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体栋 湖南省儿童医院新生儿外科 (湖南 长沙 410000)
内容提要: 目的:分析彩超在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本院收治的疑似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新生儿患儿85例进行观察,针对85例疑似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新生儿患儿分别实施腹部X射线检查及彩超检查,将两种检查方式的检查结果与最终的诊断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对比两种诊断方式的诊断价值。结果:彩超检查对于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诊断敏感度、特异性及准确度明显高于腹部X射线检查,两组对比存在较为显著的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诊断过程中实施彩超检查的应用价值较高,能显著检出新生儿肠壁积气及门静脉积气现象,对于疾病的诊断意义重大。
新生儿急腹症中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属于较为常见的一种,且具有较高的病死率,对于新生儿的生命安全及正常成长发育造成一定的影响[1],因此在临床诊治过程中为了提高治疗有效性,降低病死率,应及时对新生儿实施相应的检查[2]。为了分析彩超在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中的应用价值,本院针对收治的疑似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新生儿进行了相应的分析及观察对比,报道如下。
选择本院收治的疑似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新生儿患儿85例进行观察,针对85例疑似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新生儿患儿分别实施腹部X射线检查及彩超检查,85例疑似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新生儿患儿中男性45例,女性40例,年龄0.6h~26d内,平均(11.23±3.14)d,其中存在明显嗜睡症状的患儿33例,存在拒绝进食症状的患儿41例,存在发热症状的患者25例,腹部膨胀且呕吐症状的患儿35例,便血症状的患儿5例。经临床诊断及治疗后发现85例疑似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新生儿患儿中确诊为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新生儿为69例。
针对85例疑似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新生儿患儿分别实施腹部X射线检查及彩超检查,具体的检查方式如下:(1)腹部X射线检查:采用X射线扫描仪对疑似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新生儿实施正侧位的摄片处理,针对新生儿肠壁的厚度、积气现象及门静脉积气等现象进行观察,若患儿存在肠壁增厚、肠壁积气及门静脉积气中任何一种现象即可确认为阳性;(2)彩超检查: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协助新生儿患儿采用仰卧体位,通过实施腹部多切面的扫描针对新生儿腹腔内的情况进行扫描,重点观察患儿肠壁是否存在增厚、肠壁是否存在回声及外部形状是否存在变化等现象,若发现小肠部位增厚3mm以上则需注意,若患儿肠壁黏膜下出现点状、颗粒状气体回声现象,浆膜下出现短条状及线装高回声现象则应考虑是否出现肠壁积气的现象。针对患儿实施门静脉积气的观察,门静脉积气主要表现为门静脉主干或分支内出现气泡样或串珠样高回声光点,肝实质门静脉分支内出现条片状高回声现象;针对患儿实施腹腔及肠腔的积液现象检查,通过加压探头的方式进行扫描,减少由于操作问题导致的假阳性现象的出现。
将腹部X射线检查与彩超检查的检查结果与临床中最终的诊断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分析两种检查方式下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诊断准确性、特异度及敏感度等指标的差异。经临床诊断及治疗后发现85例疑似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新生儿患儿中确诊为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新生儿为69例。
采用SPSS22.0软件对两种诊断方式的诊断结果进行处理,诊断准确性、特异度及敏感度等指标均为计数资料,采用χ2表示,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腹部X射线检查诊断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敏感度为86.96%,特异度为88.89%,准确性为81.18%,见表1。
彩超检查诊断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敏感度为95.65%,特异度为87.50%,准确性为90.59%,见表2。
表1. 最终诊断与腹部X射线检查结果对比
表2. 最终诊断与彩超检查结果对比
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属于临床中较为常见的疾病之一,但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早期的临床表现并不典型,具有发病隐匿的特点[3],因此针对疑似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患儿实施有效的诊断检查显得尤为重要。
以往临床中一般针对疑似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患儿实施腹部X射线检查,腹部X射线能针对气腹、肠壁积气、肠壁间隔增宽及门静脉积气等进行检查,但早期腹部X射线片变化并不典型,临床中对于是否存在肠壁积水等变化存在一定的争议[4],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彩超在针对疑似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患儿进行检查的过程中发现彩超检查能通过肠壁增厚征象对坏死性小肠结肠进行判断[5],针对门静脉积气、肠壁积气等进行检出的检出率较高。超声检查对于门静脉积气的敏感度相对于X射线更高,能清晰的显示肠壁的厚度、腹腔积液、肠壁血流灌注等情况,当超声检查显示肠壁变薄血流减少时经常提示肠道出现坏死,但在临床检查的过程中超声极易受到胃肠胀气的影响,因此临床检查过程中影像学医师应选择诊断经验丰富、技术水平较高的医师完成[6]。本次观察结果数据显示,实施彩超检查的疑似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患儿诊断后敏感度为95.65%,特异度为87.50%,准确性为90.59%;实施腹部X射线检查的疑似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患儿诊断后敏感度为86.96%,特异度为88.89%,准确性为81.18%;两组相比存在较为显著的差异,说明针对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实施彩超检查的诊断价值更高,具有较高的检出率。
综上所述,彩超在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中的应用价值较为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