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16排螺旋CT在胃肠道穿孔中的应用价值

2019-01-24 07:58孙志良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19年2期
关键词:平片线片游离

孙志良

(山西省临汾市第二人民医院 山西 临汾 041000)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现代快节奏生活较大程度上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习惯和饮食结构,对人体的胃肠道造成了很大的伤害,从而引发了多种胃肠道疾病。生活水平提升后,人们摄入体内的精细食物量越来越大,摄入体内的粗纤维食物量越来越小,缺乏胃肠功能锻炼,使得胃肠道疾病的发生率逐年上升[1]。目前,人们为了适应快节奏的生活,饮食多以高热量、高糖、高蛋白和高脂肪食物为主,甚至有暴饮暴食和抽烟酗酒等不良习惯,对胃肠道刺激过大,导致多种类型的胃肠道疾病出现,严重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2]。胃肠道疾病的种类很多,包括胃肠道穿孔、胃癌、结肠癌、急性阑尾炎、末端回肠肿瘤等其他疾病。其中胃肠道穿孔属于常见的急腹症,其致病原因为溃疡、胃肠道炎性反应、肿瘤及外伤等,传统诊断方法主要以腹部X线平片为主,但X线平片对气腹的显示率比较低,无法及时提供准确的诊断依据[3]。而螺旋CT作为一种新型的诊断方法,可全面、准确地确诊病灶,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本次研究,对本院于2015年4月—2017年5月收治的45例胃肠道穿孔进行分组研究,旨在探究16排螺旋CT在胃肠道穿孔中的应用价值。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于2015年4月—2017年5月收治的45例胃肠道穿孔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的影像学诊断方法分为两组。对照组(n=22)中有12例男性、10例女性;年龄在20~59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9.5±19.5)岁;经手术证实有12例胃溃疡、2例胃癌、3例十二指肠溃疡、2例小肠外伤性穿孔、1例结肠癌、2例阑尾穿孔。观察组(n=23)中有11例男性、11例女性;年龄在20~60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0.0±20.0)岁;经手术证实有11例胃溃疡、1例胃癌、3例十二指肠溃疡、3例小肠外伤性穿孔、2例结肠癌、2例阑尾穿孔。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1)年龄在20~60岁;(2)临床症状以突发持续性腹痛、阵发性加剧、呕吐、发热;(3)资料完整,并已签订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1)严重精神障碍者;(2)患有全身性系统疾病的患者:(3)病例资料不完整的患者;(4)拒绝配合本研究的患者。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予以腹部X线片检查,应用德国影美科思IMIX2000 DR机进行检查。观察组患者予以16排螺旋CT检查,设备选用西门子16层螺旋CT检查,取仰卧位,扫描范围为自膈顶至耻骨到下缘,指导患者在扫描过程中屏气。具体扫描参数设置为120kV、200~400mA;螺距设置为1,层厚设置为5mm;重建层厚度设置为1.5mm[4]。CT增强扫描经肘静脉高压注射碘海醇80~100ml,速率控制在3.5~4.0ml/s。经扫描所得的原始图像需在工作站进行重建,其横断图像的重建层厚、层间距均设置为1mm,多平面的重建层厚、层间距分别为2mm、1mm,采用容积重建法、仿真内窥镜和表面遮盖法完成扫描工作。

1.3 观察指标

比较2种诊断方法的符合率,并观察影像学资料分析其影像学表现。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19.0进行分析,计量采用独立样本行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行卡方检验,检验标准a<0.05。

2 结果

2.1 符合率比较

观察组的符合率(91.30%)显著高于对照组(81.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

表 符合率比较

2.2 影像学表现

X线片可显示膈下游离气体影。螺旋CT则可清晰地显示腹腔游离气体游离气体影、可观察到形态呈月牙状、不规则形状和小泡状,同时可发现剑突下隐窝、腹壁下隐窝、肠间隙。其中胃肠壁增厚的患者多由炎症多致,存在腹腔积液者的积液为局限,病灶周围为脓肿样态。

3 讨论

胃肠道穿孔属于常见的外科急腹症,容易引发多种严重并发症,可对患者的生命安全构成巨大的威胁。胃肠道穿孔通常指胃和十二指肠溃疡的穿破现象,可见憩室炎症穿孔和恶性肿瘤,其临床表现主要为上腹部剧烈疼痛、四肢冰冷、气短、休克、恶心呕吐、发热、腹胀、腹式呼吸减弱、全腹压痛、肌紧张、腹腔感染等[5]。由于少数患者的病史尚未明确、临床症状不典型,临床诊断难度较大,容易出现误诊、漏诊现象,一旦病情延误会引发多种不可估量的后果。因此,胃肠道穿孔不可延误诊疗时间,需要予以有效的方式及时明确穿孔部位、穿孔原因及周围组织情况,便于为手术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6]。

胃肠道穿孔的病理改变实际上是指胃肠道壁产生破口现象。自20世纪20年代起,胃肠道的诊断依据主要以腹部立位平片和CT的间接征象为主,多由破口渗至腹膜腔的游离气体影为判定标准。多数文献资料表示,CT能够检出腹膜腔游离气体,且检出率较高。X线平片的阳性检出率则在67.44%~100%。CT、X线平片在胃肠道穿孔的临床诊断中均存在一定的诊断价值,但有学者的文献报道中表示,CT征象与胃肠道穿孔存在一定的相关性,但无进步研究证实。国外有学者表示,CT对腹膜腔游离气体影的显示率可达100%,但显示部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目前为止,对于胃肠道穿孔的诊断,以往的诊断方法中多以腹部X线片检查为主。X线片可清楚地显示出膈下游离气体,据相关数据统计,其阳性率已经到达70%~80%左右。X线容易出现假阴性,其原因包括阑尾的含气较少、穿孔较小、小肠穿孔所致的腹腔积气比较少、非膈下积气等。对于非膈下积气来说,在后腹膜、阑尾周围、小网膜囊腔、肠系膜间的小气泡很难在X线片上显示[7]。而螺旋CT作为一种分辨率较高的诊断技术,具备一定的先进性,可发现脏器间的少量气体,可连续无间断地进行扫描。多数专家表示,合理使用螺旋CT图像的扫描范围、观察窗位,可有效提高对气腹的检出率,是临床上十分重要的诊断方法。胃肠道穿孔时,容易出现腹腔积气、积液、脓肿,均与穿孔的形态、部位、大小、CT检查时间、病因有着密切关系[8]。因此,螺旋CT对及时发现发病原因,了解穿孔部位、大小,发现并发症等有着重要意义。多数研究资料表示,16排螺旋CT扫描时间显著缩短了10~15s,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对比剂用量。16排螺旋CT很好地显示出胃肠道病变的形态、病灶范围、腹壁厚度、周围组织的受侵程度等,对胃、十二指肠、直肠及回盲部等脏器的诊断效果较好。本研究表明,观察组的符合率(91.30%)显著高于对照组(81.82%)(P<0.05)。提示16排螺旋CT对胃肠道穿孔的确诊率较高,比X线片诊断更具优势,该诊断技术可以较好地观察肠间隙、网膜、系膜的改变,通过对邻近肠周、脂肪浸润程度的观察,可对胃肠道炎症作特异性诊断,是一种应用价值较高的诊断方法。16排螺旋CT诊断胃肠道穿孔的优势凸显,专家表示,16排螺旋CT可显著提高对破口的检出能力。胃肠道穿孔多由炎症、溃疡、外伤及肿瘤浸润等所致,通过16排螺旋CT诊断可发现胃肠道壁显著增厚、软组织肿块,脏器周围可发现淋巴结肿大、癌栓等,可为微创外科方案提供有价值的依据。

综上所述,对胃肠道穿孔患者采用16排螺旋CT诊断,可显示气腹,帮助医师作出定性判断,诊出病因,与术中所见的符合率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平片线片游离
体检要不要拍胸部X 线片
游离股前外侧穿支皮瓣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
X线平片和CT对颈椎病诊断的临床效果
股骨干粉碎性骨折内固定术后延迟愈合1例
颈椎病患者使用X线平片和CT影像诊断的临床准确率比照观察
莫须有、蜿蜒、夜游离
周围型肺癌X线片检测法和CT检查法在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游离血红蛋白室内质控物的制备及应用
平片无张力疝修补术在腹股沟疝治疗中的价值探究
医院放射科X线片的质量管理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