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 贤
(赵县妇幼保健院超声科 河北 石家庄 051530)
卵巢黄体破裂属于妇科常见急腹症,起病速度快并且伴有一定的腹腔内出血,临床症状很容易和急腹症相混淆,如果无法及时治疗会随着出血量不断增多而发生休克,从而危机患者的生命[1]。对此,临床中卵巢黄体破裂的早期诊断与早期治疗非常重要。超声检查是临床中最为普遍的妇科疾病检查方式,近些年随着对卵巢黄体破裂的认知越发全面,超声检查也逐渐应用在这一疾病当中。对此,为了更好的提高临床干预水平,本文以我院部分患者为例,探讨经腹及经阴道超声联合使用在卵巢黄体破裂诊断中的应用,现报道如下。
将2010年1月—2018年2月作为本次研究时间段,在该时间段内总共选取在我院接受临床探查和病理检查并被确诊的20例卵巢黄体破裂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案例。20例患者的年龄23~36岁,平均年龄(29.5±5.7)岁,停经时间35~57d,平均时间(43.5±4.4)d。所有患者在研究前均签署研究参与同意书,本次研究通过伦理委员会批准。
本研究采用飞利浦的HD7和GE的Voluson730,腹部探头频率为3.5MHz,阴道探头频率为8MHz。
所有患者均接受腹部超声、阴道超声以及联合检查。
采用腹部超声,在膀胱适度充盈情况下采取仰卧位,对子宫、双侧附件区域进行扫查,明确盆腹腔是否存在积液、双侧的附件是否存在较大包块等。采取阴道超声,嘱咐患者将膀胱排空并采取截石位,应用避孕套将超声探头罩住后充分润滑并促使其插入到阴道中,实现对多方位探查,对宫腔情况、子宫大小以及形态进行检查,探查盆腔内是否存在包块,如果存在则需要明确其位置、大小、内部血流信号以及回声信息,明确和周边脏器的关系,掌握附件与包块的关系,判断盆腔是否存在积液,明确积液分布情况。最终以手术治疗的结果作为判断标准。
统计并对比不同检查方法与手术治疗结果的符合率。
本研究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检查结果等数据均采取SPSS统计学软件实行统计与分析,计量资料采取均数方式表达,例如(3.1±1.1),数据之间的检验采取P值实现,P<0.05代表数据差异明显。
20例患者均通过手术治疗确诊为卵巢黄体破裂。
联合检查的检出率均显著高于经阴道超声、经腹部超声的检出率,数据差异突出,统计学结果均显著达到意义标准(P<0.05),详情见表。
表 不同检查方法间的数据对比
近些年伴随着辅助检查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性生活不规律导致卵巢黄体破裂的发生率不断增多,但是随着影像学技术的持续性完善以及临床早期检查的普及和推广,卵巢黄体破裂的早期检出率也在随之提升,临床致残、致死率不断下降。对此,早期检查以及诊断对于卵巢黄体破裂而言有着显著的意义和价值[2]。
经腹部超声属于传统的超声扫查方式,其主要是应用在盆腔疾病的检查以及诊断当中,其能够对下腹部实行纵、横、斜等多方向的扫查,能够较为全面的展现出患者的局部解剖情况,同时无禁忌症,但是检查中可能会因为肥胖、肠气等因素遭受影响,但是分辨率比较低,医生在判断较小包块时的难度比较高[3]。经阴道超声是近些年广泛普及的一项超声诊断技术,其可以将超声探头送入到阴道之内对盆腔状况进行扫查,可以在阴道之内的阴道穹隆、宫颈位置进行检查,检查位置和盆腔、内脏等器官非常靠近,其能够有效的展现卵巢、输卵管和子宫的情况,对于解剖结构也可以清晰的表现出来,同时分辨率比较高[4]。上述两种检查方式联合应用在卵巢黄体破裂当中的应用效果更加突出,能够准确鉴别出患者的疾病症状,尤其是可以与输卵管妊娠、炎性包块、阑尾炎以及右输尿管结石等疾病准确区别,整体效果突出,诊断经济价值与社会价值均较高。
本研究结果显示,联合检查的检出率均显著高于经阴道超声、经腹部超声的检出率。这一结果充分证明经腹及经阴道超声联合使用相对于单一应用经阴道超声或经腹部超声的早期诊断优势,对于卵巢黄体破裂早期诊断具备更加突出的检出效果,尤其是对于附件区域包块的检查效果非常理想,可以作为临床常用检查方式。
综上所述,经腹及经阴道超声联合使用在卵巢黄体破裂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较高,检出率更高,有效融合了两种超声检查的优势,值得临床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