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维体
(滇西科技师范学院,云南 临沧 677000)
关键字:互联网+智慧校园;教学管理模式;教学体系
在“互联网+”这个大的背景下,智慧校园也逐渐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通过“互联网+校园”跨界打造校园新生态。要实现学校系统使用的便利、安全可靠,提供全面的师生服务,应该遵循互联网服务平台建设的“统一化、标准化、服务化、持续化”原则,构建可用性强的高性能的可持续化信息技术基础支持平台,通过对互联网和学校教学模式的有效结合,为广大师生及内部员工提供全新的互联网服务,包括教务管理、图书借阅、网络培训等综合师生服务。“互联网+智慧校园”的本质就是利用互联网技术系统构建一种立体化、信息化的教学模式,借助信息技术的强大功能去极力促进教育课堂流程的转变。以互联网思维为依托来建设智能化学校,这将会打破传统比较封闭的办学教学模式,突破高校的学习界限;在改变传统的教学结构的基础上取其精华、弃其糟粕,让各大高校与企业携手共进,共同打造一个以人文关怀为主的、能突显个性并满足按需定制的教学体系;转变学校组织形态,多采用弹性立体化的组织架构,为学生创设多元融合的学习空间。
在过去的二十年里,高校信息化的发展从数字化到网络化再到集成化,这相对于各大高校来说较为保守,因此,并未引起教育界的广泛关注。随着互联网科技的发展,特别是“互联网+”时代的到来,高校信息化也进入了深度应用融合的创新阶段。对于高校来说,“互联网+智慧校园”是未来教育界利用网络体系构建发展的全新模式,开拓了高校教学、科研与管理服务创新的新视野。现如今,更多校园已经参与迈向智慧校园的探索征程,各大高校积极建设智慧校园,致力于为高校提供优质的信息化服务,加快高校信息化新生态的步伐。
“互联网+智慧校园”指的就是在依托物联网的基础上,极力营造一个以智慧化校园工作方式、学习过程以及生活一体化的学习环境,这个一体化学习环境主要将各种服务管理系统作为服务基础,使校园生活不仅以教学、科研、管理为主,更重要的是与生活实际相结合。集成校园服务,发挥校园大数据处理能力,实现校园智能化管理。智慧校园构建符合国家“互联网+教育”建设的发展需求,帮助学校利用互联网的便利提升教学质量,提升教师工作效率[1]。
目前,我国开始接触信息化校园的构建和研究,虽然有很多高校开展了校园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办公自动化、业务员管理系统的开发,并对数字校园的架构、建设策略、应用系统等方面做了大量的探索研究。但是,在实施应用过程中,依然存在系统复杂、维护困难,信息无法有效共享、实施难度大等问题,一是因为没有相应的人才储备,师资力量薄弱,缺乏互联网方面的知识和技能;二是基础设备不完善,并存在空间障碍,致使无法在校内每个角落设置公用计算机,无法保障校内公用计算机和网络安全,这就导致开展智慧校园的难度进一步加大[2]。而且在高校构建智慧校园主要面临着四大问题。
第一,学校与学生即时沟通能力不强。大多数高校与学生信息沟通不及时,基本是通过布告栏、老师、家长通知,信息传递慢,传递不准,造成沟通效率低下。
第二,学校提供的管理服务不够便捷。有时会出现办公上下班与学生上课时间重合状况,学生办理手续还要请假,学校为了解决这些难题花费了巨大成本但效果甚微。
第三,各个部门信息流通不畅。学校部门机构众多,经常会出现学院和行政部门各建网站、系统、平台的情况,易造成管理难的情况,各部门工作效率差,学生突发状况很难处理。
第四,高校开发力度不足。智慧校园的建设需要大量资金、人员和技术投入,这对于大部分的高校来说是难题。缺乏专业的技术人才是智慧校园建设推进慢的主要原因。
近几年来,以互联网为依托的新的教育方式快速崛起,信息技术的发展对学校教学起着关键性的作用。“互联网+智慧校园”的产生,蕴含着一种全新的教育模式。因此,为了更好地开展“互联网+智慧校园”的教育模式,应该从学校、企业两方面着手。
于学校而言,首先是要完善教学设备,比如多媒体教室、多媒体录播教室以及各科教师所需的教学设备。提高教学的创造性和趣味性。同时,学生和家长也应积极学习网络信息技术,善用现代网络学习手段,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其次,借力“互联网+”,利用培训提升全员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打造和推进智慧校园的建设。在智能化不断推进的过程中,要将学生的发展作为重点,按照教育教学规律挖掘出学生自身的发展规律,灵活运用以互联网为基础的新技术,结合客观实际情况,积极主动地开展教育教学创新。也应该组织信息智能化应用活动,推动教师微课制作、空间应用比赛以及应用教学媒体前提下的全员比教学活动,促进教师信息化应用能力的提升。大量的实践活动证明,技术的先进与否既不会作为衡量教育信息化水平的高低的标准,也不能作为衡量教育现代化水平的高低的标准。
最后,利用互联网技术构建网络学习空间,并使信息化应用平台落到实处。打破传统高校系统的信息共享壁垒,使各项数据信息得以互通互联,利用微服务化理念,保证服务的可持续发展。利用“智慧校园服务平台”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加强本校资源建设,建立评价激励机制。动员学校教师等全体成员积极参与个性化教育资源研发和上传,不断丰富本校资源服务内容。有效利用和下载互联网已有的优质资源覆盖全学科资源,推进优质教育资源有效应用。利用建成的录播教室,开展优质教育、优课选送等活动,充实教育资源。设置教学计划、网络备课、教师研修、电子作业等检查权限,对师德评价、学生评教具有监督作用;对教学质量、辅导工作室起到监控作用。
与企业而言,首先,企业应该根据现代学生的发展需求,利用先进的技术和明确的解决方案,结合学校发展状况,为学校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定制产品及服务,将教育与科技进行有效的结合创新,将智慧教学、智慧管理、智慧学习、智慧科研、智慧服务于一体的智慧校园建设作为自己的发展目标,利用信息技术手段,跟紧时代步伐,面向21世纪、面向社会需求培养创新人才和智慧人才[3]。
在“互联网+”的教育大背景下,信息教育系统成为基本构成要素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教育的各个方面都利用信息技术来促进教育现代化的发展。让教育顺应时代的潮流前进,在“互联网+”的基础上建设智慧校园环境应该主要从信息化硬件设备、软件应用平台和人文环境这三个方面着手。每一种新技术都不会直接导致学校的消亡,但未来的学校可能会和现在的学校截然不同,创新将会成为学校存在的唯一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