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建设单位对深基坑设计、施工全过程控制论述

2019-01-21 11:49汤斌
西部论丛 2019年3期
关键词:深基坑控制施工

汤斌

摘 要:结合工程实例,介绍深基坑的设计、施工过程控制要点,希望对解决施工中的同类问题起到借鉴作用。

关键词:深基坑;设计;施工;控制

引言

随着我国城市进程的加快,深基坑的设计和施工越来越常见。其建设过程中对于安全、质量要求严格,需要具备相应专业知识、经验工程师参与设计和施工的全过程实施。通过工程现场实际情况,下面对深基坑的设计和施工控制要点进行分析与探讨。

本人作为建设单位项目经理,亲身经历了某项目基坑的设计方案编制及评审、施工方案编制及评审、施工控制的全过程。本人现就该项目基坑支护的设计、施工的全过程作简要介绍,并以此为引申总结作为建设方(或建设方)应遵从的专业法则、应履行社会的责任。

本项目基坑深度为7.15米~8.35米,建设场地较为狭窄,西南面相邻高压输电设备,东南面相邻低层建筑(浅基础),其余区域均面向市政道路。建设地点附近有河流,地质勘探在秋季进行。

设计单位第一次进行基坑支护设计时的方案为:围绕基坑布置单排水泥搅拌桩,桩外设置土钉墙。

但本方案送审时,评审专家一致认为:本项目靠近河流且地质勘探在秋季进行,不能如实反映水文情况,部分区域应设置双排水泥搅拌桩,确保止水效果;西南面、东南面临近现有建构筑物,应把支护形式改为桩锚支护并加桩间旋喷止水,确保基坑稳定。

设计单位根据相关意见进行修改后,第二次评审获得通过。

随后,我方组织施工单位根据设计方案要求,进行基坑支护施工方案的编制,并组织专家进行审核。在基坑施工过程中,监理单位严格依照图纸、方案要求进行质量把关,我方组织第三方监测机构进场对相关部位进行监测。基坑施工安全完成。

从本项目基坑支护设计、评审、施工,经历了4个月时间,本人总结出一些作为建设单位应注重的事项。

一、作为建设单位,应在前期工作提前介入,加快项目建设进度

本项目是先后完成初步设计审查和桩基础施工图深化后,设计单位方进行基坑支护设计。且市建科委对基坑支护审查的时间较长,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后续施工的进行。

设计单位在初步设计(工程桩)、基坑支护设计的参考依据均为相同的地质勘察报告。因此,建设单位可在初步设计时提前介入,要求设计单位同时进行基坑支护设计。若初步设计审查后桩基础施工图需要改动,基坑支护设计只需根据施工图进行适当调整,从而节省设计时间、报建时间。

二、作为建设单位,应为设计单位提供更完善的项目信息

本项目西南面相邻高压输电设备,东南面相邻低层建筑(浅基础)。建设地点附近有河流,地质勘探在秋季进行。第一次设计方案中对于以上情况都没有做出较有针对性的应对措施,因此导致方案不通过审核,延误了建设进度。

以上事例中所提及的信息,都是本项目所存在的特有情况,也就是项目的特殊性。作为建设单位,在项目前期的报建工作中,应对项目存在的特有情况充分了解,并时刻思考该特有情况是否对日后项目进展产生影响。西南面、东南面临近现有建构筑物,将对该区域基坑稳定构成影响;建设地点附近有河流,地质勘探在秋季(少雨期)进行,表明地质勘探所反映的水位情况并反映本地块全年平均地下水位及最高地下水位。建设单位在设计前,除把现有建构筑物的基础图纸提供予设计单位外,还应着重对设计单位明确上述信息,以确保设计单位编制出最佳方案。

三、作为建設单位,应在施工过程中严把质量关、安全关

一般认为,施工质量、施工安全是施工单位及监理单位的责任范畴。但是,通过本基坑支护施工,本人认为,建设单位在此过程中也应明确自身的分工、承担自身责任。

1、深层水泥搅拌桩、旋喷桩、钻孔灌注桩的终孔控制

施工图纸中说明,灌注桩长度按图示长度和桩端进入相对不透水层不少于0.5m的标准双控,水泥搅拌桩、旋喷桩长度按图示长度和桩端进入相对不透水层不少于1.0m的标准双控。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有可能对双控标准存在误解。

由“于图示长度”是设计院根据地质勘探报告而定,地质勘探报告的数据只是两个勘探点之间的线性值,并非适用于每条桩,因此“图示长度”仅为参考值。在支护桩施工过程中,通常存在已施工至相对不透水层下要求深度(俗语所说的“钻不下”)但仍未达到“图示长度”,或存在已达到“图示长度”但仍未达到相对不透水层下要求深度(俗语所说的“仍然可钻”),这两种情况。

有施工经验的工作人员都知道,这种情况下,不把“图示长度”作终孔依据,必须以实际情况作标准来判断应该继续施工还是应该终孔。但作为建设单位,应发挥自身的协调责任,确保验收过程合法、合理。

此时,建设单位与施工、监理一样,以文字形式记录所发生的情况。同时,建设单位应及时组织地质察查单位进场进行地质情况的专业判断。若该区段若干桩施工过程中,发现实际地质情况与地质报告存在较大出入,建设单位应委托地质勘察单位在该区段进行加孔钻探,明确相关地质情况。最后把相关地质资料、文字记录提交设计院,由设计院确认终孔标准。唯有这样,方能确保每条支护桩的验收都有所依据。

2、水下混凝土灌注的质量控制

水下混凝土灌注的质量控制,是钻孔支护桩质量的关键所在。在施工前,建设单位组织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对混凝土供应商进行实地考察,厂家的技术能力、特殊混凝土生产能力、供货能力是重点考察内容,确保了本项目所使用的混凝土具有良好和易性(180mm~220mm,之后浇筑过程中要求监理对每车均进行塌落度量测)、合符规范要求的粗骨料碎石(粒径不大于40mm)、合符规范要求的搅拌物砂率(级配良好的中至粗砂,砂率40%~50%)。同时,建设单位组织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对导管的质量进行检查,量测其壁厚(规范要求不少于3mm)、进行密闭性试验。

开始灌注时,必须保证首槽砼用量。随着混凝土的上升,重点监控施工单位有否提升和拆卸导管,导管底端必须埋入混凝土面以下保持2~6m,严禁把导管底端提出混凝土面,避免造成断桩。水下混凝土的灌注应连续进行,灌注前要求施工单位做好严密的施工组织管理措施,一旦发生机具故障、停电或导管堵塞等事故时,立即采用起重机辅助提升导管或重新开塞等有效措施,并同时作好记录。控制最后一次混凝土的灌注量,不使桩顶混凝土与设计标高超太多。灌注控制在设计桩顶标高以上1D且不少于1.0M,以预留凿浮浆。

灌注混凝土的过程中,要求施工单位严格按照规范要求,同一批桩的配合比每班不得少于一组,每车混凝土必须做好塌落度量测并记录。同时要求监理单位跟进。

猜你喜欢
深基坑控制施工
广州某地铁深基坑降水设计分析
地铁深基坑承压水控制研究
挂篮悬浇施工技术在桥梁施工中的应用分析
边坡控制爆破施工
基于地铁深基坑施工质量控制的探讨
建筑工程施工中深基坑支护的施工技术探究
社会转型期行政权控制的路径探索
会计预算控制现状及方法
浅谈高层建筑沉降监测关键环节控制
保险公司财务风险管理及控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