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华师范大学图书馆,四川 南充 637009)
自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随着计算机与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其在图书馆业内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以数字化为中心的馆藏体系建设逐渐成为图书馆馆藏资源建设的重点,而特色资源作为其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既有利于展示各馆独具特色的馆藏资源,又可以实现图书馆服务内容的创新突破,备受学界关注。以至于在教育部制定的《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评估指标》中,也将特色资源建设作为一项重要指标,充分反映出国家层面对该项工作的重视。
历经20年的理论研究,国内图书馆特色资源建设的研究焦点主要包括四个方面:一是个案经验总结与建设意义的思考和论证。如早期的李冬红等[1]对沈阳文学艺术文库数据库建设经验的介绍,由薇波[2]对特色数据库价值和意义的分析等;二是从调查分析入手系统思考特色资源的体系构建。如包和平等[3]对西部图书馆特色数据库的调查分析,张毓晗[4]对四川高校馆特色数据库的分析研究,周玲元[5]对985高校自建数字资源的分类调查研究等;三是聚焦特色资源的平台研究。如陈晓[6]对DIPS平台、吴南[7]对TPI平台、郎筠[8]对TRS平台的应用介绍等;四是聚类研究,以类属的整体共性设计特色资源建设的顶层规划与发展模式。如刘纪刚[9]对音乐院校、张旭敏[10]对体育院校、林赞声[11]对建筑类高校、刘丽[12]对宁夏高校的特色资源建设进行了比较分析等。以上研究奠定了国内图书馆特色资源建设的理论基础,总结了经验教训,强化了总体设计,对推动相关实践发挥了指导和借鉴作用。但在覆盖全国各类型图书馆的具体实践中,一部分如国家图书馆、北京大学图书馆等凭借资源、规模、资金、人才、技术等方面的全面优势取得了丰硕的建设成果,头部优势得到不断强化;另一部分如地方院校图书馆则在经历了一时的建设热潮后受困于各种局限发展后继无力,沦为昙花一现。
地方院校在办学过程中基本不具备双一流综合性高校的各项优势和规模,在图书馆资源建设方面的投入有限。因为各自的基础与所面对的困难皆有不同,一般套路化的建设策略很难直接参考应用,甚至不具备可复制性。因此,结合地方院校的办学地缘特色、比较学科优势、独特文化背景,建设既与地方院校学科发展相适应的,又能服务于地方经济、文化、社会发展的特色资源体系,不仅有利于提高地方院校图书馆的竞争力,促进地方院校学科发展,更有利于地方或民族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本文以西华师范大学图书馆(以下简称“我馆”)为研究对象,对我馆多年来特色资源建设的经验和教训展开总结与反思,并结合数字人文在特色资源建设中的应用进展提出了发展规划,以资参考。
西华师范大学成立于1946年。抗战结束后东北大学回迁沈阳,留下的川籍师生在李季伟等先贤的奔走呼吁下,继承东北大学余脉,创办了私立川北农工学院,保留了川北高等教育的火种。历经70余年发展,我校坚持“立足四川、面向西部、辐射全国”服务基础教育和基层教育,为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尽到了应有的职责。伴随着学校的发展,图书馆的面貌也有了重大改善。目前,我馆已建立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综合性馆藏体系,既是四川省古籍重点保护单位,也是川东北地区重要的文献信息中心。基于这一定位,我馆围绕学校学科建设和南充以及川东北区域历史文化有针对性地展开了特色资源建设工作。
在长期的办学历史中,我校在教师教育领域已经形成了鲜明特色。近年来,学校围绕“申博工程”对重点学科进行优化重组,形成了以生态学和政治学为首的两大学科群。面向这两个中心学科群展开有针对性的资源建设,既是学校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图书馆发挥重点学科、前沿学科、交叉学科文献保障功能的价值体现,更是展示学校学科教育特色的重要平台。以生态学为例,我校的胡锦矗教授被誉为“大熊猫研究之父”,声誉海内外。在四十余年的大熊猫研究过程中,胡教授培养了一大批研究骨干,由此形成了以爱护动物为重点研究对象的特色研究方向,并取得了丰硕的科学研究成果。为配合该学科的研究需求,从20世纪90年代起,我馆以学科服务的形式切入了《中国珍惜哺乳动物数据库》的建设工作,广泛收录国内外相关研究信息,并以题录和摘要等形式予以集中揭示。1999年,该项目荣获四川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在广袤的国土上各地域文化以“十里不同音,百里不同俗”的形式呈现出百花齐放式的多样性。因此,在建设特色资源过程中,图书馆往往以亮点和特色最为鲜明的地域文化为起点展开。南充地处川东北,历史上形成了以灯戏、大木偶、皮影、剪纸为代表的“川北四绝”民间文艺;以川北凉粉、张飞牛肉等为代表的特色小吃;以阆中古贡院为代表的贡院文化;以《三国志》为代表的三国文化;以南部县衙档案为代表的嘉陵江流域文化遗产等一系列特色资源。这类根植于本地的资源具有显著的稀缺性和不可再生性,有独特的文化价值和学术价值,从文化传承和积累角度考虑值得优先开发。我馆与学校历史文化学院长期从事南部县衙档案研究的科研团队展开合作,开发建设了《清代南部县衙档案特色数据库》,为保存和研究我国现存时间跨度最长、最完整、最系统的清代县级政权档案做出了贡献。
南充历史悠久,始建自汉高祖于公元前202年设立的安汉郡,至今已有2 200多年。历史上从这里涌现出了一大批对中国历史文化产生深远影响的著名人物,如西汉的武将纪信、天文学家落下闳,三国的著名儒家学者、史学家谯周、陈寿,宋代的陈尧叟、陈尧佐、陈尧咨状元三兄弟,近代的张澜、朱德、罗瑞卿等开国元勋。我馆经过数年坚持,最终完成了《南充名人数据库》的建设工作,收录了大量有关南充籍历史名人的研究论著、学术论文、新闻报道等类型信息。此外,我馆还以挂靠的四川省社科联“川北历史文化科普基地”为主体积极参与南充市及其他川东北各县市的地方文献研究与出版工作,完成了《百年南充人文学术名人文选》的编撰出版任务。《文选》共收录了1912年至2011年57位南充籍、原南充籍和曾经寓居南充的文人、学者、艺术家等的学术论著。集中展示了百年来在全国乃至全世界都有一定影响力,在人文社科方面具有一定代表性的南充学者及其艺术、论述代表作品,填补了南充人文社科领域公共读物的空白。其中,有名重一时的墨学大师伍非百,有川剧表演艺术家陈全波,有集史学、藏学、经济学为一身的大学者任乃强,有学贯中西、兼通文理的魏时珍,还有文学家任白戈等。
近年来,我馆将学校学术研究方向与地域文化特色相结合,根据现存馆藏文献,对不同主题分类的相关资源重组后形成了既能反映学校特色,又能代表地域文化的几个专题特色资源。比如,南充地处川陕革命根据地核心区域,周边县市保留了大量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碑刻、崖刻、石刻、墓碑、文书、地契、票据、通告、民谣等各类史料信息。我馆在学校地方档案与地方文献研究中心的统筹安排下,参与了资料收集、分类、整理工作,最终出版了《川陕革命根据地历史文献资料集成》,为后续开展相关史学研究奠定了基础。此外,南充还是建国初期全国九大省级行署之一——川北行署的驻地所在。1950年到1952年,由胡耀邦同志任区党委第一书记、行署主任、军区政委,领导川北人民开展了轰轰烈烈的革命和建设工作。1952年9月,四川省原有的川东、南、西、北四个省级行署均被撤销。至今,唯独有川北行署的建筑群旧址被完整地保存下来,并发展成为我校的北湖校区,现已成为南充市和四川省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时至今日,我馆仍比较完整地保存了川北行署时期的大量原始文献,如《川北日报》《川北政报》等。我馆结合川北行署历史研究,将川东、南、西、北四个行署的文献集中归类在川北行署主题下,形成专题资源,并完成了《川北行署历史文献资料集》(暂命名未出版)的编撰,打造了以胡耀邦同志主政川北为线索,串联川北区各项重大历史事件的“川北行署历史陈列馆”,数年来接待上至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人大、统战部、中央党史研究室、四川省委与省政府、南充市委与市政府,下至各县区、中小学、本校大学生参观与学习活动数万人次。为了更好地展示学校学科发展成就和校友工作文化,在学校科研处、人事处、研究生院、校友总会的支持下,我馆相继完成了反映本校教职工科研成果的《西华师范大学学术成果库》《西华师范大学硕士论文库》和校友成果与捐赠资源的分类建设工作。
学界一般认为馆藏特色资源是指图书馆或相关信息机构依托具有某一方面共性的文献信息资源,对某一学科或某一专题的资源(包括分散的、传统的馆藏文献资源,异构的数字馆藏资源以及互联网上的相关信息资源)进行收集、分析、筛选,再按照一定的标准和规范进行加工处理、标引、组织,通过局域网或广域网进行传输和发布,提供检索和全文传递服务,以满足用户个性化需求的文献信息资源[13]。但我馆多年的特色资源建设成果在确定建库主题、选取特色内容、规范建设方法、创新工作方式等方面距离这一标准仍存在较大的差距,总结下来主要有以下几方面问题:
常见的馆藏资源类型包括文本、图片、音频、视频等形态,涉及图书、论文、照片、手稿、图册、档案、数据等多种类型。但目前我馆的特色资源多以图书、论文、新闻等纸质文献或其简单数字化后的收藏为主,基本不涉及图片、音频、视频等多媒体形态资源。单一的资源类型不仅难以形成全面立体的特色资源体系,更容易遗漏部分重要信息。比如,在川陕革命根据地资料收集中,所有的崖刻、碑刻、石刻类资源只以文字形式来记述内容势必会忽略掉石刻的规模、体积、位置、色彩、形态等重要外在信息,而此类图片资源与相关采访口述资源却未能随同文字及时归类处理,致使特色展示不充分,文化与史料保存功能大打折扣。
目前,我馆建成的几个特色资源数据库均以题录与文摘型为主,除拥有完整知识产权的学术成果库和硕士论文库以外,基本不涉及全文内容,也无法提供相关全文链接。其中固然有版权因素掣肘,但更主要的原因是自身难以突破技术瓶颈的限制。一方面是近年来随着采编工作逐渐外包,导致对资源按主题进行分类、标引、描述的传统专业工作技能水平下降很快;另一方面是随着大数据、云计算、多媒体、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发展,馆员的能力不足以应付新技术在细粒度知识单元的整合、挖掘与揭示上的大规模应用。导致资源的收集与整理缺乏系统性与完整性,单纯追求收录数量多,却忽略了内容的精细度与关联度建设,最终也影响了特色资源的专业性与权威性。比如,以教师为主的学术成果库与以硕士研究生为主的论文库中势必存在大量以导师与学生关系、合作研究者关系、同门继承关系映射出来的相关研究,他们往往反映了同一研究内容的不同侧面,是立体揭示研究客体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因为缺乏跨库关联的开发、应用、维护与管理技术,对此类基于文献内容的深层次关联完全无法揭示。由此导致了现有特色资源检索界面功能简单、缺少高级检索、响应速度慢,检索结果精准度与全面性均不尽如人意,有些更是只提供简单的在线浏览,用户的多终端互动操作体验极差。
从我馆参与几个特色资源建设项目的经历来看,图书馆作为参与者在其中仅仅局限于从属地位。无论是项目的提出、方案的确定,还是任务的分配、成果的验收,图书馆都是被动接受,难得提出带有总体性的规划意见,来自行政力量或项目主导方的声音往往更受重视。这导致现有特色资源库既有自建平台,也有购买的商用平台,又有受委托第三方商业机构的自有平台。这些平台不仅跨越时代较长,采用建库技术不一,其资源模块、建库标准、体系结构、数据格式、质量控制等方面更存在显著差异,平台之间的兼容性与互操作性几乎无法实现,形成大量“信息孤岛”,严重影响了特色资源的建设质量、检索效果,限制了图书馆基于内容深层次加工的个性化服务和增值服务功能的实现。
据2017年相关调查显示,国内1 919个高校专题资源库中,限制访问的有1 113 个,部分限制访问的有221个,合计占69.5%[14]。孙玲玲等对河北省高校图书馆的调查也发现仅有河北大学、燕山大学、河北农业大学图书馆的特色资源可以通过校外网登录访问,占调查总数的1/3[15]。我馆参与的特色资源建设项目基本与学校各垂直管理部门或各二级学院展开合作,严重缺乏与外界相关单位协同合作进行开发建设的思维理念,仅有国家社科基金重点规划项目“清代南部县衙档案整理研究”的子课题《清代南部县衙档案特色数据库》与南部县档案馆有过密切合作。即便如此,整个项目的实施过程仍充满了浓厚的“自留地”意识,以至于特色资源的信息源清一色来自各类学术性文献,而对政府规划与政策、商业项目动态信息、行业前沿进展状况关注甚少,大大降低了服务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的作用。再加上访问使用上的IP限制,进一步将特色资源的使用者圈定在本校研究者中,使得特色资源利用率普遍较低,限制了其通过开放共享本应发挥的社会价值与经济价值。
特色资源建设是一项长期的系统性工程,从开发建设到运营维护,整个生命周期内的数据更新、平台升级无不需要持续地资金投入与人才培养。比如,因为缺少资金,我馆早期建设的《中国珍惜哺乳动物数据库》《南充名人数据库》所依托的TRS平台至今仍是2002年的V1.0版本,其架构体系作为信息内容的静态呈现平台都已显粗陋,更无论挖掘、检索、可视化呈现等各类动态关联功能的实现,与新版本相比堪称原始。另如,原南充日报社总编,四川省新闻摄影学会副会长、南充市摄影家协会主席谢奇生前拍摄、留存了大量忠实记录南充与川北地区发展变化的老照片,在国内外荣获若干奖项。谢老去世后,我馆就构建《南充影像资料库》的事宜与其家属展开沟通,最终因购置版权的费用无处落实而不了了之。此外,我馆特色资源建设人员队伍均为临时抽调,早期参与人员尚能列为相关课题组成员,但随着项目结题、馆领导人事变更、骨干力量升职或调离,后期工作人员无名无分,单纯以业余兼职开展后续建设,导致数据更新周期加长、信息时效性减弱,自建特色资源渐成鸡肋,呈现出人走茶凉,无人才梯队培养,无后续工作推进的恶性常态。
经过20年的具体实践与研究历程,学界对图书馆特色资源建设已基本达成共识,即特色资源是数字环境下图书馆资源建设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图书馆履行保存人类文化遗产基本职能的职责体现;是新技术环境下增强图书馆竞争力实现核心价值的有效手段,它面向特定用户实施的学科化、个性化服务可以从多侧面、多层次满足用户的多元化需求;是对图书馆群体化服务的有益补充,可以充分展现图书馆文献保障体系的丰富性与层次感。因此,时下特色资源建设的主要矛盾已经不是“建不建”等可能性或必要性的争论,而是如何建好以满足用户日益增长的多样化需求的探讨与实践。
在以往特色资源建设的研究总结中,不少学者集思广益,拟定了大量发展建议。如裴丽等提出了法律、政策、决策、管理、激励、市场、评价与监督等系列保障机制[16],孙玲玲等提出了统一规划共建共享的策略[15],关富英等提出以众包模式增强特色资源建设的扩展性和包容性[17]等。这些思路虽然有益于特色资源建设工作的整体推动,但其视角与立意普遍高远,属于典型的长远战略规划,对现实中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缺乏普遍指导意义与可操作性。放眼国内公共图书馆与高校图书馆,在特色资源建设方面取得显著成效的优质样板有不少。比如:国家图书馆以举国之鼎盛资源优势建成了44个特色资源数据库,集中保存、展示了民族遗产和国家记忆;北京大学图书馆凭借独有的学术资源建成了秘籍琳琅、晚晴民国文献、西文特藏、燕大学位论文、北大文库和名人藏书等特色馆藏。但依托丰足的财力、人力和物力投入取得成功的经验在地方院校图书馆基本不具备可复制性。因此,面对种种局限与困境,如何在可操作的范围内寻求突破,对西部地区地方院校显得尤为重要。
地方院校特色资源建设必须以地域文化为核心,深入挖掘当地在风土人情、历史传统、文化习俗、社会发展等方面展现出与众不同的个性化资源,以服务地域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的方式实现自身价值。2015年,国家发布的《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明确提出,“鼓励公共文化机构挖掘特色资源”“开发特色数字文化产品”,充分表明了国家战略对地域特色资源价值的认可与重视,也说明社会对各类特色资源有着迫切的需求。新机遇面前,地方院校图书馆不可再故步自封、闭门造车,必须与其他高校馆、公共馆开展行业内学习与互动,同时必须与政府机构、文博系统、新闻媒体等行业进行跨界交流与合作。2015年,我馆与南充市图书馆、川北医学院图书馆、南充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共同成立了南充市高校与公共图书馆联盟,次年又联合川东北片区13个县市公共与高校图书馆成立了川东北高校与公共图书馆联盟,加强了地方文献服务体系建设与特色资源交流力度。此外,我馆“川北历史文化普及基地”在省社科联的统一规划与市社科联的具体指导下,与市政协、市委宣传部、市文体局、电视台等多个部门密切合作,陆续开展了“川北凉粉”“春节老人——落下闳”“川北孝文化”“南充改革开放四十年口述史”等专题资料的挖掘、整理与研究工作。两项举措打破了以往仅局限在校内的合作格局,通过多种形式的校地合作既有力地楔入了南充市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的核心工作,又争取了来自地方政府的资金支持,为我馆特色资源建设的开花结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随着大数据技术应用场景的不断延展,在数据库领域中使用各种工具软件进行数据和文本挖掘,通过量化分析并以数字化方式呈现渐成主流趋势。新技术推动人文社会科学在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与研究范式等方面发生了显著转变,催生了“数字人文”项目的研究与实践。十余年来,国内外高校、图书馆与博物馆等研究与典藏机构基于传统特色资源项目,以践行数字人文理念为契机,成立了若干数字人文研究所(中心),开发了一批具有示范效应的应用案例。如:南京师范大学的“华夏民族家谱地理信息系统”、上海图书馆的“家谱数据库”“名人手稿档案关联开放数据集”、中山大学的“徽州文书数字人文图书馆”、上海交通大学的“地方历史文献数据库”等。不难发现,在数据库商加大对各类文献资源的开发力度后,留给图书馆自建特色资源的空间越来越小,以上研究机构纷纷将注意力投向具有地域特色的民间文献和非官方历史档案的整理、开发与研究。数字人文为图书馆特色资源建设带来了新思维。从国内外数字人文项目的实践经验来看,合作、开放、共享是取得成功的关键,一是因为只有在开放共享的模式下扩大合作范围才能确保资源的多样性、兼容性和开放性;二是由于数字人文所提供的开放数据集与共享分析工具使不同身份的用户交流与共享研究成果变得更为便捷。这对克服传统特色资源建设中的封闭性具有无可比拟的先天优势。
与传统以典藏为核心、检索功能简单的特色数据库不同,数字人文应用环境要求以文本挖掘和数据统计为基础,以内容关联和语义分析为支撑,实现资源的多维度可视化呈现。但特色资源类型多元、种类多样,既有部分结构化数据信息,更有大量非结构化数据信息,加工复杂程度远超具有规范体系结构的图书、期刊和以DC标准定义的网络资源。传统的典藏型资源加工平台由于缺乏定制的或可扩展的元数据框架与标准,标引层次往往较为表面,难以构建逻辑层次丰富、内容关联紧密的知识体系。因此,开放已有平台的数据接口,加强特色资源全文开发,对抓取数据进行语义清洗,建立关联内容的知识图谱,实现特色资源细粒度的内容揭示与分析是数字人文项目的实施关键。如:上海图书馆的“上海年华”项目,对馆藏晚清民国报刊、手稿、名人档案、照片、地图和地方文献等特色资源全面整合后,利用关联数据的知识组织功能,将散落于不同家谱文献中的人、地、时和事之间建立了关联,构建了家谱知识库;将经过语义清洗后的数据进行重新组织,形成了人与人、人与文献、文献与文献复杂关联的名人手稿档案关联开放数据集[18];中山大学的“徽州文书数字人文图书馆”也在从内容相近文书的关联性、同一土地文书的关联性、同一户(族)文书的关联性三方面努力重构文书之间的整体关联[19]。可见,基于数字人文的特色资源建设绝不是简单堆砌相关资源的描述性元数据,而是对原始内容进行深度加工,以实现特色资源的全面增值。
以往基于题录与文摘的列举式特色数据库对工作人员的文献搜集能力要求较高,但这只是特色资源建设的起步,远不能满足用户的深层次需求。以数字人文理念为指导的特色资源建设则要求工作人员一方面要了解用户的研究与使用需求,充分思考如何将现有研究成果与特色资源进行有机地关联与整合;另一方面还要深入理解资源内容,对资源产生的政治、经济、文化以及社会背景,乃至历史流传脉络做出分析与判断,以确保数据加工过程不会对其原生性、完整性与系统性产生破坏。这种跨学科的思维模式、快速更新的研究工具、实践性极强的操作技术与方法,对工作人员的知识结构、学习能力与解决问题能力提出了严峻的挑战。若不是长期全程跟踪项目进展,很难培养出能够独当一面的专业人才。目前已有研究表明,开发团队的专业构成状况是导致数字人文项目建设中技术更新与具体应用产生脱节的因素之一[20]。因此,将团队建设、人才培养当作特色资源建设中的长期性系统工程加以重视尤为必要。再者,人才培养不会一蹴而就,项目开发更不能急于求成。尤其是对资金本就不充裕的地方院校图书馆而言,保持持续发展的定力,在有限的资金支持下不盲目铺大饼、不应一时之景,既要保证开发进度,更要加强资源维护与更新,为用户提供长期持续的泛在服务才是长远之计。地方院校图书馆自建特色资源通常不以赚取商业利润为目的,而如何获取良好的应用口碑才是应当摆在首位的,因此既可在实践中培养人才、磨炼团队,又可通过时间积累沉淀用户对使用价值的认可,获取建设资金持续投入的渐进式开发经验值得认真汲取。
特色资源建设的价值和重要性毋庸赘言。对于地方院校图书馆而言,重要的是如何面对以往的经验、教训与困难,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找准切入点,主动开展多方合作,积极应用数字人文等新技术成果,突破现有瓶颈,以脚踏实地的工作获取价值认可,从而为长期可持续发展赢得空间。对重要的且具有普及价值的经验和模式展开重点探索与实践,以坚实的技术和用户体验作为基础,切实提升用户对自建特色资源的使用黏性。