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创机械通气在抢救重症哮喘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2019-01-21 08:19李能张萍
川北医学院学报 2018年6期
关键词:呼吸衰竭气道哮喘

李能,张萍

(1.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江苏盛泽医院 ICU,江苏 苏州 215228; 2.江苏省人民医院 ICU,江苏 南京 210029)

重症支气管哮喘合并呼吸衰竭是呼吸科急症,过去有创机械通气常作为抢救的最后手段,疗效确切,但在救治的同时也增加了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尤其是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1]。而单纯的药物治疗常常无法取得理想的临床疗效[2]。随着医学的发展,无创呼吸机功能的不断完善是近年来治疗呼吸衰竭的重要进展[3]。无创通气具有无需切开气管,可根据患者情况应用不同的通气方法,患者能够正常吞咽饮食,能够生理性加温和湿化气体,上机撤机灵活等优点[4]。本研究拟进一步探讨使用无创通气对重症哮喘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抢救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5月至2017年12月江苏盛泽医院收治的重症哮喘合并呼吸衰竭患者53例,其中男31例,女22例;年龄27~65岁,平均(44.8±8.9)岁;纳入标准:(1)重症哮喘合并呼吸衰竭诊断按《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中的临床诊断标准[5];(2)取得患者本人或家属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意识障碍、嗜睡或不合作者;(2)严重上消化道出血、吞咽反射异常等易误吸者;(3)近期行面部或胃食管手术者;(4)极度肥胖、严重胃肠胀气或固有鼻咽部异常者。将患者按是否行机械通气分为研究组(n=27)和对照组(n=26),两组性别、年龄及合并基础疾病类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s,例)

1.2 方法

所有患者进行基本抢救治疗,并进行鼻导管输氧,氧流量为3~5 L/min,严格监测血压、心率、心电图等,并结合患者情况予以纠正水电解质紊乱、抗感染治疗。对照组使用茶碱缓释片,100 mg/次,2次/d;丙酸倍氯米松气雾剂,220 μg/次,2次/d,并结合患者恢复情况改变用量。

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无创机械通气辅助治疗,相关参数为:通气机采用为工作模式S/T,初始吸气起始压力从4~8 cm H2O开始,吸气压力维持在12~18 cm H2O;呼气压力2~3 cm H2O开始上调,在患者可耐受范围内每隔5 min增加2 cm H2O,逐渐增加至4~10 cm H2O;呼吸频率调节至15~16 次/min,氧浓度30%~45%,通气期间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对通气压力进行调整。患者每日通气时间不少于6 h,部分较严重者根据医嘱增加通气治疗时间,早期可持续通气24 h以上。

1.3 观察指标

在入院时及分组治疗后12 h,抽取两组患者动脉血进行血气分析检查,记录动脉血pH、氧分压(PaO2)和二氧化碳分压(PaCO2)。

1.4 判定标准

疗效评定:显效:哮喘症状消失,肺部喘憋症状及肺部哮鸣音体征消失或明显减少,血气分析指标恢复正常或较前有明显改善;有效:患者自我感觉气喘有所缓解,血气相关指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无效:气喘、肺部听诊哮鸣音未有减轻甚至加重[6]。总有效率率=[(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疾病转归

研究组27例患者中,26例(26/27,96.30%)完成无创机械通气操作,并成功脱机,病情好转后出院,1例(1/27,3.70%)因无法耐受无创机械通气失败;对照组26例患者中,17例(17/26,65.38%)经常规治疗好转后出院,9例(9/26,34.62%)治疗后病情无改善或加重,给予机械通气治疗后明显好转。

2.2 治疗前后动脉血pH、PaO2、PaCO2变化

治疗后12 h,研究组显效10例(10/27,37.04%),有效9例(9/27,33.33%),总有效率70.37%(19/27);对照组显效7例(7/26,26.92%),有效5例(8/26,19.23%),总有效率46.15%(18/26),研究组总有效率明显较对照组高(P<0.05)。

治疗前,两组pH、PaO2、PaCO2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12h后,两组各指标均较治疗前有不同程度改善,但研究组改善程度更为显著(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动脉血pH、PaO2、PaCO2变化±s)

与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比较,#P<0.05。

3 讨论

哮喘急性发作时易对各种激发因子产生较为严重的气道高反应性,导致患者出现支气管痉挛、咳嗽、反复性胸闷等症状[7]。重症哮喘也称致死性哮喘,其突发时,气道内会形成大量的黏溶栓,造成患者气道阻塞,体内气体不畅通,进而使得肺部充气过度,导致患者低氧血症、CO2潴留、酸中毒进一步加重,严重者会引发呼吸衰竭[8-9]。及时识别和处理病情,尽快消除症状、改善气流受限和低氧血症是抢救成功的关键[10]。药物疗法是目前最基本和最常用治疗手段,但药物作用往往需要一定时间,无法使患者病情得到控制,甚至延误治疗[11]。有效的无创机械通气通过将患者呼吸道与呼吸机直接连通,可在极短时间内改善患者体内缺氧状况,并加速将CO2排出体外,从而避免进一步损伤脏器功能[12]。需要注意的是,虽然无创通气的绝对禁忌证不多,但实际操作过程中,仍需要对患者心肺功能以及其他器官功能进行评估,对于自主呼吸消失、神志改变或无法配合的患者均不适合无创通气[13]。

本研究采用无创机械通气对重症哮喘合并呼吸衰竭患者进行抢救治疗,结果显示研究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同时研究组在哮喘症状缓解、血气指标改善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表明无创机械通气对重症哮喘合并呼吸衰竭患者进行治疗,确有显著效果。分析原因认为可能无创机械通气技术与常规治疗方式相比,主要有以下优点:无创通气保留了气道防御功能,机械通气带来的持续气道正压可促进肺泡氧向血液弥散,使已萎陷的肺泡再度充分扩张,并促进气道分泌物的排出,纠正患者低氧、呼吸困难症状[14-15]。但部分患者由于在哮喘突发时呼吸频率过高,心绪烦躁导致在使用该种技术进行治疗时,会出现抵抗现象[16]。因此在实际运用时,需针对患者的特殊情况,给予适当的心理疏导,尽可能地帮助其消除恐惧感,从而使该项技术发挥其应有的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在抢救重症哮喘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中应用无创机械通气,可在较短时间内改善患者状况,使其脱离危险,为进一步采取对症治疗及抢救生命争取到了宝贵时间。

猜你喜欢
呼吸衰竭气道哮喘
了解并远离支气管哮喘
如何治疗难治性哮喘(下)
《呼吸衰竭》已出版
《急诊气道管理》已出版
《呼吸衰竭》已出版
《急诊气道管理》已出版
《呼吸衰竭》已出版
《急诊气道管理》已出版
《急诊气道管理》已出版
《呼吸衰竭》已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