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科技藏品的收藏、研究与传播,看自然历史博物馆的传承与转变①
——以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为例

2019-01-23 12:14焦郑珊
自然科学博物馆研究 2019年4期
关键词:历史博物馆藏品博物馆

焦郑珊

一、引言

2019年是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建立150周年,这极具纪念意义的日子让社会再一次关注这个古老又现代的博物馆:其悠久的历史、丰富的藏品、与公众多样的互动活动等,都让它迷人又美妙。作为自然历史博物馆记载自然界发展历史、描绘世界多样性、呈现完整世界图景、体现人与自然关系的基础,藏品的作用举足轻重。在150年的发展历程中,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围绕藏品的工作也发生了一系列转变,这在某种程度上反映着博物馆以及自然历史博物馆的功能演进及发展方向。

二、科技藏品与自然历史博物馆溯源

(一)自然历史博物馆溯源:藏品为本

博物馆是人类文明发展进程中的伟大产物,是人类宝贵文化遗产的精髓所在,也是孕育、滋养人类文明发展的沃土。自然历史博物馆(Natural History Museum)是博物馆的重要类型之一,其历史可以追溯到文艺复兴时期欧洲的“珍宝柜”(Curiosity Cabinet)[1]。贵族们的个人喜好多种多样,包括珍奇异兽、黄金珠宝、精妙机械等,其中关于珍稀动植物、矿石标本的自然收藏出现最早,因为在人类手工艺、科学技术尚未发达的时候,已经有人开始关注自然的伟大与奇妙,进而开始收集自然界的珍稀动植物、矿石标本了,这可以被视作是自然历史博物馆的起源。据记载,瑞士自然学家Gonrad Gessner(1516—1565)是最早收藏动植物和矿物标本的人,他的藏品为瑞士自然博物馆的建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对自然的关注是一切科学技术的起源,是激发公民科学兴趣的基础,因而广义上说关于自然界的藏品也属于科技类藏品,自然历史博物馆也可划归为科技类博物馆(Science-related museum)[3]。

自然历史博物馆作为为科技类博物馆的重要一员,相较于历史、艺术类博物馆,自然历史博物馆与藏品之间有一种天然的紧密联系:藏品因为其本身的自然属性而被收藏,不受过多人为因素的影响。举例来说,同样的一方砚台,对于艺术博物馆来说衡量其价值的标准是制作者在艺术史上的地位、工艺水平、使用者的艺术造诣等,而对于自然历史博物馆而言衡量其价值的首要标准是原材料的年代及稀有性。自然历史博物馆可谓记载着地球历史的“自然之书”,能够通过数量繁多的藏品向我们展示微缩的自然界发展进程:完整的自然图景、自然演变的过程、人类发展的历程以及人与自然互动的历史与现状等都能得到相对完整的记载与展示,对于人类回答“我从哪里来”和“我将去向哪里”这两个本质问题具有极其重要的启发意义。因此,自然历史博物馆从诞生起,就一直以丰富的藏品而著称,在人类文明中占有一席之地且不断发展壮大:据《世界博物馆2014》统计,当前全球有约3000座自然历史博物馆,其中包括最早向公众开放的现代意义上的自然历史博物馆——法国自然历史博物馆,欧洲最大的自然历史博物馆——英国自然历史博物馆,以及拥有超过2000万件藏品的维也纳自然历史博物馆等。

(二)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概览

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始建于1869年,位于纽约中央公园西南侧,总占地面积超过70000平方米,截至2018年6月30日共拥有天文、矿物、人类、古生物和现代生物五个方面的34158257件藏品。除此之外,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还拥有一座规模庞大的自然历史图书馆,拥有藏书485000册以及大量的照片、影片、手稿等藏品;拥有世界上最大的天文馆之一——海登天文馆,配备有一个藏书超过1万册的天文图书馆和一个直径23米的太空剧场;出版许多专业书刊和大量科普宣传资料,仅2017年7月1日至2018年6月30日期间,其工作人员就发表了418部/篇科学研究成果,其主办的《自然史》《博物学》和《博物馆员》等期刊在业内享有极高的声誉;致力于推进美国的科学传播与科学教育,除常设展览外还举办科普讲座、影片放映等活动[4]。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成为世界上最受欢迎的博物馆之一,据ThemeMuseumIndex2017统计,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在全球最受欢迎的博物馆排行榜中名列第12位,在北美地区最受欢迎的博物馆排行榜中名列第5位,2017年观众量达到500万人次[5],可见其自身魅力之大、藏品之多和知名度之广。在150年的发展历程中,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在不断丰富藏品的基础上,工作理念、展示方式、社会功能也发生了一系列的转变,其中既有传承也有创新,这可谓是自然历史博物馆发展的一个缩影。

三、博物馆社会功能的演变及藏品地位的转变

作为博物馆的重要类型之一,自然历史博物馆以丰富的藏品著称,藏品囊括了远古生物化石、动植物标本、陨石、人类文化遗存等一切与宇宙、地球发展有关的物质与非物质遗存,重要性不容小觑。伴随着自然历史博物馆自身目标与社会功能的转变,藏品在博物馆中的角色也发生了一定的转变。

(一)早期博物馆定义的调整及博物馆社会功能的明确

2007年,国际博物馆协会曾指出“在近几十年中,博物馆发生了根本上的转变,调整并重置了其原则、政策和实践。这种转变使协会现有对博物馆的定义不再能够反映出当前博物馆所面临的挑战、博物馆自然的发展愿景,以及所承担的社会责任”[6]。因此,国际博物馆协会目前正在面向公众征集更加符合博物馆现状的、新的“博物馆”定义。这已经不是博物馆定义的第一次调整了,自1946年成立以来,国际博物馆协会已经先后发布了八版博物馆定义,每一次重新定义都既是博物馆在过去发生转变的结果,也是未来博物馆可能发生转变的预示。

博物馆定义的调整过程中,最大的变化之一即“对物与人关系的确定”。1946年国际博物馆协会成立之初对博物馆下的定义为“‘博物馆’这个词包括藏品对公众开放的所有艺术的、技术的、科学的、历史的或考古的(机构),包括动物园和植物园,但是图书馆除外,仅包括保持永久展厅的图书馆”[7]。这一定义对“博物馆”这个机构的工作对象(藏品)、受益者(公众)、属性(永久性)以及类型(机构、动物园、植物园等)进行了严格的划分,但并未提到博物馆的社会功能与终极目标,“藏品”可以说是博物馆的唯一目的。1956年,国际博物馆协会调整了对博物馆的定义:“‘博物馆’这个词在此是特指任何永久性(固定性)机构,普遍意义地讲,以各种形式的保存、研究、提高为目的,特别是以接待公众并向公众展出具有文化价值的艺术的、历史的、科学和技术的藏品和标本为目的的机构、植物园、动物园和水族馆。隶属公共图书馆和公共档案馆的常设性展馆可被认为是博物馆。”[7]相对1946年的定义,这次修订最重要的是增加了博物馆的功能与目标,博物馆不再是一个单纯的“储物柜”或“展示柜”,“保存、研究、提高”等在博物馆领域经常被提到的词第一次出现。围绕藏品的保存、研究、贮藏和展示技术的提高、研究水平的提高等目标,博物馆有序安排自身的工作,“藏品”依旧占据着博物馆的核心位置。1961年,国际博物馆协会又一次调整定义,将以研究、教育、欣赏为目的而保护和展出具有文化和科学重要性的藏品的任何永久性(固定性)机构认定为博物馆[7]。经过这次修订,“教育”作为目的首次出现在博物馆的定义中。“保存”“研究”“提高”可以说是“内向的”,即博物馆关注自己的内部,诸如藏品质量、研究成果等;而“教育”“欣赏”却是“外向的”,博物馆试图通过自己的行动来使作为受益者的公众发生某种转变,这是博物馆与社会的关系第一次被确认,二者之间是有某种互动与影响的,而不是之前所描述的那种静止的观察与被观察的关系。伴随着这种转变,博物馆从“珍宝的殿堂”转而成为“开放的课堂”,开始尝试利用自身优势来发挥教育功能。

(二)博物馆定义的持续转变与博物馆教育功能重要性的提升

20世纪以来,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人类知识总量飞速增加,科学技术水平和发展速度都不断提升,全球化进程的推进以及随之而来的文化多元性程度的提升,都影响着公众对于世界的看法。一方面,人类意识到知识的重要性,试图通过各种方式来提升自己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和掌控能力,以在此基础上去提升个人综合素养、国家综合实力乃至整个人类应对自然灾难与挑战的能力。另一方面,人类也意识到自身对某一种知识的理解与看法,可能会影响到该学科领域所处的社会环境与发展前景。以自然科学为例,随着传统机械主义科学观的消解、行动者网络理论等后现代理论对科学观的重建、大科学模式的兴起等,科学技术知识已不再是古希腊学者所主张的理性的、绝对的对“自然之书”的思考与理解,而是人类与世界打交道的实践的产物,科学技术知识从独立于人类社会之外回归到人类社会与行为之中。人的观念与行为,成为影响诸多学科进步、事态发展的关键因素与内在动因,以人为对象的教育活动成为影响人的主观意志,进而影响学科、社会乃至客观世界发展方向、节奏、速度的关键。在这样的背景下,博物馆教育功能的重要性日益提升。

1974年协会再一次修订定义,宣称“博物馆是一个以研究、教育、欣赏为目的而征集、保护、研究、传播和展出人及人的环境的物证的、为社会及其发展服务的、向大众开放的、非营利性的永久性(固定性)机构”[7]。1989年、1995年和2001年国际博物馆协会发布的定义与1974年版本没有出入,仅仅在解释条款方面有了添补。2007年,国际博物馆协会发布了现行的博物馆定义,即“博物馆是一个为社会及其发展服务的、向公众开放的非营利性常设机构,为教育、研究、欣赏的目的征集、保护、研究、传播并展出人类及人类环境的物质及非物质遗产”[7]。

2007年和2001、1974年两个版本的博物馆定义相比较,主要有两点不同:第一,2001、1974年版本对博物馆目的的描述“研究、教育、欣赏”在2007年被调整为“教育、研究、欣赏”;第二,1974年版本中博物馆工作的对象“人及人的环境的物证”在2007年版本中变成“人类及人类环境的物质及非物质遗产”。这是两个根本性的转变:教育一跃成为博物馆最重要的目标,意味着人的价值与地位在博物馆视野中进一步的提升,博物馆不再沉浸在对古物的收集与研究中,而是将公众教育作为首要目标;非物质文化遗产被加入到博物馆工作的对象范围中,意味着人类的文化、知识、信息等非物质遗产与文物、遗迹等物质存留同样重要,这意味着“藏品”概念的扩大和“实物藏品”作用的多元化发展。这两个根本性的转变,体现着博物馆从“以物为中心”到“以人为中心”的变化,也开拓了博物馆未来发展的道路。这意味着不仅仅是起步早、占据大量不可复制的藏品资源的博物馆能够获得公众认同,新建的、没有原始藏品的、以专门开发的展品以及复制品为主的博物馆同样能够获得公众认同,科学中心的兴起、传统科学技术类博物馆向科学中心的转型就是“以人为中心”的博物馆理念的成功验证。

(三)总结:科技藏品及博物馆的社会功能

回溯博物馆的历史发展及博物馆定义的演变,不难发现藏品占据着博物馆的核心地位,藏品的类型、数量、质量、保存水平,通常决定着博物馆的类型、规模、水平和知名度。早期,藏品是博物馆的根本与基础,也是根本目标,围绕着藏品的收集、保存、展示与研究,博物馆开展一系列的工作。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和需求的转变,博物馆开始具备了某种社会属性,教育与收藏、研究一起成为博物馆三个最重要的目标,并愈发受到重视,博物馆的办馆理念也发生了从“以物为中心”到“以人为中心”的转变。

在这样的情况下,藏品不仅仅是收藏与研究的资源,也是教育资源和传播信息的载体,发挥着不同以往、更加多元的作用。一方面,今天的博物馆依旧保持着其诞生之初的传统,致力于收集、保存、展示贴近主题、符合办馆需求的藏品,并将藏品视为博物馆最宝贵的资源和办馆之本。另一方面,博物馆也围绕教育功能,不断开发藏品的潜力与价值,突出藏品的教育功能与传播效用,致力于利用藏品和展品资源给观众带来不同于学校教育的学习体验。

自然历史博物馆中的科技藏品同样也经历了角色与功能的转变。一方面,自然历史博物馆在不断充实藏品、尽可能全面地展示自然图景、尽可能深入严谨地探讨自然的历史和地球的奥秘,这是对自然历史博物馆传统的传承与发展。另一方面,自然历史博物馆也在不断探索藏品的教育功能,以期利用藏品优势,既以此提升公众的学习体验,也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提供实物载体,这是自然历史博物馆应对新的社会需求与自身发展需要而做出的创新性探索。科技藏品的功能,从早期的收藏与研究的对象,逐渐发展成为集收藏与研究对象、传播媒介、传播对象、传播工具等功能于一体。

四、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中藏品的收藏、研究与传播

回溯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的发展历程,可以发现它在不断充实收藏,并且基于藏品而不断丰富功能。

(一)在探索中充实藏品、完善场馆建设: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的传统

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藏品的收藏依赖于博物馆探险队遍布全球的探险、科考活动,以博物馆展厅中展品的不断丰富、场馆设施的不断完善为表现形式。在博物馆的早期建设基本完成、初具规模之后,时任馆长莫里斯·杰瑟普就组织了探险队参与北极、西伯利亚、蒙古、刚果等地区的一系列探索活动,这不仅使博物馆的足迹遍布各地,也带回了众多的藏品,加深了对整个自然界的认识,开启了博物馆从1880年至1930年的黄金时期:1897年至1902年期间伯恩斯组织的“杰瑟普北太平洋考察”深入到了人类学领域从未涉足的区域,带来了无与伦比的关于北太平洋人类生活与文化的记录;20世纪20年代起罗伊·查普曼·安德鲁斯组织的中亚探险队在今天的蒙古与中国内蒙古戈壁地区探索恐龙化石遗址,直到30年代中国与蒙古的边界关闭[8]。1991年,受蒙古科学院的邀请,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对蒙古戈壁地区的考察得以重启,联合考察每年一次持续至今。通过持续的全球考察和探索,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掌握了大量的一手资料和珍贵的藏品。

在探险、科考活动的支持下,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的藏品数量和质量都飞速提升,不同类型的专门展厅相继建立起来,从不同角度向公众展示着地球的面貌:1913年,在动物模型制造先驱卡尔·阿克利的提议下,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开始计划建设哺乳动物展示大厅,1930年第一个哺乳动物栖息展示大厅——南亚展厅正式对外开放;从1936年起就持续建设的北美哺乳动物展示厅于1942年正式开放,经过持续的维护和发展,今天很多学者认为这是世界上最好的哺乳动物展示平台之一,拥有最好的哺乳动物栖息地立体展示模型;1976年摩根宝石纪念馆和哈里·弗兰克·古根海姆矿物馆开放;1977年爬行动物和两栖动物大厅开放;1981年亚瑟·罗斯陨石馆开放;1992年人类生物学和进化大厅开放;1998年生物多样性大厅开放;2007年安妮和伯纳德·斯宾策人类起源馆开放。

强调藏品的重要性及重视收藏的传统,从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建馆传承至今。今天,该博物馆依旧在不断丰富、充实藏品,2017年7月1日至2018年6月30日的一年时间内就新增藏品27089件。正是因为这种不断的自我完善,才使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成为世界上最好的自然历史博物馆之一[4]。藏品的不断丰富,是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开展科学研究、发挥教育功能的最根本基础。

(二)基于藏品的研究:传承与转变的交融

如果说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对藏品的重视、不断丰富藏品数量、提升藏品质量的执着是其150年的传统传承的话,那么该博物馆基于藏品的研究就可谓传承与转变的交融,既继承了传统的研究精神和研究方法、保持了传统的研究优势,也依靠丰富的资源优势、结合社会热点而拓宽了研究的领域与思路。

和大多数自然历史博物馆一样,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将藏品视为自然历史的印记与证据,致力于通过藏品展示完整的自然图景和地球发展的历史进程,因此研究传统也是以遍布各地的科学考察和藏品为基础,面向自然的历史而展开的探究性研究,这是今天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研究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今天,该博物馆拥有超过200名科学家,每年在世界各地进行100余次实地考察,并且拥有比较生物学的博士授予资格,这是美国唯一有博士授予资格的博物馆。基于无与伦比的自然历史藏品资源,该博物馆在人类学、古生物学、比较生物学等领域取得了很多成果。比如该馆建成的非洲人类数据库是探索人类起源、探究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工具;古生物学的研究则探索无脊椎动物、两栖动物、爬行动物、鸟类、哺乳动物等古生物的进化历程;达尔文手稿项目则建立了一个含有96000页达尔文手稿的数据库,全面展示达尔文的科学实践历程和提出进化论的历史过程……这些丰硕的研究成果是对自然历史的深入了解、细致还原。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博物馆教育功能的日益突出,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传统的基于藏品的研究也增添了新的色彩:不再仅限于基于藏品研究历史、寻求证据,也开始总结规律、直面当代挑战、引领未来发展。例如,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也通过一系列研究来试图解决环境问题。其一,该博物馆意识到保护地球生态系统、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在1992年建立了生物多样性和保护中心,致力于维护地球生态平衡。其二,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支持了一批兼具自然历史特色和现实价值的研究,如娜塔莉·古德金博士通过过去500年大气运动、气候变化和地球污染的历史的分析,来利用珊瑚地球化学重建海洋的研究,这对于了解大气、海洋和生物系统间的相互作用,预测未来气候有重要的作用。再比如萨克勒比较基因学研究组正基于馆藏的3000余万个标本和文物来建设生物基因数据库,这对于探索各物种的基因所起的作用、探索生物进化关系、还原生物灭绝过程起到了基础性的作用,而上述成果又可以进一步运用在生理学、医学等方面。

总结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基于藏品的研究,可以发现它既坚持着面向过去、探究历史真实面貌、总结历史发展规律的传统,也有结合当代问题、面向现实的实际行动,还有总结规律、面向未来、引领发展的探索与尝试,可谓传承与转变融会贯通。在这样的多元化发展中,当前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每年要出版数百篇科学研究成果,是美国最重要的科研机构之一。

(三)博物馆教育功能与基于藏品的传播:藏品角色与类型的转变

当下,教育被认为是博物馆最重要的社会功能。为更好地发挥博物馆教育功能,达到提升公民科学素养、加强公众对科学的理解、激发公民科学兴趣的作用,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经历了一些转变,其中最根本的是藏品角色的转变。如前文所述,藏品不仅仅是收藏与研究的资源,也是教育资源和传播信息的载体。为适应角色的转变、实现预期功能,藏品的类型也发生了转变,不仅是化石、标本等“原始的、自然的实物”可以作为藏品,一些专门设计制作的、复制的、利用高科技虚拟的物体同样也可以作为自然历史博物馆的藏品与展品。

第一,展览是博物馆最常用的传播藏品信息的方式,通过特定的展览顺序、标签说明等,观众可以高效、直接地了解藏品相关信息。在展陈设计及展示技术手段方面,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不断吸收最新的技术成果,使展示形式更加丰富、展示效果更加生动。博物馆建立之初以静态陈列藏品为主,其中最具突破性的是用栖息地立体模型的方式来展示动物标本,将动物在自然界的真实生存情况完整地呈现在参观者面前。栖息地立体模型的理念提出和技术发展,使展陈达到了空间整体性,一个个动物标本不再被独立地静态展示,而是通过植被、水源、气候、食物、天敌等诸多因素再现动物在自然界的真实生存情况。在笔者看来,这实际上是系统自然观的体现,没有任何一种生物能够脱离适宜的环境独立生存,立体栖息地模型启发着我们对自然界、生物链、生态圈、地球村等理念的最初思考。

第二,基于藏品,利用先进技术手段为传播某些知识而设计专门的展品,是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对外传播藏品信息及相关知识的又一方式。例如,1991年一个五层楼高的重龙雕塑被安置在罗斯福大厅,这是当时世界上最高的恐龙展品;从20世纪90年代起,为家庭,特别是为5~12岁儿童提供探索博物馆的机会、动手进行科学实践的探索室越来越受到欢迎,儿童可以在两层楼高的非洲猴面包树模型上体验捕捉鸟类、昆虫、爬行动物和小型哺乳动物的乐趣,可以在模拟的古生物挖掘现场处理真正的化石,可以用数字地震显示器来跟踪世界上地震的实时数据,可以用显微镜探索微观世界;2000年建成了全新的地球和太空中心,充满科幻感的球体设计配合先进的星空投影仪Mark Ⅳ构造出一个奇妙的宇宙模型,让公众置身其中去探索宇宙130亿年的历史。其中还有专门的大爆炸剧院,观众可以俯瞰一个基于数百万天文观测数据而虚拟的精确的宇宙大爆炸的过程,引发公众对宇宙起源、宇宙终极目标的探索;2003年翻新并投入使用的海洋生物馆包括高清视频投影设备、互动电脑工作站、互动型模型等。一系列的新技术、新形式,使古老的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毫不古板落伍,而是充满着活力与惊喜。

第三,通过与社会的多种互动,让藏品走出场馆外、扩大其社会影响,是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传播藏品的又一途径。最为成功的案例之一是系列电影《博物馆奇妙夜》的拍摄。2006年起,部分取景于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的系列电影《博物馆奇妙夜》陆续上映,引起社会广泛好评与热议,随之而来的是一阵博物馆热潮:很多观众涌向该博物馆,想和电影中的莱瑞一样经历一场史前大冒险;“博物馆奇妙夜”成为一个被广泛接受的科普形式,越来越多的博物馆开始组织一定规模、年龄的参观者体验“博物馆奇妙夜”,通常是讲座、参观、博物馆露营等方式相结合,通过一个晚上的密集互动让营员们吸取更多的知识、对博物馆有更加深刻的了解;“博物馆奇妙夜”也成为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的一个独有的IP,为了满足众多影迷的需求与好奇心,博物馆也设计了一系列独有的内容:美国历史博物馆专门制定了参观路线可以让观众看到《博物馆奇妙夜》电影中出现的藏品;拍摄了电影拍摄及后期制作过程的纪录片来揭秘电影背后的故事;发布一系列专家介绍电影中藏品来源、细节的视频等[8]。

利用藏品优势、发挥独特功能,为公众提供“基于实物的体验式教学”和“基于实践的探究式学习”机会[9],这是博物馆相较于学校等其他教育机构最大的特色与优势所在。基于藏品的博物馆传播信息方式的转变,是其教育功能强化的直接体现。

五、结语

美国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STEM教育委员会在2018年12月发布《制定成功路线:美国STEM教育战略》(Chartingacourseforsuccess:America’sstrategyforSTEMeducation)的报告,提出在2019年至2023年这五年中,美国的愿景是“未来所有美国人都将拥有终身享受高质量STEM教育的机会,以及美国将是全球STEM扫盲、创新和就业方面的领导者”[10]。为实现这一愿景,报告还制定了一系列具体途径,其中就包括发展和增强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即将学校、图书馆、博物馆等资源整合起来建立一个完整的STEM生态系统,将学校学习、实习、学徒等方式结合起来,拓展每一个学习者的教育和职业经历[10]。可以预见,博物馆的教育功能将愈发受到重视,在政策的引领下博物馆也将在公众教育领域投入更大的精力。

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150年的发展历程,可以说是自然历史博物馆的一个缩影。尽管其初衷并非面向科技前沿,但是基于丰富而独特的资源却可以做出很多前沿性的科技成果;尽管在博物馆中收藏、陈列着很多年代久远的“古物”,却从未沉浸在历史中不可自拔,而是总结历史经验、指引未来发展;尽管在社会发展和历史变迁中做出了一些调整与转型,却也没有放弃自己的传统精髓。传承与创新并存,正是自然历史博物馆最大的魅力所在,是其活力之源,也是其3000余万件珍贵藏品的价值所在。

猜你喜欢
历史博物馆藏品博物馆
抱朴斋藏品
李杰森藏品
林安国藏品
谭礼藏品
参观博物馆
博物馆
浦城庆元山革命历史博物馆开馆
美国国家自然历史博物馆的藏品室
露天博物馆
以大阪历史博物馆为例 架起考古与大众沟通的桥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