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观点折射大问题,微言论参透大道理。欢迎您留下精彩的微观点,并请关注我们的微信——
刘长发:2019年被普遍认为是5G元年。每一轮新技术革命,都会对新闻业带来冲击。媒体人是社会的瞭望者,对趋势应该有更敏锐的洞察,对机遇也当有更精准的把握。正如2019年1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人民日报社举行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体学习时指出的那样,传播方式深刻变化,新闻媒体要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加快推动融合发展。对媒体而言,5G必然会对信息传递效率和传播介质带来深刻影响。一方面,图像视频传输更加便捷,用户通过视频获取信息会更加容易;另一方面,5G还会助推车联网、物联网发展,往“万物互联”进一步靠拢,传媒场景会更加多元。
李素艳:5G技术时代,电视机终端将沿着互联网电视的发展道路转变为智慧家庭的信息屏幕,即成为海量化、多类型的网络媒介信息内容的播放设备。当电视媒体丧失了客厅应用场景的收视功能时,也就同时失去了其唯一的家庭性优势,失去了其相对稳定的接收环境。因此家庭性的回归伴随主流化的塑造,将成为电视媒体在5G互联时代发展的基础理念。在这一背景下,电视媒体实现家庭性回归与主流化塑造发展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一是电视媒体要以全年龄段的家庭性受众为基础进行电视节目的研发与制作;二是电视媒体要推进家庭性观念的重塑为主流化传播提供基础,在满足个体需求的情况下引导家庭性理念。
赵子忠:电视遇上5G,犹如广播遇上汽车。目前,广电与其追赶一个已经烧热的短视频市场,不如潜心砥砺,认真思考一下如何把握长视频的发展趋势,在5G技术潮流中重新树立竞争优势。视听媒体的构建需要优质视听节目的支撑,长视频不同于短视频,短视频吸引的是用户的注意力,但是长视频吸引的是用户对于内容本身的关注。企鹅智库2018年新媒体调查显示,没有人“娱乐至死”,受众对于专业、优质内容有着明确的需求,广电在长视频节目制作方面,有着长期积累的创作优势,应从媒介生态的特点和受众需求出发,发挥传统视听内容专业优势,在精细化和专业化视频内容创作、视听内容价值化上持续深耕,打造广电在长视频方面的竞争力。
陈安庆:近两年,短视频平台的火爆反映着一种技术焦灼,传统短视频内容创作的产出依然有瓶颈,短视频行业期待更给力的5G技术赋能,带动整个行业向更高点发展。如果说4G时代,是视频社交化与UGC(用户生产内容)互相促进的时代,短视频成为资本竞逐的风口,那么5G时代,则是短视频发展中,PGC(专业生产内容)与物联网并进的新时代。可以预测,5G将为网络服务商的短视频产品带来规模经济增长的可能性,第一批找到5G时代短视频新玩法、新盈利模式的互联网企业,将得到巨大红利,并且有望成为新的王者。5G时代的网红,将借助物联网、人工智能、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技术实时进行更具身临其境的直播,人们在游戏界面、智能手机中,就可以获得更加逼真的实时立体体验。
王维:当前,越来越多的用户已不再满足于普通的视频感观体验,而5G正好为虚拟现实、人工智能与网络视频的结合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技术保障。不同于以往传统媒体的“资讯提供者”的角色,新媒体打破了传统媒体的固定模式,扮演着“城市信息服务者”的角色。随着5G的高速网络支持与智能终端的普及应用,新媒体将逐渐成为“媒体之王”,人人之间、人物之间与物物之间高速连接与信息资讯触手可得的智媒时代将成为可能。这既是5G技术发展提供的机遇,也是5G时代的目标。不可否认,新媒体虽然在内容质量和公信力上还不可与传统媒体相提并论,但是其在内容创新上能够对用户进行更好的分流,进而更有效地吸引用户。
肖立:自媒体将会在5G时代得到更进一步的发展。随着终端设备性能和网络速度的提升,自媒体内容制作将更加简单,传播更为快捷,小范围的互动性更强,将会出现视频评论、视频参与话题讨论等新的互动方式。大量用手机等非专业设备拍摄的用户上传内容(UGC)和专业记者上传内容(PGC)将丰富新闻的素材来源,弥补专业新闻机构在进行新闻报道时存在的时间和空间的局限性。在中央电视台CCTV5 APP里约奥运会报道中,就增加了“里约日记”模块,记者使用PGC工具,采用日常生活的角度展现全方位的里约奥运会,将第一手消息迅速传递到用户,得到了广泛的好评。5G时代,专业和业余的界限将不再清晰,速度、视角、内容将成为媒体竞争的关键决定因素。
周文韬:5G与人工智能等技术的结合,可提升新闻生产、分发效率,减少人力资源投入,将人力资源重新配置于更具创造性的劳动中。在5G背景下,记者可以在人工智能的辅助下,完成对互联网海量数据的抓取、处理、分析,甚至可以洞悉事物的发展规律和趋势。5G与人工智能技术的结合将大幅提升新闻生产的时效,降低记者工作量,压缩新闻生产成本。根据预先设定的数据模型,算法自动抓取关键信息,自动生成新闻报道。内容分发是新闻生产的重要环节。5G时代,随着传感器等设备的升级,对用户反馈的捕捉有望深化至生理层面,包括视觉停留时间等生理数据都可能被精确捕捉,新闻分发将更加精准,算法分发的应用场景将更加多元。
李媛:5G时代,科技助力传媒大发展。智能编辑部将成为媒体机构的核心引擎,推动媒体整体转型升级。人工智能技术将在内容生产、产品形态、内容传播、内容监管等各个方面对媒体产生巨大影响。内容生产方面,机器人写稿已经不是新闻,但还不是常态,主要局限在重复性、数据性内容,高端、知识性综述和创新性内容生产还是有难度。产品形态方面,不少传统媒体在谋求转型,包括往智库方面发展,需要应用人工智能技术。内容监管方面,图片图像识别等智能技术目前在新闻出版扫黄打非中有应用,但还有不少技术难点,面临很多挑战。面对技术变革,传媒必须把人工智能放在媒体创新战略的重要位置,在媒体融合中注入智能思维。
匡文波:技术的发展一方面改变了新闻的生产与传播方式,另一方面也重置了用户的阅读习惯和行为偏好。5G技术应用下的媒体环境将发生很大的改变,新媒体用户将拥有更多的选择和更丰富的体验,其行为特征也会发生一系列变化。第一,在5G时代,“万物互联”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用户的网络停留时间无疑会进一步延长。第二,用户文字阅读的碎片化现象加剧,视频信息比重增加。在5G技术解决了视频加载时长和流量资费的问题后,清晰度更高、时长更长(10分钟以上)的视频内容可能会成为传播的主流。第三,当5G在技术层面进一步打破人与人之间的壁垒,分享和发送变得迅捷,新媒体用户的社交属性将会提高。
王昕:任何技术的落地都需要一个长时间的摸索过程,虽然目前从理论层面上已经能够预测到5G技术给未来广电发展带来诸多机遇,但是在实际中的应用落地中仍然可能会面临重重挑战。目前,5G技术还未完全成熟,并且未来5G在广电行业的应用可能还涉及物联网、人工智能、VR等复杂的技术,这些都需要非常专业的互联网技术人才来推动实施。但是,在3G、4G时代,网络技术大都由运营商或互联网公司掌握,广电行业的参与较少。因此,目前来说既了解广播电视又掌握新兴互联网技术的通用型人才较少,这就导致广电在推进5G应用中面临专业人才缺乏的挑战。
汤天甜:5G将赋予视频用户前所未有的互动性与参与性,在高互动性和高参与度的情形下,用户的话语权将进一步扩大,其兴趣与选择也会愈发影响媒体的视频内容生产。届时,部分媒体迎合用户口味的举措,极易使用户陷入信息茧房,使其只关注自己感兴趣的消息,逃避真实社会,缺少责任感,不利于其全面发展。其次,部分媒体在内容制作上的趋利避害,个体生产视频的碎片化趋势,为求爆点的低俗化乱象等,都极易导致用户的无意识狂欢,形成社会浮躁与泛娱乐化的风气。5G时代下的视频将进入一个全民普及阶段,视频总量的大爆发,传播速率的升级,对未来的视频监管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本栏目内容仅为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刊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