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翰文 汤维波 张彦玲 马静 常英娟 王爽
糖尿病足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一种糖尿病并发症,患者的年龄越大,病程越长,越容易出现糖尿病足[1]。糖尿病足的出现主要是由于末梢血管病变或者周围神经病变导致的足部软组织感染、溃疡或者骨关节系统障碍等,对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会造成很大的不良影响,加强对糖尿病患者的护理干预是防止患者出现糖尿病足的主要方式[2]。为了研究健康信念模式教育联合足部护理行为干预预防糖尿病足的临床效果,选取2017年10月—2018年10月于黑龙江省医院住院治疗的糖尿病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均分为两组,分别实施常规护理干预常规护理干预联合健康信念模式教育与足部护理行为干预,报告如下。
选取2017年10月—2018年10月于黑龙江省医院住院治疗的糖尿病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全部患者平均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45例,男24例,女21例,年龄41~69岁,平均年龄(53.8±2.4)岁,病程1~8年,平均病程(3.9±0.8)年,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45例,男25例,女20例,年龄40~67岁,平均年龄(53.4±2.5)岁,病程1~9年,平均病程(4.1±0.7)年,在常规护理干预基础上,对患者实施健康信念模式教育联合足部护理行为干预。本次研究经医院伦理文员会审批通过,所有患者均同意接受本次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接受糖尿病足健康教育,内容包括血糖控制、糖尿病足的危害与病因、糖尿病足的早期表现、预防糖尿病足的方法等,护理方式以课堂讲授为主。
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对患者进行健康信念模式教育和足部护理行为干预,具体措施如下。
(1)根据患者的病情制定合理的护理计划:在对患者进行护理之前,护理人员首先要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对患者的身体状况进行合理评估,了解患者足部的健康状况,掌握患者对于足部健康知识的掌握程度,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为患者制定合理的护理措施[3-4]。
(2)运用健康信念模式对患者进行教育改善:护理人员要与患者进行一对一的交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使用文字、图片、视频等对患者开展健康信念模式教育,还可以为患者列举一些比较直观的事例,让患者充分认识到糖尿病足可能对患者身体带来的危害,让患者了解自身患上糖尿病足的危险程度,纠正患者对于糖尿病足的错误认识,让患者形成对糖尿病足的正确认识。对患者的认知需求进行评估,采取多种措施为患者全面讲解糖尿病足出现的原因、临床表现、预防方式以及相关注意事项等,让患者严格按照医生的嘱托接受治疗,提升糖尿病足预防的有效性[5]。在对患者进行血糖控制知识讲解时,要让患者将饮食调理与运动疗法充分重视起来,让患者学会利用饮食交换方式合理安排自身的饮食,指导患者进行每日饮食的安排,并根据患者的具体状况为患者提出合理的运动建议。
(3)合理对患者进行足部护理行为干预:对患者进行足部护理行为干预是防止患者出现糖尿病足的关键所在,对患者的足部护理行为干预可以按照足部护理“五部曲”来进行,主要包括温水洗足→全面检查→涂搽润肤霜→足部按摩→下肢运动,护理人员要为患者讲解每一个阶段的具体护理方法,让患者明确怎样在日常生活中做好足部的护理和保健,修正患者对于足部护理的认识和行为,让患者学会使用合理的方式对双足进行保护[6]。护理人员也可将足部护理知识制作成小册子,向患者进行发放,方便患者随时对足部护理知识进行学习和查看,加强患者对于足部护理知识的掌握程度,也可以在医院内设置24小时健康热线,方便对患者进行随时的答疑解惑[7-8]。
(4)増强患者足部护理自我效能:护理人员要定期对患者的足部护理行为进行评估,了解患者行为的变化情况,确保患者的足部护理行为得到贯彻,生活习惯得到改善,让患者积极与病友分享自身的体验,交流足部护理干预带来的好处。对于执行不力的患者,护理人员要加强与患者的沟通,让患者了解接受足部护理带来的好处,提升患者对于足部护理的积极性,促进患者疾病的快速缓解[9]。1个月后对所有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评价。
利用自制的足部护理行为能力评价标准对患者接受护理前后的自我管理能力进行评价,包括认知态度、足部护理知识掌握情况、足部护理行为、足部护理意识以及足部症状改善情况,每项满分为10分,分值越高,说明患者的足部自我管理行为越好。同时对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以及糖尿病足发生情况进行记录与统计。
采用SPSS 18.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观察组接受护理前后足部护理行为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观察组血糖控制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观察组糖尿病足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1 两组患者接受护理前后足部护理行为改善情况的对比(±s)
表1 两组患者接受护理前后足部护理行为改善情况的对比(±s)
认知态度(分) 护理前 6.46±1.13 6.38±1.09 0.341 >0.05护理后 8.47±0.42 7.91±1.36 2.639 <0.05足部护理知识掌握情况(分) 护理前 6.13±0.92 6.14±0.97 0.050 >0.05护理后 8.33±1.04 7.14±1.27 4.863 <0.05足部护理行为(分) 护理前 5.67±0.81 5.81±0.76 0.845 >0.05护理后 8.96±1.49 7.19±0.93 6.760 <0.05足部护理意识(分) 护理前 7.09±1.07 7.11±1.02 0.090 >0.05护理后 8.51±0.91 7.25±0.83 6.862 <0.05足部症状评分(分) 护理前 5.76±1.06 5.69±1.11 0.305 >0.05护理后 8.93±1.47 7.43±1.22 5.267 <0.05
糖尿病足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在对糖尿病患者进行治疗时,加强对患者的护理干预是防止患者出现糖尿病足的重要方式[10]。健康信念模式是社会心理学家Kegels在1952年提出的指导和预测人类健康行为的理论,主要是通过改变人的信念来改变人的行为,通过对患者的健康教育,让患者树立健康的生活理念,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促进患者疾病的快速康复[11-12]。足部护理行为干预主要包括温水洗足→全面检查→涂搽润肤霜→足部按摩→下肢运动等,通过一系列的足部护理行为,能够保持患者足部皮肤的清洁,改善患者足部的血供情况,让患者能够及早发现足部问题,对足部问题进行及时的处理,对于预防糖尿病足的出现意义重大[13]。在对患者进行护理时,护理人员除了指导患者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方案之外,对患者的健康信念模式教育能够让患者逐步加强对糖尿病足的认识,让患者积极参与到糖尿病的自我管理过程中来,提升患者对于糖尿病足的预防和治疗意识,有效降低患者糖尿病足的发生率,缓解糖尿病足患者病情的进展。在对糖尿病足中高危患者进行护理时,护理人员要加强对患者的足部护理干预,加强对患者的早期观察,提升患者对自身疾病的自检意识。让患者选择合适的鞋袜,保持足部的干燥和清洁,指导患者进行适当的足部运动和按摩等。由于糖尿病患者的年龄跨度非常大,所以护理人员在对患者进行护理时,要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为患者适当增加一些趣味性的内容,把单一的知识讲解转变为生动的图片或者视频等,提升患者对于相关知识的学习兴趣,提高对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显示,观察组接受护理前后足部护理行为改善情况、血糖控制情况以及糖尿病足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护理效果显著[14]。
表2 两组患者血糖控制情况的对比(±s)
表2 两组患者血糖控制情况的对比(±s)
观察组 45 9.31±1.45 6.12±1.03 9.20±2.26 5.81±2.47对照组 45 9.26±1.73 7.35±1.36 9.09±2.43 7.16±2.17 t值 - 0.148 4.098 0.222 2.754 P值 - >0.05 <0.05 >0.05 <0.05
表3 两组患者糖尿病足发生率的对比
综上所述,在对糖尿病患者进行治疗时,采取健康信念模式教育联合足部护理行为干预方式能够有效预防患者出现糖尿病足,患者足部自我管理行为能够得到较大改善,糖尿病足发生率显著降低,是一种较为理想的糖尿病足预防护理方式,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