对统一的认同感,造就了民众的“依附性”政治人格。对大学生群体来说,他们在权力的束缚和政治文化的熏陶下,形成了对政治系统的惯性认同。现代化进程的发展逐渐改变了民众的价值观念和政治人格,作为时代的弄潮儿,大学生群体总能先知先觉,他们往往先于其他群体感知到社会的改变并作出迅速的回应。随着自由空间的拓展,大学生开始更加主动地思考。“新媒体时代人人既是信息的接收者,又是信息的发布者。大学生可以根据自身兴趣交流信息、畅所欲言,抑或设定禁言和取消关注,政治认同教育的互动性大大增强。”[4]信息化的飞速发展,更推动了大学生政治认同的主体觉醒,大学生的政治主体意识不断得到培养和强化,“被动跟随”的时代一去不复返。

大学生群体政治认同模式的“主动”性转变主要体现在两个层面。一是大学生公民意识的觉醒,即大学生愈加认识到,自己不是政治系统的被动接受者。政治系统的输入、输出和中间环节,植入民众与大学生群体的政治需求。二是大学生能力意识的觉醒,即大学生群体在政治系统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作用不可替代。大学生是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能够理性地思考并付诸行动,对社会政治经济发展有着天然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政治系统与民众的互动及政治系统的自身发展离不开大学生群体的支持。随着大学生政治意识的不断加强,他们会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政治认同实践,对于认同的教育要从原先的灌输性教育向互动性教育转变。当代大学生关心时事,关注国家和社会发展,他们的政治参与能力逐渐提升。因此,要建立有效的互动沟通机制,重视大学生的政治诉求,倾听大学生的政治见解,发挥大学生在社会创新和变革中的潜力与优势,共同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添砖加瓦。

(二)政治认同内容由“抽象”向“具体”转变

马克思曾说:“社会——不管形式如何——是什么呢?是人们交互活动的产物。”[5]信息化改变了人与人之间的沟通方式,开放的网络使大学生以不同于以往的心境看待他们与社会、与他人之间的关系。在当代大学生从传统政治人向现代政治人转变的过程中,他们的政治心理和政治行为都发生了变化,如更多地参与政治实践、更多地体验“具体化”的政治获得感等。现代社会中,社会氛围更为宽松,政治环境也相对活跃,大学生可以通过各种途径接受政治信息,并在实践中综合各方面的因素形成自己的政治认识,他们不再形式化地热衷于“抽象化”的政治价值与权威认同,而是逐渐转向“具体化”的实践认同和绩效认同。

在政治认同内容不断从“抽象”到“具体”转变的过程中,当代大学生群体更加重视政治认同内容中的效能认同。政治效能认同是政治系统中最为显性化的认同,关乎政治主体的直接利益,更能够被公众感知,是大学生政治认同的逻辑起点。“政党与政府要具有不断满足公民需要的显著的政绩,取得公民的政治信任或认同,才有可能使公民进一步服从与遵守该政党和政府的制度,最后获得一种价值认同。”[6]相对于政治系统的其他几个认同,政治效能认同往往具有先入为主的倾向,因为它实实在在,能够直接影响大学生的利益需求。从纵向结构看,发展和绩效是影响大学生政治效能认同的重要因素。“任何政治统治的稳固,都必须以民众的认同与支持为基础……国家的政治产品要满足社会需要的程度为基础。”[7]对生活在当今时代的大学生而言,政治绩效和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直接影响着大学生群体的切实生活感受,直接影响着当今大学生群体的政治认同。从横向结构看,公平和正义是影响大学生政治效能认同的重要因素,是政治系统追求的目标,也是大学生群体对社会的美好期待。我国社会主义的优越性不仅体现在生产力的快速发展方面,也体现在维护社会的公平和正义上,尤其是在社会转型不断深化的时代,大学生群体特别关注社会统筹兼顾的问题,只有保障各个阶层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权益,才能得到当代大学生群体更多、更广泛的认同。

(三)政治认同层次由“一元”向“多元”转变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大学生的政治价值观念相对单一,有着强有力的主导政治价值。在“国家-权力”为主导的政治价值观念引导下,大学生的政治认同以个人服从国家、权利服从权力为主要特征,形成了符合计划经济时代特点的政治认同形态。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社会多元文化格局的形成,促使大学生的政治观念和政治认同也趋于“多元”。 “多元”带来的影响是双向的,一是“造成了主流意识形态的弱化,如新自由主义的泛滥、民主化思潮的冲击、意识形态终结论的影响和消费主义浪潮的侵蚀等等,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马克思主义的信仰,使大学生产生‘马克思主义还灵不灵’的疑惑”[8]。二是促进了大学生对政治系统的客观和理性认知,强化了其理性政治认同的水平。

当前,大学生政治认同的“多元”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大学生个体之间的政治认同表现出差异性。随着对“国家-社会-个人”为基点的政治价值观念的理解不同,大学生政治认同在方向呈现上各有差异。二是大学生政治认同在“量”的层面更加多元。个体之间的政治认同虽在方向上一致,但是基于政治实践和政治互动的差异,认同的程度和水平参差不齐;对同一政治认同主体而言,对政治价值的认同并不代表对政治实体和政治效能的认同,如大学生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但是对高校以核心价值观为主要内容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往往表现出一定的排斥感。三是主导政治认同弱化。当今社会,现代价值观念与传统价值观念的冲突,促使大学生政治认同从单一型走向多元型,以适应社会变革和多元文化的互动与协调。大学生政治认同的“多元”要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转变:“以受教育者为主体的理念代替传统的以灌输者为中心的理念;变传统的单向灌输教育为启发式和双向互动式的灌输模式。注重在灌输过程中激发受教育者的兴趣、参与意识和创新能力。”[9]

三、当代大学生政治认同演进的逻辑理路

大学生政治认同的场域环境在不断变化,大学生群体自身也在不断变化,可以说,大学生政治认同总是处在不断的历史进程当中,是一个没有终点的发展性过程,它是大学生经历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各种历史性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大学生群体经过高等教育的系统化塑造,比其他社会阶层具有更高的政治敏感性与价值引领性,其政治认同的逻辑演进也在国家-社会的互动模式转向中不断前行。

(一)国家-社会“单向”结构中的“服从性政治认同”

从我国政治生活的发展看,早期呈现出重视公共领域、轻视私人领域的特点,尤其在计划经济时代,国家的公权力与公民的私权之间力量对比悬殊。在这个过程中,国家与社会的互动模式往往是单向线性的。国家与政府对政治系统的影响力强大,他们在政治系统的输入、输出和中间“交换”过程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主导着政治系统的运行与发展。民众及大学生群体的政治认同倾向于被动的服从,他们的吁求和行动相对很少,这主要基于他们对“强国家-弱社会”发展模式的信任,或是出于无力改变的无奈。

权力与权利的互动在政治系统中往往体现为国家与社会的双向关系,其中,权力一直占据主动权,它用强制性、系统性、单向性的手段规约权利的发生与运行。大学生更加倾向于对国家和政治的天然信仰,这种信仰不但来源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和政治文化的延续,更来源于对政治系统的信任与认同。“国家权力、市场准则与社会价值在多大程度上实现文化生产的平衡,要基于三者之间的博弈关系。基于国家权力、意识形态安全的政治神话往往能够有效地对市场准则和社会价值进行规制。”[10]可见,在一定的情景中,国家权威的影响力巨大,在意识形态领域的话语权更加强化了政治神话的核心地位,它对市场、公民的渗透和规制是普适性的,在很大程度上主导着市场准则与社会价值的方向和进程。在这样的政治文化氛围中,大学生群体的政治认同同样呈现着“服从”的属性,蕴含着习惯性的信任感。这种信任感在形式上相对规整,但是缺乏理性,没有深入大学生的内心。这种缺少认同主体内化的政治认同是不稳定的。

“服从性政治认同”是一种被动型的政治认同,指缺乏政治认知能力或政治探索意识,在自身对政治系统没有认知或较少认知的情境下,出于从众心理而对政治系统呈现基本认同和基本拥护的状态。在现实的政治生活中,大学生群体由于个体知识结构差异和政治需求的不同,对政治认同并非都呈现理性的状态,他们中的一部分更多地参考大家怎么看待政治事件和政治现象、大家认同什么不认同什么等因素,把别人的政治认同视为自己的政治认同。因此,可以看出,“服从性政治认同”虽然实现了对当前政治系统认同的结果,但从本质上看,这种认同是不真实的认同,具有非常强的不稳定性和变动性。

(二)国家-社会“双向”结构中的“选择性政治认同”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确立和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民众及大学生群体的政治价值观念与政治心理也在悄然地发生着变化。社会经济建设的发展带动了文化的进步和民众理念的改变,对大学生群体来说更是如此,他们更加关注政治、经济、文化领域的进步和自身的发展,更加理性地看待政治认同等问题,并能以实际行动回应政治系统的输出与绩效,从而逐渐推动国家与社会的互动模式由“单向”结构转向“双向”结构。正是在这种变化趋势中,大学生群体的政治认同不再是形式化的“服从性认同”,而是更多地思考政治认同的主客体现实感受并转向“选择性政治认同”。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思想的解放,大学生群体的政治心理发生萌动,他们开始主动地探索政治价值观念,并在与国家的互动中做出理性的选择。“选择性政治认同”具有很强的流变性:一方面,从政治认同主体来看,大学生群体在政治认同回应的过程中,他们的政治知识结构必然发生一定的变化,随着政治知识水平的提升和政治认知能力的增强,随着大学生的政治认知从盲目转向逐渐理性,他们对政治系统的认同向度和程度都会随之改变。另一方面,基于政治认同情境,当政治认同的情景发生变化时,他们对政治认同的方向、内容等都会发生相应的变化。不同于以往的正向政治认同,“选择性政治认同”意味着一定范围的政治不认同。政治不认同的本质是政治认同主体与政治权力之间的矛盾和冲突。政治权力指“某一政治主体依靠一定的政治强制力,为实现某种利益或原则而在实际政治过程中体现出的对一定政治客体的制约能力”[11]。政治权力有着强制的结构和力量,通过一定的方式对政治认同主体产生作用,一旦政治认同主体不接受或者接受不了,便会对以政治权力为中心的政治系统产生不认同。对大学生而言,“选择性政治认同”进程中的政治不认同主要基于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大学生的政治价值观与政治系统的价值导向不协调,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偏差甚至相悖;二是当前政治系统的输出不符合大学生群体的现实需求,一旦政治制度的出台或者政治现象的产生损害了大学生群体的利益,必然会使他们心中产生不认同和不服从。

(三)国家-社会“立体”结构中的“认同性政治认同”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的各项改革进程进一步加快,在经济、政治、社会发展等各方面进行了全面、系统、深入的改革,这些改革使很多社会问题和社会痛点逐渐消失,但是,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之间的碰撞和冲突不断发生,新的问题、新的矛盾不断涌现。同时,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公共领域的转型,私人领域与公共领域的相互渗透越来越频繁,国家与社会之间互动加强,国家的社会化与社会的国家化同时交替进行,推动了大学生公民意识的成长和公民社会的发展。“公民意识乃是建立在公民对自身主体性思考之上的思考,与公民社会相辅相成。公民意识不是从来就有的,它的出现与公共领域的转型有直接关系。”[12]伴随着这些变化,“认同性政治认同”政治的呼吁之声不断出现,而信息化、多元化与社会转型的不断发展和国家-社会“立体”互动结构的确立使得这种趋势愈加明显。

全球化、信息化、多元化和社会转型的加速,也在客观上打破了“服从性政治认同”的简单化逻辑,并随之转向“认同性政治认同”。在长期的政治生活中,伴随着政治发展的进程,只有得到民众认同的政治,才是合法的政治,才是真实可靠的政治。“政治认同通常与一定的政治价值有关,当一个政治共同体的大多数成员认可其政治体系所倡导和体现的价值以及政治过程的实际运行时,一般就可以认为该政治体系获得了共同体的认同与支持。”[13]“认同性政治认同”主要体现为对民众所期许的政治价值观念的尊重和反馈,政治系统亦能在实际运作中不断加强与人民的互动,体现人民意志,维护人民权益。“认同性政治认同”是社会主义国家的本质属性,是我国政治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在这样的发展大势中,大学生政治认同的演进必然从原先的习惯性认同转向理性认同,从简单的线性认同转向螺旋式认同。

随着大学生群体与国家、社会的互动愈加频繁,大学生更加、积极主张自身的诉求,更加明确主张与政治系统的协调,他们能够积极地在政治实践中综合判断、理性分析,只有符合人民期许和大学生群体的期待,才能得到大学生内心层面的认同,而这种认同性的政治认同,才是稳定和持久的认同。

四、当代大学生政治认同演进的本质属性

当代大学生政治认同由“服从的政治”向“认同的政治”的逻辑演进,背后有着深层次的社会背景与转变契机。首先,21世纪以来,全球化进一步加快,这种发展趋势在任何时候都会对人的生存方式产生重大影响,作为对新鲜事物最富兴趣感和接受力的社会群体,当代大学生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最容易受到全球化的冲击。全球化的发展使得大学生群体的无国界意识不断加强,当多种多样的文化和价值观集中在同一个展示平台,他们通过比较,政治心理状态难免受到影响。虽然我国各项事业快速发展,但是和西方发达国家相比仍有差距,这种差距不仅有经济上的,还有政治层面、文化层面的;同时,有些西方国家别有用心的宣传方式和价值输入,使得某些西方观念在我国仍有一定的市场,影响着部分大学生的政治认同状态。其次,价值观念多元化影响着大学生政治认同的演变进程,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伴随着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与社会价值多元化,大学生群体在价值观领域发生了很多变化,传统价值观念和新兴价值观念不断交替冲击,为当代大学生的政治价值观念多样化提供了现实土壤。大学生的主流政治价值观念积极向上,逐渐由以往的单一价值认同转向多元价值并存。最后,社会转型的不断深入不是某个单项指标的转变,而是多种社会因素的整体全面的一种过渡形态。在社会转型的过程中,人们的生产生活、价值观念、行为模式等都会受到一定的影响,对大学生来说更是如此,他们一直走在时代的最前列,最容易受到社会转型变化的冲击。社会转型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经过程,同时,社会转型的一些衍生问题必然影响到大学生群体的政治心理,由于大学生身处校园,尚未真正开始职业生涯,经济能力有限,生活基本靠家庭供养,他们在物质条件、经济收入、社会保障、社会参与等各个方面均处于弱势地位,在心理上也更容易受到社会问题的影响并导致政治认同的不断转变与更新。

当代大学生政治认同演进机制的本质在于政治系统权力与大学生群体权利之间的张力。权力与权利是政治认同主客体探寻认同平衡的基础条件,二者的出发点是不对称的,二者基于自身的利益和逻辑此消彼长,却也在逐步找寻共识,在达成政治共识的过程中,大学生政治认同的层次也在不断提高。权力与权利并非截然分立,它们之间存在着诸多交叉,这些交叉是双方都想争夺的领域。从短时来看,权力始终处于争夺的优势地位,而在长期的历史过程中,权利却并不弱小,大学生群体作为政治认同主体具有不可替代性,大学生权利的吁求也不会消失,权利始终是政治认同存在的基础,是政治认同达成的核心动力。“认同具有反复性,由于自我和社会变化的多样性,使得人们的认同总是表现为‘认同-不认同-再认同’的反复认知发展过程。”[14]当代大学生政治认同的形成是一个渐进发展的过程,大学生对政治客体的认知和情感总在不断演变和加深,并在这一过程中陆续接收、整理、加工外界获取的政治信息和综合信息,通过主体和客体的相互作用,实现大学生政治认同的不断发展。大学生群体的政治认同可能是表面的,也可能是内化了的、实实在在的;一段时间内,政治认同也许实现稳定的平衡,却不可能一成不变。时代、社会及各种边缘属性的变化都可能使大学生政治认同的主客体发生变化,权力和权利的对比、目标等均会发生变化,并由此引发大学生政治认同的变迁,而大学生群体的变化性、发展性等特征使得这种变迁的趋势更加明显。

随着政治生态的不断更新,随着大学生群体政治认知能力和政治实践的不断发展,大学生的价值观念、政治心理和政治认同形态都在发生变化,这种变化和更新,是大学生作为政治认同主体的能动性反映,更是历史与时代的反映。“自我认同要解决‘我是谁’的问题;集体认同是回答 ‘我和谁一起’的问题;而国家政治共同体认同是关于‘我为什么要支持现存政治秩序’的问题。三者之间具有连续性的特点,在政治认同的运作过程中,个人自我认同须经过集体认同的环节,构建公民与国家政权之间的关系,形成对政权的认同。”[15]大学生政治认同是一个相对复杂的过程,需要从大学生自己的价值体系和利益需要出发,在政治、经济、文化大环境的调节机制中,综合个体、集体与政治系统的相互张力关系,最终形成自己的政治认同;政治认同主体的能动性、政治认同客体的多样性和政治认同进程的复杂性,必然导致当代大学生政治认同形态的不断演进。

结语:当代大学生政治认同遵循着社会变迁与政治发展的历史进程而发生着有规律的演进,其演进变迁的主题是不断从服从的政治走向认同的政治,而且这种趋势将在社会发展的进程中不断得到验证与强化。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认同的政治”不仅是当前政治发展的应有之意,更是未来政治变迁与进步的目标追求,只有得到包括大学生群体在内的民众的主体性认同,政治系统才能拥有更强的合法性和有效性基础,社会稳定与社会发展才能更好地得到保障。

在全球化、信息化、多元化、社会转型等多维度的历史交集中,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追求、思想观念、利益诉求、政治理念等都不自觉地发生着变化。在新形势下如何准确把握大学生的政治心理,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育健康而又相对稳固的政治认同,是一个必须重视的理论课题,也是一个急需解决的实践课题。在“服从的政治”向“认同的政治”转向的过程中,当代大学生政治认同的构建需要从大学生的实际需求出发,突出大学生的主体性意识,并在此基础之上建立互动性的政治共识,以不断增强他们对政治系统的赞同与支持。基于此,当代大学生政治认同构建的途径可以简要地分为两个部分:一是大学生群体公民意识的培养。要大力培养大学生对于国家和社会的责任感,让他们更多地参与到政治生活中来,以加强他们对政治系统的理性认知和感情塑造;二是政治系统的价值整合。旨在通过有效地整合经济系统、社会共同体系统与文化系统,让大学生群体更多地感受到政治价值的浸润和经济发展的回报。同时,通过社会共同体系统和文化系统的协调引领,让大学生群体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充满自信与美好的憧憬。

猜你喜欢
群体政治大学生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通过自然感染获得群体免疫有多可怕
“政治攀附”
“政治不纯”
“群体失语”需要警惕——“为官不言”也是腐败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2013年第三届大学生演讲比赛圆满落幕
关爱特殊群体不畏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