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科技大学 湖南 湘潭 411100)
《考工记》是一部描述春秋战国时期官方手工业规范和制造技术的文献。本书介绍了各类工艺品的设计规范和建造工艺。它保留了先秦时期大量的工艺品生产技术、工艺品材料,并记录了一系列的生产管理与施工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的思想,也详细地展示了中国古代城市规划制度的基本构架并展现了其中的复杂性。《建筑十书》成书于古罗马Augustus时期,在城市建设篇章中,Vitruvius对城市定位及选址、城市形制和城市布局有深刻的见解,他基于Plato和Aristotle的哲学思想以及相关城市规划理论,提出了理想城市的具体模式。
《考工记》与《建筑十书》虽然分别属于东西方建筑设计理论的研究成果,但二者基于建筑学这一专业领域,描写的内容却有很多相似的地方,例如二者对建筑师的教育、工程技术以及建筑布局和都城防御都同样重视。其中,建筑的选址作为城市布局中首要的一步同时出现在了《考工记》与《建筑十书》中。《考工记·匠人》中“匠人建国,水地以县,置槷以县,眡以景,为规,识日出之景与日入之景,昼参诸日中之景,夜考之极星,以正朝夕。”①《建筑十书》第一书中的第四章与第六章也详细的描述了选择好的营建地点和建筑朝向的重要性,第五章筑城也提出了构筑城墙的方案。同时,仔细研究《考工记》和《建筑十书》中描绘的城市图形,可以发现两者在布局上也有许多相似之处:首先,它们都具有简单的几何城市轮廓;其次,城市核心的基础设施置于城市格局的几何中心;此外,城市中心的设施与塔楼或塔楼之间有清晰的视线或轴线联系,它们构成以公共设施为核心要素的城市景观基本框架。这些特性形成了一种非常清晰的秩序感。
尽管两种城市思想有如上相似之处,但两者的差异也非常明显。就城市轮廓和城市布局的划分来看,《考工记》规整的集合空间基本出于礼制的需要,《建筑十书》更基于组织和形式上的需要。这表明我国和西方地区当时理解理想生存环境方面存在差异,对于我们理解两种城市及其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考工记》是以周公营洛为代表的第一批都邑建设高峰时期制订的营国制度之一,必然受到当时国家管理制度的影响。历史上,中国的城市基本上是按矩形框架建造的,必须有一个明确的中心轴,反映当时社会所倡导的儒家“不正不威”观念。从建筑布局层面上凸显了皇权的至高无上,这正是古代统治者们更为青睐的城市布局。
《考工记·匠人》开篇明示:“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面朝后市,市朝一夫。”②王城九里见方,四面修建城墙,宫城城墙高七丈,外城城墙高九丈,每面城墙各开三门,一共12座城门;都城是以传统宫殿为中心的区域结构规划的,宫城置于城市的中间,四面筑有宫墙,城每面各开一扇城门。宫城的南北中轴线作为城市规划的主轴,宫城位于城市中心,按“前朝后市”和“左祖右社”的制度,围绕城市对称排列;官吏办公区位于外朝堂的南部,各官署分设于城市中轴线两侧,视为宫城的前导;按照三朝三门的制度,沿城市规划的主轴线,从南到北依次布置宫廷区的皋门、应门和路门,和其相对应着外朝、治朝与燕朝;同时,明确阐述了朝和市的领域各一百亩,可以说是极其细致。具体地说,这种方式满足了城市轮廓与宇宙的同构性以及与礼仪的要求。
Vitruvius在《建筑十书》中提到:“城市不应当设计成为正方形或突出棱形的,而应当设计成为圆形的或多边形的,以使能在各处眺望敌人。”③他在城市的交点处布置圆形的塔楼,并向外凸起,这样的目的是在有敌方来袭并接近城墙时,可以用弓箭从塔楼的两侧窗户向对方射击。而将塔楼设计成圆形,是因为从受力的角度来说,对棱角的毁坏力远大于对圆形结构的毁坏力。“(攻城)机械才即决就破坏方形的,因为撞锤的冲击会使棱角破碎,而圆形的即使像锲打进中心,也不可能损伤。”④后来,欧洲古典城市的理想形态逐渐变成八边形,八边形作为圆的变形,却比圆形更适合实际情况的需要。因此,在Vitruvius的城市布局观里,防御的需求对城市的形状具有决定性的影响。
图1 宋聂崇义绘《考工记》王城图
图2 维特鲁维理想城市方案
《荀子·大略》说:“欲近四旁,莫如中央;故王者必居天下之中。”⑤在中国历史上有一个根深蒂固的观念,即认为都城应建立在大地的中央,即“择中设都”。在古代,中心被认为是最重要的地方,与都城的性质有关,中国古代的理想城市模式是管理天下,为了便于主宰和施行统治,宫城应该与每个方向具有平等的空间联系。正所谓“择天下之中而立国,择国之中而立宫”。由于中心具有的特殊功能,它只属于城市中的统治阶层,普通百姓是不能参与的,这种将普通百姓控制在中心之外的做法,也有助于统治以及形成统治者的神秘感。且把宫城布置在中心位置的设计可以充分发挥其主体地位的作用,从而强化其向心凝聚力。直至后来,封建统治者均继承和发扬这一理念,并逐渐成为我国古代城市布局中的一个原则。
在西方,上帝的地位是最高的,神庙和教堂连同其广场在城市中占有着最好的位置。在Vitruvius的理想城市规划中,广场位于城市中心,神庙位于广场的中心,中心区域作为城市的公共场所。广场不仅是城市居民聚集的场所,还具有市场功能,从平面上来看,中央广场(市场)占据了整个城市相当大的一部分,这表明城市非常重视市民的公共生活。城市中心的公共性不仅体现在寺庙与广场的位置上,还体现在辐射主干道路从四面八方汇聚到中心,使城市中心的公共性更加突出。神庙作为整个城市重要的标志物,对它的重视甚至超过了对王宫的建设;广场作为居民的公共集聚场所,也是商品交换的场所,也包含着许多重要的城市功能,如政治、生产、社交、宗教信仰等,因此广场最终化为城市中最重要、最具活力的要素。“实际上,希腊时代的城镇中,广场甚至将卫城的古老组成部分——神庙或剧场也包括了进来。”⑥在《建筑十书》中所描述的城市中心是一个开放的、多功能的公共场所。
根据《考工记》中记录的王城营建方法,道路是根据经纬涂建立的路网格局,以九条经涂和纬涂构成三条经纬大道,除了作为全城纵横轴的中经纬大道外,还有两条经道和两条纬道,道路以井字格形式将王城按形状整齐、面积相等的九个区域进行划分。据此,其它次干道以主干道为依据,再作井字格形式划分区域,从而规划成以经纬大道为主干的王城路网。这种道路布置不仅表明了宇宙的象征意义,而且满足了坐北朝南的建筑布局。由于中国的地理环境,南北向的布局有利于获得良好的通风采光条件。但更重要的是,如前所述,建筑坐北朝南具有与天地沟通的特殊价值,对于中国古人而言,建筑的定位不仅在于适应气候,更在于广泛地与环境相协调。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人们不断感受着阳光的重要性,由此促使人们考虑建筑布局与太阳的运行方式相结合,并逐渐形成了建筑正方位布置的传统。一方面,建筑可以更方便的利用阳光,另一方面,也建立了与宇宙的关系,也是古人认为的建筑成立的根据是宇宙运行的规律,具有特殊的意义。
图3 西周王城规划结构示意图
而Vitruvius的城市规划中,道路的划分以城市中心为基础,连接城市中心点和城市外轮廓角点作放射状分布的,八块区域的次干道均匀的围绕城市中心进行延伸。这种布局可以利用建筑和街道来阻挡强风,对减小风力对城市的不利影响起到显著作用。其次,通过城市中心放射状道路网,将城市建设用地划分为8块等面积的梯形区域,并围绕中心布置。
图4 维特鲁维描述的风向图
中国传统的抽象思维与西方的客观、严谨、务实的逻辑思维得到了广泛的认同,从上文可知,《考工记》中的王城布局是由经纬路网划分为工整的区域,实际上是古人认为的宇宙模型在城市建设中的反映。在中国古代的历史上,一直留存着将天下划分九州的理念,如《礼记·王制》中所言:“凡四海之内九州,州方千里。”⑦《王制》中所说的布置实际上是将“天下”用井字格划分为九块。《考工记》营建制度中的城市形态实则变成了一个具体的、细微的世界,在城市规划中,古人把这种具有象征意义的做法称为“象天设都”。《考工记》的营建制度不仅在城市组织中采取了九州式的宇宙布局,而且在具体的建筑布局上也基于人们对当时宇宙规律的认识及理解为依据,其根本目的是想利用“上天”来组织人间的秩序。
但在《建筑十书》中却明确表现对现实存在的问题来进行考虑才是合理的选择。就城市的划分来说,Vitruvius更多的是基于样式和景观组织的思量,通过放射状的道路网来划分城市建设用地,使得建设区与城市外轮廓的城墙、塔楼及中心处的神庙联合变为一个整体。根据Vitruvius所说,主干道不直接通向城门的设计主要是满足通风的需求。“在周围筑起城墙,接着便在城里划分建筑用地,按照经纬来确定大街小巷的朝向。安排要合理,要有预见性,小巷应避开盛行风吹来的方向。风如果是凉的便有害,若是热的则有败坏作用,含有湿气则要致伤。因此,这些弊害必须避免。”⑧在Vitruvius绘制的风向分析图中(图4),由多边形的中心至角点绘制了一系列线段,道路沿着这些线段布置,这样利用建筑和街道来阻挡强风,对减小风力对城市的不利影响。这一系列城市布局的手法进一步反映了西方的思想理念与中方是完全相反的。
通过对《考工记》和《建筑十书》的比较,我们得知两者均是在城市布局中去营造一种合理化的规则秩序。在组织社会秩序的过程中,同时也创造了一个完整的城市空间格局,符合城市的秩序特征,这种合理的秩序和由此产生的整体空间格局相得益彰,使城市具有了生命力。前人的思想和理论值得我们学习和研究的,通过对这些理论的研究,再经过具体的实践,可以更好的塑造出我们理想的城市与社会。
【注释】
①《周礼·考工记·匠人》,战国
②《周礼·考工记·匠人》,战国
③Vitruvius,《建筑十书》,2012年
④Vitruvius,《建筑十书》,2012年
⑤《荀子·大略》
⑥Vitruvius,《建筑十书》,2012年
⑦《礼记·王制》
⑧Vitruvius,《建筑十书》,201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