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天宁
摘 要:博物馆是文化传播的窗口,尤其是对青少年进行自然科学等知识的传播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现在博物馆基本都是免费开放的,在新媒体视域下,传统的博物馆工作方式已经不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博物馆的传播路径需要转变以适应现代人的需求。文章主要从传播路径转变的必要性、博物馆传播路径的转变、传播路径转变下的博物馆传播效果进行阐述,分析新媒体视域下博物馆传播路径的转变,希望为研究博物馆传播路径的专家和学者提供理论参考依据。
关键词:新媒体;博物馆;传播路径转变
博物馆是传播自然科学知识的阵地,尤其对广大青少年进行科普知识的学习起到促进作用。目前我国的博物馆基本都是免费开放的,但参观者不是很多,这与博物馆的宣传意识等方面都有一定的原因。网络时代传播路径向多元化方向发展,博物馆的宣传需要利用现代网络科技手段,通过新媒体手段宣传博物馆,让更多人了解博物馆、认识博物馆、关心博物馆,让博物馆不仅体现出收藏价值,更能体现社会服务价值。
1 传播路径转变的必要性
1.1 博物馆职能的转变
现在国家非常重视博物馆的建设,现代博物馆从传统保藏文物的职能转型教育、娱乐、休闲等职能,传统的博物馆工作模式已经不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现代博物馆的展览一般都具有一定的意义,在展示的过程中也非常重视艺术设计,给参观者一种美的享受,让参观者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体现出美的乐感。现代博物馆职能转变主要体现为用户服务,信息技术的应用提高了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同时增强了工作人员的服务能力。
1.2 新媒体视域下传播的转变
大数据时代,信息技术在博物馆建设中的应用改变了博物馆的传播途径,科学有效地提高了工作效率,对博物馆的建设起到保障作用。新媒体视域下让博物馆的传播途径多样化,改变了传统的单一传播形式,符合现代用户的需求。传统的以传者为中心的思维模式逐渐转变为以受众为中心,甚至接受者不再被冠以“受众”,而是用户、是参与者;传播过程也从以前单一的线性传播转变为多维度的非线性传播。新媒体视域下传播的转变是现代博物馆行业发展的需要,也是社会发展对博物馆的传播能力提出的新要求。
2 博物馆传播路径的转变
现代博物馆传播路径向多元化方向发展,对提高博物馆的知名度起到了重要作用,现在博物馆都重视宣传,通过新媒体进行宣传,不仅宣传的速度快、影响面大,而且还为博物馆节约大量的宣传费用,这是新媒体技术在博物馆宣传中起到的作用,符合新时期博物馆的发展需要。在新博物馆时期,博物馆的服务意识增强,同时得益于新媒体技术的发展,服务功能可以通过多种传播形式实现。互联网的数字技术在为传播者提供多种传播可能的同时,也为受众提供了反馈和交流的渠道。整个传播形成循环交织的信息流,受眾的参与程度明显提高。现代博物馆的发展重视博物馆的社会服务能力,重视知识的传播,尤其为青少年的自然科学等知识的学习起到保障作用。
2.1 新媒体传播应用
博物馆信息化建设的完善,为博物馆新媒体传播起到基本保障作用。现在博物馆基本都有自己的公众号,智能手机的普及为博物馆公众号的推广起到保障作用,同时可以通过微信、微博等不同路径对博物馆进行宣传,比如博物馆举办展览时,通过公众号可以查阅展览的主题、展览的主要内容,用户可以通过手机查阅展览的基本情况,可以根据自己的喜爱决定是否去参观展览。新媒体传播方式的应用丰富了博物馆的传播路径,提高了博物馆的服务能力。
2.2 跨界传播
博物馆传播形式的多样化,对文化产业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提高了文化产业的宣传力度。跨界传播是现代一种新型博物馆传播方式,跨界传播表现为博物馆与众多学科互相交融,开辟合作传播的新道路。博物馆的信息传播搭上“跨界”这趟顺风车后创造出的价值远大于其原有职能。跨界传播改变了博物馆的传播形式,对现代博物馆行业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博物馆职能转变是现代博物馆发展的需求。
2.3 数字传播
数字传播是新媒体时代传播的主要形式,通常借助数字技术、装置艺术在数字传播中的应用,让博物馆在公众的体验感上又向前推进一步。首先是场馆内的数字场景展览,数字场景展览是现代博物馆展览的主要形式,博物馆基本每个月至少有一次展览,每次展览都有鲜明的主题,在展览开展之前都要进行一定的宣传,一般用户可以通过关注博物馆的公众号了解这次展览的内容,如果用户对这次展览内容感兴趣,可以在规定的时间去进行参观,学习这方面知识的内容。数字化手段和高科技技术使博物馆突破了场馆设施和空间的限制,通过虚拟现实技术向观众展现特色文物与文化。尤其是数字展厅和装置艺术的运用,观众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主动触控屏幕进行操作,实现自主参观。现代科技手段在数字传播中的应用,丰富了博物馆的传播形式,让其传播能实现更大的价值。其次,场馆外的互联网数字博物馆,能提供给不能到达现场的公众一个了解博物馆的渠道。例如博物馆官网上的数字展厅,不少微信公众号菜单栏里的全景地图等,这些传播途径能让场馆外的公众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也是一种将潜在公众发展成为现实观众的有效方法。新媒体时代博物馆的传播路径多元化,对提高博物馆的宣传力度起到促进作用,改变了传统的传播形式,对现代博物馆的社会影响力提升起到重要作用。
3 传播路径转变下的博物馆传播效果
3.1 摆脱了时间与空间的限制
目前博物馆的传播路径多样化,摆脱了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博物馆的传播更加方便和灵活,通过公众号、微信、微博都可以进行传播,这类传播路径与时间和空间没有关系,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可以传播,提高了博物馆传播的效率,这种形式的传播速度更快、传播效果更好,符合现代博物馆发展的需要,同时也满足新时代用户的需求。
3.2 虚拟的、沉浸式的体验方式
博物馆利用AR、VR技术来模拟展品的原始面貌,或对模拟事件发生的历史背景和空间环境进行“场景再现”。这种新媒体协同作用的发挥不仅可以开阔观众的想象空间,还能增加人们参观时的沉浸感,加强参观者对博物馆文化和内涵的体验和理解。同时多媒体技术促使展品在其展示形态上进行更新,参观者的视觉、听觉、触觉等感官被全方位地调动起来,展品不再是“冷冰冰”的文物,从而让观众实现与文物沟通、与历史对话、与先人进行情感交流。
3.3 受众参与程度提高,扩大了受众阶层范围
新媒体视域下通过多元化的博物馆选择,让游客更加了解博物馆的内涵,让参观者在参观过程中的目的性更强,促使参观者主动参与,不是被动的参观,实现参观的意义,体现参观博物馆的价值。参观者在参观以后,可以通过网络平台对参观过程进行评价,游客成为博物馆的“第三方评价”,这为博物馆的建设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信息,也是博物馆工作今后努力的方向,对现代博物馆的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4 结语
总之,新媒体视域下博物馆传播路径的转变是符合现代博物馆行业发展需要的,社会发展对博物馆行业的发展提出了新要求,国家现在非常重视博物馆行业的发展,博物馆也要根据自己的特点进行转变,提高其社会服务能力。每次进行展品展览的过程中,都要根据展品的特点进行展览设计,设计的理念要融入人文素养,在展品展出的过程中,要体现其艺术特征,让参观者有一种美的感受,促使每位参观者都对这次参观记忆犹新,实现博物馆的社会服务能力,对提高公民的自然科学知识、综合素养都起到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杨卫炜.新媒体时代热点事件传播路径的转变[J].新媒体研究,2017(1).
[2]任俊宏.自媒体视域下井冈山精神传播路径创新研究[J].改革与开放,2016(22).
[3]张昊.基于新媒体语境下微公益传播路径及动力机制初探[J].科技传播,2017(6).
[4]赵莉.古埃及科学传播路径与模式研究[J].中国报业,2017(16).
[5]张磊.社会化媒体的新闻传播路径嬗变[J].东南传播,2012(5).
[6]于华民.试析网络新闻信息及其传播路径[J].东南传播,2011(3).
[7]何宝庆.地方报社转型中的新闻传播路径探索[J].传媒论坛,2019(22).
[8]陈昌凤,马越然.连接、联动、认同:公众生产新闻的传播路径研究[J].新闻与写作,20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