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安汝(云南艺术学院研究生)
笔者于2018年5月22日有幸接触到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杨德云,杨德云老师为中国国际书画院副院长、中华诗词文化研究所研究员、云南省诗词学会理事,云南省楹联学会常务理事、云南省传统文化研究会常务理事、还曾担任云南艺术学院等高校的客座教授。杨德云老师不仅在诗词上造诣颇深,还十分精通乐器制作及作曲等方面。通过近半年来的多次采访接触,了解到杨德云老师自1990年就一直致力于呜嘟这个乐器的传承与创新改良,通过学习拜访民间艺人,并参阅大量有关呜嘟的资料,将原来只能发出三五音的呜嘟,改良为13个音阶甚至20个音阶以上,甚至在1996年就研发出和声呜嘟并申请专利,逐渐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杨德云呜嘟。杨德云老师于2012年云南省昆明市盘龙区人民政府确立为昆明市盘龙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2016年12月获昆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以下为笔者多次采访整理出的内容。
呜嘟为土制类吹奏乐器,原名为“叽叽儿”。据《嘉鱼县志》记载:“泥呜嘟,古称吴嘟,为三国东吴时簰州牧童所创。”呜嘟这个名称便是由其发出的“呜呜,嘟嘟”音而命名的。杨老师表示呜嘟属于闭口吹乐器,而中国早在7000年前的河姆渡文化遗址中就出土过闭口吹乐器“骨哨”。虽然制作材料不同,但二者演奏原理基本一致,呜嘟最初为牧童所制,用途也为呼唤放养的动物,在这一点上也与为狩猎吸引动物注意的骨哨不谋而合。所以说呜嘟的出现并不是偶然。但可惜的是现在并没有记载下来为呜嘟所写的古曲,可见当时呜嘟的价值多体现在实用方面。而杨德云老师则将这种只有三五孔,并且吹奏不出标准音的泥哨进行了一个从根本上的改良,形成了质的变化,从只为呼唤牛羊的用具变为了能吹奏出动听乐曲的乐器。
杨德云老师所制作的呜嘟分为两种,一种为只能吹奏单音的呜嘟,另一种为可演奏双音的和声呜嘟。和声呜嘟杨德云老师早已在1996年就申请国家专利,于1997年得以批准。在制作上和声呜嘟要求很高,可能在制作中100个有99个都会失败,并且在指法和演奏技巧上都较复杂,所以现阶段杨老师主要推广的是单音呜嘟。
杨德云老师所改良制作的呜嘟已经与古时牧童随手捏制的呜嘟有很大程度的区别,在制作工序上更为复杂,并且其在外观、音色、音域范围等方面均有大幅度的提升。制作呜嘟的陶土为云南建水特有的紫陶,在制作上可简要将其分为五道工序。第一步,取一块干湿适当的陶土用石膏浇铸成的模版初压成型。第二步,需用竹片或竹棒掏制吹口,这是最为重要的一道工序,吹口好坏,直接关系到呜嘟的音色和音域。第三步,开挖音孔,高低音是受音孔大小控制的,原先是选用不同大小的钻头钻眼,后来改良为粗细不同的不锈钢打眼校音,每个音阶都调适满意后晾干。第四步,碾压整形,用自制的光平工具对表面进行碾压整形,刻字待烧。第五步,把干透的呜嘟放入高温炉中,逐渐加温,最后烧至900℃即成。
在外观上单音呜嘟又可分为4孔和8孔两种。两者在外观上都呈椭圆形,颜色为砖红色。4孔单音呜嘟按孔分布在正面3个和背面1个,体形约占八孔呜嘟的三分之一,最宽处也仅有4厘米左右,长约5厘米,高约2.5厘米。8孔单音呜嘟,按孔分布在正面6个和背面2个,最宽处约5厘米,长约8厘米,高约4.5厘米。二者的正面都有一个发音孔,顶端的吹孔狭长且小,仅在8毫米左右。在观察时不难发现,呜嘟分布在右侧的按孔普遍较小,杨老师对此解释说小按孔抬起时声音较低,大按孔抬起时声音较高,由此形成不同的音高。
在音色方面,杨老师所制作的呜嘟高音音色清亮悠扬,极具穿透力,尤其适合于模仿鸟叫声,小小呜嘟竟能模仿出100多种鸟叫声,十分的形象生动。比如在模仿山画眉鸟叫时,通过简单的“do、do、la”这3个音,仅以将最后一音的长度缩短,通过急速的变换指法,就能使叫声活灵活现。手指可以通过在音孔处的滑动,制造出鸟叫时的滑音,再通过加入“花舌”等专业的吹奏技巧,制造出“百鸟齐鸣”的生动景象。杨老师也表示说,呜嘟的体形越大,音色也就越低沉,音色兼具埙演奏时的深邃,吹奏低音时的深厚悠扬,带有上古乐器所特有的古朴气质。
在音域范围上,原始呜嘟虽有5孔,但无法吹奏出完整的音阶并演奏乐曲,音域窄。而杨老师所制作的4孔呜嘟孔数虽少,但可以通过掌握开孔的大小,演奏出完整的七声音阶甚至乐曲,在音高上比8孔呜嘟大概高出一个八度。8孔呜嘟体形较大,孔数更多,演奏起来音域则更加开阔,音阶扩展为13个音阶,甚至20个音阶以上,并有低音、中音、高音多个种类,所以8孔呜嘟能够演奏的乐曲更为宽泛。
4孔呜嘟在演奏时,嘴形如吹哨子般含住呜嘟的吹孔。指法为将呜嘟夹于左手大拇指及中指中间,食指按住靠左边第一个孔。右手大指按住背后一孔,食指及中指按住正面右边两孔。8孔呜嘟在演奏时嘴形与4孔呜嘟一致,但指法却不尽相同,两手大拇指控制背面两孔,正面6孔分别由两手的食指、中指、无名指控制。其实在演奏时,8孔呜嘟对于音高的掌控更加容易,因4孔需要通过控制开孔的大小控制音高。提及呜嘟的演奏方法,让人不得不想到与它极为相似的乐器埙。埙无论是在外观和制作等方面都与呜嘟有相同的地方,但我认为与埙相比,呜嘟的优势首先体现在吹奏方法。埙为劈风式乐器,而呜嘟为哨口式乐器。埙在吹奏时,气息应沿着吹口吹向前方;呜嘟在吹奏时,因需含住吹口,所以气息应向乐器的内部吹。吹奏埙如同你要吹响一个瓶子,吹奏呜嘟如同你要吹响一个哨子,这也体现了呜嘟的发音要相对容易一些。
呜嘟乐器体形较小,所以对于演奏场合并无过多的限制,这也是它的一个极大的优势,只要手边有呜嘟,即可拿起演奏。演奏时也可采用独奏、合奏、重奏等多种形式。人数较多时的分声部重奏,也弥补了和声呜嘟的空缺。
杨德云老师的创新改良赋予了呜嘟新的含义,在一带一路的背景下,一个如此注重文化发展的时代无疑也为杨德云老师推广呜嘟带来一个更为广阔的平台。现如今文化自信、文化自觉等词语逐渐已成为潮流,为人们营造了一个很好的氛围去真正的感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而杨德云老师也努力把握住这样的机会,没有固步自封,不断地将其改良发展,使呜嘟的传承散播得更广、更远。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是十分重要的一环,“土风计划”的创始人陈哲老师曾说过:“在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之间寻找出生存理由,诉诸独特价值;将文化传承观念变成职能劳动,让‘说法’变成‘行动’,使无形资产进入有形交流,在广泛社会背景中交换获得回报。这个现代传承机制便是活化传承。”而杨德云老师也一直致力于将呜嘟投放在这个现代的传承机制当中。
在采访中得知杨德云老师在每周三下午都会去昆明市拓东二小教授小学生们吹奏呜嘟,呜嘟好、学好、吹好听的特点也特别吸引学生们的注意,杨老师耐心认真的教授,培养了一大批呜嘟爱好者。在课上,杨德云老师手把手地教授学生们指法,逐句的示范如何演奏,并且在教会一些吹奏较好的学生时,让其帮助其他同学,真正形成了一个良好的循环。在询问时,我得知一个细节,由于呜嘟是陶制乐器,而且学生年龄普遍偏低,很容易将其摔坏。每当乐器出现问题时,杨德云老师总是无偿的为学生更换新的乐器。杨老师说:“这个乐器吹是怎么也吹不坏的,就是有的孩子捣蛋把它磕到碰到。”杨老师无奈的笑容真正让我感受到,只要学生肯学便不为索取的帮助。
谈话的过程中不难发现,杨德云老师对教师这个职业的热爱,杨老师说:“我们家是教师世家,我是最顽固的一个,没想着当老师,可是到最后还是成为老师。我学东西特别的慢,但我教别人学习却很快。”我想这个“学东西”,不只是简单的学习,而是要将一项技能学透、学好、学精。杨德云老师的教授确实形象生动,这一点笔者也深有体会,经过简单的几句指点,我也竟能学会用呜嘟吹奏两三种鸟叫声。笔者认为当好一个传承人,首先能当好一个老师是十分关键的前提,毕竟口传心授是传承最为主要的方式之一。
除此之外,在昆明金殿组织的每年固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活动中,杨德云老师也都有参加。现场为观众展示如何演奏呜嘟,当观众听到呜嘟演奏的动听乐曲和模仿得惟妙惟肖的鸟叫声时都被深深地吸引。在这些活动中,杨德云老师虽然主要普及呜嘟,但还会同时带上其亲自制作的埙、尺八等民族乐器进行表演,到时会有上百的学生、游客进行参观学习,而他在学校教授的学生也会来帮忙。其中最为吸引我的环节便是杨老师解释埙上所刻有的古诗词:“掬起女娲泥,埏做穹隆体。北斗星穿日月窗,炼就乾坤气。举止五千年,吟诵惊天地。夏后商周传至今,诉尽神州意。”读过后只觉诗词意境高深,十分具有气魄。后经老师讲授才知此诗名为《卜算子·咏埙》,诗词的意思是:用两手捧起女娲造人的泥土,用水将其塑造成如天地般形状(埙的形状上方圆像天,下方平像地)。北斗星穿日月窗,象征埙正面的按孔和背面的按孔互相交错,炼就乾坤气则是指吹埙时对于气息的掌握,而最后4句充分体现出埙能够传承至今所经历见证过的历史。杨老师说这个埙是最能代表他个人的作品,乐器的制作、上色、诗词及书法也均为杨老师一人完成。而笔者也充分感受到,这个埙所吹响的并不仅仅只是音乐,它更富有的是一个乐器制作者的汗水与心血,一个诗词者历经几十年所积淀的底蕴。这一切造就了杨德云老师所制作的乐器是独一无二的,它体现了一个传承人不辞辛劳、刻苦钻研的精神,更体现了我们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除去口传心授的传承,杨德云老师在呜嘟的传播、推广上也格外的用心。通过新媒体的传播形式,使更多的人认识了呜嘟这个乐器。例如在网易新闻直播《灿烂的遗产》系列栏目之古乐器呜嘟这一采访节目中,杨德云老师通过接受主持人的采访,详尽地为观众介绍了呜嘟的历史、制作、音色等方面,并在现场亲自示范呜嘟的演奏。除此之外,杨德云老师还利用微信小程序“云南乐器”建立微信群等方式传播有关呜嘟的专业知识和演奏技巧,让想学习的人能够不出家门就学习到有关呜嘟的最新资讯。在这个信息时代。新媒体无疑是一个极大的可利用于传播推广的有效方式,杨老师虽已年过花甲,但他仍把握住了信息新时代的特征,充分利用新媒体进行呜嘟的推广。
一带一路除去重要的经济建设,文化建设也是不容小觑的一面。云南作为一带一路的沿线省份,其许许多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也为一带一路的建设提供着有力的文化支撑。正是因为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坚守在自己的领域,才能够将非物质文化遗产更好的传承下去。杨德云老师作为其中的一员,同样也在默默贡献着自己的一份力量。
当今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教授传承着其特有的技艺,他们是某个民族,或是某个行业、某个领域中的代表者、佼佼者,理应如同大学中在其领域发光发热、传播学术知识的教授一般受到人们的尊重与敬仰。在如今这个物质与精神并重的时代,提升我们本民族的文化自信、文化自觉刻不容缓,所以我们更是应该尊重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所富有的传统文化及其扎根群众静心传承的精神。他们所传承的并不是另类的小众文化,而是我们每一个中华民族的后代都应该肩负起的本民族传统文化。
而杨德云老师在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后,致力于校园、致力于社会活动、致力于新媒体。他是一个民族传统文化坚定的捍卫者,也是民族传统文化传承发扬光大的提倡者,更是民族传统文化的智者和勇者。
在采访结束时,我问了杨老师最后一个问题,您从研究生到幼儿园的小朋友都教过,那您最喜欢教什么样的学生。杨德云老师的回答在我的意料之外,他说:“我最喜欢的学生是肯学的学生,无论他年龄大小、无论他聪明或是笨拙,我都能教得好,只要他肯学。”老师的态度令笔者心生敬佩,一个传承人将他毕生所学毫无保留地传给学生,并且将他的时间、精力全部倾注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上,在这个高速发展却略显浮躁的社会中是十分难能可贵的。正如田青老师曾说过的:“我们现在的社会就像一列飞速前进的列车,而我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是一张白纸,它就放在车窗旁边,只要车窗一打开,‘嗖’的一声,就再也找不到这张白纸了。”杨德云老师就是一个“努力想要捉住纸的人”。
杨德云老师所制作的呜嘟不同于西方乐器的精细复杂,它古朴简单,它的简单就如我们国画中的留白,赋予人可以遐想的空间,并有其独有的历史沉淀。采访过后的闲聊中,杨老师无意间提起:“我这人有点奇怪,我爱喝茶,但我不在乎是什么茶,吃饭也是,我不爱吃大鱼大肉,有蔬菜有饭就很好。”这样朴实无华,不追求物质的人生态度也如呜嘟这个古朴简单的乐器一般,“大道至简,悟者天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