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近年来,校园暴力事件屡屡发生,愈演愈烈,也越来越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但就目前而言,全球各国还没有找到有效的措施避免校园暴力案件的发生,只能站在法律的层面在事后进行解决,这样不利于我国和谐社会的建设。基于此,本文认为应从犯罪的心理层面进行深入剖析,这样可以建立完善的校园暴力事件预防机制,从而有效减少或避免类似事件的发生。
关键词 校园暴力 犯罪心理 预防机制
作者简介:曹雅婷,甘肃省张掖市第二中学,研究方向:法治发展、法制教育和青少年犯罪心理等方面。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19.01.096
近年来,校园暴力事件在我国屡屡发生,甚至是愈演愈烈,成为社会瞩目的问题。究其发生的原因,大多数人都认可与学校、家庭和社会这三方面有着直接的关系。接下来,本文就探究校园暴力预防机制构建研究的背景和意义,并通过详细分析两起案例中犯罪的心理,提出相应的策略。
一、校园暴力概述
根据世卫组织对暴力一词的定义:对自我、他人、某个群体或某个社会有意地威胁使用或实际使用体力或武力,其结果是造成或很可能造成伤害、死亡、心理创伤、畸形或剥夺。所谓的校园暴力又被称为校园欺凌。这类案件不同于学生之间普通的打架事件,而是属于学生之间以强凌弱的行为,同时,这种行为带有长期性、针对性和群体性的显著特点,而且大都发生在校园里或者校园的周边,因此,我们称之为校园暴力。校园暴力具有丛生的特点,与人物、场所、地点和事件发生的范围等因素有着极大的关联,也就是说该类事件不是平均分布在各个学校之中,而是集中在某部分学校与特定的学生群体中。同时,校园暴力犯罪案件涉及的罪名相对集中,故意伤害罪约占57%,故意杀人罪约占6%。此外,据相关部门的调查表明,近年来,校园暴力欺凌案件呈现出低龄化发展的趋势,在被曝光的施暴者中,年龄最小的仅有7岁,而且,女生成为该类事件中主要的施暴者,据统计数据显示,我国曝光的校园暴力欺凌案件中,有76%的施暴者均为女同学。而且经研究发现,施暴者具有如下几个特点:第一,以自我为中心,对周围人缺少同情心;第二,性格霸道,冲动,倾向于用暴力手段解决问题;第三,行为上较为突出,易得到同学的认可。而被欺凌者则具有如下几个特点:第一,性格较为内向,平时胆小怕事;第二,在同学里缺少朋友,较为孤独;第三,身体方面存在障碍或其他问题;第四,在性格上与他人存在较大的差异。
二、校园暴力预防机制构建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一)研究的背景
当前,校园暴力事件在全球范围内都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在西方国家,校园暴力案件频繁发生。据美国卡特丽娜·科林斯等人的研究发现,校园暴力案件的发生,与学生朋友的数量具有较大的关联,而且,朋友的数量与其受到欺侮的次数呈现出负相关。近年来,美国加大了对校园暴力案件的惩处力度,起哄者、围观者都要被连坐判刑,至于普通的打架事件,涉事者也会被开除学籍,这样就降低了校园暴力案件的发生率。而在我国,随着改革开放,尤其是步入二十一世纪以来,社会经济迅猛发展,网络更是迅速普及,这是科技和生活进步的体现,但由于网络上存在着许多不良的思潮,受此影响,加之现代生活节奏日益加快,父母几乎没有时间陪伴、管理孩子,导致很多青少年心理问题严重,这是校园暴力案件屡屡发生的主要原因,而且,当案件发生后,人们普遍会找学校的责任,因此导致相关教师和学校为了该校的声誉,刻意隐瞒和否认,直至证据确凿,“纸包不住火”了才不得已承认,这也导致了校园暴力事件愈演愈烈。因此,我们必须重视校园暴力,认真研究,尽可能减少或避免该类事件的发生。
(二)研究的意义
我国修订后的《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二十五条规定:对于在学校接受教育的有严重不良行为的未成年学生,学校和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互相配合加以管教;无力管教或者管教无效的,可以按照有关规定将其送专门学校继续接受教育。但是在实际的生活中,这条法律在执行方面存在着较大的问题,具体表现在四个方面:第一,几乎没有家长与学校主动提出申请;第二,我国具有少管所性质的工读学校越来越少,而且缺乏统一的管理体制;第三,问题学生之间的交叉感染;第四,会对进入工读学校的学生造成严重的心理伤害。
针对校园暴力案件的屡屡发生,其普遍性和严重性得到了全社会的热议和关注,基于此,2016年4月28日,国务院办公厅下属的教育督导委员会印发了专项通知,明确规定:各校要充分利用學校心理咨询机构开展学生心理健康咨询。而且习近平总书记在系列讲话中也指出:“广泛开展理想信念教育,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同时,习总书记还在讲话中指出“加快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依法打击和惩治黄赌毒黑拐骗等违法犯罪活动,保护人民人身权、财产权、人格权。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因此,我们要认真学习领会习总书记的讲话精神,通过对校园暴力案件中施暴者犯罪心理进行研究分析,能够帮助学校建立完善的预防机制,同时针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咨询、疏导和干预,培育他们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使他们能够健康、快乐地成长。这正是我们进行研究的重要意义。
三、具体案例分析
(一)安徽太和县校园暴力事件施暴者犯罪心理分析
2017年4月,安徽太和县某初中13岁女生在学校遭遇校园欺凌,被十几名女生围殴并撕扯衣服,施暴者还拍了视频传到网上,更有甚者,围观者还声称“太精彩了”。而受害者的母亲直到一个月后在网上看到视频才知道女儿的遭遇。这次事件在网络上引起轩然大波。根据调查,施暴者中的刘某和林某从小就缺乏父母的关爱,小学四年级的时候就辍学不读了,一直在社会上混,形成了较为偏激的性格,为了QQ头像这样的小事,就纠集多名女生对受害人进行欺凌殴打。除刘某和林某外,其他参与的女生中也有多名是留守儿童,缺乏父母的陪伴和教育。
根据事故树分析(Fault Tree Analysis,也称故障树分析,简称FTA)造成校园暴力案件的直接原因:学生自身不足、学校失责与家庭失责这三方面属于中间事件;社会风气不良、学校周边环境混乱以及网络和媒体大量传播的负能量事件为基本事件。对犯罪学生心理进行分析,由于主要施暴者从小辍学,加之缺乏父母陪伴、关爱和教育,在性格上存在严重的缺陷,严重缺乏法律知识和意识,而且他们的年龄较小,长期接受网络不良信息的侵染,没有受到正确的引导,由此导致该事件的发生。
(二)合肥校园故意泼酒精纵火案施暴者袁某犯罪心理分析
2015年8月,安徽合肥市28中学高二学生小袁,用事先购买的浓度为95%酒精泼在同年级女同学小马身上,并用打火机点燃,致使小马同学的面部、前胸以及后颈等多处部位被严重烧伤。事后,小袁因涉嫌故意伤害罪,被合肥市包河区人民检察院依法批准逮捕。据他供述,他与小马同学谈过一段时间的恋爱,后来因为一些生活琐事引发争吵,小马同学提出了分手,但是他一直都没同意,并怀疑小马同学有了新的男朋友。用他的话说:“分手后,我很难过,她却开心快活,所以我有泄愤、报复和自私的心理”。而被害人小马同学则说,袁某强迫她谈恋爱,被她拒绝后实施了泼酒精纵火案。在对袁某的审讯中,我们还惊讶地发现,小袁在作案前还做好了充足的准备。据他交代:他是在网上购买的浓度95%的酒精,还在网上查阅了该酒精燃烧能造成什么样的伤害,着火时如果吸入呼吸道会产生怎样的后果。而且选择在校园内作案,也是他经过深思熟虑的。据他供述,摸底考试期间,校园内的人较少,而且前面工地上还存放着很多沙子,如果想要灭火,可以用沙子。最后,袁某还声称,作案后他的心里充满了满足感,有一种赢了的感觉。
根据美国当代著名社会学家和犯罪学家埃德温·H·萨瑟兰(Edwin Harvin Lutherland)的“差异结交论”中的理论“一是适宜于犯罪的一切条件的存在,二是个人赋予这些条件存在的意义”。对袁某校园暴力事件在犯罪的动机与内驱力形成的方面进行分析,袁某并不是典型的犯罪人,平时表现很不错,也没有出现过什么违法违纪的情况,但由于他也是长期接触网络,受其中不良信息的侵染,在人格上存在著一定的缺陷,致使他在关键点上大脑的“短路”,采用了这种极端的方式进行报复。
四、校园暴力预防机制构建的策略
从上述的两个校园暴力案件的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刘某、林某和袁某在犯罪上都有一些共同的原因,那就是在人格、性格方面存在一定的缺陷,而且都是长期接触网络,受其中不良信息的侵蚀,使他们产生了一种“我得不到的东西就要毁掉”的阴暗心理。而这种思想的形成,与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以及家庭教育都有密切的关系。因此,要想构建校园暴力预防机制也应从这几个方面着手:
(一)社会和法律层面
目前我国还没有针对青少年校园暴力事件进行针对性的立法,而修改后的《未成年保护法》以及相关的法律法规也仅仅强调了加强校园安全,对该类事件的解决没有起到直接的作用,这也导致相关部门在处理该类事件时,束手束脚,无法取得良好的效果。而且,2009年,教育部颁布了一项班主任有权批评学生的规定,甚至引起了舆论的哗然。由此可见,我国必须在法律层面完善相应的处理法规。而这一点上,安徽省已经走到了前列,出台了《加强中小学生欺凌综合治理实施方案》。
(二)学校层面
相关学校为了避免出现校园暴力事件,应全面了解所有学生的性格特点,并为他们建立完整的心理档案,及时记录他们情绪的变化,并着重关注留守学生、单亲学生以及孤儿等特殊群体情绪的变化。同时,学校还要成立学生心理问题干预小组,当校园暴力发生后,及时对相关学生进行心理干预。
(三)教师层面
教师作为与学生直接接触的教育工作者,必须加强自身的职业素养,强化自身在教育心理和犯罪心理等方面技能的培训,从而在开展教育工作时,能够及时发现学生情绪的变化,及时进行心理干预。同时,在教学中,教师还要对学生渗透理想信念教育,深化中国梦宣传教育,使学生的心理和人格发育得更加健全。
(四)家庭层面
在实际的教育中,孩子的心理问题与家庭环境具有很大的关系,因此,学校必须让家长明确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实施家校联合。作为家长,无论自己的工作多么忙,都要抽出时间关注孩子的学习与成长,给予孩子更多的陪伴和教育。这样才能让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
五、结语
综上,本文通过对两个校园暴力案件中犯罪人的心理分析,从社会和法律层面、学校层面、教师层面以及家庭层面提出了校园暴力预防机制构建相应的策略。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十分重要,我们必须从源头上进行引导、干预,才能有效降低或避免校园暴力的发生。希望笔者的这番浅见能对相关研究者的研究提供帮助和参考,及早构建校园暴力预防机制,尽量降低或避免校园暴力的发生。
参考文献:
[1]刘晓静、高静华、肖颖.我国校园暴力的成因及防范机制的构建.石家庄学院学报.2018,20(5).
[2]王军.探究校园暴力行为之规制路径.法制与经济.2018(6).
[3]刘方圆.校园暴力的学校干预策略研究.才智.2018(7).
[4]赵记辉.校园暴力系统性预防的实践与反思.教学与管理.2018(6).
[5]王纳新.校园安全教育环境下基于犯罪心理剖析校园暴力及预防机制.知识经济.201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