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笑天 张 静
(中信建筑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湖北 武汉 430014)
凯文·林奇在1960年所著的《城市印象》 (The Image of the City) 一书中将人们对城市的印象归纳为五种元素,这些印象内容总结为五类元素:路径 (Path)、边界 (Edge)、区域 (District)、节点 (Node)、地标 (Landmark),对城市设计研究领域有着非常大的影响。
项目位于武汉市新洲区,总设计面积约3842亩,根据项目定位,问津新城将会打造成为具备滨水生活、生产、生态休闲功能,一河两岸上的魅力儒城。项目周边生态基地良好,基地内部主要有生态水系举水河和曲背湖。举水河南北贯穿基地范围,一河两岸景观给基地带来天然生态基底。
上位总体规划对整个问津产业新城提出了“水韵书香地、 智慧健康城”的规划愿景和定位, 并提出了“文蕴、 水脉、循环、均衡”四个设计理念,提出了以既有文化和生态为基底,以旧城发展为延续,打造“以文为脉,以水为魂的生活、生产和生态田园新城”的发展口号。
城市设计与景观设计有着共同的目的:建设适宜人类居住和工作的城市环境。同时,景观设计作为城市设计的一个分支或一部分,它们的目标相同,以人为中心,通过利用建筑、街道、空间层次、空间关系等达到和谐统一。
区域总是人最容易辨别的,是一个最佳的空间参照物。本项目位于区域正中心的核心景观是问津公园。它也是整个区域最主要的共享景观中心,作为城市中心的休憩绿核,提供了中心景观湖、露天剧场、阳光草坪等丰富多样的公共活动空间,为居民提供放松休闲的好去处。用地呈长方形,四周均为城市道路,周边布局错落有致的建筑。通过这样一种空间布局形式,在整个区域的中心形成了一个围合的公共共享空间,所有的地块或功能区均可通过视线通廊或景观步道建立起与中央公园的关联,增强区域的辨识度及缩短心理上与公园的距离感。
路径是人们运动的轨迹,是人们观察城市或区域的主要动线。本项目围绕中心区外围规划了一个方形的活力之环,主要为公共通道和景观绿道,以步行或非机动车通行为主。为区域的居民提供了除城市道路外的一种舒适、宁静、安全的慢行系统,这一个活力之环联系区域的配套服务设施、主要的公共景观空间、主要的城市道路、轨道交通站点,为居民的出行、 购物、 娱乐、教育、就医提供了新的选择方式。
两轴指的是核心区东西向的公共景观轴和南北向的开放空间轴。公共景观轴主要是由花朝大街两侧配套服务设施及花朝公园形成的满足居民日常休闲、购物、散步的一条生活性的服务轴线,加强了问津公园和举水河之间的景观联系。在核心区西侧,规划考虑在花朝公园南侧规划一条服务区域的休闲性的风情商业街,与花朝公园一起为区域居民提供了一个日常休闲、放松、散步的好去处。人可以时而漫步于开放的带状公园,时而穿梭于空间丰富的商业街区,集休闲、放松、娱乐、购物等活动于此一个区域。空间上采用小体量的建筑形态,采用“内街+外街”的形式,强调空间上的内外渗透,让人自由地穿梭街区内外,在布局通过设置一些开敞性的入口广场,一方面可吸引人流,另一方面也可以组织一些公共活动,让人驻足,增加商业氛围和人的停留时间,提升商业效益。开放空间轴主要是指北至政务服务中心,串联问津公园、幸福港湾和酒店综合体、创业大厦、教育区直至体育公园的一个由建筑围合形成的开放空间轴,围绕着这个空间轴线布置了区域的一些重点的亮点型公共建筑和广场空间,树立起本区域的门户形象。
边界是一种线性元素,或是一种特点功能区域的界定线条。可以抽闲或是宏观,往往需要视觉上的明确和连续。本项目规划根据项目业态,结合街道的重要性和沿街活动,将街墙分为两类:A类,承载着城市主要的公共步行活动及城市整体界面形象。B类,满足人们步行体验和公共节点空间设置。在规划展示馆右侧,临近问津大道的两个组团,是一个“小街区密路网”的做法,采用开放街区、封闭组团的形式,也是与项目“乐活”的愿景相匹配——通过关注空间与生活的契合;出门即上街,上街即有景;营造健康丰富、和谐亲切的生活方式和充满传统街巷——舒缓感的一种居住体验。结合这样的愿景,规划通过对沿街塔楼和裙房的最低高度、沿街面所占比例、统一退距等通错,并结合街头绿地和沿街绿地等对落客区、机动车出入口、人流出入口的整体规划,形成统一完整的连续性城市界面。
节点是一个标识点,它是人们认识这个区域的重要环节。结合人的活动流线和区域主要空间构架,规划在重要轴线交汇处和与景观带的交界处等区域结合建筑空间布局打造了多个空间节点,如小的街角空间、建筑物入口的围合广场、公园入口等,它们通过一些系统如景观带、步行道、空间视廊等有机的串联到一起,构成了人们认知这个区域的重要的一环。节点空间多为区域重要的人流活动区域, 因此,在这些节点空间,规划应进行重点的景观打造,结合不同的目标性如标识性、停留功能、引入功能等进行分门别类有针对性的设计。这样就形成了人们对一个区域的综合认知。
地标相对于节点来说,它是另外一种典型的参照物。轴线端头的标志性建筑,主要的景观对景、重要的标志物等。规划通过用地布局和空间组织形成了“一心一环两轴”的空间布局,一心、一环、两轴共同构成了诸多的视线汇集点,人的动线的参照点。在这些汇集点和参照点区域,规划考虑可结合景观布局规划一些具有易于辨识的地标物,如雕塑、灯塔、纪念碑、文化墙等,易于人们对区域的定位和形成独特的识别感。
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正逐步深入人心,也带来了设计理念和手法上的一些创新和思考。人们慢慢意识到,仅仅有建筑和街道的城市并不是完整的城市,景观环境是城市的另一重要方面。在规划、城市设计中,如何充分地融入景观视点是一个很好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