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娅 兰潘 李多辉
“养蚕没有巧,一把石灰撒到老。”
“桑树,伤树;栽桑,栽伤。农村有个传统:‘门不栽桑。”
“有的作物种植周期长收益高,有的周期短收益少,可以周期长短结合、效益高低结合,增强抵抗風险的能力。”
柯金贤是阳新县特产局的副局长,在特产局干了几十年,他总结出了一套“柯氏”农技推广独门秘诀。
在特产局这些年,柯金贤虽然一直从事农特产品研究,但也不温不火。自从县里开展“人才下乡,智助脱贫”以来,他和特产局的命运便发生了逆转。按照他自己的话说,现在成了“红人”,“2018年这一年做了10年的事情,价值感、成就感爆棚”。
(一)低谷
“横立山脉,生产吴萸。”根据《本草纲目》的记载,400多年前,阳新就有采摘腊米(学名吴茱萸)的传统,腊米是阳新的特产之一。
柯金贤就是研究腊米的“田秀才”“土专家”。“近3年来,腊米市场收购价格一路走高,2018年高达320元一公斤,极大刺激了农户的种植热情”。
但是,腊米这种中药作物容易受到天牛虫害和锈病的影响。
枫林镇坳上村是传统的腊米种植大村。2014年,种植大户柯金昌把自家山上的10多亩腊米树全部砍了,当时价格跌到历史最低。
“在绿色经济时代,对于农民来说,种下去的东西不能产生收益就是亏本。”柯金贤介绍,改革开放以来,受市场经济影响,阳新种植腊米经历过好几次抛荒、砍树的风潮。
不仅如此,同样作为“中国苎麻之乡”的阳新,受市场经济波动的影响,2011年前后,苎麻价格跌到谷底,农民大量毁麻,阳新无人再种苎麻。
阳新县特产局副局长张元林与苎麻打交道30多年,他回忆说,白沙镇五珠村74岁的秦传康,上世纪80年代开始种植苎麻,“最高时一斤卖10多元,几分地可以养活一家人”。行情跌倒谷底时,麻贱伤农,秦传康砍掉了所有苎麻。
王英镇党委书记李冠男分析,当前贫困户搞产业犹如“大海中的小木舟,抗击市场风险和技术风险的能力很弱”。
作为一家能够提供技术支撑的“科研机构”,柯金贤所在的特产局在2018年以前都是“默默无闻的”。“1997年,特产局由行政一级局改为了农业局下面的二级局,人员编制被裁走了10个。”柯金贤似乎并不愿提及那段经历,他说机构改革以后,特产局的地位一直游离在“边缘”,甚至有时候工资都拿不到手。
(二)转机
“原来我每个月手机资费是40块,后来改成了70块,流量还是不够用,最近改成118元无限量套餐了。”柯金贤打开他的微信给记者看,其中“产业微信群”里面显示有400多个联系人。他说,里面有省里的特聘专家、县里的技术员,也有农业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种植大户,还有贫困户。他的忙碌是从“人才下乡,智助脱贫”活动开始的。
阳新,国家级贫困县,共有贫困村98个,建档立卡贫困户34918户110294A。作为全省17个脱贫县2--,2018年该县仍有22个贫困村15814户44675人要脱贫出列。
“阳新始终把脱贫攻坚作为第一民生工程和最大政治任务,紧紧围绕脱贫摘帽目标,把工作重心向脱贫决战转移,把干部力量向脱贫一线集中,把优势资源向扶贫领域聚集,打赢脱贫摘帽这场硬仗,向中央和省市及全县人民交上一份满意答卷。”阳新县委书记、县人大常委会主任王建华在全县扶贫攻坚誓师大会上表态。
2018年初,阳新县委、县政府出台《全面推进产业扶贫促进精准脱贫的实施意见(2018-2019年)》,决定大力发展苎麻、食用菌、桑蚕、中药材等13大特色扶贫产业,实现适度规模经营,以此带动贫困户就业增收、脱贫致富。
县委人才办积极响应,探索“人才下乡,智助脱贫”模式,整合当地“土专家”“田秀才”,将160名专家分门别类组建成13支服务团,为扶贫产业的发展提供“保姆式服务”。
特产局只有30多名干部,而全县13大扶贫产业中有60%-70%归他们负责,柯金贤被任命为中药材产业专家服务团的“团长”,重点负责枫林、木港、三溪、王英等4个乡镇23个村。
“以前坐办公室不觉得自己黑,现在我们都晒成了‘包公。”柯金贤指着自己的脸开玩笑,“县委对我们的要求是,‘服务对象有电话请求时必到现场,关键技术环节时间节点必到现场,其他时间不定期巡回指导,做不好是要问责的。”柯金贤说,2018年7、8Yl最热的时候,他曾经一个星期跑了60多趟村,“技术培训、疫病虫害防治指导、破解技术瓶颈、推广应用新品种、新技术、新工艺……每天忙得像个陀螺。”
县委规定,专家人才下乡期间伙食补助每人每天按60元的标准执行,每人每月发放50元通信补助,下乡用车由车改办调派。公车平台的司机每次听说是特产局要用车,都不愿意跑。为此,县委专门给特产局批了一辆跑山地的SUV,局里的人下乡变得容易多了。
(三)曙光
冬日暖阳拂照,车子行驶在阳新县白沙镇,连片的苎麻不时映入眼帘,一株株苎麻迎风摇曳,长势喜人。五珠村支书陈细祥说,2018年亩产原麻300斤,每斤12元,2019年可达600斤,每亩利润3000元,“赶上了这波好行情”。
为重振苎麻产业,去年以来阳新通过金融补贴、政策奖补、技术帮扶等方式,引导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苎麻,推广“公司+合作社+基地+贫困户”模式。
在五珠村苎麻基地,打麻机轰鸣,3个村民正在紧张劳作,割麻、打麻、晒麻。村民说,以前人工打麻一亩地要8-10人于一天,现在用机械只要3人。
苎麻是我国传统产业,种植、生产技术均是自主研发,技术进步缓慢,导致成本高,劳动强度大。阳新特产局局长何中坚介绍,去年9月,他们利用中国农科院麻类研究所、南京机械化研究所专家到阳新考察的契机,商定联合设计山地苎麻收割机,提高生产效率。“可以预见的是,‘中国草未来将会变成‘富民草。”
2018年10月12日,柯金昌拉着柯金贤钻进了他的腊米扦插圃里。他的几亩腊米苗子都已经被提前预订了,供不应求。
柯金贤翻开腊米叶子一瞧,脸色马上不对劲了,“树叶背面有病斑,这是锈病发生的迹象,得赶在叶子掉光之前,喷洒石硫合剂到叶背上。抓紧时间搞!”
面对可能出现的市场风险,柯金贤还建议柯金昌在种植腊米的同时在树荫下种植玉竹、生姜等,“通过种植多种其他药材的方式,增强自身抵抗风险的能力,减少自身的损失。”
枫林镇镇长杨寒感叹:“专家服务团对推动农业现代化、产业化起到了革命性的作用。”过去,农村缺技术、缺人才,村民把外地的经验盲目搬回来使用,导致水土不服,血本无归。现在专家把新技术、新品种、新的生产方式带到田间地头,精准灌溉到了每一个产业、每一寸农田。
阳新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程汉忠告诉记者,未来,他们将继续实施乡土人才扶贫带富计划,让更多的农业产业拔尖人才“强”起来、“活”起来、“香”起来,更好发挥脱贫致富带头作用,为乡村振兴提供人才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