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 英,陈 艾(通讯作者)
(重庆市铜梁区人民医院 重庆 402560)
脑震荡在临床上比较常见,多经MRI及CT等影像学检出,以长时间躯体及认知障碍等方面为主要临床表现,但因症状比较轻微,故很容易被忽略,进而可能导致医疗纠纷,或引发患者终身残疾,故需引起足够的重视,尽早明确诊断,并开展相应治疗。本次研究选择2016年1月—2017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脑震荡患者100例作为观察阶段,选择同期参加体检的健康志愿者30例作为对照组,均接受MRI及SWI检查,分析不同时间点FA值,获得一定研究成果,现报告如下。
本次研究选择2016年1月—2017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脑震荡患者100例作为观察阶段,选择同期参加体检的健康志愿者30例作为对照组。观察组100例,男56例,女44例,年龄23~60岁,平均年龄(38.73±3.82)岁,受伤至就诊时间10~125h,平均时间(48.98±15.20)h;车祸致伤48例,高空摔跌27例,钝器击打25例。纳入标准:(1)既往明确头部外伤史;(2)年龄18岁以上;(3)伴发或不伴发持续时间<30min的意识障碍;(4)所有患者、家属均对本次研究内容知情同意,自愿参与,并同医院签订知情同意书。对比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在观察组入院后治疗前、对照组体检时行MRI检查,分析观察组入院后治疗前及对照组脑组织不同部位FA值及ADC值。MRI检查方法如下:先行经GE 1.5T扫描仪先经MRI检查,常规颅脑平扫,序列T1WI、T2W1以及T2-FLAIR,再经DWI扫描;所有图像均GE Advantage Windows工作站处理后,统计分析FA、ADC,选择两侧4处脑组织作为本次研究兴趣区域,其一为额叶白质,其二为颞叶白质,其三为内囊,其四为胼胝体。
本次研究选择SPSS22.0软件分析数据,利用百分比(%)及(±s)分别计数资料及计量资料,施行检验及t检验,当P<0.05,提示数据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观察组治疗前脑组织不同部位FA值与对照组差异均比较明显(P<0.05);观察组治疗前不同部位ADC值与对照组差异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附表1~2。
附表1 两组治疗前后兴趣区域FA值(±s)
附表1 两组治疗前后兴趣区域FA值(±s)
注:同对照组比较,*表示P<0.05。
分组 额叶白质 颞叶白质 内囊 胼胝体左右左右左右左右观察组 0.48±0.08 0.51±0.08 0.59±0.06 0.55±0.08 0.67±0.09 0.68±0.10 0.81±0.14 0.86±0.10对照组 0.55±0.08* 0.56±0.07* 0.65±0.07* 0.62±0.08* 0.72±0.10* 0.75±0.11* 0.82±0.13* 0.91±0.12*
附表2 两组治疗前后兴趣区域ADC值(±s)
附表2 两组治疗前后兴趣区域ADC值(±s)
分组 额叶白质 颞叶白质 内囊 胼胝体左右左右左右左右观察组 0.71±0.09 0.71±0.10 0.66±0.10 0.67±0.09 0.67±0.11 0.69±0.09 0.78±0.10 0.77±0.14对照组 0.72±0.10 0.73±0.11 0.65±0.09 0.66±0.07 0.66±0.12 0.68±0.08 0.77±0.11 0.78±0.10
观察组经MRI、SWI检出出血病灶比例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3。
表3 两组MRI及SWI检出出血病灶情况比较(n)
颅脑损伤属于临床常见病,多有明确头部外伤史,其中九成患者为轻微损伤,在创伤后多表现为认知、意识形态等方面的障碍,部分患者在创伤后很长时间内均表现脑震荡后遗症。目前,已有学者提出以脑震荡为代表的轻型颅脑损伤多伴发颅内微小出血灶以及神经系统的损伤,故需通过影像学检查明确诊断,并开展针对性治疗,常用影像学检查措施包括SWI、DT等。其中SWI是给予MRI检查仪发展而来的影像学检查手段,能够反映脑组织间不同的磁敏感,进而明确病灶与邻近组织边界,具有三维扫描、分辨率及信噪比均较高等特点,而且能够清晰反映小静脉走行及直径等情况,出血灶以及铁沉积情况等,在临床上应用率较高,尤其是对于脑部外伤及神经退行性病变等方面。
本次研究表示,利用SWI技术检测脑震荡,结果反映,同健康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治疗前脑组织不同部位FA值、ADC值与对照组差异均比较明显(P<0.05);观察组经MRI、SWI检出出血病灶比例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这表明在SWI在检出出血病灶方面临床具有良好的诊断价值,而且能够清晰反应局部各向异性及表现扩散情况。
总之,磁敏感加权成像对脑震荡的诊断价值良好,能够清楚反映病灶位置及累及区域等情况,继而为判断脑震荡情况提供有力检查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